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枪》千万别拿它当谍战剧 谍战剧借枪

发布时间:2020-04-04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跟高关注度一样在意料之中的,就是《借枪》自开播以来一路相伴的各种争议。它是不是谍战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权力还是资本介入以后,一个创作者还能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   
  当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主题音乐在《借枪》片尾响起时,电视机前应该有很多观众的内心猝不及防地被打动了一下。这感觉,就像在导演姜伟上一部作品《潜伏》的片尾,邂逅前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插曲《神圣的战争》。不经意的怀旧来得有些突然,这种类似签名档的个人趣味,不动声色地泄露了姜伟的年纪,也使得《借枪》看起来更像《潜伏》的姐妹篇。
  《潜伏》大获成功之后,很多谍剧迷都在期待姜伟的再一次出手。所以,根本无须重复收视调查机构的那些数据,某卫视1.2%的平均收视率和某视频网站3000多万的播放次数都在情理之中,并无悬念。跟高关注度一样在意料之中的,就是《借枪》自开播以来一路相伴的各种争议。
  毋庸置疑,那些等着看第二部《潜伏》的谍剧迷失望了。
  几乎所有的谍战戏,都将最大的笔墨花在展示谍报人员的智谋和勇气上,尤其是对于技术细节的再现和故事悬念的设置。对于那些高段位的谍剧迷来说,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品评谍战之中的技术环节,体验扣人心弦的紧张节奏。当《潜伏》在电视荧屏成功复兴了谍战剧这一类型之后,紧随其后的《黎明之前》迅速在“技术”和“悬念”两个层面全面发力,再辅以师从美剧的剪辑节奏,所有这些,都使得此后的谍战戏再要超越,起点已经相当高。
  这样看来,高起点下的《借枪》太反常:全剧没有像从前的谍战剧一样,有那么几条揪住所有人心弦的顶级情报,而且几乎所有的情报工作都是通过接头方式当面交换,惟一一次危机之下传递情报是电话中“李代桃僵”的一句暗语,即便熊阔海无法破解,也不影响剧情;故事的核心冲突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刺杀加藤,“砍头行动”一次又一次折戟,到最后暗杀行动成为了整个天津卫尽人皆知的“明杀”,故事荒诞感十足,悬念大打折扣。
  围绕“明杀”这个全剧的最高潮,《借枪》在故事的龙骨上出现了多处手足相缚的明显硬伤。首先是“明杀”本身,不光是作为敌手的日本人,甚至全城百姓都知道了熊阔海的藏身之地,推开窗户,对面就是冲他欢呼雀跃的人群。他使用的枪支、弹药、射程、射击时间等毫无秘密可言。在这种情形之下,日方竟然还是选择了送上一副人肉靶子。
  当加藤决定出现在熊阔海射击范围之内,本间雅晴司令官命令“换人替死”。理由是“加藤很重要,他活着才是这场较量真正的胜利”。联想到剧中日方残暴无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侵略兽性,搭上日军一名军官、对外恪守战约的君子所为实在前后不符。决战在即,熊阔海居然主动上门――尽管那场戏奉献了全剧最煽情的夫妻永诀段落。
  剧中精雕细琢的台词和老到的剪辑方式,提供了很强的观赏性,但却很难经得起事后的冷静推敲。相对《潜伏》来说,《借枪》太过戏剧化了。
  就连姜伟自己也承认,“这不是一部传统的谍战剧”,他提供的一个解读角度是“家庭剧”。客观来说,这个定位比谍战要准确得多。即便回头看《潜伏》,也不难发现,姜伟最感兴趣的,从来都不是谍战本身。和从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靠近你,温暖我》等心理剧一脉相承,他最痴迷的,是去讲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于《潜伏》,“办公室政治”和“信仰”是比“谍战”谈论得还要多的话题。《借枪》讲述了一段革命者的三角恋、一段兄弟间的反目、一段个人和组织万难调和的工作矛盾,还有国共两方的一次艰难携手。到最后所有的误会烟消云散,殉道的爱情催人泪下、兄弟手足为知己者死、组织的任务成为个人九死不悔的终极使命,革命者也用悲壮的牺牲带领观众完成了唤醒崇高的精神感召。
  因为政府资源的介入,《借枪》难逃所有命题作文的一些被迫的逢迎,全剧牵强的最后两分钟尤其明显。想必姜伟也无奈。其实,是不是谍战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权力还是资本介入以后,一个创作者还能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在《借枪》中,姜伟对人本身细微而尖锐的洞察依然存在,那种狡黠却不失锋芒的反讽随处可见,还有那种厚积薄发的生命体悟,应该很容易就获得共鸣――从这个意义来说,姜伟是个好导演,《借枪》依然是部难得的好剧。

相关热词搜索:别拿 借枪 谍战剧 《借枪》千万别拿它当谍战剧 谍战剧借枪 如何评价电视剧借枪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