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飞:我愿做填海的精卫鸟_精卫填海的故事100字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在成为公益明星之前,“免费午餐计划”的发起人邓飞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一名资深调查记者。去年9月,这个入行10年的记者,用微博直播宜黄拆迁事件,一战成名;今年2月,他发起“微博打拐”活动,应者云集。
  今年4月,他通过微博发起“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活动,发出为偏远山区的孩子送去一份热腾腾的“免费午餐”的号召。短短半年时间,邓飞和他的团队共募集捐款2400多万元,惠及全国百余所小学、两万多名小学生。
  3元,是一瓶饮料的价格;3元,也是贫困山区小学生一顿午饭钱。“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在为山区的孩子们捧出盛满爱心的午餐时,也似乎抛出了“民间慈善力量到底有多大”、“民间慈善究竟能走多远”的悬念。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财政每年将支出160亿元,按照每个学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一天,距离“免费午餐”基金正式成立之日,不过半年之余。得知这个消息后邓飞和他的队员们击掌欢呼。
  
  孩子们不能没有午餐
  2011年2月26日,在游弋南海的一艘邮轮上,邓飞以“天涯社区2010年度记者”的身份参加了天涯社区的颁奖晚会。从他的邻座一个叫小玉的支教女老师那里,邓飞得知,小玉老师所在的贵州省黔西县沙坝小学的学生没有午餐,每天中午喝凉水充饥。
  在场的嘉宾们都深感震惊,不少人提出要去趟小玉老师的学校,给小朋友建一个食堂,帮助他们吃饱饭。
  几天后,《新世纪》周刊发表了一篇展现西北乡村儿童严重营养不良的调查文章《营养的贫困》。总编辑胡舒立在微博上发问,“政府每年拨款100亿元,意在解决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就餐问题,为什么现实不能尽如人意?”
  3月25日,邓飞去了贵州。在贵州山区,邓飞看到很多孩子,因为路途遥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只能在教室里趴着睡觉或者在校外的小商店里买一些零食充饥。
  当地人说,山区的生活习惯便是如此,人们一般就是吃早晚两顿饭。邓飞却难以认同,在他看来,营养补给不足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午餐,孩子们体力下降,无心学习,学校不得不在下午3点半就放学。长期以来,山区孩子因为营养不良而个头矮小。去了那儿,才真正感受到。”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为了填饱肚子还发生过让人心痛的事情,云南一个地方就曾发生四名儿童分享一包油炸方便面而中毒死亡的事件。
  “建一个食堂”的呼吁很快得到《都市快报》、《黔中早报》等媒体响应。通过在当地聘请厨师,支付工资,并统一提供自动蒸饭车和其他厨房用具的方式,4月2日,第一所“免费午餐”食堂建成了,黔西县沙坝小学169个娃娃第一次在学校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饭。
  
  最大的困难是自己
  从2000年大学毕业到2010年,邓飞用10年的时间写下了180多篇调查报道。其中有不少描写的是别人失败的经历。回顾别人失败的过程,也是邓飞自己学习的过程。
  “我以前是一个写字的人,是一个站在山顶上面去批评人家的人,我们不知道做事业多艰难,多艰苦。做“免费午餐”这个项目以后才发现要筹款,拿到款项后要跟学校对接,和当地政府对接,最后让这个款项变成午餐。这绝对是一个很漫长的链条,它需要你事无巨细。尤其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很多人来支持你,成为你的伙伴,你要去做解释,要说服更多的人。”
  对江西宜黄强拆事件的微博直播,让无数网友通过一段又一段的140个字认识了他。而对钟家母女的千里救援,也让邓飞看到微博惊人的传播效果和监督的力量。
  “免费午餐”成功借力传统媒体和微博传播,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自网上的“微力量”改变了传统观念中的“达则兼济天下”,让慈善行为成了“草根”阶层的道德竞赛。而当捐助者发现自己的3元钱正在一点点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时,源自内心的成就感和快乐让更多人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自己的慈善之举。
  一个叫刘嵘的广州企业家让邓飞很感动,“那位企业家愿意支持我们的“免费午餐”,谁转发一次他那条微博,他就向我们捐款9元。网友纷纷响应,数以万计的网友在转发、评论,最后转发10万多次,刘嵘捐款90万元。”
  “免费午餐”项目启动不过半年,却让参与的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免费午餐”,尽管做的都不再与午餐相关。
  有药业公司参加“免费午餐”,给每个学校配一个药匣子,里面有感冒药、红花油、泻立停、创可贴。小额贷款项目也要跟着“免费午餐”下乡,每个享受“免费午餐”的孩子父母可以申请小额贷款。一些视频公司主动要求录制北京最好的老师讲课,把视频放给孩子们看。
  “最终不仅仅是一顿午餐,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公开透明的慈善窗口。”这些结果,邓飞也没有想到。邓飞也越发开始“人如其名”,为了“免费午餐”“飞”在全国各城之间,忙得像陀螺一样团团转。
  9月21日,上午乘动车去山西,参加“免费午餐”在山西平遥国际摄影上的展览。
  9月22日,上午乘动车回北京,参加《华夏时报》财经微博名人聚会,在聚会上向宾客介绍“免费午餐”。
  9月23日,上午参加中国儿基会与康芝药业共同成立的“红脸蛋儿童健康基金”,中午到武汉,下午参加武汉“免费午餐”进社区活动。
  9月24日,回北京,晚上7点,在长江商学院与新兴的企业精英们一同探讨“免费午餐”项目。
  9月25日,中午乘飞机抵达广州,参加越秀地产办的“创享盛典”,在会上分享“免费午餐”的点滴。
  9月26日,下午乘动车回长沙。参加长沙的慈善拍卖,拍得善款总计166.6万元,根据捐赠人的意愿,全部捐给“免费午餐”。
  邓飞有个四岁的女儿,每次打电话都会催爸爸早些回家,给她带礼物。
  “她经常看不到爸爸,知道你在做什么吗?”记者问。
  “她知道爸爸在山里帮助其他朋友”。邓飞回答。
  看邓飞的微博,他时刻在路上――奔走于那些急需捐助的乡村学校,奔走于各种慈善活动。
  “我现在很焦虑,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有无数的活动与合作,每一个都不能推。现在站在这里说话都虚脱,很疲惫。现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自己。”
  他所在单位的副主编劝他,“任何时候,人都不要让社会属性吞噬家庭属性。公益人要当,儿子、父亲、丈夫也要当。要把和家人、和自己相处的重要性与事业的重要性等同起来。这不是说的,是做的。是选择。”
  邓飞苦笑,“争取吧,相较‘免费午餐’,接下来要做的贫困儿童大病救助如同一个无底洞,是一项更加艰难的任务。但总要有人去填,我愿意做那只填海的精卫鸟。”
  
