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两蒋是两岸共同的政治遗产
发布时间:2020-05-2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据7月8日台北消息,当政期间一直公开主张“统一中国”的蒋中正与蒋经国,将安葬台湾。
两蒋安葬,固然是蒋家的家事,但更是中国的国事。
蒋中正和蒋经国至死都信奉“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不但蒋中正希望“待来日光复大陆再奉安于南京紫金山”,而且蒋经国去世前,也希望死后能迁葬奉化。两蒋去世后一直没有下葬,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葬回大陆。
无论两蒋在天之灵有何念想,如今,他们的亲人将把他们安葬在台湾。
可以说,这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台湾自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分水岭。
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属于两蒋那代人的移民心态时代结束了。当年那些远离家乡,跟随蒋中正飘落台湾的人,他们的子孙已经是土生土长的台湾居民。台湾已经是他们的家乡。大陆面对的是,新的台湾,新的挑战。
俗话说,入土为安。
蒋氏家族的这一选择,事实上意味着两蒋将不再是飘零异乡的游魂,而是属于台湾,无论是蒋中正还是蒋经国,他们都是台湾历史不可的一部分。同时,这也象征着蒋中正后人对台湾的认同。台湾是他们的家乡,他们不是台湾的外人。
自然,这并非所有的台湾人乐于看到。民进党立委蔡启芳就认为,两蒋根本不是台湾人,移灵五指山对“国军”是一种侮辱。
大陆应该看到这一点。
其实,两蒋不仅塑造和影响了台湾的历史,而且他们是台湾国民党和大陆移民的象征性人物,在目前的两岸关系和政治情势下,安葬于何处,事关国民党的党运前途,如果两蒋归葬大陆,就会认为这会在台湾人心目中造成一种印象,即外省人仍不认同台湾。如果两蒋不能属于台湾,甚至被视为是台湾的外人,对国民党以及移民台湾的外省后裔来说,就面临着痛苦和尴尬的处境。两蒋安葬,在政治和心理上,不仅有利于国民党的台湾本土化,摆脱边缘化和重新雄起,而且也有助于淡化省籍隔阂,促进台湾人民之间的融合与团结。
尽管这样一来会强化台湾意识,强化大陆移民的后裔对台湾的认同,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两蒋下葬有助于淡化省籍意识,也会使两蒋在台湾留下的政治遗产得到更大程度的尊重和保留,如蒋介石曾经大力推行的国语,就难以在省籍纠葛中被台独势力彻底抹杀,而这是未来两岸统一所不可缺少的有利因素。
两蒋在台湾安葬,固然是有大陆所不愿意见到的一面,但是回葬大陆也不是对改善两岸关系全然有利。无论是以后归葬大陆,还是将安葬台湾,大陆都应该表现出积极的姿态。回避不是办法。不管各界对此有何政治解读,大陆都应该在两蒋下葬问题上有明确的、长远的立场。
大陆没有必要不断地提所谓的叶落归根,魂归故里。叶落归根的说法并不恰当。毕竟两蒋安葬在台湾也是安葬在中国的土地上,台湾也是包括两蒋在内的所有大陆移民的根,不存在所谓的叶落归根问题。蒋经国晚年不就讲“我也是台湾人”?
两蒋属于台湾,也属于大陆。大陆应该着眼于把两蒋变成两岸共同分享的政治遗产。这就需要摈弃党派歧见和意识形态的迷雾,用大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看待两蒋的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而不是简单地把下葬一事当成统战对象或实现统一的工具。应该说,他们都有理由进入华人的先贤祠。
两蒋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改善两岸关系,首先就需要从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开始。就蒋中正来说,陈伯达笔下的“人民公敌”,是脸谱化和妖魔化了。他曾经是中国寻求独立自主、反抗外敌的领袖。1937年7月的“庐山谈话”,1937年8月提出的“持久消耗战略”和后来提出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战略,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也最悲壮的一次卫国战争确立了的正确战略方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后的中国第一次以大国姿态融入了世界……而蒋经国当政期间,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断裂历史,也就是在断裂两岸的精神血脉。如果面对历史都不能心平气和,还有什么能够使我们的心态归于平和呢?
鸿沟需要一点点地耐心去填平。
只有当大陆两岸的人民心都平静下来了,台湾海峡才能平静下来。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