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背景下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因此,在从严治党背景下做好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党性教育是一种教育行为,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才有可能达到提高党员干部党性的效果。目前,在党员干部培训中的党性教育内容,大致可归纳为课堂教师授课、看红色电影、走革命圣地、革命军训等形式。尽管党性教育的形式众多且取得良好效果,然而也有形成表面停留的印象。因此,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机制如何与时俱进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全面从严治党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党员的党性有其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具体表现是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应主要体现为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全体党员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而理想境界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党员的努力实践。努力实践的过程就是思想上入党的过程,这个过程落实了,才算是真正入了党。
  (二)当代社会思潮影响下的新背景
  在当代社会思潮中,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名列社会思潮前五位;生态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主义、新儒家、宪政思潮紧随其后,并存在着不少的信仰者。社会思潮汇聚着各方的思想流、意识流、观点流和话语流。在各路思潮中,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开放性与保守性并存,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许多错误的思潮改头换面,隐蔽性更强。部分党员认识不够,信仰不坚定,其归根到底是党性不强,将错误思潮当成了自己的信仰。党性教育,其实就是返璞归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看待這些思潮,思潮中错误的部分,坚决抵制;思潮中正确的部分,可以留下并予以吸收。
  (三)党员自身情况复杂的新特点
  部分党员随着年龄偏大和升迁无望,失去了曾经的活力,产生了“冷懒推奢占”等毛病;部分党员入党的动机是为了名利;还有部分党员是85后、90后,整体思想比较活跃、新颖、独立,可塑性也强,但同时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时代烙印,拥有“怀疑一切”“娱乐一切”的特质。这三类党员通常是党性教育的“硬骨头”,需要在党性教育中花大力去引导。
  二、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形式主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如何开展,各级党校和干部学院各有各的方法,有的党校重行红军路,有的党校进行军训,有的党校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有的党校进行党性分析。这些做法,容易形成“感动一阵子”,较难达到“铭记一辈子”的效果。
  看红色电影、走革命圣地、搞革命军训等活动尽管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但是,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如果没有以问题为导向,而仅仅以党性教育的趣味性、生动性为主,则党员干部学员参加的时候非常积极,但是并没有将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在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表现可以归纳成爱岗敬业。大部分党员干部在受到党性教育后,走上工作岗位要能够爱岗敬业。换言之,在搞党性教育时,应当要抓到问题的实质。如果让形式主义在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占了主导,则党性教育的真实效果就不明显。
  三、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机制创新
  中央电视台曾特别推出公益广告《我是谁》,用温暖朴实的镜头语言描写六位平凡的党员代表,他们有医生,有教师,有环卫工,也有交警,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默默奉献,表现出一个平凡党员的不平凡,传递出“我是中国共产党,我一直就在你身边”的创意理念,受到各年龄阶段党员、广大网友、90后甚至00后人的一致好评。事实上,党员干部党性教育需要“真实、接地气”,因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最好的方法。
  (一)党性教育过程应多互动、生动和变动
  在党性教育过程中,党员干部自己需要学习、反思和践行,而一味地课堂灌输和空谈理想信念效果不佳。因此,党性教育既要充分发挥党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还要研究摸清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和诉求,把党性教育课堂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式探究式的课堂,尽可能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党性教育要紧密联系历史与现实,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提炼党的优良传统的现实价值,用有益的历史启示、具象化的典型样本等红色历史文化激活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的“红色基因”,从而由内心感动过渡到坚定信仰。党性教育还应与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能力素质提升等紧密结合起来,激发“真学真信”的内在动力。因此,党性教育要紧扣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风廉政、纪律规矩等核心内容,运用案例式、研讨式、启发式等教学形式,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用党性理论改造党员干部主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从而由“感动一阵子”上升到“铭记一辈子”。
  以万盛为例,可有效开发本地区如子如文化、丛林三线建设等教育基地的党性教育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党校、人社培训中心等职能开展党性教育。同时要积极利用周边地区及其他在党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基地开展党性教育。采取本地开发、送出去培养、请进来授课等多种方式,丰富党性教育师资、提高教学层次、增进教育成效。要发挥短期培训的启发性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进行党性锻炼。与此同时,要建立相应机制,搭建载体,实现党性教育常态化。一要加强舆论宣传,唱响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的主旋律;二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要让党员在参加党内活动中增强党性观念;三要经常性提供党性教育的专题讲座、经典图书等,大范围组织党员学习,同时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向党员推送党性教育素材。通过常态化教育,让接受党性教育成为党员的自觉习惯,让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把知识内化为信仰、外化为行动。

相关热词搜索:党性 党员干部 治党 机制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