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距国际金融中心的梦想有多远_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哪些公司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2007年,对于中资银行来说,是个“坎”,如跨不过去,就会在即将到来的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中贻误战机,陷入被动挨打之困境。然而,对于外资银行来说,意义却迥然不同: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来了――这让众多外资银行心跳不已,加紧战略布局,提速本地化进程,全力冲刺中国市场。一场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博弈,在这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之初,静悄悄地展开了。
2006年以来,随着外资银行在华分行数量的增加,经营领域的扩大,外资银行加快了在华管理决策功能向主报告行集中的步伐。现已有28家外资银行指定上海分行作为主报告行,有4家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区管理总部,另有3家外资银行也计划将中国区业务管理、资金管理、营运中心迁至上海。已经设立管理总部的外资银行纷纷充实、调整管理总部的人员配置,细分、增设管理总部的职能部门,进一步强化其集中管理的功能。这让我们在中外资金融机构对决中对上海投入更多的目光。
总部迁移上海的背后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鉴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环境,大多数跨国公司将地区性总部选在了北京,为的是可以更方便地与各级政府部门打交道。随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分别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亮点,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等制造业密集地区为基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显示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劲趋势。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许多跨国公司开始陆续将地区性总部放在了上海,包括金融机构,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
金融是现代经济最敏感的神经,金融问题往往是经济问题的最先体现,金融问题的解决,也往往取决于经济问题的解决。因此,当我们站在经济的高度,看待北京金融机构迁移这个问题时,我们隐隐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上海,具体地说,是来自中国金融中心的竞争。
为什么国外金融业钟情上海?
上海曾是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发源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曾是西太平洋地区金融机构最密集的地方,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在远东地区首屈一指。重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
1991年2月,邓小平在考察上海时说道:“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本构想。2001年,国务院在批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中,再次明确要把上海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5年打基础、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上海就逐渐向国际金融中心的雏形发展。由于具有深厚的历史积累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加上中国政府许多重要的金融改革开放政策都首先在这里进行试点,许多世界知名的金融集团都将上海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城市。
自从1990年上海成为继经济特区后第一个可引进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沿海开放城市至今,知名国际金融企业先后在这里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和代表处。上海的金融资源也进一步集聚,基本形成了银行和非银行、中资和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上海已经汇集了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达2988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总资产和总负债均占全国外资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的50%以上;截至2006年6月30日,在沪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538.2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1.12%;实现税前利润14044万美元,同比增长13.73%。上海市外资银行分行(含法人)达到60家,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含外资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代表处共计103家。
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首批9家外资法人银行落户上海。而且,早在1992年,上海即根据中央决策,定下了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战略目标。多年来,上海重点围绕金融中心的目标,着力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在要素市场,上海已经建立起包括证券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在内的层次比较齐全的金融市场体系,是国内金融市场体系最完善的地区。
而北京,除了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部所在和个别的资本要素市场外,在金融中心的建设上实在是乏善可陈。毕竟,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市场核心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具备资产管理和完整投资功能的,货币市场则是投资性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两者有所区别。而北京没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就表示金融体系没有储备财富的功能,就无法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更谈不上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虽然不是首都,中央银行也不在上海,但这些都不可能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障碍。如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总部设在首都华盛顿,但美国的主要金融中心却在纽约。经过近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上海事实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金融城市,已为迈向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基础。2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有良好投资环境,上海正逐步向国际金融中心迈进,金融市场潜力巨大。这正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金融企业入住上海的真正原因。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任重而道远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的。同时上海自身及其所依托的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潜力、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巨大总量与增长前景等,都将对金融服务产生巨大需求;而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通讯、相对集中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发展迅速的现代信息技术等,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体系应该具备三大功能:一是要有效推动这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不要出现大的波动;二是要有一套有效的分散、化解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风险的机制,从而保证经济财富增长的永久存活;三是要使居民、劳动者、投资者能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效益。而目前上海的金融体系还没完全达到这三项功能。上海尽管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的进步,但与一些已建成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地区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无论在硬环境还是软环境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上海要实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还要走很长的路程。
选择发展模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需要与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进程协调一致,与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协调一致。在发展模式选择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应该把自然演进和政府推动两种模式结合起来。从国际经验看,两种模式也从来不是割裂的,自然演进模式也需要政府的推动,政府推动模式也需要自身与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来支撑。因此,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在选择发展模式方面,要综合自然演进模式和政府推动模式的特点,抓住机遇,加快改革与开放,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国家支持、地方推动、市场驱动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金融中心的发展。
借鉴国际经验,强化金融创新。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突破,需要更多地了解关于金融市场建设、管理框架、产品创新、交易方式、清算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和经验,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金融机构的合作,以此来提高中国自身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技术创新的能力,努力为离岸业务等金融创新在上海发展提供特殊配套政策和优惠条件。
优化金融软环境,在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利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机遇,推动上海金融运行机制和体制创新,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立法工作;二是充分发挥金融仲裁机制在金融交易争议解决方面具有的专业、独立、保密、快捷、低成本等独特优势,积极发展专门金融仲裁机构,建立良好、高效的金融争议解决机制,使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争议仲裁中心;三是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信用采集体系、信用评级体系和失信惩戒体系,积极推动全国基础信用信息库落户上海,使上海成为信用信息服务中心。
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上海全国性票据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以上海证券市场改革与发展为重点,争取使上海证券市场尽早成为中国的主板市场;推动各金融市场之间的创新与联动,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机制。积极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层次的工作:第一个层次,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组建地方性的金融控股公司,为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培养有竞争力的本地机构。第二个层次,推动相关全国性银行、证券以及保险公司的业务、营运中心机构化并争取其落户上海,同时争取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市后,其上市公司总部落户上海。第三个层次,继续大胆吸引外资银行中国总代表处或主报告行、管辖行等落户上海,把上海打造成“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管理、运营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上海 有多远 金融中心 上海:距国际金融中心的梦想有多远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