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视域下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热点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以Web of science核心库为数据源,采取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突现词分析等方法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由最初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灾害到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认知,最后到对气候变化的应急管理机制,形成一个“影响—适应—管理”的演进路径;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涉及“环境承载力”“环境可变性”“社会脆弱性”“气候变化政策”等研究领域。
关键词: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热点;知识基础;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088-03
气候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其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人类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1]20世纪70年代,国际科学界开始关注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响应全球变化和采取相应的对策。[2]Folke认为适应性是人们重新构建新系统的一种能力,是当原有的系统在遭受生态、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条件变化时无法维持现状而做出的应对措施,同时适应不仅是对当前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而且还应包括采取措施保证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3]侯国林等认为对气候的适应是指人们努力争取减少气候对自身健康和财富的不利影响,同时合理利用现存气候环境所提供的有利条件的过程。[4]由于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对象、主题、范式和理论框架都存在诸多差异,国内外学者针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研究也各持己见。因此,利用可视化分析方法辨析气候变化适应性的起源与研究脉络,探究其前沿热点及未来趋势,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深入发展具参考意义。
一、研究方法
信息可视化技术是近年来在科学计量学、知识计量学领域兴起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5]笔者以陈美超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为依托,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的研究方法对国外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热点及其知识基础进行可视化分析。[6]
Web of Science收录了九千多种具有高影响力的各种学术期刊,其重要性和权威性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以“标题=(adapt*)AND主题=(climate change)”为检索条件,检索时段为1989~2015年,文献语言为英语,检索时间为 2016 年4月 13日,文献信息包括标题、作者、国家机构、来源出版物、摘要以及引用的参考文献,最终得到3 943篇文献记录样本。
二、结果分析
(一)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热点
主题词或关键词是论文核心内容的浓缩和精炼,如果某一主题词或关键词在其研究领域中反复出现,说明该主题词所表征的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可以通过词频分析法,借助高频主题词的频次高低来分析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CiteSpace工具的设置为,Node Types: Keyword; Time slicing:1 year; Select: Top 30,其他采用默认设置,结果显示如表1。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主要有“Climate change”(2 018次),其后为“Adaptation”(1 249次)、“Vulnerability”(727次)、“impacts”(524次)等。说明这些关键词在网络中是链接研究领域的枢纽节点。
从关键词时区图谱(图1)来看,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早期以关注气候变化对物种多样性影响和政府治理政策为主。全球气候持续恶化,起着气候调节作用的沿海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引起许多政府的高度关注。Bakera I指出有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准备通过适应气候变化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计划。[7]
随后逐步关注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管治、脆弱性研究。生态破坏、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和快速城市化发展,对沿海生态和农业生产等有着很大影响。在气候变化适应性过程中,社会系统的稳定性维护需要通过政府的管治行为,通过调整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活动,提升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近期重点关注弹性研究。未来气候变化给社会带来重大挑战,最重要的是如何最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和预测潜在的影响。Abunnasrab Y指出迫切需要城市和地区间建立区域与气候变化适应发展的规划框架。[8]通过对有极端天气的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区域管理案例,表明规划框架构建的重要性对于弹性面对气候变化的风险。
通过对关键词的时区图谱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由最初的气候灾害到人类如何去适应这种气候变化,再到政府组织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和如何去管理这些灾害,后期又开始延伸到灾害应对及应急管理方面,由单一领域向多领域不断深化。
(二)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知识基础
根据理论假设,施引文献构成了研究前沿,施引文献的引文则组成了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CiteSpace工具的设置为,短语类型选择突显,Node Types: Cited Reference; Time slicing:1 year; Select: Top 30; Clusters: Clustering,其他采用默認设置,绘制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图2),结果显示节点数量为517个,文献之间的共被引现象较为普遍。通过被引频次统计,被引频次≧50次的有64篇,被引频次≧100次的有15篇。
具体到聚类结果(图2和表2),CiteSpace共识别出10个共被引聚类,根据研究内容可将其归纳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3大类。理论研究聚类可分为“环境承载力”、“环境可变性”、“社会脆弱性”和“进化生理学”。实证研究聚类主要包括以柑橘类植物、北极植物、农作物贡献等物种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物种预适应”,以及为适应气候变化提出技术性手段和政策目标的“沿海地区”。政策研究聚类主要包括“气候变化政策反思”和“无障碍制度体系”。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