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莹 慢慢地斗到底]慢慢地

发布时间:2020-03-2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当年挖掘新闻,现在培养后辈   2006年1月9日,香港大学,再次见到陈婉莹教授的时候,她的脸上有些许憔悴。她刚刚处理完胡兴荣“抄袭事件”,一如做记者时的雷厉风行,几天内,她把“抄袭事件”将会给长江新闻学院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在提及其对胡兴荣事件的快速、严厉处理时,评价为“这简直是宇宙速度”。
  很难想象这个貌似羸弱的老太在面对压力时的强硬:“抄袭是绝对不能容许的行为,如果不快速处理就坏了,我们要爱惜自己的声誉。”
  这位说话掷地有声的陈婉莹教授,在美国从事新闻工作25年,目前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3年前,她受聘担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院长。
  
  调查“金色冒险号”
  
  毫无疑问,她是一名出色的调查记者。
  职业生涯开始于1976年。1990年服务于行销七十多万份的美国第一大地方报纸《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专门撰写美国移民政策及移民社区问题的报道。
  纽约是个多种族社会,但一般的主流报纸不大关心移民动向,陈婉莹几乎能算是美国最早的专跑移民新闻的记者,至少在纽约,她是第一个。接移民线时,她很难压抑住自己的兴奋。
  事实上,她也没想到自己能折腾出这么一个大新闻。这是13年前轰动美中的“金色冒险号事件”。媒体这样描述当时的盛况:平日的纽约皇后区罗克维尔海滩,在清晨时分一片平静,只有缓缓的浪潮拍岸。但在1993年6月6日,海上传来嘈杂的惊叫声,居民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二三百人)非法华裔移民突然“从大西洋中冒出来”:有的自行游往海滩,试图穿过就近的海岸公路躲起来;有的在海浪中挣扎,被闻讯赶到现场的海岸警卫队救起并扣留;10人当场淹死水中……
  陈婉莹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记者,在这之前几天,已经有线人告诉她将有事情发生,她甚至掌握了“金色冒险号”――一艘锈迹斑驳的货轮到达纽约的准确时间。
  接着她被派往中国福建。因为移民局没有公布偷渡者的名字,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还活着。陈婉莹在福建沿海采访,接触了大量非法移民家庭,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很多人对在美国生活抱有幻想,以为那是淘金者的天堂。事实是,绝大多数移民违法来到美国,做苦工,状况极差。
  陈婉莹前后3次到福建调查,此前她对中国非法移民在美国的生存现实有着深厚的积累,在《每日新闻》的第一单活,就是做“人蛇”现象。经过深入调查,她了解到,1990年前后,偷渡美国至少要花3万美金,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可到了美国后,生活却非一般的苦。大多非法移民借的是蛇头的高利贷,在唐人街的制衣厂、餐馆、建筑工地做工,为了还债,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没有休息日,运气好点,六七年能还上债,但“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就这样流走了”。更坏的情形是,蛇头逼债紧,女的被迫去卖淫,男的加入帮会,下场都很悲惨。
  在福建乡村采访时,甚至有村民问陈婉莹,你是美国来的记者,能不能把我们带去那儿?她只能耐心地跟他们解释,告诉他们,你们的老乡在美国过得并不好,付出这样的代价不值得。
  “金色冒险号”牵出了“蛇后”郑翠萍。据陈婉莹的调查,这艘破旧的货轮是纽约唐人街一个黑帮小头目赌博时赢回来的,这个小头目是“蛇后”的马仔。1993年2月,近300名中国人在茫茫大海上飘了3个多月后到达大西洋中部指定的接头海域,但负责接待的蛇头不久前在一次黑帮仇杀中致死,无人接船。由于补给有限,两周后,负责押运人蛇的蛇头决定将船搁浅,指令偷渡者泅渡上岸,于是引发了震动美国政府及华人社区的大规模偷渡事件。
  与另一名同事联合调查了3个月,陈详尽披露了华人黑帮的恶行,这篇报道为陈婉莹赢得了业内颇具盛名的波克新闻奖。因为报道针对唐人街最大的蛇头,几乎为她惹来杀身之祸――黑帮开会,5万美金要拿陈婉莹人头。她被辗转告知,“很多小兄弟愿意接这活儿”。
  报馆给陈婉莹配了保镖,全天24小时保护,8天后才撤除。因了陈婉莹的报道,联邦调查局经过为时半年的调查,在1994年初发出全球通缉令。2000年4月,“蛇后”郑翠萍在香港被捕。
  
