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与英美崛起的地缘政治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什么是崛起?崛起不同于生存,也不同于发展。崛起是一个国家成长为在世界上具有影响的至少能够主导一个地区的大国。崛起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世界大国,成为世界事务的主导性国家。对于中国来说,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中国还没有成为亚洲地区的主导大国,离世界大国的距离则更远。

  

  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已经很多。崛起首先是一个国内发展的问题。然而,也正如我在《浅析国际战略及中国的选择》一文中所指出的,国际格局已经对国家的国内政策导向施加了重要影响。在一极世界的国际格局下,我们必须奉行不结盟的、温和的和务实的外交路线,在国内继续实施深化改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体制的内政路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要完整的认识国际体系对于中国崛起所施加的重大压力,还必须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问题。国际政治中没有规律,不是如何做就一定可以判断某个国家的崛起;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全面深刻的认识国际政治,从而找到本国崛起的有利途径。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对历史上大国崛起的地缘政治环境做一分析,并探讨当前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国外交做出的一些客观的规定。

  

  什么是地缘政治?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在地缘政治学中流派很多,很多论断在今天的时代已经不适应了。没有什么地区再是“新月地带”“心脏地带”,也不再是所谓的“陆权”“海权”或“空权”时代。现在的战争是立体战争,是高技术战争;
现在的竞争也不是资源竞争,而是技术竞争,综合国力竞争。那些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并不一定产生强国,而那些地理位置险要的国家也难以逃过“高、精、尖”武器的法眼。既然如此,地理因素在国际政治中还有什么可资分析的价值呢?地理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体现在三个层面:从人的层面来说,地理因素会影响民族的性格和文化;
从国家层面来说,地理因素会影响到国家的综合国力,例如由海权向陆权转换时期导致的权力转移;
从国际层面来说,地理因素一旦和当时的国际格局的影响结合在一起,就会国家的外交格局(外交的取向、难度)发挥重要的影响。

  

  本文所要讨论正是第三个层面。在国际格局中加上地理因素的分析后,我们对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和所应该采取的外交的分析就会更接近于现实,更有说服力。鉴于本文涉及的是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大问题,笔者力图用学术的态度来冷静、深入的分析,所提出的观点只是个人观点和学术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一 英国时代和美国时代:

  

  两个世界霸权崛起的地缘政治分析

  

  严格意义上来说,国际关系史上只有两个世界性的霸权。尽管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以前,国际体系中曾经存在过一些帝国,如中华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但这些国家都是比较独立的体系。他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关系不是很密切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称这些帝国是世界强国。中华帝国在亚洲通过“朝贡”“册封”的藩属体系建立了所谓的“东亚世界体系”。所以,我们现在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就意味着应该恢复在东亚世界的主要地位。

  

  全球性的政治体系是由素来具有扩张传统的欧洲人完成的。15世纪葡萄牙率先向外殖民,紧跟着是西班牙。他们的这种扩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确立世界霸权的努力,是对其他地区主导国家的挑战。这种挑战在亚洲是比较失败的。当时清王朝的国力还比较强盛,有能力维护它所建立起来的东亚秩序。17世纪,荷兰在欧洲人扩张的进程中更进一步,曾经一度占领了被称为“中央大国”的中国的台湾。但荷兰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世界霸权。它在三次英荷战争中败给了英国。作为在工业革命中先行一步的国家,英国第一次在全球建立了世界霸权。英国崛起始于16世纪末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终于1815年的拿破仑战争。对于美国来说,它的独立就意味着英国在北美大陆主导地位的丧失;
尽管它从建国伊始就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并无意于世界霸权,但它的日益增长的强大势力却最终使它取代了历经二次世界硝烟、衰败不堪的英国。为什么英国和美国得以最终成长为世界霸权呢?为什么它们之间的霸权转换没有引发战争呢?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英国和美国崛起可以做如下比较:

  

  1)从当时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来看,英国和美国崛起时都没有能够进行全球控制的、真正可以推行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国家。也就是说,当时英国和美国所面的全球地缘政治结构是多极的地缘结构。而对于区域政治格局来说,英国直接处于多极结构的中心,而美国则处在边缘,它自己形成了一个次中心。多极的格局使一个大国要成长为世界大国所遇到的阻力比在霸权体系下所遇到的阻力要小。可能有人会问?英国不是全球性的世界霸权吗?其实,英国的霸权主要是海上的,而不是综合实力的。如果,从经济的角度看,英国鹤立鸡群的时候是很短的。在美国的崛起的过程中,美国并没有向英国主动挑战,所以英国的霸权得以维持。只有到了一战后,当英国政府在推行金本位制遇到巨大困难时它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衰落了。也正因为多极结构和美国的孤立主义,英国的外交重点始终放在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中,最终也因为欧洲的斗争而拱手把世界领导权送给了美国。之所以英美之间的霸权交替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斗争,地缘政治格局的原因正在于此。

