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田:浅析世纪之初马英九的政治前景
发布时间:2020-05-2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内容提要] 身为台北市长的国民党人马英九是台湾岛内众所瞩目的政治明星,朝野双方一直十分关注马的政治方向。本文着重分析影响马英九政治前景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以及与此相关的连战、宋楚瑜和马英九之间的互动,并对台湾近期政局走向进行预测,进而预估马在2004年或2008年前参加台湾“总统”大选的可能及其胜算大小。
[关键词] 台湾 马英九 选举 政治前景
自台湾2000年“大选”民进党上台执政后,台湾政坛政争连绵、朝野对峙、政党分化,政局乱象丛生。在2001年12月1日揭晓的台湾“立法委员”及县市长“二合一”选举,和其后于2002年1月26日进行的政党轮替后首次乡镇市长和县市议员选举,以及2002年2月1日举行的“立院”正副院长选举中,岛内各党互有得失。总体分析,泛绿阵营气势逼人,实力大增;泛蓝阵营守中带攻,根基尚存,朝野对峙、朝小野大的基本局面仍未改变。年底北、高两市选举和2004年“大选”临近,一系列热身赛事已使岛内各政党忙于布桩埋线,选情日渐升温。纵观两年来岛内政局,泛蓝阵营的整合程度决定了蓝绿对峙的形势。在当前政局跌宕起伏之际,岛内已有相当多的政界人物和新闻媒体关注马英九的动向,甚至有人称:整合蓝军,扳倒陈水扁,非马英九莫属。国民党内亦有不少呼声,希望借马英九的清新形象争取选民认同,以图在2004年或2008年“大选”中一举翻盘。马英九能否脱颖而出,对于台湾未来政局走向具有重大的指标性意义。
一、影响马英九政治前景的有利因素
台湾地区虽已历经数十年“民主化”政治改革,但政治理念中民粹主义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团体或党派,都十分看重核心人物的政治魅力和影响。亲民党之所以能够在“立院”选举中异军突起,与宋楚瑜的个人魅力紧密相关。而国民党历来都不缺乏政治强人,从1912年建党以来,无论是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还是李登辉,都曾在政坛纵横捭阖、叱咤风云。但就目前国民党近况而言,能够在党内、党外都具相当号召力的政治明星数之寥寥,而作为国民党新生力量的代表人物,马英九不论从个人魅力、从政经验以及民众威信来看,目前还尚无人能与其比肩随着台湾各派政治势力的不断整合以及2004年“大选”的临近,马英九很有可能将在21世纪初的台湾政坛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究其原因,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其优势:
(一)从政经验丰富
自1981年出任台“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起,马英九在21年的政治生涯中担任了从党务工作到行政部门的9个不同职务。1981年马英九获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返台后,担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兼蒋经国英文秘书,深得蒋器重。1984年,未满34岁的他被蒋经国破格提拔为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期间全程参与《国家安全法》、《集会游行法》、《人民团体法》的立法工作。李登辉主政后,马英九由党务系统转向行政部门,先是出任“研考会主任”,兼任国是会议副秘书长,后又在黄昆辉手下降级专任“陆委会副主委”。1993年连战组“阁”,马英九任“法务部长”。1996年,因马英九在反黑金过程中得罪李登辉势力,引起李的不快,被迫离开“法务部”,只在“内阁”中出任位高权虚的“政务委员”。面对政局的混乱,马英九深感失望。1997年5月,他发表了酝酿已久的辞职声明,宣布辞去一切公职,到台大任法律系专任副教授。1998年,在其父和许多基层干部的力劝下宣布参选台北市长,并一举击败陈水扁。在担任市长任内,马致力于市政建设,一心一意为台北市民谋求福利。尤其在民进党政府上台后,他搁置政党之争,始终以民众利益为重,施行了捷运、税收等多方改革。同时他不卑不亢,在汉语拼音与通用拼音使用等问题上与民进党人进行了巧妙的斗争,淡化了台北地区的族群矛盾,维护了中华语言文化的统一。马英九的从政经历,涉及内政外交、中央地方,在每一个职位上他都兢兢业业,屡有建树,这使马英九积累了多数人所没有的阅历和经验。
(二)施政业绩卓著
马英九从政21年以来,除受到蒋经国的赏识外,也得到了党内和民众的肯定和赞许,甚至博得了敌对阵营的尊重。1993年马英九出任“法务部长”。在任内,马肃贪25个月,起诉案件高达1319件,比肃贪行动实施前增长43.2%;在整顿狱政,整饬司法风纪方面,仅在1993~1996年间,被侦办的司法人员占国民党政府迁台后侦办总数的1/3;在查毒禁毒方面成绩也十分明显,三年中毒品减少76%,毒品和犯罪人口减少46%,少年吸毒犯人数降幅达65%,马因此被誉为台湾林则徐;在追查贿选方面,起诉7530人,其中近400人具民意代表身份,已判决确定的1024人中,82%被认定有罪;在除黑道、清弊案方面,马铁面无私,侦办了一批大案要案,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1993年11月,马英九在《中国时报》组织的朝野主要“部会”首长施政、计划、魄力的民意测试中均位列前三名。连民进党“立委”叶菊兰也公开在“立法院”向马英九表示:“从政多年来,我从未公开赞美一个国民党员,但今天是个例外,我要公开赞美你!”
