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云 梦想在同一个世界《绽放》]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吴祖云 1955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为潇湘电影集团高级导演。执导过多部电视剧,如《人在高墙内》《铁色高原》等,耗时两年拍摄的电影《他们的船》被国家广电总电总局定为2007年重点影片,获国际最佳环保电影奖。2008年5月完成的影片《绽放》,被奥组委定为2008残奥会献礼片。
“残疾人对艺术的追求,实际上也是在绽放人的一种快乐。这样一种自我跨越的精神,正是奥林匹克精神。”导演吴祖云如是诠释自己的新作《绽放》。作为2008年残奥会献礼片,它仅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摄制完成,这也创下国内影片制作耗时最短记录。
奥运会开幕后的第二天,一身无袖T恤,哧溜儿光头的吴祖云出现在记者面前。稍作寒暄,他主动发问,“感觉昨天的开幕式如何?”前一天下午才从长沙坐火车来到北京的他虽然身体有些不适,但还是坚持和家人看完了那台晚会。
言及《绽放》这部影片,他选择把别人的“功劳”摆在前面说。诸如是北京一家影艺公司把握住了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的会议精神,想到要制作一部反映残疾人生存状态的片子;中国残联相关部门从中安排,推荐摄制组去浙江杭州定点采访那里的省残疾人艺术团,挖掘素材。吴祖云坦言,拍摄这部影片自己节省了很多的中间环节。
用文艺形式展现体育精神
吴祖云概括自己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拍摄地点全部在杭州,故事情节也不复杂:一群为了艺术的残疾孩子和老师们编织着他们共同的梦想。
美丽的西子湖畔,残疾人艺术团里,盲人弹奏流出的琴音,聋人旋转展现的舞姿,肢残人亮嗓唱出的歌声,好一部文艺味浓厚的片子!诗意化的画面似乎与“硝烟四起”的体育赛事相去甚远。至于为何会选择该片作为残奥会献礼片,吴祖云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影片在创作之初并没有定位为残奥会献礼片,毕竟在国内要贴上这样一道标签是件很慎重的事情。用他的话讲,拍摄制作完影片他这个导演就算“交差”了,至于后期的事情有专门的人在做。不过他也说,自己为影片找准了切入点。
2008年初,主创人员赴杭州采访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你最快乐的是什么?”“别人不把我当残疾人看待。”这是吴祖云与一位残疾学员的对话。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吴祖云放弃了拍摄该群体从小到大成长历程的最初思路,“那样很快会陷入到自强不息的俗套,也就让主旋律太过外显了。”他想以2008年残奥会在北京举办的大背景作为影片的契机,找到一个与国际对接的高点,这就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不能太“国产片”。吴祖云通过表现几个残疾人对艺术孜孜以求的追求,来展现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精彩瞬间;另外艺术团中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友谊,残疾人与残疾人之间的团结,也绽放出一种快乐,一种精神。“超越、融合、共享”――残奥会的口号,吴祖云找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再说了,文体本就不分家嘛。”他对自己选择用文艺形式展现体育精神有些得意。至于有人说“绽放”这个名字不够艺术,吴祖云一笑而过,“直白、简单就好,深度由内容来表现。”
四个人物一台戏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影片《绽放》以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的发展历程为创作背景,塑造和再现了盲女钢琴手“月明”、肢残歌手“大凯”、聋女舞者“乔吟”和残疾人艺术团“方团长”、“关老师”既普通又特殊的生活经历。
在一次残疾人艺术团到月明家乡小镇巡演时,团长方颂扬偶然听到月明弹奏的琴声,她牵着月明走向镇上礼堂的舞台,这也是月明第一次登台表演。本以为找到了归宿的月明很快就不得不面对现实:方颂扬所率的残疾人艺术团只是个业余的艺术团体,演出任务一完就得解散,演员们还得回去干各自的事情。她并不能拥有一份弹奏钢琴的稳定工作。在一次次找工作遭拒后,月明无奈去学做按摩。方团长坚决让她辞去了这份工作,她要求月明爱惜自己练琴的双手。后来月明没有靠社会的怜悯,而是在与健全人的竞争中“赢得”大学音乐教员这个职位,成为一名站立在当代学子们面前的残疾人教师。她终于实现了与健全人享有同样生活的理想。
