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 教师要用正确的语言教学,这样才会让学生快速地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让教师的语言很好地驾驭教学呢?作者结合实践,在语言艺术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运用的方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 语言艺术
语文就是对祖国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是凝聚各民族语言艺术精华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并重的学科。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一种桥梁和媒介,无论是今人与先贤借助古籍书卷的交流,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交际,显然哪一方掌握较完善的语言艺术都会使沟通易于达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使知识得以简洁明了的传达,反馈信息得以有效传输。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中的显现和生发,让语文更有魅力,语文教学更高效。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它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因此教学过程应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小学语文语言艺术的内涵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是规范的、生动的、幽默的、优美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要准确规范,吐字要清晰流利,用词要准确得体,表述要清楚生动。这就要求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方面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达到“语出惊人”的完美艺术境界。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不容忽视。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以语言为载体,运用语言艺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是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就目前而言,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语言艺术,启发小学生的心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用语习惯,对于规范小学生礼貌用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艺术教学,一方面可以塑造出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描绘出瑰丽多姿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将每个时代的人情冷暖与社会百态都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对课本中的每个字句的真实含义进行准确把握及理解,而且要适当地融入和课本内容匹配的美感及情感,增强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及感染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运用的方法
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保障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注重规范性,保障学生学习的准确性,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1)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其对语文知识还存在一定的迷糊性,无法判断学习的知识是否正确,因此其往往会对教师教授的知识无条件接受。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保障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2)语言表述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严格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在语文课堂中无论是知识讲解还是引述例子,教师在语言上一定要保持客观真实,不能向学生介绍违背科学的知识与例子,通过科学的语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语言艺术中的一种,因此幽默是教学中最主要、最得力的助手,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智慧,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课堂提问语言需凸显启发性
“教师是开启儿童智慧的钥匙”,那么语文老师则更像一把万能的钥匙,要打开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锁”,启迪他们开动小脑筋获取知识和智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凸显启发性:(1)精心设计提问环节。老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要善于通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提前编制好课间的问题及预习的习题使学生根据问题阅读、听课等。(2)精心设计提问语言。在设计提问语的时候,老师利用丰富精彩的语言艺术感染及影响学生,教师语言要含蓄隽永、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其在教师的诱导下发挥启迪,努力寻求新的知识,掌握知识。这就需要老师在提问方式上有所引导和启发,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4.运用适度得体的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是相对于有声语言而来的,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是指神态和体态语言。相对于有声语言的“听”效性,无声语言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一些,因此应当在教学中有效利用。(1)自然、适度的神态语言要灵活运用。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时,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是需要听老师进行有声语言讲解的,与此同时,学生的目光应当紧盯教师面部。正因如此,教师应当自然、适度地运用一些神态语言。如在讲童话课文时可以顺应剧情适度做出夸张、惊讶的表情,这些表情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主动参与语文教学。(2)形象、得体的体态语言要合理运用。对小学生来说,动态感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比静态理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形象、得体的體态语言辅助有声语言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生字、句子乃至整篇文章时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直至对知识完全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周本香.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
[2]杨大林.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
[3]谢海燕.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新教育(海南),2014.12.
[4]王凯涛.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9.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