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唐诗宋词,现代诗会咋写,贾浅浅的诗是不是就算好诗了?

发布时间:2022-08-0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千古唐诗,流芳百事,写人写物,写景韵味,经久不衰。随着时代的变迁,潜移默化,韵在其中,随意思索,感慨出诗,虽然自创,难上登载,贾浅浅的屎尿屁诗,网上评论,盖棺定论,上府有人,登载大榜,臭味满堂,苍蝇吓跑,网上走红,流量增长,实践真诗,无人说王。

就算是没有唐诗宋词,现代诗也不会写的粗俗不堪,肤浅苍白。因为,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早就有《诗经》和《离骚》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类似的文情并茂的句子,在汉赋中也能找到。“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子虚赋》)像这样好的词句,在唐代以前的作品中,也是不少见的。这都为我们现代诗的写作提供了借鉴的素材,为现代诗的大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没有唐诗宋词,祖国的文化的灯光不会暗淡太多的。现代诗的写作,也会照样色彩缤纷的。

当代散文八大家都有谁?有什么代表作?

我心目中的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跟海天出版社的“当代散文八大家”的人选不同,我有我的标准。

在我的选择标准里,绝对不会有冰心,因为她可以算是现代作家,但绝对不能算当代作家;季羡林不会入选,因为他的文章了无意趣;林清玄不会入选,因为那只是沾了佛味、禅味的高级鸡汤文;余秋雨也绝对不会入选,尽管他的“大散文”曾经火遍海峡两岸,但我最受不了他的故作高深的抒情。这四位旁人以为的“大家”没入选,那我入选的标准是什么呢?

我入选的散文八大家的标准是内容结识言之有物、不空洞抒情、不预设主题更不直奔主题、读后感觉不仅是情绪的宣泄而是有所得,按这个标准,我选出以下散文八大家:

1、张中行。张中行的文章以《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为代表作,写人记事,知人论世,都以见闻为主,间或耳闻,妙趣横生。虽有点老年絮叨体,但内容实在、文笔独特,是地道的中国文章。

2、孙犁。孙犁文章,以“劫后十种”为代表,文笔冲淡,个性鲜明,谈人论书不激进、有见解,是新时期难得的好文章。

3、汪曾祺。汪老的文章近几年选本有300本之多,可见火爆程度。其实汪老的散文原创的只有6本,很容易找全。汪曾祺文章的特点是感觉细腻、文笔清丽、写法独特,在散文家里独树一帜。

4、金克木。金克木晚年致力于打通中外、打通学科,文章思接千载、古今通吃。他的文章看似学界论文,但从不按照固有模式,让人读后有醍醐灌顶之感。人们平常从不把金克木列为散文家,其实是自己把散文窄化,大谬矣。代表作有《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无文探隐》《风烛灰》《文化卮言》等。

5、余光中。余光中的散文是典型的才子散文,虽间有抒情之病,好在他才高,时而可以用他的高妙文辞、串串妙喻遮挡住我对抒情的不满。代表作有《左手的缪斯》《听听那鬼雨》《青铜一梦》。

6、黄裳。止庵曾说黄裳文章爱抒情,其实有些误会此老。黄裳散文属于介乎才子散文和学者散文之间,走到哪里都爱寻觅古迹,发思古之幽情形成文章。黄裳的书话文章和古籍序跋都很有特色。代表作有《银鱼集》《翠墨集》《来燕榭文存》《插图的故事》等。

7、贾平凹。贾平凹散文是正经散文一路,按说不容易出彩,但贾平凹有些散文直逼晚明小品,有独特价值。《月迹》《心迹》《抱散集》等。

8、刘亮程。刘亮程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的乡村哲学家”,我原感觉有些言过其实,但读过他的基本散文集后,确实惊为天人。一个小小的乡村,在刘亮程笔下挖掘得透彻,观察精微、写法细腻,当得起大家之称。代表作有《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等。

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是哪八位,有几种版本的说法,现介绍其中一种,供大家讨论补充。

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他们是:林清玄、汪曾祺、余秋雨、张中行、冰心、余光中、贾平凹、刘亮程。现一一简单介绍。

1.林清玄,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2.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3.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据传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著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4.张中行,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作品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5.冰心,1900年10月生,人称“世纪老人”,福建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6.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7.贾平凹,1952年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集《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天狗》、《晚唱》,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8. 刘亮程,新疆沙湾人。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于1998年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曾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1999年10月,在国内文学界享有盛誉的《天涯》杂志的头题位置刊发了“刘亮程散文专辑”,并配发了李锐、李陀、南帆、蒋子丹等著名评论家、作家的推荐文章。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以“刘亮程和他的村庄”为题对其作了专访;《书评周刊》、《作家文摘》、《新华文摘》、《江南》等报刊也纷纷转载刊发刘亮程的散文及评论文章。 他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的大才华。

相关热词搜索:现代散文经典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