储望华钢琴曲《茉莉花》艺术探究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民歌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随着一代代艺术家的创作和改编,产生了诸多的艺术珍品,尤其是以民歌为基础创作而成的钢琴作品,是作曲家结合西方作曲技法改编而成的经典之作。其中作曲家储望华根据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曲《茉莉花》,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茉莉花》是一首传唱度极高的民歌作品,长期以来经久不衰,而正是由于它传唱度较高,所以改编难度较大,储望华运用钢琴的西方技法结合中国民歌独有的特点,用钢琴的艺术形式对其内涵进行了重新演绎,使其艺术魅力达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钢琴曲 茉莉花 创作特点
  储望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通过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来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通过对钢琴曲《茉莉花》艺术特征的分析,能了解到储望华老师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
  一、储望华钢琴曲《茉莉花》的曲式结构与创作特点
  储望华改编的《茉莉花》是在原有的调性与和声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曲式作曲的艺术手法,布局合理,首尾呼应,富有逻辑性,结构严谨但不缺乏色彩。全曲通过变奏的艺术手法在原来的主题材料上进行了四次发展变化,丰富了主题的内涵,音乐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全曲包括七个部分,引子和两个链接部、四个主题旋律。
  (一)第一段
  引子部分。首先运用的是一段模仿中国民族乐器古筝的演奏,快速的音节下行和伴有装饰音的急剧变化,使得全曲在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进行中开始。需要强调的是,这里不仅仅是音色的模仿,还有连奏的艺术手法。手指贴键放平由外向内轻抚键盘, 循序渐进,奏出一连串轻柔高雅的音乐,描绘出晨曦中悠然自在、飘散而来的清雅的茉莉花香。紧接着一个高八度的回音使用,极好地展示了古筝连绵不断的泛音的音色效果,给人一种空旷而又宁靜安详的音乐氛围。这种得天独厚的营造,正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艺术意境的创作。中国的古诗词、古山水画都强调意境的深邃和一种朦胧的美,而西方的油画则强调给人以立体感,这也是中西方在创作手法上最大的不同,一个追求写意一个追求写实。这也是引子部分最大的作用,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为全曲渲染了一种清新淡雅的艺术境界。
  (二)第二段
  乐曲的第二段,开头部分连续的跳音变化是与第一段进行的完美过渡,同时也是本节主题所采用的主要的伴奏音型。在弹奏的时候,注意指尖要轻盈,就像流水落在石头上,轻轻地击打琴键,同时要想象弹出的声音像弹拨乐器的效果,尽量运用钢琴的不同演奏手法去模拟声音,发出一种轻盈而又短促急鸣的声音,让人仿佛真的看到了清晨里露珠在花瓣上轻盈跳跃的场景,意味深长。全曲的第一个主题开始出现,左手是连续不断的古筝演奏法,而右手则延续刚才的轻盈跳跃,极具艺术魅力,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种朦胧宁静的诗意化景象里,优美的民歌主题描绘出一幅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的诗意景象。从演奏技巧上来说,这一段主要采用左右手复节奏对位演奏技术,左手是主题旋律,演奏时要尽量抬高上臂,下压下臂,更好地让指肚贴键演奏, 音色连贯而浑厚, 音乐情绪深情而饱满, 节奏要非常准确。右手主要弹奏的是伴奏型的跳音音节,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营造氛围上,弹奏时全靠指尖去轻轻触摸琴键,力度要轻柔,更要集中,既体现连续性又体现主题的优美。所谓红花配绿叶正是对右手最好的描述,此时的音色效果犹如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用它独有的美丽点缀着整片天空,末尾五连音的节奏型演奏一定要匀速,使每个音节的时间相同,形成与左手的默契。
  (三)第三段
  这段的主题回到了原来的速度,右手的高声部再次响起,与前一段的主题在音色上形成了对比。这一次模仿的是古筝和弹拨乐器,模仿箫的音色和演奏技法,注意一定要调整好呼吸,力量要从大臂巧妙地运用到指尖,利用力量的惯性作用力,就像打太极拳一样将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连绵不断地贯通整个身体,意在营造出《茉莉花》那种恬静、淡雅的歌唱情绪。主题中继续采用的是装饰音,而不同的是装饰音模仿的是箫演奏中滑音的特点,这一段体现的中西结合的特点更为明显,既丰富了中国声音的色彩,又丰富了钢琴的演奏手法,两者相得益彰,中间穿插进行的高八度跳音表现了箫与古筝的呼应,左手三对二的伴奏音型,复位演奏对比手法,平稳而连贯。
  (四)第四段
  这一段的主题与前面的一段共同构成了全曲的高潮,两段连接部分的积累沉淀使得主题更加生动深刻,在这里用另一个高八度的旋律使主题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里对演奏者要求更高,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把全身的力量集中于手指,音色饱满而深情,一定要把握好两个手指的力度,使音乐具有层次感、立体感。双声部的交替出现和轮换,较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不仅节奏有很强烈的变化,而且感情更加充沛。之前的旋律采用的是慢板,此时的节奏旋律采用的是中板,力度上强弱的对比更加明显,积极恢宏的演奏效果使主题得到升华。这一段充分发挥了钢琴音域宽广的特点,用交响化的史诗般的效果,把作品中含蓄内敛的情绪以奔放热烈的方式表现出来,散发出极大的艺术魅力,完美地烘托了主题。钢琴曲《茉莉花》的成功,得益于中西方文化的默契融合,得益于时代背景下中国作曲家辛勤耕耘的结果,更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它的成功充分挖掘出了作品本身的内涵,成功地将东方文明的含蓄转化为一种激情,体现了独有的艺术价值。
  (五)尾声
  尾声部分,乐曲最后一次响起主题, 此刻的情绪由刚开始的循序渐进到高潮,再到安静,对全曲做了一个终结,与开头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完成了呈式—展开—再现的结构布局。不难看出,四个主题的轮番变化演绎,作曲家很好地运用了西方作曲结构严谨的特点,布局合理。改变了过去中国音乐作品改编创作过程中即兴发挥的缺点,曲中大量使用了民族语言以及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法,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民歌的艺术魅力。
  二、结语
  音乐的发展历来都是借鉴继承与创新发展的过程,新事物的产生势必会有旧事物的灭亡,对于具有中国意象的钢琴作品而言,如何在钢琴演奏中巧妙地运用各种演奏技法诠释中国作品的深刻内涵是极其重要的。不仅要求演奏水平,还要充分、深刻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这要求演奏者先熟悉该曲的特征,然后再深入分析,把握该曲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演奏中国式钢琴曲。
  参考文献:
  [1]胡娅.中国钢琴改编曲《茉莉花》的演奏特点浅析[J].艺术教育,2016(10).
  [2]王玥.感性与理性的高度融合——钢琴独奏《五个背景中的茉莉花》赏析[J].当代音乐,2015(19).
  [3]陈怡.储望华钢琴独奏《茉莉花》技法与演奏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5.
  [4]唐薇.浅析储望华钢琴曲《茉莉花》[J].大众文艺,2013(18).
  [5]聂娜.《茉莉花》钢琴改编曲的艺术创作特征[J].艺术教育,2013(05).
  [6]陈桦.浅谈钢琴独奏曲《茉莉花》的音乐特征[J].音乐创作,2012(06).
  [7]鲍利斯·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刘菁菁,女,硕士研究生,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相关热词搜索:茉莉花 探究 艺术 华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