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朴民,贾民,张光耀:中国应对高油价的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20-05-2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油价屡创新高。2002年1月3日,在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 ),西得克萨斯原油现货收盘价为每桶20.32美元,两个月(指交割期,下同)的原油期货为每桶21美元;
在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 ),布伦特原油现货收盘价为每桶19.82美元,两个月的原油期货为每桶20.44美元。到了2005年9月21日,西得克萨斯原油现货收盘价为每桶66.52美元,两个月的原油期货为每桶66.79美元;
布伦特原油现货收盘价为每桶64.47美元,两个月的原油期货为每桶65.34美元。就现货和期货价格看,目前的油价已经比2002年年初上涨了200%。特别是2005年8月3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创纪录地达到每桶70.90美元。

  我国既是石油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我国生产原油1.75亿吨,净进口原油1.17亿吨,净进口量占表观消费量的40.1%。客观地讲,我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国际油价上涨已引起国内各方面的高度关注。那么,形成当前高油价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应对?近期,针对这些问题,依据我国政府以及国际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我们对国际石油市场状况和我国所受影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从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特殊性看当前高油价

  

  关于油价上涨的原因,常见的分析认为是石油储量不断减少,难以满足世界的需求。这种视角是从石油在未来将会枯竭这个隐含前提出发的,单就资源稀缺性的角度来说是正确的,但是这种分析过于笼统,难以充分地解释石油价格的波动。

  从历史上看,石油价格的决定方式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中东地区主要产油国的资源被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所控制,这些公司在付给所在国一部分费用之后,便拥有了石油资源的勘探、开采、销售和定价的权利。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中东地区产油国掀起石油国有化运动以来,特别是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世界上形成了几大石油交易市场,石油价格的决定就变成了产油国政府(特别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市场交易商、跨国石油公司、期货市场投机商等各种力量共同博弈的过程。这种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价格博弈,使当前石油价格的形成机制具有鲜明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造成目前高油价的重要机理。

  油价形成机制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层次:首先是决定石油价格中长期走势的供给和需求,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油价在中长期内不会稳定;
其次是决定油价短期走势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力,被石油期货市场投机炒作放大,油价在短期内的波动幅度会较大。当前的高油价局面正是在这种特殊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下面从这两个层次入手进行具体分析。

  (一)石油供给和需求的特殊性决定了油价在中长期缺乏内在的稳定机制,目前的供求情况使油价处于上升轨道

  从供给方面来看,世界石油市场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几个主要产油国和产油国组织占据着石油供应的主导地位。

  先来看石油输出国组织即欧佩克,其产量占世界40%的份额(BP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报告2005》显示,2004年全世界日产原油超过8000万桶,其中欧佩克日产原油3290万桶),已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4.9%。因此,该组织的生产情况对油价有着巨大影响力。在本轮油价上涨中,欧佩克的产能扩大空间有限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世界石油》杂志2004年12月号的专栏文章称,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欧佩克国家并没有进行足够的勘探开发和炼油能力方面的投资,目前欧佩克可实际扩大的日剩余产能为100多万桶,接近20年来的最低点。2005年3月16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做出10个成员国(不含伊拉克)将日产限额提高50万桶的决定后,油价却并未下降。其原因除欧佩克的定价控制能力削弱外,关键是外界普遍对其是否有能力继续提高产量持怀疑态度。

  再来考察另一个石油出口大户俄罗斯的情况。俄罗斯是近年来对世界石油供给较多的国家,2004年俄罗斯日产石油928万桶,占世界石油日产量的11.9%。但2004年后半年俄罗斯的石油生产增速放缓,进入2005年以后,增速进一步降低。这种情况与俄罗斯国内多变的政治环境有关。2005年5月《石油评论》有关文章称,俄罗斯石油巨头尤科斯公司大部分资产被莫斯科法院冻结,重组工作还遥遥无期;
普京总统也宣布了单方面提高石油税率的计划,这些都使得市场增加了对俄罗斯石油供给能否得到保证的担忧。

  其他产油国的供给能力也不容乐观。据路透社伦敦2005年8月11日援引国际能源机构(IEA )的分析,非欧佩克产油国今年的石油产量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非欧佩克产油国今年只准备将日均产油量增加67.5万桶,与2004年日均增加110万桶相比少了很多,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墨西哥、挪威和英国的产油量均低于预期。据《商业周刊》2005年9月1日的报道,“卡特里娜”飓风的袭击,使美国的能源基础设施以及石油输入通道陷入部分瘫痪状态,失去了17%的炼油和25%的输油能力,弱化了美国的石油生产能力。

