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实业兴学之先驱:注册实业公司的条件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著名文学艺术家老舍、曹禺说过:“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这不是吹,也不是谤,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伯苓。”弃武办学 张伯苓出生于1876年。那时正是清朝末年,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略我国。年轻的张伯苓以优异成绩考入水师学堂,准备毕业后参加海军。他想亲手驾驶战舰,筑起海上长城,抵御列强侵略。
1894年,张伯苓被派往北洋水师舰队实习1参加了中日甲午战争这一历史性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张伯苓随北洋水师舰队开始参战时,第一艘兵船才出海,就被日舰击沉。张伯苓含泪饮恨与众人返师归来。此时英国以武力强迫日本交出威海卫的控制权,并无礼要求清政府将威海卫的租借权转让给英国。通济舰到威海卫之后,中国官兵降下了日本的太阳旗,升起了中国自己的龙旗。但是,这一美景仅仅是昙花一现,不过半个月"英国方面就迫不及待地催促清政府降下龙旗,升起了英国米字旗。目睹国帜三易,张伯苓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决心从海军退役,投身于教育事业。
当时科举虽还未废,而要求变法维新以求富强,已成为一班有志青年的愿望。张伯苓决心创办新式教育。“我乃决计献身于教育救国事业。”张伯苓愤然脱离海军,回到故乡天津,从事教育。从此,张伯苓的人生与“南开”牵系在了一起。1907年,南开中学堂办起来了,张伯苓任校长,施展了他的办学才华。从南开的建校缘起不难看出,南开精神滥觞于爱国主义。他提出:要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和“服务社会之能力”。
1918年,适逢严修与范静生赴美,张伯苓乃与严、范遍游美国各地,考察了许多私立大学的组织和实施。12月,张伯苓与严修游美归国。不久便积极筹募经费,并获徐世昌、黎元洪等人及天津士绅之助,开始筹划创办南开大学。1919年,私立南开大学成立。
化抗日热血为南开精魂
1931年9月20日,在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张伯苓发表《东北事件与吾人应持之态度》的演讲,慷慨激昂语重心长,勉励南开学生“抱为国奋斗至死不腐之志,将问题观察透彻,认识清楚,沉着精进,从事准备工作”。同时,他停开迎新会和校庚纪念活动哀悼国难,举办国货展览会抵制日货,赴南京请愿呼吁团结抗日,组织募捐队,支援19路军抗日。张伯苓不顾私立学校的财政负担。先后接纳了78名流亡关内的东北大学生免费借读。
此外,张伯苓根据东三省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人文地理状况编写了―本教材《东北经济地理》,作为高年级的必修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33年冬天,侵华日寇在喜峰口长城附近遇到中国守军的殊死抵抗。宋哲元、赵登禹、何基沣等将领率第29军与敌人展开激战。最终29军采取雪夜突袭用大刀与敌人肉搏的方式大败日军。但是后来,狡猾的日军悄悄地绕过长城,前后夹击,使中国守军大部阵亡,长城内外,血流成河。张伯苓和南开师生始终心系为国杀敌的壮士,喜峰口战役之前,部分南开师生就曾到河北三河慰问29军将士,鼓励他们英勇抗战。
1934年春天,清明节的蒙蒙细雨让张伯苓始终放不下祭奠英烈的念头,他派赵宜伦、沈士杰、郭荣生三位同学代表南开全体师生,前往埋葬喜峰口阵亡将士尸骨的石门镇扫墓、献花、植树。临行前,张伯苓对这三位师生代表说:“29军和南开学校,可以说是两个弟兄团体,因为这两个团体的目的与精神是相同的。南开之不忘他们,正如同弟弟不忘杀贼身死的哥哥。”4月10日下午,三人来到英烈安息处,恭敬虔诚地献上两个花圈,上下款写的是:“敬献给29军全体抗日阵亡将士灵前天津南开学校大、中、女、小四部全体师生鞠躬”。
1934年10月,华北运动会在天津召开,开幕式上,张伯苓作为总裁判长坐在主席台上,南开大学的280名学生坐在主席台对面的看台上,学生们用紫白两色的布旗组成大字:“毋忘国耻”、“收复失地”,并唱起了悲壮的爱国歌曲,歌词中有:“众英儿,精神焕发,时时不忘山河碎……”南开学生的歌声,唤起全场观众的爱国精神,观众向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时在主席台上的日本领事,十分恼火,提出抗议。而张伯苓置之不理,事后还鼓励学生说:“下次还这样干!”