  为公益理想不断探索
  关于“免费午餐”,邓飞更希望它是一种新慈善理念的确立、一种新运作模式的探索。
  “从公布善款数量、组成监督团队、多人校验支出等措施中,让大家看到,媒体的手段、制度的保证、透明的程序,正给慈善注入强大的正面力量。”
  然而,“免费午餐”的活动刚开始没多久,“郭美美”事件曝光,公众对慈善组织的戒备情绪也蔓延到“免费午餐”,有人开始问邓飞:吃一碗面多少钱,鸡蛋在山村的价格是多少,活动组织者是打车还是坐公交车等等。邓飞发布了23张支出收据,每张上都摁有手印,以证明资金支出的透明。
  尽管有一些制度化的探索,但随着参与者日益增多、收入支出更加复杂,资金筹集、管理和监督,都已经不是原始的契约方式能支撑的。
  志愿者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个别学校的确出现了蹭饭情况,学生把家里年幼的弟弟妹妹带来一起进餐,或者用饭盆带饭回家去给老人吃。
  “其实这都不要紧,不过我们还是要严防周边村民去吃,否则就变成大锅饭了。”面对公众的怀疑,邓飞要求每个被捐赠的学校必须开设微博,校长要通过微博详细说明,每一笔钱是怎么花的。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全国人民都能看见,他们对资金透明度的努力。
  “我们和每一个执行‘免费午餐’的学校签订协议书。校长承诺将不会出现截留克扣,确保午餐的安全卫生。‘免费午餐’项目每次定为一年,每月月初定时支付经费,并公开信息。如无投诉或举报,我们将顺利支付,如发现问题,我们将和校长沟通,如仍不能解决,我们将中止下一月份的经费供应,并通报相关媒体。”
  但这还不够,如何监督,也让邓飞伤透了脑筋。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学校的校长意识到:有许多渠道都在盯着他,去监督他或者引导他诚实地做事。
  对于邓飞来说,做“免费午餐”的这几个月,就是将慈善公益资金不断透明的几个月。他希望能打造一个模型:通过微博实现资金的公开、透明以及实时公布,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贪污挪用等行为。
  他认为更理想的做法是,由政府出钱,民间组织执行。他觉得这应该是现代公益的趋势。
  “免费午餐”实行六个多月,覆盖了全国近百所贫困小学,受益学生上万,募得款项总数接近3000万。但最有力的结果是,“免费午餐”引起政府重视,国家队正式进场。
  从“免费午餐”到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的计划,舆论普遍认为,民间探索获得政府接棒,对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是极大的鼓励。
  民政部社会福利司前司长、北师大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认为“免费午餐”是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范例,是有普遍意义的,是完全可以复制的。他还赞赏,“免费午餐”没有抱怨、指责和批评政府,自己只是无怨无悔地去做。可以说,正是民间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性对待而非对抗,让政府切实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意,制定决策并最终变成国家行动。
  邓飞说:“如果说‘免费午餐’成功,那么功劳一定是数以百万的中国普通网友的。是他们让涓涓细流终成大河,是巨大的民意成功导引国家财政资金进入乡村学校,兑现了政府关于教育财政性支付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的承诺。”
  “免费午餐”引领的细微善行的汇聚,让人感到振奋,它有着温暖整个社会的力量。它又一次印证,抚慰伤痛、救济困顿是许多普通人最朴素的心愿。正如邓飞最喜欢的一首诗:
  如果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回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相关热词搜索:我愿 精卫 邓飞 邓飞:我愿做填海的精卫鸟 精卫填海是人还是鸟 精卫鸟为什么要填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