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余秋雨的散文?

发布时间:2022-08-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曾经认为文化苦旅必读书目,现在他的著作扔进垃圾桶。其实,不是他的写作水平退步了,而是他不像他写作文化苦旅的那段时期,总是把发自内心感受文字化。现在的他总想去挑战他不熟悉的领域,而他的思想性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他的思想缺乏哲学的厚度。当然,朴素的辩证法味道还是有的。比如,他要写“中国文脉”这类话题,实在令人笑掉大牙。

你们觉得余秋雨的文章怎么样?

我先后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文化苦旅》《极端之美》《文明之旅》《门孔》。内容很新颖,当然这是看惯了古典文学再阅读余秋雨的感觉。他的文笔不是那种华丽型的,而是摆事实,论观点型的。

尤其他在《中国文脉》谈到文化创新的观点,让我备受启发,他说:“手持创新斧钺的人,只顾开山铺路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其他的评价,而妄自菲薄的人根本不懂创新的斧钺。”

读懂过余秋雨的散文吗?我想懂却还没懂?

余老师的散文不难懂,但要用心读。

用心揣摩的句子,需用心去体会。

释意,达观,智慧,明理!

象嚼香梨,最后才能嚼出味来!

余秋雨的散文,文笔细腻,读后让人回味无穷,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读他的虽不多,但只要读过的作品,岁月虽流失,记忆却永存。

余秋雨的散文《闲读梧桐》和《珍藏昨天》我读了好几次,让人感觉百读不厌,他笔下优美的文字,让我心生佩服。他借梧桐抒发感情到最高境界。我“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韵华流失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幻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叹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这段似乎很平淡的文字,写出了他心里世界的悲伤,借梧桐抒情,又道出出了深刻的哲理。《珍藏昨天》这篇散文也是用意深远,“因此,我认为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和古董还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在风夕雨夜点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和日丽,那就拿出出来晾晾晒晒。”我仅读了他这两篇散文,觉得他的散文除了巧妙的构思还有一个特点,哲理性强,以小见大的行文风格让我刮目相看,文章短小用意深刻,对我有很大的启迪。

如何看待余秋雨和他的《秋雨散文》?

谢谢!

余秋雨,中国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余秋雨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和艺术理论研究。被公认为目前全球华人社区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及作家之一。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余秋雨是位名扬四海的学者,他的散文写的相当好。余秋雨先生在写作散文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大学者。因此,他所选的写作题目,总能在第一时间震动千万读者的内心。即使讲历史、讲学问,也没有任何心理隔阂。这与一般的“名士散文”、“沙龙散文”、“小资散文”、“文艺散文”、“愤青散文”有极大的区别。

我读过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都江堰”和“一个王朝的背影”及“人生的最后智慧”。尤其是“都江堰”震撼了我的心灵。

四川郡守李冰督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四川天府之国的美名,使用了两千多年,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余秋雨先生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解析了都江堰的始末,运用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向我们详细剖析了它的人文底蕴和政治意义。掩卷长思,李冰父子令人敬仰。

余秋雨的散文如诗如歌,深深的感动了一代人。

人自宋后少名桧,人间自此无秋雨

我把古往今来的士人分为五个层次,从高至低分别为:烈士、隐士、俗士、恶士、耻士。

  最高者为烈士。就是那些有着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冰清玉洁、铁骨铮铮,绝不曲阿附世,同流合污,为了理想和抱负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古有“竹林七贤”中“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的嵇康,前赴后继、慷慨赴死的齐太史三兄弟,身受宫刑、秉笔直书的司马迁,乃至晋董狐、秦张良、汉苏武、唐张巡、宋文天祥、明史可法等。今有坚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意志”的陈寅恪;面折老毛的梁漱溟;提出人口论,几经批斗仍坚持到底的马寅初等。他们的风骨、品格、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不衰、几经困顿而不堕,一脉相承到现在的根本和基础。

  第二等是隐士。这类人也有着高蹈的操行,远大的抱负,但面对黑暗和邪恶,缺少直面的勇气和必死的决心,只好佯狂避世,遁迹山林,洁身自好,老死林泉。如和嵇康同时代的阮籍,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又不敢公开反抗,只好每日饮酒大醉三月不醒。今人中首推沈从文,解放后闭门研究文物,不问政治,不写文章,黯然终老。

  第三类是俗士。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大部分文人都属于这个层次,一生只为稻粱谋。封建社会的大小官吏,现在的大学教授,媒体、文化工作者,从事这行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混碗饭吃,谈不上什么远大理想、操守、抱负。有时也有点私心杂念,在外部压力下有时也会干出点眛着良心的事,但不会突破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底线和价值规范。 这类人是社会的主体和骨干,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

  第四种我叫恶士,指的是那些巨奸大恶之徒。在古代,这类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就是通过科举等途径爬上高位,摇身一变成为统治者,如秦桧、蔡京、李林甫,无一不是历史罪人;另一类是依附于他们的走狗小卒,像魏忠贤手下的“十狗”、“十虎”,哪个不是文人中的败类。现代的如舒芜,把私人信件作为罪证拿出来揭发,致使胡风被打成反革命集团,真乃名教罪人。

  第五类是最下流、最无耻、最卑鄙的,我称之为耻士,毫无羞耻之士,对社会、对道德、对世风、对礼俗、对人心的戕害也最大。这类人和第四类不同,不是直接跻身统治行列,而是站在体制之外,为体制擦胭磨粉,把恶魔打扮成天使,把巫婆打扮成仙女。他们占据道德、正义的制高点,教导人们听从体制的安排,把罪恶和血腥掩盖的不漏一丝破绽。他们带着导师的帽子,实际上干的却是师爷的勾当。古有蔡邕哭尸董卓,杨雄劝进王莽,今有余秋雨含泪劝告。余秋雨乃当今最大耻士。

  人自宋后少名桧,人间自此无秋雨。

相关热词搜索:余秋雨经典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