  从需求方面来看,石油的特点也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在短期(一到两年)和中长期(五到十年)内有着显著的不同。石油消费国由于受到技术方面的制约,短期内,对石油的需求不会因为价格大幅上涨而发生显著的下降,石油需求价格弹性很小。而在中长期内,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就比较大。这是因为高油价会对石油消费国产生一种“倒逼机制”,迫使消费国进行制度创新,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节能技术和开发替代能源,从而使石油的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下降,而且油价涨得越高,采用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就会变得越合算,对石油的需求就越低,油价便会从高位回落。同样,当油价持续走低时,短期内对石油的需求不会立刻有大幅增加;
但是在中长期内,相对于其他能源来说,石油的价格相对较低,这就会促进对石油需求的增长,使油价获得上涨的潜在动力。

  总的来讲,当前并不是没有可供开采的石油。如果单从储量上看,到2004年年底,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1886亿桶,储采比为40.5,按照2004年世界日产石油数量估算,大约还可供开采40年(BP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报告2005》)。目前的问题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储量不能很快地转化为产出增量。国际油价变动的经验表明,石油的剩余产能(即在当期石油产量下可实现的扩张供给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剩余产能高,油价对需求变动的弹性就小;
剩余产能低,油价对需求变动的弹性就大。在石油供给能力已基本达到上限而全球石油需求量仍保持一定增幅(BP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报告2005》显示,2004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了3.4%,达到日均8075万桶)的情况下,油价自然会出现大幅上涨。

  (二)石油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种投资工具,石油期货市场的炒作推动当前油价在短期内冲高

  石油不仅仅是一种能源和化工原料,而且还是一种金融投资工具,可以被投机炒作。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中,石油交易商约占39%,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约占32%,而真正代表商业性需求的从事石油生产、贸易、加工及运输企业仅占29%,投机力量占主导地位。石油期货交易的迅猛发展使得石油价格的短期走势可以大幅度地偏离供求关系,形成独特的变动轨迹。2004年,世界日均石油需求量为8000多万桶,而仅对冲基金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平均每天持仓的原油期货合约就达335330手,合3.35亿桶(1手=1000桶)。石油期货市场的规模及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石油期货市场投机性很强。在一般的套期保值作用外,囤积居奇和投机操作是期货市场的常见行为,在石油现货市场尚未发生显著失衡的情况下,石油期货市场价格经常借助一系列因素先于现货市场涨了起来。这些刺激因素如埃及遭到恐怖袭击、沙特国王侯赛因逝世、产油大国伊朗的核问题再次升级、美国的炼油厂发生火灾以及盛产石油的墨西哥湾地区遭到飓风袭击等突发事件,增加了人们对石油供应能否满足需求的担忧,而石油期货市场的炒作又进一步借助和放大了这种紧张的气氛,二者相互作用,使得石油期货价格上涨势头一浪高过一浪。

  欧佩克2005年8月份公布的《石油市场月度报告》指出,截止到2005年7月,“石油期货市场连续九个月存在溢价(contango)”。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石油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已经远远超出石油供求因素的解释能力,资金炒作和投机的色彩很浓厚。同时国外一些媒体和投机商特别强调中国石油进口增加和世界范围内的精炼能力不足这两个因素,将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视为造成国际石油市场供求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以此为题大加炒作,推动石油期货价格上涨。而随着国际石油期货交易量的增加,石油期货价格成为现货市场的参考价格,而且石油期货交割期越近,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就越趋于一致,因此,石油期货价格的上涨会带动现货价格走高。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导致目前高油价的原因,期货市场炒作的因素和石油供给能力不足这两者就难分伯仲了。

  综合上述分析,一方面,油价在短期内还将保持在高位运行。但另一方面,过度投机也有可能使价格崩盘,长期内存在着使油价发生逆转的可能,因而我们对石油价格下跌的情况也要有心理准备。

  

