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赏析:忍辱
发布时间:2021-06-1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忍辱的功夫,若是谦卑,真能低下头来,便人人行得。蒲公英文摘网小编整理了文章赏析:忍辱,希望大家喜欢。
夜读北京白云观一老修行写的《朝真须知》,其中一项是忍辱。次日,一北京的信士恰问及我如何忍辱。我心生惭愧,因自己德行尚不足,哪有什么忍辱的功夫和心得告诉她。因恰巧读了老修行的话,便重复了一遍给她。曾经写过《忏悔》《乞食》《坐钵》等,都是全真教的家风,这“忍辱”一项,不也是祖师给我们的家风吗?
七真祖师,哪个不曾忍辱?长真祖师在磁州被人打断了牙,丹阳祖师被醉汉扯拽往复了好几回,哪个生过气?哪个怨过人?哪个变过脸?依旧是恭恭敬敬的。长真祖师向那狂汉顶礼,说“谢慈悲教诲”,因狂汉问他“尔从何处来?”丹阳祖师回庵,告诉弟子若遇到他这样的情况,勿争。
我们却把那些许生活中的烦恼,当成“忍辱”。为啥?因我们想的都是利益算计,计较的就是谁多我少。这哪里谈得上“忍辱”二字?若是这样,便是轻看了“忍辱”。“忍辱”二字里,藏不得一丝怒气,藏不得一丝争斗,藏不得一丝倨傲,藏不得一丝利益瓜葛。只是把自己老老实实地看做别人脚下的石头,任劳任怨,快乐无悔。
曾有一位老修行云游回自己的庙,后辈徒孙不认识,老修行也不言语自己的身份,当做是外来挂单的道众,给徒孙顶礼磕头,讨要了一份差事,做着圊园、柴房里最脏最苦的活计,竟然十余年不被人知。徒孙将老修行呼来唤去、指来点去,他都一一点头称是,不曾怨口。终于一日,徒子回来,见了这个埋头干杂活的老头,觉得眼熟,竟然是自己的师父!全庙轰动,一一顶礼,老修行荣辱不惊,平平淡淡。这样十余年隐蔽身份,处道众之下的谦卑,却是能装出来吗?他若不是有海一样的胸襟和大修行,哪能忍辱?忍辱,到了尽头,便无辱可忍。因天下已无人能欺得自己、恼得身心。
人我山不倒,便有一分执;名利心不除,便有一分障碍;是非心不除,又是一分障;高低心常有,难免就有一日苦恼。把这一切都一一除了,便生真清静。老修行借假修真,处于低,藏于垢,为的,是磨自己的心性。道在心上,便处处是道,处处惦念的都是修行。我们惦念的,是是非高低,因心不在道的原因。心不在道,自障便难消除。假的,还是假的,临了,同归于尘。老修行能从假中煅炼出真来,如蚌藏珠、牛藏黄,最终浴火重生,不落轮回。
太上曰:“不能乞食,非吾弟子。”为的是,乞食是消业的法门,也是忍辱的法门,在修行上最方便。乞千万人之余食,受千万人之诟骂。十户之中,有三户善家,便有七户不善之家。受善家之恩,替之消灾。受不善家之诟骂,便为自己消业和除修行上的病,不善之家便成了老师,亦替之送福感恩。最终,处处是善人,处处是莲花,火翳成清署,剑树化骞林。荣辱得失俱不能惊,岂不快哉!
又忆得太白山八卦顶张至顺老道长曾挂单于楼观台,被人诬陷贪污,老修行不也洒洒脱脱,问心无愧,不怨不恨?如今,老修行百岁而健步如飞,而那当年争的、夺的、诬陷别人的,却尸骨在哪里?又忆得任宗权道长著文忆武汉长春观曾经的监院“铁娘子”上至下发何爷,“文革”期间被关在湿屋子里,让她吃肉,劝她结婚,屡次开批斗大会让她在第一排,何爷道风纯正,不也一一经受过来了吗?
忍辱的功夫,若是谦卑,真能低下头来,便人人行得。一次在西安坐30路公交车,司机是位很俊朗的小伙子,到站时,刹车有些急,一位大爷正好离开座位往前走,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大爷借势死活也不肯起身,脏话骂骂咧咧许久,就是不饶人。他不起身,司机无法开车,整个车就僵在那里。一车人都说老大爷,说我们都有事情,要骂你下去骂,别因为你赖在这里耽误了别人的事情。小伙子从头到尾,一点火气没有,也没有吭一声。见那老大爷实在不起身,乘客又埋怨,就主动离开驾驶室,扶了老大爷,又拍了大爷衣服上沾的一些土,整理了大爷的衣服,然后,把大爷扶到车子中间,当着全车乘客的面,主动地、端正地、恭恭敬敬地向大爷鞠了一个大躬。老大爷泄了气,心态平和了,被这位司机搀扶着送下了车。小伙子随后继续开车,半点恼怒和不愉快都没有。我当时觉得,这趟车虽然耽误了时间,但是坐得值得,这个文雅的小伙子,给我上了多么好的一课啊!他是真的是骂不还口,还能笑着鞠躬,用自己的宽容大度化解了矛盾。倘若他去执着于理辨、是非,或者因老大爷骂人而还口,岂不是让矛盾升级?
