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春:高等教育是否也可以办特区?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颁行迄今已21周年。21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由经济特区的成功,我联想到一个问题,就是高等教育是否也可以办特区?
当然,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存在很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从形成背景和办学模式来看,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与传统的经济体制一样,都是50年代"全盘苏化"的产物。当时,我们提出了"学习苏联"的口号,采取苏联高教模式在1952年对全国高校进行了调整、合并和改造,同时大量聘请苏联专家、采用苏联教材,从而形成了高度集中、以行政为主导、过分专业化的高等教育体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改革传统经济体制的同时,对传统高等教育体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1979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做作了撤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的决定,推翻了"四人帮"对教育的"两个估计",极大地调动了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1985年5月,党中央还通过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江泽民同志为首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更加重视教育工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方针,并确定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开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上述情况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行了不少的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无论在规模还是力度上,高等教育改革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其中最基本的缺陷是,旧的传统的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高等教育体制迄今没有能在根本予以打破。显然,这种状况与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建设几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决策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我不禁要问: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到底是要治标,还是要治本?如果要采取治本的办法,就应当抛弃苏联高教模式,采用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否则,建设几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计划可能不免要落空。现在,有不少高校嚷嚷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对世界一流大学为何,特别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并不了解,同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又缺少硬指标,结果很可能搞出一个四不象。在我看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存在共同规律的,实际上也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办学模式,即高校自治、教授治校和通才教育。这三个方面与传统的苏联高校模式是有根本区别的。高校自治主要涉及到高校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或曰政校关系,国家教育部门对高等学校不应该干涉过多,管得太死,高校没有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很难有希望。象目前国家教育部什么都管,如涉及到开什么课、招生计划、甚至高等学校的专业名称、以及专业设置等等,事无巨细,长此以往,国家教育部的机构是无法裁减下去的, 高等学校也是办不好。其实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建国50年来我们的大学未能培养出一个大师或者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正如朱德熙教授在谈到北京大学解放后中文系的毕业生时指出:50年来,北大中文系确实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但是仍不免失之于陋。堂堂的北大中文系如是,全国高校的情况也好不了哪儿去。管得太死,高等学校没有希望。至于教授治校,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通则,主要是强调内行领导,同时也涉及到高校内权力关系的配置。目前高等学校中,行政主导、教授无权,官本位盛行,外行冒充内行,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至于通才教育的原则,也是与苏联高教模式有重要区别的。当今知识体系的发展,一方面使科学门类迅速增多,学科划分越来越细;
另一方面,科学之间相互沟通、渗透、交叉越来越普遍,新的交叉、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呈现出综合化和一体化的特征。50年代,我们照搬苏联模式,过分强调单科性的独立学院,对原有的综合性大学调整幅度过大,结果造成了文理与工科分家,不利于学科的综合发展;
同时重理工轻文科特别是忽视政法、财经等专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例如北京大学经过52年的院系调整,只剩下了文理,没有了工科;
清华大学主要剩下了工科,在某种意义上,只相当于外国的College, 最重要的还是人文精神的失落,现在清华正在赶上来,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转换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依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我建议高等教育也可以试办特区,特事特办,"杀出一条血路来"。从操作的层面而言,我建议:
1.可以由北大、清华合作创办一所民办的高校,完全实行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体制。目前创办的民办高校,一方面因为管得太死;
另一方面因为办学的人参差不齐,无法适?quot;科教兴国"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如由北大、清华出面,集中全国教育界之力,同时体制上是灵活的,我想可能办成大事。
2.也可以利用现在的北大和清华,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两个特区,实现特殊的政策和体制,并且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招聘教学及管理人员。
3.可否恢复燕京大学等,或与国外合作办学,在维护中国教育主权的前提下,利用外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总之,我坚信,如同经济特区的设立,曾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一样,高等教育特区的建立,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有助"科教兴国"方针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的实现。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