  二、高油价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石油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一般商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与油价变化相联系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波动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73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打击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采取了石油禁运政策,在随后的两年中,国际油价从每桶3美元涨至最高16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工业生产停滞和恶性通货膨胀触发了发达国家在二战以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以美国为例,1974年,通胀率为11%,失业率达5.6%,1975年GDP 比上年下降0.8%,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生产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1978年年底,石油生产大国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推翻了亲美政权,从而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在这次危机中,国际石油价格从每桶13美元涨至最高35美元,再次诱发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仍以美国为例,1980年,通胀率为13.5%,失业率为7.0%,GDP 比上年下降0.5%。石油危机使整个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秩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油价的上涨导致世界经济波动的情况一直持续,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价格温和走低,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做出政策调整,世界经济的波动才得以缓和。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高油价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高油价会产生财富转移效应。高油价必然导致我国向石油出口国支付更多的资金,这种类似于收入再分配的财富转移,缩减了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2004年,我国原油净进口1.17亿吨,合8.54亿桶(根据我国进口原油的品质构成加权平均后,1吨原油约合7.3桶),支出金额325.88亿美元,每桶均价38.16美元。2005年1—8月份,全国累计原油净进口0.78亿吨,支出金额278.65亿美元。后4个月预计原油净进口0.47亿吨,合3.43亿桶。按照欧佩克9月21日公布的原油加权平均价格,以每桶58.90美元作为我国的进口均价,据此测算,后4个月原油净进口支出将为202.03亿美元。全年原油净进口支出将为480.68亿美元,比2004年多支付154.8亿美元,其中,由于进口数量增加而多支付22.51亿美元,占14.54%;
由于油价上涨而多支付132.29亿美元,占85.46%。后者相当于前者的5.9倍。

  2004年,我国GDP 为1.65万亿美元,由此初步估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油价上涨将降低GDP 增幅0.8个百分点。

  二是高油价不利于保持国内价格总水平的稳定。石油是工业的基础产品,位于产业链的上游。高油价会提高我国国内市场生产资料的价格水平,带动国内工业品价格上涨,进而会推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此外,其他国家产品也会尽可能地把由于油价上涨而增加的成本转移出去,也就是说,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也会提高。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会对国内价格总水平的稳定造成影响。(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油价上涨对我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有着明显的影响。在高油价的推动下,2005年8月,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3%,其中,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6.2%,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1.2个百分点。

  三是高油价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在资本市场上,油价的持续走高,将改变投资者对有关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导致股票价格波动,当这种波动比较强烈时,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在货币市场上,高油价会改变资金贷方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使之提高资金成本即利率水平,这会影响到资金借方的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率,迫使其从事收益较高但风险相对较大的项目,增加我国货币市场的不稳定性。

  油价变动会直接影响石化类股票的价格走势。最明显的例子是,2005年7月22日,受国家即将提高成品油出厂价格和零售中准价消息的影响,当日收盘时,中国石化股价上涨7.18%,锦州石化和石炼化两家公司的股票涨停,其他石油企业的股价也有明显上涨。

  四是高油价会造成行业之间效益水平分化。当油价上涨时,一方面,会增加国内原油生产企业的利润;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以原油为生产资料的下游企业的成本,导致这些企业的利润率下降。

  目前,我国工业行业的效益水平出现了明显分化。2004年,石油开采业实现利润1777.3亿元,新增利润542.3亿元,在全国39个工业大类中位居榜首。2005年1—8月,在高油价的推动下,石油及与石油工业构成替代关系的煤炭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76.4%和80.4%,石油开采业是新增利润最多的行业。而原油加工业和下游产业则受到高油价的负面冲击,利润下滑。2005年1—8月,我国石油加工及焦炼业净亏损80亿元。航空和公路等交通运输业也受到较大冲击。以航空业为例,上半年国内航油价格从每吨4190元涨至每吨5220元,国内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比2004年同期增加了近30亿元。汽车业在上半年油价和钢铁价格走高的共同影响下,利润下降48.8%,减利206亿元。总的来看,在油价上涨的影响下,工业品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但受目前买方市场格局的制约,终端消费品的价格难以相应上涨,增加的成本只能在工业企业内部消化,降低了一部分工业行业的效益水平。

  就目前情况看,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尚未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冲击,这是经济发展基本面向好等多种有利因素作用的结果。那么,油价上涨到什么水平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可以从国际学术界的分析中获得启示。比如,有学者运用从1970—2002年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石油价格和宏观经济指标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指出依据各国不同的经济情况,石油价格在各国超过一定的水平的阀值(threshold level )之后,油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会变得比较明显(《能源经济学》2005年5月号的论文《石油价格冲击对经济活动影响的不对称性》)。这种研究对我们的启发是:随着我国石油进口的不断增加,当油价涨幅超过一定水平时,高油价带来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但是,这个阀值如何界定,还需我们进一步探讨。

