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服务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笔者针对当前社会上职业培训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依托高职院校建立新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议,并给出相应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高职;社会培训;职业教育
  一、 问题的缘起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为高职教育达到完善指明的方向和途径就是要进一步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从办学模式的宏观层面到专业设置的中观层面以及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的微观层面都要加强校企合作。
  那么关于职业培训体系完善的方向和途径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当前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主的职业培训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培训场地、设备等硬件条件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管理混乱等等问题,网络上曝光的消费者与培训机构之间的纠纷屡屡出现却又屡禁不止。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为广大群众提供一条规范的培训途径,其根源就是我们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
  鉴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广大群众提升自我能力的需要。我们要发挥高职院校在场地、师资、实践教学设备、管理规范等方面的优势,强化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加强校企合作,规范培训管理,积极探索一条新的职业培训体系之路。
  二、 高职院校社会培训体系的构建方案
  (一) 转变观念 明确发展目标
  高职院校做好社会培训工作首先要转变过去“重学历教育,轻社会培训”的思想。长期以来,公办高职院校的领导都认为学院的任务主要是学历教育,对于社会培训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但是在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十九大更是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并列提出,也说明了二者的密不可分和相辅相成。
  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将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列为学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全面提升社会培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创新体制机制,制订社会培训规划,建设社会培训中心,开创社会培训新局面。
  (二) 完善机构 制定培训规划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设有专门的继续教育部门(或成人教育部),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些提升学历服务,例如网络本科教育等等,对于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开展得很少甚至没有。其内设科室的设置也不能适应社会培训的要求。
  因此应当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的新要求重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部门,构建“社会培训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开展社会培训业务。通过调整其内设机构,完善内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模式等方式,在发挥其现有职能的基础上完善其社会培训功能,制定“学院社会培训规划”,从培训项目设计、培训内容的制订、培训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训场地和设备硬件建设”等方面,对学院社会培训工作做出系统的规划。这一过程,应当积极邀请企业参与共建,引进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高规格高标准地开展社会培训工作。
  (三) 建设师资队伍 规划课程体系
  开展培训需要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尽管高职院校有着完备的师资体系,可以承担学院的各类教学任务,但对于开展社会培训还远远不够。因此高职学院应当依托已经成立的“职业教育集团”的合作平台,发挥政府、行业、科研院所、学校、企业各自的人才特点,发挥跨界合作、专业互补的优势,建设一支质量过硬的师资队伍。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也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优势。多方共同合作开发课程体系。
  首先,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热点问题设置课程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要围绕为自治区发展“西部大开发”“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培训服务来设置课程。
  其次,要为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展课程体系设置。例如与学院附近的社区紧密合作,了解居民需求,开展提升他们自身能力的培训课程。以及为社区下岗人员开设的再就业课程,这样的课程可以与为职教集团企业员工的培训结合设置,可能既能帮助这些人员再就业,又能为企业提供选拔员工的机会。
  最后,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设置课程体系。以笔者单位为例,作为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自治区党委机要局“全区密码干部培训基地”,以及“自治区物联网协会”等多个协会的理事单位,应当围绕这些专业机构和行业的需求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
  (四) 丰富培训形式 保证培训质量
  应当采用灵活的方式,多纬度开展社会培训工作。针对社会需求,开展集中分散两种方式开展社会培训工作。为更好地服务大众需求,培训项目将设计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模式。
  构建“线上”和“线下”两个培训平台。依托学院现有师资、场地、培训公寓、教学设备等优势,做好“线下”平台。充分利用“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平台”,开发或共享网上教学资源,做好“线上”培训平台。
  利用“校中厂”“厂中校”的优势,探索培训新方式,通过与“校中厂”合作的模式,开展社会培训弥补学院开展项目、师资不足的缺点,通过到“厂中校”开展社会培训,解决企业职工无法脱产学习的困难,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三、 构建社会培训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 成立社会培训建设领导小组
  建立以學院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领导小组。
  (二) 加强经费投入
  学院应当设立专项培训项目开发费用、师资队伍培养费用,培训硬件设备(培训公寓、教室、实训设备)建设费用,将它们列入每年的年度预算当中。
  四、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了完善职业培训体系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承担起这项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完善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服务工作。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该项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以上是自己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提出的一些思考建议,希望与各位读者商榷。
  作者简介:
  康瑞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服务体系 构建 实践 思考 高职院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