  

  2)英国和美国的地缘政治位置都相对孤立,有天险相隔。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对于当时还不是很发达的交通技术来说,首先可以提供安全。安全是崛起的基本条件之一。整天的扩军备战自然会把经济拖跨。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很多国家都是借钱打仗。要借钱打飘洋过海的仗,可能性自然更少了。因此,英国和美国在本土安全的情况可以比较放心的发展自己的经济。这不是什么新观点。孟德斯鸠就说过岛国更容易维护自身的自由。拿英国来说,它在确立了新的更具有优越性的政治体制之后,国内比较安全的情况下,短短的50年它就成长为世界强国。对于美国来说,它崛起的过程是很短的。因为美国的政策的重心一直在国内。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力量就已经可以和英国、法国一争高下了。即使是在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的今天,相对孤立的环境仍然具有很大的好处。从地缘政治学的观点来看,相对孤立意味着和相邻国家的利害关系更加清晰明朗,往往也更容易处理,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来搞内政。相邻国家越多,利害关系越复杂,并不一定意味着回旋的余地大;
相反往往会造成对敌我认定的错误判断,导致不可挽回的失败。

  

  3)英国和美国地缘政治特点的不同之一在于英国纯粹是一个海洋国家。这一点既是由英国的疆域和资源决定的,也是决定了英国霸权短暂性的一个根源。由于可以全心全意的发展海上力量,因此,英国的海军装备精良,是最强大的。但是,由于高技术的发展,单靠某种力量并不是可靠的。一旦新的技术革命发生,原有的武力形式失去了优越性,建立在这种武力形式上的霸权就会瓦解。英国曾有着广大的殖民地,但那些殖民地并不可能成为它巩固的自身军事和工业基地。英国建立了强大全球投送力量,但这种力量的根基是不稳固的。一旦殖民地爆发起义,英国就难以维持其霸权的巨大消耗了。美国本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大的疆域,使得它的武力并不是基于海上或陆上,而是基于一种本身的强大综合实力之中。

  

  4)英国和美国的地缘政治特点不同点之二在于所相邻的周边国家强弱情况不同。对于英国来说,它所相邻的主要是比较发达的欧洲强国,因此,英国很难防止卷入欧洲大国的斗争之中。这种斗争最后促成了它的霸权崩溃。英国所处的这个地缘政治的特点还使得英国通过海上霸权来开拓殖民地。很大程度上,英国的世界霸权是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殖民地是英国的生命线”。而对美国而言,它所处的地缘政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尽管美国建国时国力并不强盛,但美国的周边一些国家包括西部的印第安人部落却更弱小的多。在不足一百年的时间里,美国的领土由建国时的90多万平方公里扩至930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从13个州增加至50个州。这种领土扩张的速度令人咋舌。由于美国的周边不存在强国斗争的情况,美国得以独大美洲,并肆无忌惮的侵害一些鞭长莫及的老殖民帝国的领地,甚至英国这个海上霸权强国也备受羞辱,被美国夺走了俄勒冈。欧洲大陆的政治矛盾为美国提供了良机,而不象英国虽推行“光荣孤立”“均势外交”的巧妙手腕却最终避免不了把自己搭进去的厄运。

  

  从以上关于英国和美国崛起的地缘政治分析中可以看出,地理因素和国际格局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国崛起的最重要的国际环境。这种环境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国家所处的全球地缘战略层次,以国际格局的分析为主;
一是国家所处的区域(周边)地缘战略,以区域格局和地理因素的综合分析为主。总结英国和美国崛起的共同特征就是相对安全的地理位置和相对自由的地理空间。那么,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是怎么样的呢?它们为中国的外交路线要确定那些客观的规定呢?