  

  三、国际应对高油价的经验

  

  本轮的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影响与第一、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截至目前,油价高涨并没有很显著地延缓世界经济的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5年3月的报告,2003—2004年,油价上涨31%,但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却达到5.1%。在促使世界经济较快增长的诸多因素中,重要的一点是发达国家成功地应对了高油价的冲击。在他们的应对措施中,对我国最具启发意义的是:转变交易模式和技术创新。

  一方面,转变石油交易模式,规避价格风险。首先是分散石油进口地,减少对欧佩克国家的依赖。1992年,美国从欧佩克进口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比重高达56%,而《油气杂志》2005年7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一季度,美国从欧佩克进口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47.9%,不到一半,而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石油则分别占进口总量的15%和14.9%;
从欧佩克进口的石油提炼产品(refined product )占进口总量的22.2%。二是建立了国际能源机构来协调石油消费国之间的能源政策。成立于1974年11月1日的国际能源机构有26个成员国,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主要石油消费国。成立这个机构的目的就是要协调各成员国的政策,建立石油储备,发展替代能源,通过多边主义来对抗欧佩克国家的控制能力,以应对石油供给中断的风险。三是对石油的定价机制作了精心安排。纽约商品交易所于1978年推出了第一个成功的石油期货合约,1981年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也推出了柴油期货合约。到目前为止,国际石油市场主要就是指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石油现货和期货市场。美欧利用石油交易市场的公开报价和竞价机制形成国际公认的石油价格,大大削弱了欧佩克对石油价格的控制能力,目前中东地区出口到欧洲的石油基本上是参照在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油定价,出口到美国市场的石油参照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西得克萨斯中质油定价。在这样的定价机制下,美国和欧洲这两个石油消费大户实际上掌握了石油定价的主导权,既获得了以较低价格购买石油的巨大利益,又为本国企业利用套期保值等手段规避油价变化的风险提供了平台,从而享受到很多好处。

  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石油使用效率,发展节油技术,开发替代能源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2001年5月,美国国家能源政策研究组提供的《国家能源政策报告》提到,衡量能源效率的一个尺度是能源强度,即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所需的能源数量。从美国的情况来看,自1973年到2000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约为2.9%,而能源使用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8%,2004年用来进口石油的开支只占到美国经济总量的2%。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讲,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一半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另一半则是能源效率的提高。比如,早在1975年,美国就为汽车确定了效率标准,要求一辆新车的平均燃料效率在十年后必须提高1倍。又比如混合型车辆使用动力电和蓄电池,使汽车从消耗的每单位汽油中获得更高的效率。另外,美国还通过执行最低能源效率标准,要求生产者的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能耗标准。同时大力开发替代能源。石油危机后,美国历届政府都大幅度增加了用于研发新能源技术的支出,加强了有关政策的制定。2005年8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又签署了能源法案《国家能源政策法2005》,鼓励提高能源效率和能源节约,加强替代能源的开发。从下表可以看出,20世纪后20年,发达国家的能源使用效率的确有了提高。

  

  资料来源:《能源经济统计要览》,日本能源计量分析中心2000年;
《中国能源发展与战略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其他一些国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低石油消耗强度,开发替代性能源也有许多成功案例。据我国《环球时报》2005年9月2日的报道,德国采用了从油菜籽中提炼生物柴油的技术。这种柴油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比使用普通柴油低50%。目前,德国15%的加油站供应生物柴油。巴西则是以甘蔗为原料开发乙醇燃料,该国政府通过法律在全国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不使用纯汽油作汽车燃料的国家。南非则是凭借其位居世界第五的煤炭储量,大力发展煤炭液化技术,煤变油产品占南非燃油市场的28%;
此外,南非还在以大豆为原料开发生物柴油。

  以上所分析的是对我国最有启发和参照意义的两个方面。为应对高油价,西方发达国家还在国际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方面都采取了措施。比如,加大介入中东事务的力度,扶持在海湾地区的亲美国家,并动用军事手段进行直接干预,向国外转移高油耗的行业等等。当然,这些方法对我国来讲,没有借鉴意义。

  

  四、我国应对高油价的战略选择

  

  为应对高油价带来的问题,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国内的石油勘探开发力度。(2)到海外市场进行石油开发,实施“走出去”战略。(3)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4)分散石油进口国家和地区。(5)开发和使用天然气资源。(6)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

