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特色的职教品牌】 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教育应如何定位、改革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树立和践行科学、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才能推动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以“提高民族素质,培育高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秉承“厚德、博学、和谐、创新”、“开放式办学、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层面,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和办学特色,不断强化市场意识,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优化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高中级复合型应用人才。十几年来,学院共为社会输送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7.6万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级重点学校”、“省部级重点学校”、“山东省先进高职学院”等殊荣,被列为“山东省重点发展的高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赞誉该校“走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一条新路子”。
  2007年5月,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高等职业学院”和“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高职办学特色
  
  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88年的德州机电工程学校,校长朱国材带领教职员工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民族素质,培育国家栋梁”为己任,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自我生存,自我发展,有序扩张”的办学之路。1995年成为省部级重点学校,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并升格为学历文凭教育大专院校,具备了培养高等职业人才的资格和能力。2001年列入国家统招计划,成为面向全国招生、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目前,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德州、青岛和济南三个校区,专业教师11R2名、在校生15367名的大学。
  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朱国材教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和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教育发展之路在于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在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上狠下功夫,把专业和职业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同时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就业率。要强调教学活动、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把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作为工作重点。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这种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的佳径,寻找机制、体制改革的新突破,不断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新途径”。
  
  完善教育立体格局提升办学层次
  
  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实习基地众多,注重学生实用技能培训,突出高职特色。在几十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建有汽车模拟实验室、汽车拆装实验室等20多个实习实验室,已申请成立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山东省家电协会技能鉴定定点单位、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考点等。由朱国材院长撰写的《创立1+3+N模式,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一文获全国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院校由此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独特的“1+3+N”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以获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国家英语等级证书和一个相关专业的技能,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可获得其他技能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为学生顺利专升本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胜任本职工作并具有创业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录取高分达598分、低分录取在442分以上,均创历年之最,列山东省同类院校前列,专升本率高达72%,位居山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就业率均在98.1%以上。朱国材撰写的教育论文《创立1+3+N模式,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被收入到由胡锦涛总书记撰写前言的《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文集》中,目前这一创新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全国IT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育人”的办学特色,瞄准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精心设置了信息、机电、电子、数控、航空、航舶、动力、生物、经管、外语、艺术及汽车工程等34个专业,形成了本科、高职专科及普通中专相结合的立体教育格局,实现了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的飞跃,被誉为“集团化办学模式”。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前提。党委书记、院长朱国材教授尤其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他以超前的办学理念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按照“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不断强化师资力量,提高办学水平,拓宽就业渠道。为此,学院制定了优惠的政策,吸引高层次的教学人才,对博士研究生赠送三室二厅住房和5-10万元安家费,硕士、教授及外籍教师,赠送二室二厅住房和3―5万元安家费。先后招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120多人。不断选送年轻教师到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阵容强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该院现有外籍教师8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的占教职人员的比例达32%。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优惠政策保证了师资队伍的稳定,激发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创造出新的科研成果。近年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与山东大学联合开发实验成功的型芯硅胶项目,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学院禹龙高科技开发总公司结合学生实习实验开发成功的磁力节能发电机和百灵杀菌剂等化工项目均达到了省级先进水平。
  
  培养技能人才广拓就业之路
  
  近几年,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较快,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是发展最快的一种教育类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强化内 涵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凝聚办学理念,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朱国材说:“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基础能力,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抓住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过程中必须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思想。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个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这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途径的体现。高职教育只有深深扎根于产业之中,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与相关行业、企业及政府部门开展了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合作,与社会各界建立了互动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
  现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精确前瞻的专业设置,造就了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宽阔平坦的就业前景。学院以就业指导中心为基点,以山东重点企业为基础,逐渐辐射到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长江三角洲、京津塘地区和山东半岛为主渠道的三大就业网络,与海尔集团、诺基亚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等全国10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选送体系,通过行之有效的校企双选会,保证了95%以上的毕业生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塘地区和山东半岛就业。
  2006年6月,教育改变中国组委会、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全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教育部新闻办公室联合授予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全国首批十所就业型重点大学”称号。
  
