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平:愤青的双重人格

发布时间:2020-06-2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愤青是善变的,变得时常让人捉摸不透。

  

  你说他们脑子进水了吧,他们表现出的见风转舵,搭爱国顺风车,比你精得不知多少倍。你说他们是群脑子有干货的人吧,他们又无知愚昧得近乎弱智。

  

  愤青一边看日本AV,一边大骂日本人,一边看着美国大片,一边臭骂美国文化。他们在网吧里沉迷于外国网络游戏,转个网站就加入到抵制洋货、大骂汉奸的行列。

  

  愤青“喝着可乐骂汇源”——自己享用洋货,却要别人去支持国货。

  

  愤青指责美国侵占伊拉克,指责别国使用杀伤性武器,可一论及台湾问题,就比任何国家还毒辣,建议在台海进行核实验,“用汞将台湾男人全搞绝育”。

  

  愤青标榜自己是文明人,但骂起人来比泼妇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且还自鸣得意,说什么"论年纪讲你们都是我的爷爷父亲辈的,但论骂人,我们就得倒过来"。

  

  愤青遇到软柿子,就拼命地捏,要捏出水来,恨不得让全世人都看到他捏软柿子。遇到强盗流氓,他们就乖乖地躲藏起来,一声不发。举个例子,法国人拍卖两个“水龙头”,他们拍案而起,上蹿下跳;
俄国人炮轰中国商船,打了500发炮弹,他们全当没有听见。

  

  愤青排外不遗余力,可要是某发达国家热情向中国愤青免费发放“绿卡”的话,恐怕愤青是不会拒绝的。

  

  昨天,愤青还把一个国家当成“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今天就把对方当成了一堆臭狗屎。

  

  所以,经常弄不懂愤青一下秒会变成“红色”还是“青色”,他们的人格表现出严重的分裂症状。

  

  胡星斗先生曾说,中国人都有一点人格分裂,存在着矛盾情结,民族性趋于混乱,人性陷于二律背反:一方面推崇和为贵,另一方面却最难合作,喜欢窝里斗;
一方面奉行集体主义,另一方面个个情愿单枪匹马打江山;
一方面以道德著称于世,另一方面不讲竞争规则的无德之流多如江鲫;
一方面号称礼仪之邦,另一方面人们普遍缺乏公德心;
一方面讳言性,另一方面国骂几乎都是关于性或性交的;
一方面鼓吹重义轻利,另一方面唯利是图,势利眼普遍;
一方面宣扬圣人、君子,另一方面溜须拍马、奴颜婢膝的小人得志……

  

  表里不一的分裂人格在愤青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首先,愤青的人格分裂是中国社会文化综合征候在人身上的表现,研究起来,恐怕可以做一个大课题。在我的有限视野里,发现黎鸣先生对此有过一些看法。黎先生认为,孔夫子是中国人的人格分裂之祖。孔子要求国人的生命全都只是学礼、知礼、言礼、行礼、思礼,然后“克己复礼”。这与我们今天的常识“言必以真理为据,行必以实效为则”完全相悖。而且他还认为,孔子总是拿着父子的招牌来隐蔽君臣场合的坏事,拿着家庭的招牌来隐蔽国家场合的坏事,拿着私情的招牌来隐蔽公共社会场合的坏事。所以,中国人在做了一切邪恶的事情之后,永远都不会感到可耻。这些都导致了中国人言、行、思的完全割裂。(黎鸣《孔夫子,中国人的人格分裂之祖》)

  

  黎先生似乎言重了。孔子的言论并不是一文不值,也不是完全否定了人类真正公共的道德。作为一种积极的入世思想,作为一种调节人际关系的伦理基础,孔子的学说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但是也有大量事实证明,被御用化了的儒家伦理道德,有很多是虚假的、伪善的,甚至是残忍的。比如儒家奉行集体主义,这固然不错,集体(国家)本应为个人(天下百姓)私利谋取的普遍幸福。可是御用的歪嘴儒生一念就变味了,为了追求国家的强大,主动牺牲天下百姓的普遍幸福;
将个人淹没在集体中,实际上是否定个人的独立性,把个人变成依附性极强的臣民和奴才。

