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老板许文怀_嘉禾教父邹文怀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3月31日,邵逸夫将手中TVB的股权悉数抛售,104岁的他去年才正式退休。84岁的邹文怀,这天下午也有要事,他约了朋友打桥牌。   在香港电影史上,上世纪中期后相继崛起过两大王国:邵氏兄弟和嘉禾影业。与此呼应的是,香港电影的发展也绕不开两个人:邵逸夫和邹文怀。前者人称“六叔”,家喻户晓;后者的声名却远不及。事实上,邹文怀曾为邵氏兄弟打下头十三年的江山,并一手开创了嘉禾影业三十多年的辉煌。
  “四十年前,如果你跟我说有一天我会和邵老六成为势不两立的对头,我一定当你是发神经。”2007年,邹文怀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左右香港电影半个世纪发展的这两位巨人,他们之间的恩怨早已备受关注。
  “斗了几十年,现在都退了休成了闲人。有时候看看路边那些聚作一处打牌的阿伯,还真是有些羡慕。不知道我和邵老六,还有没有这种机会……”邹文怀这样说,在刚刚结束的亚洲电影大奖上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二个终身成就奖。此时,邵氏兄弟已近迟暮,“嘉禾”也更换主顾变成“橙天嘉禾”。
  
  遭遇邵氏“天花板”
  上世纪50年代,邵逸夫从新加坡到香港,以当家人身份接管家族生意,当时邵氏影城刚建成,正急需一名懂宣传、能兼顾他公私事物的可靠助手。30岁的邹文怀,经老上司、著名报人吴嘉棠引荐,成为邵逸夫最早定下的班底人马。
  邹文怀与邵逸夫亦敌亦友的一生由此开始。
  在进入邵氏公司前,邹文怀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回港先后供职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擅长社交又熟悉传媒,很快得到邵逸夫的信任,一天十多个小时跟在他身边。曾有一个说法,传当时许多决策其实出自邹文怀,不过经由邵逸夫的指令发布到各部门而已。
  作为邵逸夫幕后智囊,邹文怀在邵氏有两大重要贡献。五六十年代,邵氏的主要对手是国泰(电懋)。邵氏正处上升期,急需人才。邹文怀重金从国泰挖走名导岳枫、陶秦、严俊以及当红小生陈厚等,而林黛、李丽华、林翠等几大花旦也为邵氏拍了不少电影。此外,邹文怀又向邵逸夫提出重点拍武侠片,并拍出拳拳到肉的真实感。他让当时并不得志的导演张彻、新人王羽试水,找来做媒体时结识的作家倪匡写了剧本《独臂刀》。电影上映后反响巨大,票房过百万。新一代武打明星王羽、大导演张彻由此横空出世,经典的“邵氏武侠”时代也自此开创。
  正如张彻在回忆录中所说,邵逸夫的用人之道是“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力”,邹文怀就是经典例子。他在邵氏十三年,先后主管宣传、制片,是老板最得力的亲信,实际职权已远超总经理,但多年来总经理换了三任,却一直没有邹文怀的份。他曾希望作为高层参与公司分红,结果被邵逸夫冷处理,两人从此心中有了隔阂。不久,邵逸夫的红颜知己方逸华进入邵氏管理层,邹文怀的权力遇到微妙的削减。
  私下,邹文怀和搭档好友何冠昌讨论,认为在家族制的邵氏公司,他们已经触到“玻璃天花板”,不可能再有上升空间。1970年,邹文怀离开邵氏,有传言是因为理念不合,邵氏决定主力发展电视业,但邹文怀认为这正是香港电影的好时机。也有认为是方逸华主导下,邹文怀受到排挤。
  “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有想改变的时候。而且,我跟邵老六其实是同一类的人。一小片天底下有两个我们,实在是太挤了点。”邹文怀说,他带着自己培育的班底出走,包括邵氏制片部副主任何冠昌、邵氏刊物《南国电影》总编辑梁风等,虽然只以200万创办了“嘉禾”小公司,却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足以令邵逸夫坐立不安。
  