马英九出任台北市长后,面对“中央”的掣肘,巧为应对,对于关系民众福祉、台北形象的事情则总是不遗余力。从市政府的厕所卫生到台北市民的捷运工程,马尽心尽力,前后奔忙,跑遍了台北435个里(里为村的下级基层单位)。马英九在施政支持率始终在台湾地区各县市长中保持领先。2001年12月的民调显示满意度达74.38%,远高于谢长廷的42 09%,而马台北市长连任的支持率则高达53 7%,谢长廷仅为24 7%。不仅如此,在2001年7月国民党十六届中央全会的选举中,马英九也超过江丙坤、章孝严等老牌政客,位居得票数第一。党内同志的认同,也是对马英九几年来行政工作的一个肯定。
(三)富有人格魅力
近年来台湾社会政经乱象不断,有关政坛人物的丑闻、绯闻漫天飞舞,成为台湾政界一道怪诞的风景,台湾民众的政治热情日渐减退,对台湾政治的未来愈发失望。但是马英九自从政以来从未被任何媒体新闻爆出任何绯闻,始终保持清新的政治形象,多年来一直被台湾民众公认为最有魅力的政治家。
李登辉上台以来,国民党内纷争不断,但马从不结党营私,始终与各派系都保持一定距离。虽然因在1990年国民党二月政争中持票选表决立场,被冠以“淡淡的非主流派”称号,但陆委会成立后,郝柏村任命马为陆委会第一副主委,并兼任李登辉策划成立的“国统会”研究员,成为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实际执行者。尽管日后李郝交恶,陆委会和海基会不断上演主流和非主流大战,但马都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不受任何一方人马排挤。
此外,他温和理性,不易树敌。他曾多次与陈水扁和谢长廷等人就“统独”问题交手,但即便在辩论最激烈的时候他也不会动气,更不会进行人身攻击。陈水扁称他是“可敬的对手”,民进党前秘书长张俊宏公开表示“他给人的印象非常好”。另外,马英九形象清新,善于辞令,美联社记者曾称赞他是“国民党称职的推销员”。他常年跑步,2001年在赴港访问期间还坚持锻炼,还是市民眼中运动风气的最佳代言人。
2001年“二合一”选举前,为反击民进党称马英九势力无法跨过浊水溪的言论,马英九赴民进党大本营高雄为国民党候选人江绮雯、李复兴和罗世雄等人造势,引起了高雄市民的极大热情和关注,甚至引起谢长廷的艳羡,呼吁高雄市民要保持冷静。在选后的民意调查中,马英九又当选“台湾最美政治人物”及“台湾大学生心目中二十大风云人物”之首,可见其在台湾中南部、女性以及青年人这些民进党主要票源中的强大号召力。
(四)广受两岸认同
台湾政治人物受其特殊政治环境所限,不仅要争取岛内选民的认同,大陆方面是否能接受其政见主张是衡量一个政治家政治生命力的标准之一,在这方面,马英九有其独到的优势。与李登辉自小接受日本皇民的奴化教育不同,马英九幼时就在父母的指导下背诵《唐诗三百首》,抄写《古文观止》和《论语》等中国文化典籍,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和民族观念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美留学期间,为维护国家统一,马英九又积极参与“保钓运动”。在国民党执政期间,曾参与和主持了国民党大陆政策的设计、执行工作,对两岸政治形势有着较为客观的认识和分析。任台北市长后,马又积极推动两岸间城市交流,先后几次以台北市长的身分出访香港特区,并力促台北与上海的互访。同时,在许多场合马都与“台独”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多次公开表示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并敦促民进党政府承认“九二”共识。不仅如此,在支持两岸统一的同时,马还能始终从事实公理出发,以民心背向为标准,客观公正地处理族群矛盾,避免给“台独”极端分子留下所谓“卖台、叛台”的借口。在“二合一”选举前后,马英九便表示台北市处理两岸关系会以市民利益为重,采取符合市民利益的政策与做法,并批评台湾当局在两岸政策方面“自我设限”,“致使台湾在两岸关系上的筹码愈来愈少”,得到了广大台北市民的拥护。台湾著名政论家阮大仁就曾盛赞他是“台湾少见的‘大陆型’政治人物,格局很大”。
