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侗族村寨景观空间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景观空间设计案例,但也存在许多不理想的地方。要营造一个具有归属感和被当地居民喜爱的景观空间,既要学习典型的设计理论,还要借鉴我国传统聚落的空间营造手法。通过对湖南省通道县侗族村寨景观空间的布局特征、空间构成与景观空间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通道侗族聚落景观特色,为当代城市景观空间设计提供借鉴和学习经验。
关键词:通道县;侗族村寨;景观空间
1通道县侗族聚居区的概况
1.1自然环境
通道县位于湖南省的西南部,地处怀化市最南端。全县山峦起伏,地形十分复杂,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了总面积的78%。正因为地处山区,土壤肥沃、雨水充沛、河流众多和动植物资源丰富,这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2人文环境
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山区中,侗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侗族逐渐创造出了顺应自然环境的文化、逐渐培养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这种传统生态意识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聚落选址
侗族先民根据自身所处地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并按照祖辈传下来的对山水特别的崇敬和信仰,形成了依山伴水、因地制宜的村寨选址理念。侗寨的选址以水为源,其布局与自然环境恰当的融合在一起,同时呈现出自由多变的特点。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影响,无论是位于山脊还是山麓的侗寨都具有向心性的特点。
2通道县侗族景观空间分析
2.1空间布局类型
经过历史沉淀,侗族村寨形成了一定的空间布局形式,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山脊型。具体是指坐落于山麓脊梁处的村寨,这种村寨顺应着山势地形层层而建,具有良好的通风、充足的光照、居住舒适的特点。其周围的山地非常适合居民进行种植。山涧中的泉水溪流,为居民提供了必须的水源,并为居民进行水上养殖提供了方便。山脊型村寨中民居建筑,多按山势高低,从上而下呈梯形展开建造。第二类山麓型,是最常见的村寨类型。指依山傍水而设立于山脚的村寨。这种村寨由于地势束缚较小,村寨中的建筑较为密集,村寨规模较之山型要大,但其舒适度要比山脊型差。在村寨后山的山坡上种植风水林,宅内建筑的布局一般为典型的侗族村寨布局,进出村寨的出入口处,要设置寨门。第三种是平坝型,建在地势平坦的塬地或者山间盆地上的村寨。由于地势平缓,视线开阔寨子一般规模较大,能达到两三百户,是侗族人民理想的居住选择。
2.2空间构成特征
侗族村寨的空间由不同层次的空间要素构成,包括建筑实体、水环境系统、道路系统和植被系统等。建筑实体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团结性。侗族建立了很多公共建筑,并以此形成空间节点。如鼓楼、风雨亭、戏台、寨门等。水域系统是侗族人十分重视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侗族人对水源的保护十分重视。侗寨主要有三种不同形态的水体,一是流动线状溪河,二是面状的水塘,三是点状的泉井。这三种水体构成了侗寨十分完善的水域系统,丰富了侗寨环境,保证水源合理利用。侗寨的道路是整个空间的“骨架”,由于地势的复杂多变,寨内的道路都是顺应地势,呈线型分布。没有固定的规划模式,形成了自由式的交通流线。寨内还有一些特殊的道路景观,比如风雨桥。横跨在河上,连接河岸两边的村寨。侗寨植被系统主要包括农林绿地、游憩绿地等。农林绿地主要为村民提供经济作物,以杉木、楠木为主。游憩绿地主要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
2.2 景观空间特征
侗族村寨主要有三个特点:排他性、向心性以及防御性。排他性是所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共同特点。侗族村落一般都是通过寨门、寨墙、山崖塬壁这些边界屏障来限定自己的领域性,领域的限定对内是安全性的体现,对外是突出防御性。向心性表现出侗族人的团结性,侗族是一个有着很强的集体意识的少数民族,侗族聚落主要生活在山区,聚落的分布都是随着山势的变化而建,随着水体的流向而居,在空间布局上,侗族村寨的布局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村寨的建立也是自发而产生的。侗族的聚集区依山而建,布局上向心性很强,村寨建筑均趋向于鼓楼。防御性为了聚落内部的紧密团结,以及共同对抗外敌,侗族同宗族人聚居在一起,选择有利于防卫的地理位置建造自己的生存聚落,且在寨周围设置栅栏或围墙等,以达到抵御外敌及划分村寨边界的作用。
3通道侗族聚落景观特色
侗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灵活掌握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状况、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水利等条件,精心地设计和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现对通道侗族聚落景观空间的特色总结如下:
3.1 具有乡土景观的共性
侗族的乡土景观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乡土景观。是属于湘西南地区侗族人民的自发形成的景观空间,是侗族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由侗族本土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具有传统侗族文化特色的景观。
3.2把民族文化融入景观
通道侗族村寨景观空间除了拥有乡土景观的一些共性外,同时还保留了侗族很多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侗族文化内涵,在景观空间融入了许多的民族元素。侗族多元的宗教文化、地域特点以及传统侗族文化为侗族景观空间增加了许多景观元素。鼓楼是侗族特有的建筑艺术,其造型特点和装饰都是其它民族所不具备的,而且侗族的刺绣、雕刻等,特色鲜明,通常作为景观建筑或者园林小品的装饰元素来表现侗族的文化,以此形成了侗族独特的景观特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师设应该从本地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民族喜好、审美观出发,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的景观。
3.3 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侗族的建筑根据地形地势而建,与自然浑然一体,充分融入到周围的景物中,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这也是侗族“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侗族当地建筑景观或者其它构造物景观的建造,多数都是因地制宜,釆取就地取材,而且还映现出当地侗族文化的风采,如对称、韵律、统一等,同时还给人一种形式美,而空间序列、气氛、材料等给人以伦理观念、哲学思考等。侗族的村寨更讲究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寨内的建筑、环境、道路、水体、植物等浑然天成。
结语
湖南通道县侗族乡土聚落景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偶然,在长时间与自然磨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现在极具特色的侗族乡土聚落景观。可以说,乡土景观的形成及发展,记载了人类生存技能以及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它凝聚了人类的宝贵智慧,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但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侗族的聚集区正在被逐渐压缩,很多侗族村寨被破坏,旅游产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通过深入研究侗族的民族文化与空间景观,在原有的空间上建设新的侗族村寨,同时保留侗族村寨的文化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侗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丁雯娟,周剑云,魏开.乡村聚落空间形式研究综述[J].小城镇设,2013(09):90-93.
[2]范俊芳,熊兴耀.侗族村寨空间构成解读[J].中国园林,2010(7):76-79.
[3]任爽,程道品,梁振然.侗族村寨建筑景观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广西城镇建设,2008(2):36-39.
[4]范俊芳,文友华,郑广.侗族传统村寨景观空间形态的保护性规划[J].山西建筑,2009,35(4):3-4.
[5]范俊芳,熊兴耀.山水村落———芋头侗寨的村落景观空间及价值研究[J].华中建筑,2010,28(4):107-110.
[6]范俊芳,熊兴耀,文友华.侗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生态因素及其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57-61.
[7]郭绯绯.通道侗族村寨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思考[J].文艺生活,2017(10):150.
作者简介
郭绯绯(198912-),女,湖南省益阳市,汉族,硕士研究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助教,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