  大不了以后不去台湾
  
  除了生命威胁,陈婉莹还遭遇过诉讼,这似乎成了优秀调查记者逃不过的劫难。
  1996年,一篇刊登于《亚洲周刊》的调查报道《台湾卷入美大选政治献金疑案》,也把陈婉莹拖入一起备受国际舆论关注的诉讼案。这篇报道的卷首称,该刊掌握了台湾国民党涉嫌向美国总统克林顿提供政治献金的线索,启动了全球采访网络,做了长达半年的深入调查,弄清了这一影响美国和台湾政治生态、外交关系及国际形势的事件。
  多年后说起这一经历,陈婉莹轻描淡写,一笑置之,仿佛那是别人的事。
  挖掘政治人物背后见不得光的内幕,调查的艰难可以想见。谢忠良和陈婉莹分别在台湾和美国调查当地政要及与此事件相关的人士,终于让扑朔迷离的台美政治献金丑闻渐露真相。
  报道称,前美国总统特别助理马克?密道顿1995年8月访问台湾时会见了国民党投资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泰英。刘提出向克林顿捐献1500万美元。“自此美台秘密外交管道即加速畅通”。
  《亚洲周刊》披露台美政治献金丑闻的报道不啻一枚重磅炸弹,立即在全球引起轰动,台湾当局陷入十分难堪的境地。为摆脱困境,刘泰英向法院提出诉讼,称《亚洲周刊》报道不实,控告谢忠良、陈婉莹等4人诽谤。
  讼案一出,国际舆论界便给予了谴责。“保护新闻从业人员委员会”1996年12月6日致函李登辉,称此讼案的目的在于压制对政府行为的批评性报道,该组织要求李登辉保证台湾当局及国民党不介入此案,以免影响法院的公平审判。
  陈婉莹当时仍是《纽约每日新闻》资深记者,身在纽约孤立无援。10年后她说起当时的想法是,如何把信息更快地传递出去,以争取更大范围的支持。1996年12月28日,西方感恩节,陈婉莹把“台美政治献金讼案”的来龙去脉及相关报道放到网上,向全球新闻同业和维护新闻言论自由的人士求援。
  在网上,她还贴出了《台湾威胁要把记者送进牢狱》的公开信,指出,台湾法律没有陪审员制度,只由法官“自由心证”,若刘泰英胜诉,被告最高可判入狱两年,她已退无可退,只能全力反击。短短几天,陈婉莹便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网友的声援,包括作家、同业、大学新闻系教授等,反响异常热烈。
  1997年4月15日,台北地方法院第三次庭审,陈婉莹自纽约赴台出庭应诉,并表示“我将一直斗到底”。一周后,判决下达,刘泰英败诉。
  《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闻讯后表示,这一判决不仅是《亚洲周刊》的胜利,也是新闻自由的胜利。
  问及她当时的心境,“大不了以后不去台湾。”陈婉莹说。
  
  做新闻,不做传播
  
  中学是在一所天主教学校里度过的。陈婉莹很不开心,她觉得学校剥夺了他们正常使用中文的机会,于是跟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自己办了一份《华菁报》,她任总编辑。进了香港大学,延续着办报的激情,大量时间花在学生报纸上。
  大学时期的陈婉莹是一名激进的学生,她以各种方式介入社会运动,如支持工人罢工,参与校政,支援学生罢课,甚至上街头抗议。大学毕业后,竟然没有一家机构敢聘请她,最后只得远赴美国求学。然而大学时期深深埋下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最终让她走上了新闻这条路。
  陈婉莹不愿太多谈及过往细节,回首自己走过的二十多年记者生涯,倒是多次重复,新闻是一个让人尊重的行当,能为社会做点事情;虽然吃苦,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新闻是最美好的,也可以是最丑恶的,它可以以集权的形式来迫害人的自由,也可以用来解放人性。”
  1998年7月,陈婉莹离开新闻前沿,出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课程高级策划顾问,创办港大的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并设置新闻硕士课程。2000年2月,陈受聘为港大新闻学教授,并出任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回母校港大任职前,她曾先后就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学院客座研究教授、纽约市自由论坛传媒研究中心学者、哥大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
  由记者而教育管理者,陈婉莹对其在内地任职的汕大新闻教育有清晰的定位,“我要做什么?我要5年之后,我的学生进《亚洲周刊》、进各大顶尖传媒,我创办的学校,培养的是国际化的新闻人。目的很简单,我不会做传播,因为其他学校都做了30年了,我知道记者要的是什么,我一路走过来,我知道什么是编辑最需要的。”
  相较从前的记者经历,她更愿意谈眼下的新闻教育:新闻学和传播学属于不同的领域。美国西北大学便是这方面的典范,该校分别设立了新闻学院和传播学院。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方向主要包括听力、广播电视电影、表演、戏剧、传播研究等;新闻学院则更侧重于采写、编辑、广播等实际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其他大学虽未分设传播学院和新闻学院,但也把传播学和新闻学分而教之。”
   由是推及美国传媒业,他们的记者有学习、进修的机会,有长期、短期的培训,香港的老板不能既要求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些都是靠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能看出她的急。
  这位自称除了工作就没有什么爱好的女人,很希望“能快点上正轨”,“做起事来比较顺利”,做钟爱的事情,对社会、人类有贡献的事情,不要浪费时间,要活得精彩,“做人就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给自己满足感”。
  记者?仿佛是年代久远的事情了,她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教育管理者”――用做好新闻的精神来办学校,当年怎么开掘新闻,现在怎么培养后辈,“不会轻易妥协,不会放弃”。
  依旧朗朗侠骨。

相关热词搜索:慢慢 陈婉莹 陈婉莹 慢慢地斗到底 陈婉莹 斗转星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