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一面哈哈镜(14)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火热的夏夜,朝鲜半岛上空乌云密布,惊雷滚滚,西太平洋卷起的狂风暴雨,笼罩着朝鲜半岛三千里绵绣江山。暴雨过后,茫茫白雾真满了天空。夜色还没有完全退去,浩淼无垠的海面上,荡起层层涟漪,金色而美丽的早晨即将来临――时值1950年6月25日,当地时间凌晨四点钟,然而,与黎明一同降临朝鲜半岛上的,却是一场惊动世界的朝鲜南北双方的内战。”这是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时中方代表团秘书长柴成文将军后来对朝鲜战争爆发那一刻的生动描述。

  

  得到斯大林和毛泽东的首肯之后,金日成回国后就紧锣密鼓地进行战争准备。5月29日,金日成告诉苏联驻北朝鲜大使他已经收到了苏联答应提供的大部分武器装备。《关于朝鲜战争的背景报告》写道:“至1950年5月底,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和苏联军事顾问团共同报告,在三八线的军事集结已经完毕。在金日成的坚持下,军事行动的发起时间定为1950年6月25日。”接下来,北朝鲜完全按照既定计划行事,向南朝鲜提出了条件比较苛刻的和平统一建议。这种建议肯定不会得到南方的响应,于是七个师的朝鲜人民军于6月25日跨过三十八度线。朝鲜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战争开始后,对于它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平壤、北京和莫斯科的态度并不相同,金日成、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心情也各异。

  北朝鲜的乐观态度和金日成的喜悦心情是不言而喻的。这不仅因为战争按其原订计划如期地开始,而且最初进展十分顺利。

经过近一个月的战斗,朝鲜人民军已经占领了朝鲜半岛的绝大部分,将南朝鲜剩下的几万人的军队连同前来增援的10万美军围困在半岛的东南一隅。战争胜利结束的日子似乎指日可待。8月中旬,金日成在平壤通过广播电台使命令朝鲜人民军全体将士必须在8月底之前结束战斗,消灭李承晚政权和将美国侵略者赶出朝鲜半岛,实现祖国的统一。

  

  相比之下,毛泽东的感觉就不那么轻松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反应异的强烈。战争爆发后两天,27日杜鲁门就做出了两个正是中国领导人一直担心的决定,一是宣布美国将出兵朝鲜,全力支持李承晚;
二是宣布由于台湾地位未定命令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任何可能的对台湾的进攻,以保证台湾及台湾海峡地区的中立,实际上就是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7月底,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带领十六名美国高级将领来到台湾,声称执行杜鲁门关于由美国用武力控制台湾的政策是他们的“责任和坚定的目的”。经过商谈,美蒋决定在台湾设立美军“驻台军事联络组”,由麦克阿瑟全权指挥台湾军队,“共同防守”台湾。8月4日,美国空军第十三联队从日本的冲绳基地来到台湾。

  

  朝鲜战争的爆发,特别是美国的介入并出兵台湾海峡,大大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原定的解放台湾计划。因此,中国在发表声明对美国的行为进行谴责和继续表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心的同时, 也不得不进一步调整解放台湾的行动计划。6月30日,周恩来就对海军司令肖劲光传达了中共中央军委新的战略方针。该方针说:“形势的变化给我们打台湾增添了麻烦,因为有美国在台湾挡挡着……现在我们的态度是,谴责美帝侵略台湾、干涉中国的内政。我们的军队的打算是:陆军继续复员,加强海军、空军建设,打台湾的时间往后延。”另外,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国出兵也极大地威胁了中国东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全。中国共产党不得不将战略重点由在东南沿海准备进攻转变为对东北重工业地区进行防御。

  

  然而,最让中国领导人不安还是朝鲜战争云谲波诡的形势。

  

  8月初,一路势不可挡的朝鲜人民军便受阻于朝鲜半岛东南的釜山一线,后退到此的李承晚军队和美国军队在此建立起稳固的防线,拼死进行抵抗。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一直延续到9月中旬。就在这期间,战争的天秤开始向南方倾斜。人民军不仅对美李防线久攻不破,而且不断地遭受到来自美国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和海军陆战队的攻击,士气开始低落。尽管金日成在斯大林鼓励下命令朝鲜人民军不惜一切代价进攻,但是,战局看上去是很难进一步好转的。当时,毛泽东特别担心的美国从朝鲜半岛中部的某地登陆。因为在狭长的朝鲜半岛上,平壤和汉城两处最窄,只有100多公里宽。如果美国军队从这两处登陆的话,就会拦腰将切断已经攻到东南端的朝鲜人民军。面对着这种情况,中国领导人一方面不断地提醒金日成防止美军从这两处登陆,另一方面把重兵集结在中国的东北,做好最坏的准备,包括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出兵。

  

  尽管如此,仍然信心十足的金日成这时仍然没考虑要求中国帮助,甚至拒绝中国提出的派观察员到朝鲜战场了解情况的要求。无论是战前准备还作战中的计划,北朝鲜和苏联实际上都对中国严格保密的。对此,周恩来在1950年9月曾经对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抱怨过。

  

  二、苏联与中国抗美援朝

  

  中国领导人预料到的最坏情况果真出现了。

  