  

  二 强敌伺环、如履薄冰:

  

  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分析

  

  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要分析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结构,也必须从两个层次上来认识。一个层次是全球地缘战略层次。从全球地缘战略层次来看,是一极的地缘战略格局。这和英国、美国崛起时所面临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是完全相反的。这个格局对中国的崛起产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主导这个格局的霸权国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上,它还会影响到全球力量的地理分布之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作用,不管是加强还是减弱这种作用。一极格局对中国的崛起施加了相当大的国际压力。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美国都是一个世界大国。从政治上来说,它在众多的国际组织中起着关键作用,操纵着联合国的重要行为;
它拥有遍布全球的盟友,盟友们往往是“敢怒而不敢言”。从经济上来说,美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它的经济力量渗透到全球市场中。从文化上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美国文化的全球化也日益明显,有些学者称之为“文化霸权主义”。从军事上来说,美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全球投送能力,是唯一能有效进行全球干预的国家。正因为如此,中国崛起与美国的关系极为密切。其实,单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讲,中国早就感受了美国的压力。美国在亚洲的驻军,以及和东南亚、东亚一些国家的同盟关系,都被视为制约中国主导亚洲地区事务的力量。东盟玩弄的所谓“大国均势战略”就是基于美国的这种全球存在的地缘政治战略。美国希望通过“全球主义”的地缘政治战略,维持各个地区的平衡,从而组织有可能完全主导某一地区的大国的崛起。这种地缘政治的战略对于每一个就霸权都是必然,但是只有在今天的时代才真正具有世界性和可操作性。

  

  这种一极的地缘战略格局对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影响的发挥是不利的。尽管中国和很多欧洲强国相隔甚远,利害关系清晰,比较容易发展政治上的合作关系。但是,这种强国远隔的好处被美国无处不在的压力所淡化了。中国古代讲所谓的“远交近攻”,那是在多极的格局下。在这种一极格局下,所能取得的成果是相当有限的。不过,尽管如此,我们在推行务实的外交政策以来,大力发展和欧洲国家关系的做法还是有成果。毕竟,美国的全球地缘战略会是每一个想崛起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的大国感到不舒服。因此,一极的全球地缘战略决定了中国和欧洲大国的关系是不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一些和中国相隔甚远的小国来说,在一极的地缘战略下,更难以发展紧密的合作关系。不过,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和政治事务影响力的增强,合作的一面将会逐步加强。中国和非洲近年来关系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一极的全球地缘结构对于中国崛起的影响更重要的在于它极大的影响着中国所处的区域地缘政治结构。对中国的防范心理使美国在亚太地区采取了双边为主和多边为辅的安全战略,即加强双边军事同盟以保持美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优势,发展多边安全合作以约束中国的安全行动。由于周边地区很多国家对中国还怀有戒心,自然也就欢迎美国的介入。美国的介入更加恶化了中国的区域地缘政治状况。

  

  中国所处的区域地缘政治状况与英国和美国崛起时相比,更是一种不利的状况。中国处于亚洲大陆的东部,与多个陆地国家为邻。国家间关系历史悠久,错综复杂。历史的关系和现实的利益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中国在处理周边国家上颇费过不少的心思。从低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古代中国之所以能在少数民族部落和外国的轮番进击下生存并保持中央大国的地位,关键在于中原发达的技术和文化。这种发达的技术使得中央政府在竞争中保持主导的优势。否则,强敌频频进击之下的中原是不可能发展壮大成为中央大国的。(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而今的中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有着不少纠葛,东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也是愈演愈烈。南海争端,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中印边界争端,中越边界争端,诸多的现实问题使得中国政府想要象英国和美国一样全力来处理国内问题的努力变得日益困难。中国政府所提出的“搁置争议”的一些地区争端建议,目的也是希望先集中精力增强国力,先具备世界大国的实力,再求取世界大国的地位。这个方针是正确的,但执行起来无疑难度很大。

  

  除了相邻国家多,关系复杂的地缘政治特点以外,中国的区域地缘政治格局更为不利的一点是中国与多个强国为邻。在古代,中国的周边国家都是比较落后的,相对弱小。所以中原的开疆拓土还是很有成效。从现在来看,我们与比较多的地区强国为邻,主要是日本、俄罗斯、印度。强国一旦多了,必然造成对我国发挥主导作用的制约。按照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在国际关系中存在所谓的权力差距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原因。一旦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差距越小,相近力量的国家的安全感就越小。不过这种差距减少的进程不断进行,所引发的必然是军备竞赛。加入地缘政治的分析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力量相近的强国隔的越远,它们之间的安全感就越大;
如果力量相近的强国隔的越近,它们之间的安全感就越小。而如果两个国家本来存在比较具体的现实的冲突的话,那么两国想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美国的地缘政治特点就有效的避免了这个困境。而对于中国来说,同俄罗斯有着根深蒂固的猜疑,同印度有着现实的边界冲突,同日本在钓鱼岛、在地区事务的诸多方面都存在争议。而地理上的相邻无疑加深了这些本来就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使得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还有一点,对于中国来说不利的是,中国在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的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而中国的海防还极待加强。没有一支强大的陆军,我们就难以保卫陆地的国土;
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我们就不可以保卫我们的蓝色国土;
而高技术条件下的空军、核武库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的地缘政治使得我国不可能象英国那样通过武力来夺取资源促进崛起的实现;
我们的途径只能是通过武力保卫自己的安全并通过自身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崛起的伟大目标。我们要力图避免陷入一场混乱不清的亚洲事务主导权的争夺战之中。我们目前要做的还只是坚决维护自己的权利。