  这些建议对解决困扰我国的高油价问题有积极意义,有些已经实施或准备付诸实施,还有一些是得到国际经验支持的。比如,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墨西哥湾沿岸遭受飓风袭击,打击了美国的石油生产能力,国际油价随之冲高。应美国的请求,国际能源机构于2005年9月2日批准了一项由各成员国在30天内向市场投放6000万桶石油的方案,国际油价应声而落,到9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收盘价为每桶64.37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9美元,跌幅达2.41%。这说明石油储备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功能之外,对于应付高油价也有帮助。

  由于以上建议已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着重分析两个总体性战略——市场和技术问题,这两个战略对我国解决高油价问题最具基础意义。石油价格高涨给我国造成的冲击,实质上是我国在石油定价和国内石油消费方面各种问题的集中表现。寻求应对高油价的策略,应当针对问题的成因,立足我国实际,结合国际经验,做多层次的考虑,遵循“市场为本,技术立足”的八字方针,以求既能治标,又能治本。

  (一)市场为本——通过转变我国石油交易模式来争取定价权

  当前,发展石油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参与国际油价的定价过程,争取石油定价话语权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由于我国在国际油价的决定过程中话语权很小,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买到的往往是高价石油。在目前油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石油定价的话语权就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发展我国的石油交易市场,形成我国的标准石油价格,争取国际市场石油定价的话语权,既可以使我国企业以比较合理的价格购买到石油,通过买卖石油期货来有效规避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
也有助于我国以合适的成本建立石油储备,并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油价“倒挂”的问题。因此,我国必须着手制定政策,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石油交易市场。

  一是加强研究,进一步明确石油市场的功能和定位。说到底,我国在石油问题上的忧患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过高的油价不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个方面是在国际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难以从国际市场上买到足够多的石油。目前,对于放开市场能否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存在争议。我们认为,在国家安全的层面,石油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应该由政府来提供;
但在要素投入的层面,石油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可以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有效配置。发展石油交易市场虽不能包办所有的问题,但是它在应对和解决高油价问题上是成本最小的方式,有助于我国融入世界石油市场体系,减小购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我国曾于1994年开设上海石油期货交易所,进行过发展石油市场的尝试。我们应认真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对石油的需求,将发展石油交易市场作为我国国家能源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专门的研究体系,尽快提出方案,做出整体性规划。规划内容应主要包括:石油交易市场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放开市场的领域,市场进入资格和退出机制,期货产品的种类和期限设计,防范风险的措施等,特别是要对所需配套改革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以保证石油交易市场得以顺利发展。

  二是调整结构,做好发展石油市场的基础性工作。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石油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已相当高,问题主要集中在石油供给上,最为突出的是过度垄断和市场分割,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扭曲。几家国有大型企业几乎垄断了国内的原油生产和炼油业务,而拥有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权的也只有四家企业,小规模的进口商只能依赖配额生存。应当承认,巨大的建设投入要求石油行业具有一定的集中度,以实现规模经济,但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企业完全控制了产运销和成品油批发定价的各个环节,弱化了其以较低价格购买石油的动力。在发展石油交易市场的大方向下,目前可以从构建市场的基础性工作着手。要着手改变现存的格局,逐步放开石油生产、运输、批发及零售方面的限制,(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取消国有大型石油企业在某些领域的垄断经营权,允许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组织进入石油生产经营的大部分环节,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和参与者,尽快形成发展石油交易市场的微观基础。

  三是把握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内石油定价机制改革。对于目前石油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国内已经有不少批评性的意见。我们既要看到,目前的定价机制(盯住纽约、鹿特丹、新加坡三地市场,进行不定期调整,在国际油价上下波动5%—8%的幅度内保持油价不变)对于稳定国内经济有一定的作用;
但同时也要看到,在这样的定价机制下,国内油价没有真正与国际油价接轨,不能有效地反映我国石油供求关系的变化。所以,进一步改革石油定价机制,既是发展石油交易市场的目的,也是发展这一市场的重要措施。要参照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可以通过放宽成品油零售价调整的幅度,修改零售价计算办法,逐渐放开零售市场,然后放开批发市场,最后放开进出口贸易,逐步实现国内外油价接轨。要打破石油市场的国内国外分割、批零分割及进口与国内销售分割的局面,鼓励国内企业参与交易,利用期货等方式规避油价波动风险。