  《当代中国丛书》中的《抗美援朝战争》卷载:“美国杜鲁门政府为挽回败局,经过积极策划和准备之后,乘朝鲜人民军主力集中在洛东江战线、后方兵力不足之际,于九月十五日,由‘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的美军第十军两个师(美陆战第一师、步兵第七师)及其所属炮兵、坦克兵、工兵等部队共7万余人,在飞机近500架、舰艇260余艘的配合下,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实施登陆。之后,登陆部队分兵向汉城、水原方向实施进攻。‘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在洛东江正面战线的主力10个师(即美骑兵第一师和步兵第二、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南朝鲜首都师团和第一、第三、第六、第七、第八师),在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指挥下,也于九月十六日开始进行反扑,与仁川登陆部队南北呼应,相互配合,夹击朝鲜人民军。朝鲜人民军为摆脱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不利地位,转入战略退却。‘联合国军’九月二十八攻占汉城,二十九日进抵‘三八线’。”麦克阿瑟指挥的这次登陆的代号为“烙铁行动”。

  

  恶化的事态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发展着。初战告捷的麦克阿瑟“不顾朦朦胧胧预示着的一场灾难的坏兆头”,决心利用仁川登陆的胜利,分兵两路越过三八线,占领整个朝鲜半岛。9月27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授权麦克阿瑟“在朝鲜三八线以北进行军事行动”;
两天之后,麦克阿瑟提出的占领北朝鲜的作战计划也被杜鲁门批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仅大量集结在三八线附近,而且在有的地方已经越过了三八线,美国空军更是大胆地飞到中朝边境进行侦察,甚至还进行扫射和轰炸。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向美国不断发出警告,另一方面加紧向中国东北部署重兵,力图阻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可是,盛气凌人的美国对此置若罔闻,决心要占领整个朝鲜半岛。为了使越过三八线、占领北朝鲜“合法化”,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等操纵下于10月7日通过了英国、澳大利亚等八个国家的一项提案,要求在“联合国军”占领下和在联合国机构的监督下,举行选举来统一朝鲜。这项提案实际上就是授权美国出兵占领整个朝鲜。有了联合国授予的这柄“尚方宝剑”,麦克阿瑟反倒向北朝鲜发出了“放下武器、停止战斗”的“最后通牒”。就在这个决议通过的当天,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越过了三八线,向中朝边境逼近。到19日,“联合国军”在西线占领了平壤, 东线占领了五老里、洪源,并且继续向北推进。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朝鲜战场上这种急剧恶化的局面对金日成和斯大林来说是始料不及的。面对“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急转直下的形势,斯大林一方面命令国防部长主持制定一项苏联出动飞机去保卫平壤的紧急作战计划,另一方面要金日成加强平壤和汉城一带的防御,必要时将打到南方去的部队撤回来。汉城失守后,斯大林才如梦方醒,认为战争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遂派苏联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带领一个苏联特别代表团到平壤向金日成传达了后退的指示。在随后举行的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斯大林严厉地指责朝鲜人民军各级指挥机关和苏联军事顾问在战略战术上犯了许多错误。与此同时,为了摆脱窘境,斯大林还指示苏联驻联合国代表与美国代表接触以寻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途径。

  

  手足无措的金日成则于9月28日召开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在讨论中,与会者认为,人民军主力由于深入到南部很难回撤阻止美军越过三八线,而美军若是强行越过,剩余的人民军也不可能阻挡,北朝鲜就会沦为美国的殖民地。基于对形势的这种估计,北朝鲜的领导人一致决定直接要求苏联和中国进行军事援助,需要提出的是,他们首先求助的仍然是苏联,而不是中国。第二天,金日成和当时北朝鲜的副首相兼外相朴宪永向斯大林发出了求救信。在讲述了朝鲜人民军遭受的毁灭性打击和面临的种种困难之后,他们写道:“亲爱的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我们不能不请求您给予特别的援助。换句话说,当敌军跨过三八线以北的时刻,我们非常需要苏联方面的直接军事援助。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请帮助我们在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国际志愿部队,对我们的斗争给予军事援助。”这封信经由苏联驻朝鲜大使之手,于10月1日凌晨2点50分到达克里姆林宫。

  

  面对着“焦躁不安、惊慌失措,对前途感到渺茫”的北朝鲜领导写来的求救信,尽管朝鲜战场上目前局面十分紧张,但是,斯大林更多考虑的还是苏联的利益,首先是不愿意冒着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其次是不想为了远离莫斯科的朝鲜付出太多的代价,如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等。于是,斯大林一方面告诉金日成,朝鲜人民军应做好在三八线以北长期作战的准备,答应苏联将向他提供物质援助;
另一方面,他又想将出兵援朝的重担转稼到中国身上。

  

  在收到金日成和朴宪永求救电报的当天,斯大林便口授了一封电报给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要他立即转呈毛泽东或周恩来。在这封电报中,斯大林在转述了朝鲜人民军所处的困境后提出:“我考虑,根据眼下的形势,如果您认为能为朝鲜人提供援军,哪怕五六个师也好,应即刻向三八线开进,从而使朝鲜同志能够在你们部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中国部队可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当然,由中国的指挥员统率。”在电报的结尾,斯大林还特别神秘兮兮地说:“我还没有而且也不打算向朝鲜同志透露这一考虑,但我毫不怀疑,他们如果知道这些一定会很高兴的。”斯大林认定中国会出兵朝鲜的,这不仅因为中国在战争爆发后就有援朝的意向并且在东北部署重兵,更为重要的是,朝鲜北方被美军占领将直接威胁着中国的安全。

  

  这样,在毛泽东接到罗申转来的斯大林电报的同时,金日成的特使朴宪永也于10月1日带着金日成的亲笔求救信来到了北京中南海,“当面向毛主席、周总理恳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兵支援”。

  

  事态的发展将中国推向了前台。

  

相关热词搜索:哈哈镜 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