  

  同英国和美国相比,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是很不利的。如果再考察一下国际关系史,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情况和法国倒是有些类似。法国也兼有大陆国家和沿海国家的双重属性,很难抵制海外商业殖民和陆地扩张的双重诱惑。法国由于既要发展陆军,又要发展海军,结果两方面都没有做好。路上被德国打败,海上被英国打败。法国又深陷于几个欧洲强国之中,不停的卷入大国之间的分化组合和争斗之中,结果自身并没有发展起来。即使它在战争中胜利了,它也缀缀不安,没有安全感,从理论上说,法国可以利用欧洲大陆大国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普奥之争。实际上,当法国试图借此在欧洲大陆有所发展时,它就难以摆脱欧洲强国与英国的联手制约。法国相比,中国所面临的美国全球地缘战略的制约还要更大一些。

  

  具体说来,冷战后,中俄利益比较一致。1996年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今年又将签定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反对美国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方面,中俄可以说有着共同的语言。中俄相邻,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无疑是有利的。地缘政治学认为友好的国家相邻,好处倍增。但是,中俄关系是比不上双方和美国的关系的。也就是说,区域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是受到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的。至于中印关系,近来有所缓和,但双方之间难以摆脱边界争端的阴影,而印度要建立南亚地区霸权的野心也是不符合中国利益的。美国最近和印度关系的走进,无疑是想借印度遏制中国。有的学者鼓吹所谓“中印俄”核心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中日既是近邻,两国历史关系复杂,又在现实利益中有着直接的冲突。美国把日本作为亚洲地区的支柱盟友,通过所谓安全保障条约来制约中国。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所面临的全球地缘战略格局和区域战略格局的不利因素在结合起来,力图制约中国成长为新的世界大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强敌伺环,如履薄冰。

  

  温和、谨慎而坚定的外交:

  

  地缘政治环境的长期要求

  

  随着中国实力的进一步强大,外界对中国外交的注意和反应自然会日趋重视。一般来说,在崛起的后期,一国实力地位的增强极易引起外部世界的强烈反应。另一方面,对外政策中的民族自信心会愈益明显,从而进一步导致国际环境的恶化。因此,采取一种温和、谨慎而又坚定的外交政策就是必然的。我们愿意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开展友好合作的关系,在不同领域还可以采取不同政策。如果我们的政策一味强硬,四面出击,显然就会把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不利因素都发挥到极至。

  在对美外交方面,作为影响我国崛起的主要国家,我们应该尽量发展同它的关系,同时坚决维护自己的国家威望。我们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大国来看待,尽管我们并不插手某些具体国际事务的解决。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中,发展和美国的关系对于我们发展同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国家都大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对改善我们的区域地缘政治格局有用;
在中俄关系方面,我们应该利用地缘政治中睦邻互利的条件,深化战略协作关系,增强我国国防实力;
在对待其他亚洲地区大国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坚决维护自己的主权,另一方面也要分化击破,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对策,不能使自己陷入一种同小国联盟相对抗的局面;
对于欧洲大国,我们和他们没有战略利益冲突,可以进一步的合作。

  

  总的来说,中国所采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是非常不利的。要避免由于不利的地缘政治环境,顺利通过崛起的起飞阶段,其中关键因素有二:一是中国能否有效的推迟潜在军事冲突的发生,这主要取决于外交谋略;
二是中国能否最大限度平衡经济建设与国防现代化的关系,作好相应的军事准备。更进一步说,我们要平衡好海军和陆军的发展,平衡好军事工业和基础工业的发展。如今,东南亚地区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南亚地区也如此。一旦爆发冲突,我们所面临的就不只是一群小国或者一个地区大国,而有可能演变成同某些试图遏制中国崛起的大国之间的冲突。我们崛起的道路注定要比英国和美国艰难得多,但是只要我们争取到足够的经济建设的时间,增强自己的力量,取得世界大国的实力地位,那么我们崛起的是必然会来临的。

相关热词搜索:地缘 英美 崛起 中国崛起 政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