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整个“十二五”期间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也是“十二五”规划本身的一大亮点。      “十一五”期间,“三农”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主要的进步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粮食产量连续7年增长。全年粮食总产10928亿斤,增产312亿斤,再次刷新历史纪录。7年增产2300多亿斤、连续4年产量过万亿斤,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第二,农民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际增长10.9%,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第一次增长速度超过城市,连续7年增幅超过6%。2005年的城乡收入差距是1:3.224,2010年是1:3.228。在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城乡收入差距能够维持不扩大很不容易。
  第三,农村的民生得到很大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建设明显加强,科教文卫保等事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年解决6000多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由80元增加到120元。农村低保覆盖5074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农业人口约1.8亿,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3500万。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四,农村改革得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近3亿农民受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超过33万家,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改善,农村教育“普九”化债任务基本完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开始建立,供销社改革、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试点、农垦管理体制改革都稳步推进。
  第五,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农村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全国70%的乡镇进行了机构改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纳入财政保障,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达到90多亿。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薄弱,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依然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促进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仍不健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按照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着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要按照“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总体要求,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一是以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搞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同时,突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搞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二是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调控。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市场紧缺品种生产,努力提高单产。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防止价格大起大落。三是强化农业补贴和主产区奖励补助。继续扩大补贴规模,增加补贴种类,完善补贴政策。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四是以种业为重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五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种业研发投入,大力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引导科研资源向企业集聚。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加快农技推广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继续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政策。继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财政补助标准。继续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覆盖面。七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依法开展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大幅增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规模,提高中央财政奖补标准。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精神文明、党风廉政等建设和农村警务、消防等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工业化 城镇化 同步 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促进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