以月明寻求弹钢琴的工作构成叙事主要线索,一系列情节穿插而至。方团长在法庭当手语翻译时遇上刑满获释而无家可归的聋女乔吟。原来由于没人沟通,她被引诱去偷了东西,因害怕出去后依然孤独的她宁愿选择继续待在看守所里。方团长见乔吟有些艺术天赋,无奈之下把她带回团里教她跳舞。在月明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下,起初怎么也跳不好的她终于发挥出了舞蹈天赋,性格也从压抑自闭还原为活泼开朗。
车祸使原本风度翩翩、极有发展前途的歌手大凯成为肢残,失去自信的他不再登台演唱,后来被月明的琴声所打动,也进入到残疾人艺术团。起初,装上一副属于自己的假肢后,他宁可训练迟到也要先买上一双心仪的鞋,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和别人一样了。然而,在又一次巡演开始的时候,他却毅然扔掉假肢勇敢地站立到了台上,真正找回了自信。
紧紧串联着前面三个人物的就是他们的团长方颂扬,戏外的她就是由聋哑母亲哺育长大,从小便会手语,比别人有着对残疾人更深的理解。戏里不论是对待月明,还是后来的乔吟与大凯,她都给予他们最真诚的帮助,她的座右铭是:没有残缺的人只有残缺的心灵。十多年里坚持张罗残疾人艺术团,就是要给那些有着艺术天赋的残疾人展示才艺的机会。
四个人物,不同的生活轨迹,却都实现了各自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超越。吴祖云借助此片想告诉观众:一时的挫折算不上什么,只要敢拼,人人都可以赢回属于自己的成功。
抒情而非主旋律
大片有大腕、大制作;商业片有动作、刺激的情节,而《绽放》是一部很朴素,不哗众取宠的片子。它拿什么作为看点?吴祖云的招数就是既不拍成“苦情戏”,也不单纯是“励志篇”, “每一个残疾人都有很痛苦的人生经历,但影片不能纯自然主义去表现他们的不幸。”而是找到人类共通的“精神绽放点”:团结、关爱,进取。
以关爱残疾人为主题的影片,往往容易落俗套于说教式表现方法,尤其对于第一次接触该类题材的吴祖云而言。两个月前凭借影片《他们的船》获得“国际最佳环保电影奖”的他依然沿袭了上次的风格:浓浓的情感主线贯穿全片始终。只是上一部以一个普通人家不屈不挠重建家园传达坚强与大爱,而这一次以平实而不失浪漫的散文式风格叙事。正如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清给予该片的评语:“影片在淡淡的诗意化的画面当中显示出残疾人精神向上的力量。”
月明被迫像大多数盲人一样练习按摩,一边是美妙的琴声,一边是残酷的现实,“这就是与主旋律略显背离的地方。”吴祖云说自己这样做只是不想让影片过于理想主义,“毕竟它是残奥献礼片,得考虑国外观众的观看。”
月明与乔吟、月明与大凯,他们在追求艺术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萌生出亦友谊亦爱恋的情感让影片彰显出一份青春活力。月明与父母的感情着墨不多,回到家乡演出时把积攒的工资递到母亲手中时,月明终于实现了“尽孝心”的夙愿,钢琴曲中父母送她离开的场景让父母与子女深厚的感情落地生根。“根上情感才是‘真’。”在艺术团又到解散临别时,他并没有安排团长说出“我也要退休了”之类话,因为“如果这样,整部片子就成了描写团长个人的先进典型。”影片里,平日严肃的团长只是流着泪对大伙说:我爱你们⋯⋯
特殊的拍摄
为追求影片艺术风格的真实与完美,除女主角月明外,片中艺术团团长、聋人和肢残人演员均启用了本色演员,他们大都第一次“触电”。影片为此创下了一个纪录―――国内启用残疾演员人数最多的一部电影。
“拍了这么多片子,都比不上这个剧组‘特殊’。”吴祖云说,电影拍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剧组里不少人都打得一套流利的手语,就连导演说戏,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手势与他们交流。“真的很不容易,就像跳舞那段,她们根本听不到音乐,我和副导演就只好用手势帮她们对节奏,然后再跟他们‘讲解’,这里快一点,那里齐一点。必须花上比常人多好几倍的时间来跟她们说戏。”
不过,拍摄这部影片给他带来更多的还是演员们的那种热情和善良。当听到导演一说“过”,他们都兴奋地用双手食指平行交插,竖起大拇指向导演和摄影友好示意;他们漂亮的手语加生动的表情,常常感染着剧组人员。
临别,吴祖云说希望有机会能再拍部有关残疾人题材的片子,到时候会更少一些主旋律的东西,更贴近生活本色。
相关热词搜索:绽放 梦想 世界 吴祖云 梦想在同一个世界《绽放》 梦想在新学期绽放 梦想在那一刻绽放作文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