  创新办学模式一院三区鼎立
  
  我国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是历史性的。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国家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这样做既有利于当前缓解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把职业教育同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及就业准入紧密结合起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学校变大了,如何才能变强? 在学院办学规模突破1.5万人大关之后,朱国材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科学地提出了“内强素质创一流,外塑形象铸精品”的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核心――创建国内一流高等职业院校;搞好两个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现代化新校区建设;完成三个转变――规模向质量转变、一般向特色转变、普通向精品转变;实现四个突破――办学理念突破、办学条件突破、办学模式突破、办学水平突破。随着学院立体办学格局的形成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学院提出了“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接轨世界”的办学思路,在各省及省内各地市都设立了招生办公室,建立了完善的招生网络,并利用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树立学院的形象。招生范围扩大到黑龙江、海南岛、新疆等27个省、市、自治区。根据招生情况和新生增长速度,学院现有的校区已经不能容纳更多的学生就读,为此,学院创办了“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青岛校区”。青岛校区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新模式,被誉为中国高职异地合作办学的典范。
  朱国材敏锐地预见到高等职业教育必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而迅猛发展。为抢占先机,决胜未来,他明确提出了创建全国一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和“以社会需求为依归,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一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和特色为根本,以课程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五大体系为支撑,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这些理念蕴含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和“全员育人”两大创新性成果,纵向反映了全过程育人的思想,强调学生应当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横向反映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强调学院应当质量、结构、规模和效益协调发展。2006年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济南校区成立。至此,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成功地抢占了山东省济南和青岛两大都市的职业教育高地,一院三区的立体教育格局正式形成。
  
  面向全国办学接轨世界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类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它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特色,既区别于传统的专科教育,又比国外的职业技术教育更有优势,肩负着大批量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中,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优秀品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尤为重要。
  朱国材谈了对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他说:“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快速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贯彻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要求,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战略任务,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极其重大的历史使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通过推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提高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正面影响力和强大竞争力,形成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模式和品牌。”
  学院实行开放办学,加强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合作,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发展前景日益广阔。学院从英国、波兰、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提高了师资档次和教学水平,逐步实现与世界接轨的目标;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创建了“远程教育学院”,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联合建立“山东中澳国际学校”,依托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在海滨城市青岛筹建了“山东电影职业学院”,还与韩国世明大学、骊州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与马来西亚双科技大学、基建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与美国高校就联合办学事宜正在积极进行磋商,并将加拿大电影学院中国培训中心、莫斯科电影学院中国培训中心设在学院。这一系列的措施,为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朱国材说:“开放性办学是高等 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质量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教学内容科学、先进,支持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条件满足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培养途径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保证人才培养达到设计标准。”
  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已被列为山东省重点发展的高校之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早日将学院建成拥有2.2万在校生的本科院校,学院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学院建筑面积迅速扩大到32.3万多平方米,形成了配套完善的教学区、学术交流区、实习实验区、体育运动区、科技实验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域。2006年学院新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达到69万册,电子图书达到120万册。院校图书馆同时挂牌为山东省禹城市图书馆。
  
  以德育人打造高职教育品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对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院校长对院校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的能力,直接关系到院校的荣枯兴衰。
  朱国材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把主要的精力用到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上。他亲自参与学院的未来发展规划、办学理念更新、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师队伍优化等工作,真正把教学质量当作院校发展的生命线。
  院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学院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把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作为第一质量对待。
  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吸引了社会各界与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国家部委领导、省市领导多次来学院视察指导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赞誉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走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一条新路子”;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吴官正亲切接见朱国材院长,高度评价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为“齐鲁大地的一面旗帜”;在“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大型成果展览会”上,朱国材院长代表全省高校做了典型发言,受到了吴官正书记的亲切接见。原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同志亲笔为学院题词:“创办高校,敢为人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副省长邵桂芳称赞学院“经过10来年的发展,走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一条新路子,令人震惊”。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学生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山东省副省长黄胜批示:“该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办学路子,符合发展实际,取得的成绩非常显著,建议给予大力宣传、推广、支持。”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及山东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学院的办学经验。《求是》杂志赞誉学院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党委书记、院长朱国材教授先后被评为“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垒省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院校名校院长”;2005年被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组委会评为“2005年全国杰出教育创新人物”,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教育热点问题高层研讨会;2006年被评为“中国职业教育优秀人物。”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之重要,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它不仅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要进一步增强。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朱国材说:“回顾几年来学院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质量。正确地认识和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并在教育教学中强化这些特色,是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的基础和关键。”
  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融合中,在大禹治水名扬天下的圣土上,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正以新的姿态、新的理念和新的举措,立足当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辉煌的未来。

相关热词搜索:职教 中国 特色 打造中国特色的职教品牌 工业园打造特色品牌 打造特色品牌农行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