  双雄并峙
  嘉禾从诞生、全盛乃至息微之后,一直都没有摆脱与邵氏不断碰撞、纠缠的命运。
  邹文怀创业不久,找来他曾捧红的王羽拍《独臂刀大战盲侠》,结果被邵氏告其侵权,意欲用官司拖垮这家小公司。最后嘉禾败诉,但只需赔款十万,并未造成毁灭性打击。
  隔年,又有了“李小龙争夺战”。当时李小龙返港发展,却被作风悭吝的方逸华要求以低薪演配角,不欢而散。偏偏邹文怀在电视上看到他,慧眼识珠。李小龙的出现,给当时仍弱小的嘉禾打了一剂强心针,并打破了国泰衰落后邵氏一家独大的局面。此时邵逸夫才懊悔,力图重金挖走李小龙。后者也曾半恶作剧地用邵逸夫办公室的电话打给邹文怀。
  邹文怀说当时着实捏了一把汗,为了留住李小龙,嘉禾引进国外刚刚流行的“独立制片人制度”,放权让李小龙集编导演于一身,并成立协禾公司,与嘉禾拍片分账,这一招成功留下了李小龙。
  嘉禾逐渐崛起,70年代后期与邵氏逐渐形成双雄对峙的局面。邵氏财雄势大,有“邵氏出品,必属佳品”之称,但嘉禾却逐渐推出许冠文、成龙、洪金宝、元彪等新一代功夫明星,并以卫星公司如许氏、威禾、宝禾、泰禾等加盟形式与邹文怀合作。
  嘉禾的最大对手邵氏,也在70年代中期加紧了与外国公司合拍或投资西片的步伐,然而几部下来并不成功,向来不愁成本但又痛惜成本的邵氏,“冲出世界”的政策开始收缩。邹文怀却完全用好莱坞的制作方式,两年拍了19部西片,花了500万美元血本作为片酬的《炮弹飞车》,破了当时全球纪录。十年后,他又推出真人版《忍者龟》,在当年全球最卖座电影排第三位。
  无论是在港首创独立制片人制度,还是将香港动作片积极推向世界,邹文怀领导的嘉禾,充满了80年代进取创新的时代气息,走势一路飙升。而邵逸夫年事渐高,制度守旧的邵氏掩不住暮气四溢,面临着题材守旧、演员出走、产量下降等问题。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新艺城、德宝、永盛先后在香港影坛冒起,嘉禾盟主地位屹立,而邵氏最终被时代抛离。
  
  沧海一声笑
  从嘉禾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职位上退休以来,邹文怀身上的标签渐渐退去。
  一些有趣的数据是,1994年嘉禾上市时,邹文怀的身家近6亿港元,到2000年经过金融风暴和投资失败,身家回落至4亿。而2007年,他出售嘉禾股份、马来西亚GSC院线,先后套现2.02亿、1.89亿港元。尘埃落定,相比其他香港影视大鳄如邵逸夫、林建岳的身家动辄过百亿,邹文怀不到4个亿的财产数据显然过于羞涩。
  对此,女儿邹重珩说,他觉得“已经赚够”。现在他更愿意谈风花雪月,他喜欢打桥牌,因为“派完十三张牌之后,已经成定局,尽你所能去打到最好。不像打麻将,虽然尽你所能,但人家好手气也没办法……每一圈轮到你摸的那张牌,都可以改变命运。”
  他笃信技术多于运气,这更像自然科学中的理想实验状态。七八十年代嘉禾崛起,90年代后期开始土崩瓦解,世事如棋,或者如麻将,总之不像他所热爱的桥牌。
  从1997年到1999年,金融风暴吹袭香港电影业,邹文怀的得力臂膀何冠昌因病去世,投资地产又痛亏3亿。但最让他备受重创的,恐怕还是嘉禾影城地皮的失去。竞标时邵氏半路杀出,与中国星等多家公司合组,在邹文怀眼皮下投得将军澳地皮。
  彼时邵氏已经停产11年,邹文怀明白,这是老东家的针对性狙击,“不是(邵逸夫)自己做不做的问题,因为他年纪已经太大了,主要是他不让我们去做。”
  但据前嘉禾宣传总监杜惠东透露,邹文怀和邵逸夫其实亦敌亦友,私下还一起吃饭,而且老搭档何冠昌跟方逸华还是好友。对此,邹文怀只说“90年代初的时候还有联系”,在政府宴会、庆典上也会碰面。
  2011年4月,TVB卖给“壳王”陈国强,邵逸夫时代结束。邹文怀则更快一步,2007年已将全部股份抛给橙天,彻底退休。
  前年嘉禾被全面收购并改名为“橙天嘉禾”,邹文怀有点无奈:“他(橙天总裁伍克波)可能会很喜欢‘橙天’。我明白他的意思,但我不会这么做。当我买了一个牌子,比如MGM(米高梅),我不会叫嘉禾MGM的嘛。”
  邹文怀称香港电影业已走出低迷,国内市场之大,比当年逐个攻破东南亚市场“容易得多”,自己如果年轻二十岁一定能重振香港电影。但耄耋之年的他,选择听从人生局限,“我已经做了我要做的事情。”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邹文怀的手机铃声很豪迈。50年的电影生涯结束,一代辉煌只留传说。邹重珩说,曾有人请他出任公司董事,坐着做活招牌,但他不肯。不知他是否想起邵逸夫近十年在电视上的亮相,“(港姐竞选)年年都是他坐在那,以前还能亲吻下冠军,后来和他握手,还得(帮忙)递起他的手。”

相关热词搜索:嘉禾 教父 邹文 嘉禾教父邹文怀 邹文怀去世 成龙悼念邹文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