  四是合理定位,发挥好石油储备的积极作用。石油市场的发展,必然带来石油供应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国家控制力的相对减弱,如果继续要求国有石油企业承担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责任,仍会形成其在市场上的特殊地位,影响其经营决策。应结合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立规模适当、成本合理的国家石油储备,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与国家安全有关的石油需求,通过国家石油储备这一政府行为来满足。把石油生产企业的国家储备功能逐步分离出来,促使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组织生产与经营活动。商业用油通过市场机制来满足,国家一般不直接干预商业用油价格。

  实施发展石油交易市场的这个战略,有两方面问题应予注意。一方面,石油交易市场发展起来后,企业的某些行为可能与国家意图不一致。对于这个问题,政府既不可越俎代庖,也不可放任自流,要通过能源立法和规划加以规范。比如,在储备的问题上,就可以借鉴国际能源机构一些成员国的经验,通过立法规定商业企业保有一定的储备量。另一方面,石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是明确的,但应注意仔细研究并选择最佳的模式。目前社会各界对此提出了许多建议,对于这些建议和方案,应作进一步研究、充分论证,有条件的可以先开展试点工作,以保证放开之后不出现混乱。

  (二)技术立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油和发展替代能源

  走技术创新之路,就是要提高石油使用效率,开发替代能源,降低国民经济体系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与第一种战略相比,技术创新是从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入手来应对高油价。我国未来可预期的石油需求增量是庞大的。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每天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1400万桶。从目前国内的石油开采情况看,石油供给增长空间有限,大庆、胜利等主要油田已进入中后期生产阶段,大幅增产的前景不乐观。我国进口石油供给的国际环境也较严峻,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的波斯湾国家,而且石油进口路线比较单一。从中海油并购美国尤尼科公司案和以前的几次案例来看,我国的海外石油并购战略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同时,我国石油使用效率不高,单位GDP 所消耗的石油是经合组织国家的2.31倍。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依靠技术进步来降低油耗,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从根本上增强我国应对高油价的底气。为此,应采取以下四方面措施。

  一是促进工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就是在单位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出能力,降低单位产出的石油消耗强度。集约型的工业生产方式会产生出对节油技术和开发新能源的需求,为以技术创新实现节油和发展替代能源提供了切实的基础。当前,要抓好我国石油、石化领域自身的节油工作,调整石化行业的产业结构,发展大型的石化基地,统筹安排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的关系,淘汰和关闭一批石油利用效率低的设备和企业。此外,还要加大石油开采技术研究力度,提高开采率。

  二是加强政策法规的引导。在技术创新方面,除了依靠企业自发行为,还必须发挥政府在制定能源政策,促进新技术开发和能源节约等方面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如美国政府在上世纪70年代推行了“能源之星”计划,将能源之星授予那些符合能源效率标准的家电产品,并对这些产品予以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我国政府也可采取类似的手段来激励低油耗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市场手段失灵的领域,可以通过加强立法来限制能源浪费行为,鼓励技术创新。同时,还应在发展石油交易市场的基础上,较多地利用税收杠杆来调节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三是加快关键技术的创新。当前,我国在降低油耗和发展替代能源方面遇到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关键技术,在一些核心领域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应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技术水平出发,抓紧推进关键技术创新。比如,在我国传统的化石能源产量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比重分别为16.2%、2.9%和80.9%,很明显,煤炭资源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比重很大,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扩大煤炭液化的试点,并认真总结经验,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还可以加强对洁净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工作。此外,对发展液化天然气(LNG )、燃料乙醇等工作也要抓紧进行。采用跨越式技术发展战略也是选择之一,氢能源被认为是未来的主要能源,我国可以在这个领域进行研究,以期能掌握一到两项关键技术,为以技术创新来应对高油价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是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领域。根据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世界能源关键指标统计2005》,从世界范围来看,按部门划分的石油最终消费构成是:1973年,交通运输的石油消费占总消费的42.3%,而到2003年,这一比例升至57.8%。从我国的情况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燃油消费量从1990年的2430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050万吨,年均增长7.86%;
汽车燃油消费占国内汽柴油消费总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38.7%提高到2003年的42.7%。从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领域在整个石油消费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从这个领域入手,尤其是做好车用燃料的技术创新和替代工作应是近期的主攻方向。开发节能型汽车,通过汽车技术创新来提高燃料的经济效率,并配合以税收政策来鼓励节能型汽车的生产。

  

  来源:《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高油价 光耀 应对 战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