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道夫 麦道夫是怎样骗人的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当一切梦想的泡沫破碎时,才发现这场华丽的表演只不过是对追求金钱的一种盲目自信。麦道夫骗局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痛苦,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恐慌。      6月29日,身穿灰色外套,白衬衣,系着黑色领带的伯纳德?麦道夫站在美国曼哈顿联邦法院的被告席上,他的身后坐着9名受害者。这个平日里有着可爱笑容的温和老头一直面无表情,其间,他正视受害者的时间仅有5秒钟。当地时间上午11:30,法官判处受到11项罪名指控的麦道夫150年监禁。150年,对一个71岁的老头来说也许太过严厉,但相比他给受害者带来的损失与痛苦以及在整个金融帝国掀起的信任危机风暴来说,150年,似乎仍然不够。
  
  骗子中的天才
  
  麦道夫搭建的“麦式骗局”的模式并不新鲜,它只是众多“庞氏骗局”中的一个,即赚钱方式靠拉拢新的参与者投资,用高额的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的投资者的资金偿付前期的投资者。然而,当年庞齐的骗局持续还不到一年就宣告垮台,麦道夫却经营了20余年,涉及金额超过600亿美元,其公司的投资者账户高达4800个。
  所有人都会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没有人知道这个轻言细语、面目和善的犹太人是如何赚得第一桶金的。1960年,麦道夫带着5000美元来到华尔街,开始从事证券交易。他很在行,总是能够在市场上找到心仪的股票,并适时交易,从中获利。
  他本可以成为一名才能出众的证券交易人,通过不失时机地赚取差额而最终和家人一起过上富足的生活。但麦道夫并不满足于此。
  凭着聪明的头脑,他设想的以技术为基础、民主化的虚拟电子交易平台应运而生。纳斯达克股市模型的建立为他在证券界树立了响当当的名声。他走出股票圈,开始从事理财和投资管理。
  当大量的投资者们对回报甚微的固定收入投资或传统的共同基金失去兴趣时,能采取如卖空、杠杆操作、套利交易、衍生品种等多种交易方式赚取高额利润的对冲基金获得了高收入者的追捧。麦道夫做的就是对冲基金的买卖。
  麦道夫似乎深知投资者的心理。他没有承诺令人难以置信的或者速度很快的回报,而是无论市场是涨是跌,都有8%到12%之间的一个稳定的投资回报率。他低调而又沉稳,从不大肆炒作。关于他的基金的资料少之又少,人们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知道麦道夫的基金是多么非同寻常而且收益平稳。他选择有着相同出身的犹太人,参与社区服务和慈善组织,流连于棕榈滩等多家高级俱乐部,提高参与者的门槛,吸纳慈善捐款,回馈客户,并拥有值得信赖的推动者。
  没有条款,没有公开,没有犹豫,他为自己的投资策略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他没有试图去推销任何东西,却建立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营销网络。没有不冒风险的信任,无论麦道夫是蓄意谋划还是为适应需要而改变,他绝对是骗子中的天才。
  
  难以抗拒的“品牌”
  