总体来看,马英九的从政经验、施政业绩,加之其人格魅力,使之成为少有的能为岛内外各界人士所认同的政治精英,这为其日后加大问政力度奠定了良好坚实的基础。另外,由于马英九才满五十二岁,正是年富力强、大展宏图的年龄,因此,没有理由不相信马将在未来台湾政治进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发挥更加巨大的影响。
二、影响马英九政治前景的不利因素
(一)国民党内的阻力
国民党内阻力主要来自李登辉遗留势力及部分本土派“立委”对选后国民党改革的阻挠和干扰。2001年“立委”选举前萧万长等人对“台联”表现出暧昧态度,选举过程中陈鸿基、陈雪芳等人呼吁与民进党合作;2002年在决定考试院长人选时,四名国民党籍立委跑票支持民进党候选人,这些迹象已经表明国民党内确有“蓝皮绿骨”之辈。在2002年年初传出国民党两位副主席会参加陈水扁的“国安联盟”和李登辉的“群策会”的流言后,萧万长与吴伯雄在国民党败选检讨会上的争论更是使国民党内部争端进一步暴露。国民党内本士派“立委”除可能“带枪投靠”“泛绿阵营”外,更有可能在国民党内部挑起路线之争以干扰国民党的改革进程。部分国民党内亲李本土派“立委”的存在,会制约国民党集中力量进行选后组织、人事以及党的政策、路线的改革,难以让国民党真正达到脱胎换骨、重塑形象的目的,也就给党内新生力量脱颖而出制造了人为阻碍。
另外,能与党内各派别保持距离固然使马没有党派纷争的包袱,但这也使其在台湾残酷的竞选文化中缺乏派系对本方参选者的有力支持,可能会导致马在未来重大选举中的关键时刻因缺乏派系力量的抬轿助威而中途落选。当然,今后台湾选举形势对国民党而言将更加恶劣和严峻,在空前的危机意识笼罩下,也不排除各派摒弃前嫌,合力推马的可能。
(二)民进党的阻力
就目前形势分析,影响马英九政治前景的最大不利因素还是来自民进党和陈水扁。早在“二合一”选举之前,民进党政府便采取措施,合力围剿马英九,力图使其在选举中的影响力降到最小。从2001年5月以来,扁政府已八度实施打马的大动作,原扁政府九人小组也曾多次授意民进党执政县市全力围剿马英九。表面上看来这是“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争议,实际却是有计划的行动,刻意将马英九塑造成“麻烦制造者”,挑起民众对他的反感,企图阻止马英九影响力跨过浊水溪,减弱马为全省国民党候选人造势的声势。
更有甚者,民进党在选后利用行政资源优势,在“行政院”下年度统筹款分配上,压低了台北市所得额度,以经济约束影响马英九施政,民进党以缩短城乡差距为名,调降台北高雄两市统筹分配税款比率,一方面缩减台北市统筹款,让马英九难以对市民交代,一方面“中央政府”却又出面提供补助款来讨好民众。
除此之外,由于台北、高雄两市的选举向来被视为“总统”大选的前哨战,对鼓舞士气、宣传造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民进党高层的选战第一阶段策略便是推出强棒人物,一定要让马英九陷入苦战,绝不让马英九轻易成功连任。目前民进党推出的是“总统府”秘书长李应元,其综合实力与马英九尚有较大差距,但李应元也并非等闲之辈,其学历与形象与马不相上下,其历练也足够与马一较长短。目前李所在的民进党是执政党,具有绝对的政府资源优势。马虽有政绩,(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但在台上难免有缺失,可能会在选战期间受到攻讦;马虽然为人平和圆融,但也可能因此被诟为欠缺魄力。因此,马英九击败李应元也没有绝对把握。
(三)族群意识
民进党上台后,为实现其台独诉求,不放过任何机会利用岛内长期存在的族群矛盾挑起统独之争,部分台湾土著及本省籍人士受民进党族群政策挑唆,不断攻击、反对大陆籍政治家。作为原籍湖南的马英九,也难免受到此种省籍情结的影响。尽管台北地区因经济发达、交流畅通,已成为国际性大市场,族群融合情况较好,但是近年来台湾当局推行“渐进式台独”,使族群意识有所抬头。在上次选举中,陈水扁、李登辉在台湾南部地区叫嚣“国民党滚回中国去”,“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就是接受一国两制、就是消灭中华民国、吞并台湾”,这使国民党选情受到严重冲击。这种将台湾两分法的行径,在今后选举的关键时刻,也有可能会在北部地区发酵。而且,在前次击败陈水扁的选举中,马英九仅以不足8万张选票险胜,最后关头还是李登辉出面挺马,称马是新台湾人,此举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族群意识。而在2002年的选战中,李登辉已明确表示支持李应元。虽然李登辉及台联党拉票能力有限,但可以预见马英九的连任道路将十分崎岖,至于2004年和2008年的总统选举前景则会更加扑朔迷离。
