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面临下一场危机:饱受饥饿_饥饿危机脚步临近
发布时间:2020-04-0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发达国家的乙醇战略,是在用发动机同饥饿人群争夺活命的口粮。" "未来的燃料将来自水果、野草、锯末等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1925年,福特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亨利•福特告诉《纽约时报》记者,"在可以发酵的每一块植物里都有燃料。"
预言成真了。世界石油资源在今后50年到80年间将消耗殆尽,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人们开始把眼光转移到价格相对低廉的粮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正热衷尝试从玉米等粮食作物中提取生物燃料,希望以此取代石油作为未来主要的能源。许多人忽略了另一种危机的可能---粮食可利用价值的扩大和提高,将导致这个地球上的一部分人口陷入饥饿。
与马达抢粮食
"很显然,不论是欧洲还是北美、亚洲,对生物燃料的认识多来自于其无可辩驳的优势作用。但我们不得不说,这个地球上已经有人在为生物燃料忍饥挨饿了。"2007年7月,意大利TorVergata大学参赛代表主席Bernardo Bonaventura在中国复旦大学举行的"首届全球治理创新青年设计大赛"上开门见山,评委席上每一个专家都聚精会神。
几年前,石油价格的飞涨让巴西经营货轮租赁公司的老板罗萨德愁眉不展。他的货轮上有12部小型柴油机,油料价格的暴涨,需要他每年为此多买单20%的油费。不久后,他从一家名为恩普拉尔的公司那里购置了一种内燃机,特点就是既可燃烧汽柴油,又能燃烧乙醇。而乙醇就来源于当地富产的甘蔗提取物,它比油料费用减少40%。
相比石油,生物燃料"干净"得多,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更为重要的是,它比石油更廉价。这些优势让生物燃料赢得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青睐。全世界范围内,占总产量四分之三的乙醇已经用于交通运输燃料。在美国,生物燃料的使用接近油料使用总数的15%。
BernardoBonaventura的提醒说出了硬币的另一面:"生物能源的广泛使用将无可避免地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富裕国家可以进口更多的粮食用来驱动马达,而欠发达国家在市场化作用下大量出口粮食提取乙醇,却不得不面对饥饿人口的增加。"
据专家测算,如果要用生物燃料取代10%的汽油,美国需要8亿英亩的土地来种植玉米才能满足。在欧洲国家,生物燃料每替代10%的原油就需要占用大约40%的农地来栽培生物原料。"如此庞大的土地基数和对生物燃料的迫切使用,富裕国家显然无法从国内得到满足。"BernardoBonaventura认为,发达而富裕的国家凭借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向发展中国家购买谷物类粮食,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一年四季都能栽培和收获生物燃料,而且劳务费用更便宜,"许多原本用于种植其他农作物的耕田在经济诱惑下,成了生物燃料的耕作基地。"
这一做法的代价是,种植结构被破坏,也容易导致本土粮食供给困境。但即便如此,今年全球粮食消费依然面临供不应求的状况。2007年全球粮食产量预计将增长6.2%,达到创纪录的16.66亿吨,国际谷物理事会预测的消费量将达到16.80亿吨,比上年增长3.1%。产量跟不上全球消费量的事实使国际谷物理事会情绪悲观,坐视食品价格逐波推高。数据显示,美国今年前4个月的食品价格上涨了6.7%,远高于去年全年的2.1%。英国4月的消费物价指数显示食品价格飙升了6个百分点,为6年来最高值。在印度,食品价格达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最高的值10%的年增幅。而作为生物燃料主要原料之一的玉米,每吨大约能提炼413升乙醇(约合109加仑)。在开始被用来生产乙醇后,玉米每吨的价格上涨了167美元。在墨西哥期货交易所里,谷物类价格从去年至今已经翻了一番。
生物燃料正越来越被看好,美国已经建造了大批生物乙醇工厂,欧盟也在乙醇消费方面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短期看,为了满足这些世界大经济体所需的生物燃料,全球粮价飙升作为代价无法避免。对此,有人辛辣地指出,"发达国家的乙醇战略,是在用发动机同饥饿人群争夺活命的口粮。"
"已经有迹象显示,一部分贫困的墨西哥人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面包。"Bernardo Bonaventura认为持续攀高的粮食价格,最终将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走向饥饿。他相信饥饿危机目前还只是初始阶段,但不尽早加以控制和协调,这一问题最终将席卷全球。
"我们不愿听到有人说,我们挨饿不是因为缺乏粮食,而是粮食都拿去喂发动机了。"BernardoBonaventura呼吁建立一个全球化的生物燃料生产机制,共同应对生物燃料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并确定只能从粮食丰裕的出口国购买原料。"新能源的使用不能以人类丧失基本生存条件为代价。"
全球治理
Bernardo Bonaventura的治理方案给评委席留下了深刻印象。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陈志敏看到这个方案时就"眼睛一亮"。在这次由14个国家23支队伍参加的首届全球治理创新青年设计大赛上,"选手的设计方案超越了国家视角,年轻人开始学习共同担当全球责任"。陈志敏不否认曾认为这些参赛大学生们只是来"讲科普"的,但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最终令评委们刮目相看。
"Bernardo Bonaventura的方案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新能源,新能源是否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应该未雨绸缪。"上海市政府特邀决策咨询专家诸大建博士很高兴看到一个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在关注发展中国家,关注贫困人口的生存危机,年轻一代的"地球村村民"让他们比上一辈更有机会超越阶层利益,诉求一个更为开放和公平的世界。
"这样的呼声在现代虽然个别而尖锐,但的确不能没有。"复旦大学环境系博士杨新说,此前全球曾以极高热情关注氟利昂破坏平流层臭氧,并加速研制替代物。在用不含氯的相似化合物取而代之时,世界为之欢呼雀跃,以为找到了解决之道。但研究证实,尽管现在臭氧层消耗已得到有效控制,可是无论是原来的氟利昂还是现在的替代物均属于温室气体,其致热能力比二氧化碳甚至要强上6000倍。
对于Bernardo Bonaven-tura的方案,评委们并没有给出最高分,也许就可行性上而言,创立一个全球化的生物燃料生产机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设想给全球治理提供了帮助。
"他们关注制度、关注效率、关注地球其他地方正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对我们思考现在和将来的世界都提供了有益的思考。"陈志敏难以评价中国学生和国外选手之间的明显差异,因为最终决赛由中外大学生组成世界团队,共同提交治理全球变暖提案。"观念的碰撞和文化冲突在世界团队中并不明显,也许用互相启发更能代表世界团队。"来自中国的周晨和意大利的Bernardo Bonaventura不约而同地承认"世界团队的架构非常棒",尽管来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但在全球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有着更为开放的心态和承担起全球责任的勇气,在面对全球性问题时"共同的愿望更容易让彼此容易达成共识"。
"如果一定要说中外差异,可能就在于地域大小造成的不同观念。"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终身研究员鲍佳佳不客气地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微小影响并不足以引起每个中国人的注意,因此在关注这类问题时中国人往往有些麻木。"人们常常指着一条被污染的河说"没关系,那里还有另一条河"。他们似乎不担心已经发生的环境问题,地大物博的中国让他们感觉总是会有下一个后备。"而在欧洲,国度的狭小决定着他们必须保护每一条河,每一片森林。淡薄的污染意识可能造就更多的污染。"不过好在中国年轻一代人显然比他们的上一代更具有环保和全球意识。"
相关热词搜索:饥饿 临近 脚步 饥饿危机脚步临近 饥饿危机 饥饿游戏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