  和善、亲切,这个看上去似乎应该在家整天摆花弄草,喜欢在晚饭后来杯牛奶的人,却每天在办公室里经手着上亿的资金。他有个和蔼可亲、魅力十足的妻子,他们一起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和慈善事业。他是一名在华尔街工作了几十年的著名的证券交易商,纳斯达克主席,纽约证交会和其他机构的常任顾问,犹太慈善组织的资深会员。他稳健、乐观,总是为客户着想。他不是冷酷无情的大富豪,当客户需要现金时,他会迅速地支付所有的金额。麦道夫这三个字,代表着信用和独一无二的品牌。
  谁能拒绝这样的品牌?谁能拒绝有着可靠的名声、放心的资本、高贵的地位的麦道夫?面对一个诱人的投资机会和志趣相投的人,你有什么理由拒绝?你也有钱,有社会地位,你可以加入一个拥有电影奇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地产与出版业大亨莫特?扎克曼加盟的团体,你可以同伯纳德?麦道夫一起投资。为什么不呢?
  麦道夫成为了华尔街一个最受欢迎的人物,人们都想方设法认识他,希望在各种场合同他交谈,期望同他合作,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想要获得加入麦道夫投资公司的资格。
  一位投资者说:“当你在高尔夫球俱乐部打球或是吃午饭时,所有人都在讲麦道夫如何帮他们赚钱,有人不惜花25万美元年费,加入棕榈滩乡村俱乐部或老橡树高尔夫球会,只是为了有机会与麦道夫碰面。”
  你找不到任何有关麦道夫的基金产品与服务的详细资料,他的投资同他本人一样神秘。你也许会向他提出疑问,他只是会告诉你:“股市涨了我能赚钱,股市跌了,我还是能赚钱。”也许你还想问他是怎样赚钱的,那么很抱歉,你已经出局了。如果你需要现金,没问题,但是你要小心,再想投资的时候可能就不会那么幸运地被接纳了。
  这个被众多富有的投资者追捧起来的“金字塔”成就了麦道夫。每个人都因能成为这个独一无二的俱乐部的成员而津津乐道。有人把它比作是一部被炒作的电影,翘首以盼的时间越久,想进去看的人越多,却无所谓这部电影本身是否好看。而事实上,麦道夫的这部“电影”是一部史上最烂的电影。
  
  退潮后的裸泳者
  
  如果不是这场金融危机,也许麦道夫能够安然地度过晚年。2008年市场的动荡使得资本增值越发困难,而新资金的融入也失去了以往的活力。最终,70亿美元的撤资请求压垮了麦道夫,这起史上最大的金融诈骗案也随之浮出水面。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而麦道夫正是这个退潮后的裸泳者。
  2008年12月10日前后,麦道夫告诉两个儿子马克和安德鲁,他已经“一无所有”,“一切不过是个大谎言”,并计划在一周内向当局自首。马克和安德鲁当晚便告发了父亲。
  这个“巨大的谎言”无疑是金融危机中没有设防的一击重创。谁也没有想到,一度认为值得信任的麦道夫出卖了所有人。而由他架构起来的看似稳固的“麦氏金融帝国”一下子成了豆腐渣工程。
  就在丑闻败露的10天前,麦道夫仍在做垂死挣扎。他从自己的导师,制衣大王卡尔?夏皮罗那里索要了2.5亿美元的现金,准备提前为公司员工分发奖金。这位95岁的可怜的老人曾像父亲一样帮助麦道夫创业,如今却成为这场骗局中最大的个人受害者。麦道夫被捕后,与之密切联系的慈善机构、保险公司、退休基金、院校、房地产业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许多人因为他的谎言而破产。
  麦道夫设下这个骗局的初衷我们不得而知,或许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魅力竟然征服了遍及全球的有钱人。据说,始于1996年的麦道夫基金在经营了5个月后就已经开始亏损了。为了实现他永远不败的金融梦想,一个谎言的成功需要更多的谎言去支撑。麦道夫骗局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痛苦,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恐慌。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信任本来就是这个社会的稀缺品。信任-旦被建立,就会自动屏蔽任何负面的证据,因为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信错了一人。棕榈滩乡村俱乐部的一位成员至今仍不愿意相信这是个骗局,“他们(麦道夫夫妇)都是很好、很不错的人。我认识他们30年了。我永远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当一切梦想的泡沫破碎时,才发现这场华丽的表演只不过是对追求金钱的一种盲目自信。且不管金融监管的不利和麦道夫高超的欺骗手段,大家对麦道夫的疯狂信任已经成为一个致命的创口。
  慈爱、责任、道德、正义……这些弥足珍贵的坚守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品质,在欺骗与虚伪的现实面前却不得不被我们重新审视。在麦道夫之后,我们还能相信谁?

相关热词搜索:麦道 是怎样 骗人 麦道夫是怎样骗人的 麦道夫骗局最大受益者 麦道夫的儿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