  

  又比如儒家宣扬学做圣人、君子,在宋儒眼里,圣人的标准是“无我”,做圣人就要无私、无意、忘己、无心,非我化,这岂是芸芸众生轻易学得来的?恐怕儒学名士也只能“心向往之”罢了!学做君子如何呢?君子可是做人的旗帜啊。可是做君子也何其之难!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举止言行样样有规定,稍逾其轨都不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气要紧,耻于言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要心胸开阔,虚怀若谷;
“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哪怕饿得两眼发黑,也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在那些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看来,除了敬佩还能说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有几个修成君子?

  

  学不来圣人、君子,其实可以做个凡人。如果学不来也要硬着头皮学,只能催生假托圣训的伪君子、伪人,如果伪君子、伪人可恶得很,正好把大批的人往溜须拍马、奴颜婢膝的小人之路上赶。愿望与结果背道而驰,正是伪善的道德不易觉察的弊病。

  

  伪善的道德滋养出信仰与行为背离的人格分裂症患者,“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就是这些人的真实画像。伪善的道德还培育出根深蒂固的国民劣根性。当鲁迅反思出“礼教吃人”,痛批劣根性时,我们不能不钦佩他的火眼金睛。伪善的道德之所以大有市场,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别人而不是自己谨守这种道德,只有这样,自己才尽可能地从中获益,走入了人格分裂的恶性循环。

  

  千百年来,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每个人“济苍生、安社稷”的基础和前提是修身,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道德是一种"君子协定",而非法律契约,全赖每个人的高尚人格做担保,看似坚不可摧,一碰到具体利益就稀里哗啦。先贤教诲人们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高于“利”,君子不可见利忘义。但是谁都知道,人首先是活着,爱才有所附,做君子做圣贤才有本钱。又要表明自己重义轻利,又要活命在先,最好的办法就是装,装着装着就装出了一堆以假话和空话敷衍应事的伪人,装出了一堆双重标准不仅被心照不宣地原谅了,而且成为人人奉行社会潜规则的人。

  

  道德是一种自我要求,缺乏制度的保证和约束。在道德准则能震撼人的心灵的时候,在唾沫可以淹死人的时候,道德可以有积极的作为,一旦道德舆论的力量削弱,道德的遮羞布就可能被扯掉。因此,中国人明知是非对错、好坏荣辱,一遇到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情时,又会背"道"而行,出现严重的人格双重性。

  

  那些表现出严重的人格分裂的愤青,也有可能并不是“先天性”的,他们只是一些或滑头圆脑的,或"打左灯向右转"的假愤青。真正的愤青即便人格分裂,也分裂得纯粹,愤得纯洁,愤得有点让人起敬。如此看来,中国可能存在大量的假愤青、伪愤青,挂羊头卖狗肉的愤青,皮里阳秋的愤青。

  

  不记得在哪本书读到一个事例,说是“文革”时,一个女高中生狂热地崇拜毛主席,把毛语录当成金科玉律,属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那种,一个典型的愤青,对“黑五类”恨之入骨。当一群貌似被仇恨冲昏头脑的伪愤青准备对黑五类下毒手时,她却跳出来用身体护住“黑五类”,高喊语录“毛主席说过要文斗不要武斗”,“毛主席说过不准杀人”,结果被伪愤青打死了。这个女生就是真愤青,她是真的有自己的信仰,并且照此践行。而假愤青呢,是没有什么坚定的信仰的,不过是找了个“阶级斗争”的幌子来发泄私愤罢了,就像现在的一些伪愤青,跑去家乐福企图过过“打砸抢”的瘾,发泄过多的荷尔蒙,他们没有真正的民族主义信仰,不是真愤怒,也不是真仇恨,只是见风使舵,表明立场,捞取功劳。

  

  

  《中国谁在不高兴:网络三剑客痛批中国愤青》

  作  者:
周筱赟、叶楚华、廖保平

  出  版:
花城出版社

  定  价:
29.8元

  ISBN :
9787536057142

  出版日期:
2009-06

相关热词搜索:双重人格 廖保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