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全球金融危机正转为实体经济危机

发布时间:2020-06-2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从金融危机逐渐转变为实体经济危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可能最早见底。

  

    危机性质已发生变化

  

    中国证券报:近来各主要经济体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有好有坏,但最近市场的乐观情绪却在上扬,有观点认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或许已经触底。对此您怎么看?

  

    林毅夫:由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采取了大力度的应对措施,应该讲金融市场的崩溃可以避免,但是不是完全稳定或者说触底,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这次危机正从金融危机变成实体经济危机。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有6年高速增长,很多投资集中在房地产和制造业,造成产能过大,而现在需求突然下降。这带来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泡沫破灭,财富减少;
二,金融领域的去杠杆化,资金相对减少;
三,美国消费和储蓄必须重新平衡,造成消费进一步减少。

  

    我觉得现在的危机主要是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投资的机会就少;
企业开工状况、盈利状况就会不好;
盈利状况不好,就业预期就不好,消费信心就很难真正恢复。这种状况也会使金融市场无法完全稳定。而金融市场的问题主要是不良资产的问题,但是,产能过剩会加大通货紧缩的压力,资产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另外,市场需求也会进一步下降,企业盈利状况进一步下降的话,那不良资产会更多。

  

    危机进入到目前阶段,如果实体经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金融市场也很难完全稳定,更何况实体经济危机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失业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

  

    中国经济可能最早见底

  

    中国证券报: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哪一个经济体会最先复苏?

  

    林毅夫:我认为中国经济可能最早见底,因为中国的财政状况较好,外汇储备较多。另外,中国正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危机,如果从占GDP的比例来讲,我们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另外,中国有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2.45,-0.05,-2.00%)危机的经验。

  

    从数据观察,第一季度的中国工业生产已出现了回升。但是,中国经济会不会很快地恢复到2008年以前的两位数的增长,这必须有赖于全球经济的复苏。我估计,中国经济维持7-8%的增幅应该没问题,今年没问题,明年也没有问题。

  

    中国证券报:那请您预测一下中国经济复苏将出现怎样的态势?

  

    林毅夫:我想,这会是小的W型增长,而不会是大的W型。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波动,但应该在7-8%之间波动。要恢复到9%以上的增速,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这不是中国一个国家能解决的问题。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对目前的危机,中国相对来讲是游刃有余,因为财政有盈余,外汇储备庞大,让决策者有很大的政策空间。中国本身经济的发展,就是对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一方面中国发展了,对世界财富增加就多,对世界贫困的解决贡献就大;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后,就会给其他国家提供市场和机遇。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应改革

  

    中国证券报:目前,有观点认为应该建立新国际储备货币以替代美元,这其实都牵涉到美元的汇率变动问题。您怎么看中国在美国投资的风险问题?另外,应该怎样改革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林毅夫:目前来讲,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如何实现稳定,怎么渡过难关,是全球的头等大事。美国经济实现稳定、渡过难关,对美国、对世界、对中国都非常重要。这是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首先要有的清醒认识。

  

    中国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其中的风险,不在于美国会赖账,因为它是一个储备货币国家,它还可以印钞票来还钱。问题在于币值的问题,但短期来看,美元汇率还上扬,这里面有它的原因。

  

    首先,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美国企业高度杠杆化,很多资金流到国外去,现在金融机构为了自保,去杠杆化,所以资金回流,这样对美元需求就大。

  

    第二,这是全球性的危机,美国固然遭遇危机,其他国家同样遭遇危机,日本经济今年下滑幅度预计在5-6%,欧洲国家下滑在4-5%,美国相对下滑幅度要小。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经济相对安全,所以很多钱回流到美国来。

  

    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大量印刷钞票,长期来讲美元是看跌的。如果这样的话,美元就会失去人们对其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

  

    到底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比较好,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占到了世界经济比重的50%,美元是国际贸易领域最通用的货币,所以美元就自然成为储备货币。从未来说,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比重将会下降,欧盟目前的经济规模和美国差不多,中国经济比重则会不断增加。因此,未来美元的地位跟在二战刚结束时会大不一样。

  

    将来如果IMF特别提留权(SDR)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像在这次危机中存在的Too big to fail(大得不能倒)的问题。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即使它的宏观经济没管理好,外界也不可能允许它崩溃,国际社会也必须花费巨额国际储备货币来解决美国问题。

  

    至于将来形成一个什么样国际货币体系,各界应该将问题拿到桌面上来,共同讨论,集思广益。

  

    不应炒作人民币问题

  

    中国证券报:在不久前的《华盛顿邮报》上,您和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共同发表文章,呼吁中美建立G2体系。您能谈一下这篇文章出炉的背后吗?

  

    林毅夫:目前的金融危机,各主要经济体必须要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中美两国是最有可能以比较大的力度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当时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声音还在谈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但实际上中美两国经济失衡的问题,不是汇率造成的,而是结构性的问题。

  

    所以发表这篇文章,就是以正视听,让大家不要只看问题的表象,而应该看到本质。把这些问题都归罪于人民币汇率,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使危机进一步恶化。

  

    我认为,其实在2003年后,就应该认定中美两国经济失衡是结构性的问题。如果不是炒作人民币汇率,也许当时就可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结构性的问题。

  

    在现在金融危机中,如果还在谈汇率问题,如果人民币因此大量升值,中国失业率会大量增加,当然对中国不利;
但美国进口产品价格会更贵,也会加剧危机,增加美国失业率。

  

    我们应该看到问题的实质,所以当时我和佐利克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大家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并对症下药。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危机 转为 实体 金融危机 全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