这也是忍辱,忍辱,就是忍人所不能的事情。这里面,没有争辩和理论,只是自己无条件甘于退让,为的,化解外在的矛盾,也是降服自己心头的火。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多。又有一次,在北京的公交车上,乘客很多,一妇女上车站在过道,车子一动,过道的座位上另一妇女翘着二郎腿,鞋子就和那位妇女的裤子摩擦了。一个说,你踢我,裤子都是鞋上的土;一个说,我未曾踢你,是车子晃动不小心碰上的。两人就此连绵不绝,四五站过去了还在对口相骂,都不嘴软。我看这二人更像前世的冤家,在这里相逢了。这时,一男子说话了,说:“您二位都对,都没有错。今天这事其实不怪您二位,怪我。”我听着诧异,以为剧情有了转折,听他继续说:“既然没人道歉,那我向您二位道歉。怪我,我要是不上车,这过道不就宽敞些嘛。过道宽敞了,她不就碰不上您的裤腿了嘛!归根结底,这事儿怨我!您二位消消气,我给您二位赔不是了!……”话到了这份上,那二位还听不出味道,依旧唇舌飞舞。唉,何苦呢?倒是那男子的“道歉”,令我颇受教育,他又是多大的胸襟呢?自己只觉得事情与己无关,最多劝解一二句,哪里想过给二位不明情理的人低头“道歉”呢?这委屈自己的功夫,自己和那位男子比起来,还差得很远呢……
生活就是道场。自己毛病未除,尤其是这忍辱的功夫,莫说和历代祖师、高道比,就是和身边的公交车司机、普通乘客比,也差得很远。那还有什么资格去评说?只是把世间的男男女女当成自己的恩师,一一虚心学习,学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把自己的漏洞一一补了,便不愧祖师爷给的衣襟了。
常有人莫名骂我,我便喜悦。因他的怨恨,为我消了不少业,添了不少福。也因为这骂,愈发坚固自己的道心,以及检点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恩师,哪里去寻呢?别人耽误时间骂人,也是舍己为人,所以,我常要看看那些对我提出批评的人。无论对方的出发点是什么,都要把别人的话当成对方的诚心。人生寂寞,知己更难逢。有人陪你,岂不感激?
一位居士说,自己在修行“不生气”,她说历代好根基的修行人,最后多半是败在这件事情上了。所以,她要把这个“不生气”修好。同时,她还帮助别人修行,千方百计让别人生气,最终,达到和她一样的“不生气”。这个法门大,不容易修。看似玩笑一般,实则她说得何尝不是实情?我也要好好修这个“不生气”,没火了,才好种田。不然,那一片功德林,禁不住以后的一把火,烧得光光净。最终,都徒劳。
我竟然惭愧至极,因我“不生气”都不曾做到,何谈“忍辱”?若把忍辱作为衡量修行的标准,我竟还未入门。所以,道途遥远,不可轻谈。言谈之间,哪里可以说“道”字呢?说出来的“道”,只会把人笑煞。不谈道,便是好。
问问自己,受过什么辱?我竟羞愧得无法自答。祖师的心,我知道,我还离得很远。
我叙述此文,为的是和大家一起鉴察自己的身心。在祖师面前,我们不藏不捂,坦露一切缺点和不足。这样,才能聆听祖师的训诫,纠正自己的毛病。一片真心,就是对三宝的皈依,无私、全然、尽命。是刮骨疗毒,还是要洗筋易髓、改头换面,都全凭祖师教导。只为无愧于三宝,无愧于父母,无愧于人身,无愧于真心。否则,修道为何?
祖师欲授人道法,必先考验数次。祖师分身化形,皆成凡人模样。兴许你身边的某个人,就是祖师显化。那个惹你的人、需要帮助的人,那件磨炼心灵的事、阻碍你的事,恰是神仙出的考题。
吕祖爷曾遍访天下,寻可度之人,见一洞中有一老道,三十年未曾动过嗔火,想这是世间难得之修行人。遂化作一头耕牛,将洞外菜园毁坏,老道大怒,跳出来赶牛。这才恍然发觉一头耕牛弄坏了菜地,自己竟然如此大的火气,三十年来未动火,并非修行高深,只是缘于山中寂静,并无忧心之事。天天瞑目打坐,一遇小事,竟然和俗人无异。这三十年打坐的功夫,竟是空然徒劳的。
我也以此警醒,多少妄谈,清静舍名利,只缘于自己未曾有万贯家财和百年企业,有时,自己可曾放下?教人容易,自教难。欲得化人,先化自己。
我愧憾自己毛病甚多,也未曾在世间忍过什么辱。只能感念信士的询问,使我多了一份这方面的学习。愿自己化作一滴小水珠,无形无痕,可以融入于一切环境,把自己的性子在世间好好磨磨。棱棱角角,里里外外,找不出一丝痕迹、色彩来。内外通透、湛然一心,如《虚皇忏》所言:“愿慈心下气,恭敬一切”,滋润一切,方才是天地养育我之真心。
且劝世间好男儿、好女子,把那大小的计较都放下,把那名利、对错、恩怨都丢弃,把那时代的潮起潮落都看淡,把那心头的种种烦恼和纠缠宁息复平,爱河急止浪,苦海猛回头,趁着幻躯尚在,残年尚有,我们一起磨磨真性,去寻觅父母未生前自己的那颗初心吧。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