三、马英九参选前景受泛蓝阵营整合程度制约
马英九的个人条件在台湾政坛出类拔萃,日益成为国民党新形象的代言人,因此年底马连任台北市长选战的意义已远超马英九的个人胜负得失,实际上是对泛蓝阵营能否在今后重大选举中如愿整合的一次检验。国民党自失去执政地位后,其衰落势头仍未停止,民进党则仍处于上升姿态,但借助马英九的个人魅力,在年底市长选举中整合泛蓝阵营应不困难,目前亲民党已表示会在台北市长选举中合力支持马英九。但是面对2004、2008年总统选举,马能有何种作为,则才是决定马政治前景的关键,而在很大程度上这取决于泛蓝阵营的整合程度和马英九与连战、宋楚瑜的互动关系。
(一)连马关系
连战作为国民党现阶段的领导核心,他和马英九的关系以及连对马的支持力度会对马的政治前景起到微妙而重要的作用。1981年马从政之前,连、马曾是师生。1978年连战出任国民党青辅会主委,奉命大量延揽海外青年才俊返台服务,爱盟(全美中国同学反共爱国同盟)系统的健将纷纷跃升为国民党新贵,马作为爱盟重要刊物《波士顿通讯》的主编,自然也是连战极力招募的对象。1980年马在连战担任青辅会主委之后开办的国建会上语惊四座,表现抢眼,引起了党内外及新闻媒体的关注,使连战脸上也增光不少。1993年2月郝柏村“内阁”总辞,连战出任“行政院长”,进行“内阁”改组,马英九在不被党内外看好的形势下出人意料的出任“法务部长”。1993年5月12日连战提出“向毒品宣战”的口号,马积极进行反毒工作与之配合。1996年李登辉当选后,将马从“法务部长”贬为“新闻局长”,连战时任副“总统”兼“阁揆”,为安抚马,为其追加“政务委员”职务。多年以来,马英九对连战有着切身的评价,称其为“所有部属心目中的梦幻型长官”。总体看来,连战对马英九还是采取了支持和扶持的态度,两人互动尚属良好。
此外,从连战的政治性格分析,连在党内一直以宽厚、严谨、识大体、知进退著称,在其所受的传统教育和其父连震东的影响下,连战养成了顾全大局、容忍辞让的作风。即使在2000年大选“弃连保扁”效应高度发酵时,连对曾提携他的李登辉也绝无半点怨言,这充分体现了连的政治性格。在当前国民党生死存亡之际,连极可能全力挺马,并有提前交班,退位让贤的可能。
(二)宋马关系
除连马关系外,宋楚瑜和马英九之间的互动也对马的政治前景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宋楚瑜对马英九未来参选的态度如何,除将影响泛蓝军的未来整合情况外,还将直接影响到马英九在较长一段时间的政治前途。
从两人的经历和性格分析,作为台湾外省籍(同是湖南人)政治家的两位杰出代表,宋马之间既有惺惺相惜的同志友谊,也存在相互竞争的瑜亮情结。两人年龄相差一轮,仕途历程比较类似,都曾是蒋经国的英文秘书(马接替宋的秘书工作),都担任了“总统”府第一局的高级职务(宋为局长,马为副局长),并以此获得蒋的青睐与赏识。都曾先后在党务和行政工作中担任多种职务,都被外界称为“国民党合格的推销员”。所不同的是,两人在保持了湖南人的传统为官之道外,宋更显果敢刚毅,而马则显柔中有刚,这在1998年国民党选举党主席的临时中常会、二月政争以及宋退党参选等一系列事件中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这样的政治性格决定宋在未来台湾重大选举中不会自甘人后,而马则会审时度势,两人冲突的可能性较小。同时,按照论资排辈的传统思维,宋楚瑜属于中生代人物,较之马英九辈分为高,先于马竞选“总统”或在未来选举中占主导地位也名正言顺。
此外,虽然有人戏称亲民党为宋楚瑜的“一人党”,但在未来的重大选举中即使宋有意与国民党合作,党内其它高层人士以及广大基层党工出于自身利益也未必全力支持。2002年“立院”龙头选举泛蓝军虽然成功整合,王金平、江丙坤顺利当选正副议长,但这样的成绩是以亲民党损失一名“立委”的代价获取的,此举已使国民党欠下亲民党一笔人情债,如要亲民党在未来选举中再次“顾全大局”,操作难度更大。而马英九能否在台湾未来政坛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亲民党的支持则是必不可少的因素。2004年总统选举时如以“宋马配”这样同为外省籍的搭档挑战陈水扁胜算不大,所以宋是否也会象连战一样为马英九让道,现在还很难预料。因此宋对于马来说,究竟是发展的罩门还是相助的贵人,意义更为重大。