张伯苓的四子张锡祜授笔从戎,以身殉国,张伯苓闻讯说:“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杀敌报国为恨。而令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筹建西南联大
张伯苓既以办学为救国的手段,故早就不以在天津创办学校为满足。1931年以后,日本军阀在华北屡生事端,他看到两国终不免一战,而天津定首当其冲。及至1935年,华北局势日益危急。张伯苓深为忧虑。1935年,他亲赴重庆考察后,决心在重庆建立南开中学。1936年夏,校舍落成,定名“南渝中学”,并于当年9月开学。
1937年7月底,日军武装进攻天津,首先轰炸南开大学,使张伯苓经营近二十年的这所高等学府化为灰烬。张伯苓公开发表谈话:“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这位62岁的老人的话是昭告世人的民族宣言。其后,南开大学南迁昆明,与北大、清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联大期间,三校风云际会,艰苦创业,和衷共济,为国家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人才和革命志士,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1938年4月2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由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任最高行政领导――常务委员会委员。三校既联合,又独立。张伯苓深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三位校长都去负责学校管理工作,极有可能出现矛盾和问题,最终导致管理混乱,因此就将管理职权全部交给蒋、梅二人。他有些调侃地告诉蒋梦麟说:“我的表你戴着”,意即“你代表我”。后来,蒋梦麟也另兼他职,于是,西南联合大学的许多具体事务由梅贻琦来掌管。
当时,不论是清华、北大的校长还是一些知名教授,多多少少都和南开大学有着某种联系,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三校舍作的基础。
蒋梦麟曾长期担任南开大学校董,参与南开大学的策划与发展。梅贻琦是私立敬业中学堂(南开前身)的第一届毕业生,他之所以会走上教育道路,更是和张伯苓的教诲和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北京大学教授丁文江、陶孟和、胡适都曾担任过南开大学的校董,汤用彤、罗常培等人也曾在南开大学任教,陶孟和、江泽涵、吴大猷、钱思亮等都是从南开学校毕业的。清华的李济、蒋廷黻、李继侗、萧遽教授等都来自南开大学。共同的南开奋斗经历和南开情结使得三校联合顺利地通过了磨合期,克服了最初的困难。西南联合大学也因保持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精华,成为战时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毕生心愿“为公为国”
临近抗战胜利,张伯苓多次谈到南开的发展前景。他说,我计划战后南开要慢慢向全国发展,设想在天津设南开学校本部,各地设南开分校,以津校为根本,以分校为枝叶。张伯苓还提出要进一步把中国青年训练成世界青年,为人类服务,为世界造福。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当局发动了内战,张伯苓的发展计划未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苓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把重庆南开中学、南开小学和幼儿园都献给了国家。1950年1月,他在病中对看望他的学生们说:“我一辈子只有一个志愿,就是把南开办好,他的身体康复后想回北方,时任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闻讯派飞机将张伯苓夫妇接到北京。在北京暂住期间,周恩来时常看望张伯苓。这年9月,张伯苓夫妇返回天津。
1951年2月23日,为南开教育辛劳毕生的张伯苓与世长辞,享年75岁。生命弥留之际,他给南开学子留下遗嘱:“竭尽所能,合群团结,为公为国,拥护人民政府,以建设富强康乐之新中国”。张伯苓逝世的第二天,日理万机的周恩来专程到天津吊唁,他送的花圈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他说:“张校长一生是进步的,爱国的;他办教靛有成绩的,有功于人民的。” 他的学生吴大猷说:“南开的师生对社会、对学术的贡献,间接地都是来自张校长。”
相关热词搜索:兴学 先驱 实业 张伯苓:实业兴学之先驱 张伯苓实业兴学之先驱 实业兴学之先驱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