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7-0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高中地理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丰富且复杂,需要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地理比较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类别,然后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提出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策略,以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地理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S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4-0011-01
地理比较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能够适应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并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清晰地理解地理知识,将一些复杂的地理知识简单化,形成整体性的联系,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
一、地理比较法的类别
(一)图形对比法
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地理概念,就需要应用到图表与地图。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除了课文中附带的地理图表以外,还能运用多媒体设施向学生展示图形图表,以此教授有关的地理概念知识,其相对于静止的图形更生动形象,并且不受制于课本,能更全面的展示相关地理活动。课前,教师可事先制作多媒体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施采取边展示边讲解的方法进行授课。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两地特征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利用投影仪播放动态图形课件,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农业区位。通过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直观图形图像的对比法,有效让学生掌握了两地的地貌类型与气候差异性,并进一步使他们思考可对农作物耕种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二)概念对比法
由于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某些地理单词的概念注释往往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对该单词概念理解错误而发生知识混淆的現象。比如“气候”与“天气”,多数学生都了解两者间存在意义上的不同,但又大多无法真正区分二者概念。为此,教师可以学生熟悉的地方为例,利用概念对比法进行讲解。如南宁与哈尔滨,南宁今日气温为20~25℃,哈尔滨今日气温为-1~7℃,这是指天气;南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7℃,而哈尔滨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仅为3.5℃,这是指气候。通过这一讲解,学生明白天气指地区短期内的气象变化,气候则指长期的天气变化情况。
(三)同类对比法
在地理比较法中,同类对比法即是教师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应用现有知识从同类型地理现象或事物中找出二者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例如:在讲解北美温带气候环境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亚洲温带气候这一课程进行回顾,而后提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北美洲与亚洲之间的气候具有相似性,但由于诸多因素,两块大陆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请你们将这些差异找出来。”学生们可翻阅课本进行比较和回答,教师还可继续利用地理比较法引导学生探究造成北美洲与亚洲之间气候差异的成因。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比较法的策略
(一)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
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增加课堂的枯燥性,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即使地理比较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在应用地理比较法时就要灵活地结合其他地理逻辑方法,增加教学模式的多元性,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例如教学“洋流”时,教师可以借助书本知识对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进行讲解。然后引入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进而让学生总结洋流对渔场的影响。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地理比较方法,对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进行分析。然后将四大渔场的地理所在图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的地理位置分别在东格陵兰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秘鲁寒流的上升补偿流处。这种比较方法就可以直观地再现这几大渔场的共性,进而总结出四大渔场的分布特征和洋流的关系,得出洋流对海洋产业的影响规律。但是,仅仅借助比较法将各种渔场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还不能全面地再现其规律。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再现各种渔场的地理特征环境。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围绕学生认知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展开教学互动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教学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利用地理比较法来对比我国很多地区的环境破坏程度。但是,很多城市的学生对于环境的破坏意识不强。他们大多时候都在城市生活,对于水资源及土地环境的泛滥砍伐意识不够强烈。而农村的孩子对于环境的破坏意识更强。因为当前农村很多地区存在乱砍、土地资源荒废、河流污染的现象,对农畜牧及人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多媒体的形式,结合具体的数据图表直观地将环境破坏前后的影响展示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交叉分组,认知水平均衡。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
(三)合理利用比较法,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确定地理事象异同关系的思维方法。在运用比较法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维加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思考,拓展思维空间。恰到好处地运用比较法可以在相似处集思,在矛盾处启智,营造独特的思维效果。例如,通过对西气东输的学习,总结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加以类比运用;又如热带沙漠气候区的分布(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南美洲西部等)都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西岸,成因都是受副热带高压带或干燥的信风控制,但通过对比发现南美洲西部的热带沙漠南北延伸最狭长且最靠近赤道,得出地理事象形成的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的表现。通过比较加强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其他思维活动,深化知识的理解,促进地理思维发展,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地理教学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及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引入地理比较法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设计推广,围绕学生认知特点来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植.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17(01):32-33.
[2] 曾丽.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8):97.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