(三)马在整合泛蓝阵营中作为如何
马能连任市长,继而成为泛蓝阵营的领袖,再在总统选举中击败陈水扁,泛蓝军多数人有此期盼。但是,以宋楚瑜的企图心,2002年市长选举全力挺马,显然要马投桃报李,在2004年推宋参选。但国民党内一部分人仍惧怕宋终成气候,妥协之余,便又推出没有新意的“连宋配”,如按此形势发展,马英九参选总统至少要待至2008年。而2004年选举“连宋配”如胜出,则2008年又该让宋与另一国民党人搭档参选总统,马又需等到2012年,那时“小马哥”已变成“马爷爷”了。而若2004年“连宋配”败选,甚至搭配不成,则泛蓝阵营将对马英九寄予更大希望。此时即使马英九不愿参选,受形势压力,马也将披挂上阵。而马虽然目前在许多场合仍保持低调形象,表示目前只会专心准备台北市长选举,不会参加2004年“总统”大选,但种种迹象表明,在党内、党外的多重动力、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尤其在连战无法担当复兴大任,宋楚瑜又归期无望的情况下,不排除马将采取先抑后扬的策略。当年马在决定参选台北市长之前就曾200多次在各种场合表示不会参选,在2004年或者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恐又将重演此幕。
2001年8月以来,马便多次以赈灾、辅选的名义深入台湾中南部地区,引起当地民众的热烈反响,其受欢迎程度令马本人都始料未及;2001年11月14日台北市民进党籍市议员受民进党中央指使,要求马英九签下“切结书”,保证明年竞选市长连任后,不会中途参选“总统”,但当场遭到马英九的拒绝;选后,又曾传出马将出面筹组“在野”县市长联盟,联合国民党赢得执政的9个县市,加上无党籍的苗栗县长当选人陈雪生等14位县市长,以“在野”力量与民进党当局对话的消息。尽管马英九对此表示否认,但他仍表示希望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加强泛蓝阵营县市长交换彼此执政经验的力度。除马本人在进行相关准备的同时,国民党也在为马日后参选积极造势,近来陈文茜等多名泛蓝阵营“立委”公开表示目前台湾政坛只有马英九能够打破“族群政治”的困境,真正实现政经分家,融合本省籍及大陆籍人士之力结束台湾政经乱局,吁请马英九从台湾全体人民利益出发,参加2004年“总统”大选。
由此看来,只要马英九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能够在陈水扁近两年的执政时间内进一步加强驾驭岛内复杂政局的能力,即使面临党内、党外的一些阻力及受到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但以其目前的基础和实力,都将使他处于较为有利的进取位置,也应使马在21世纪初的台湾政治生态变化中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篇名】浅析世纪之初马英九的政治前景
【作者】润田,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210039。
【刊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2年05期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期刊
【机构】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关键词】台湾. 马英九. 选举. 政治前景.
【摘要】身为台北市长的国民党人马英九是台湾岛内众所瞩目的政治明星 ,朝野双方一直十分关注马的政治方向。本文着重分析影响马英九政治前景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以及与此相关的连战、宋楚瑜和马英九之间的互动 ,并对台湾近期政局走向进行预测 ,进而预估马在 2 0 0 4年或2 0 0 8年前参加台湾“总统”大选的可能及其胜算大小。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