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性 [盈利与责任和谐共进:西方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2006年12月10日,穆罕默德?尤努斯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这位社会企业家用27美元,30年光阴,打造出孟加拉国放款规模最大、专属穷人的乡村银行,扭转了一亿人的命运。他的著名的“穷人的银行”以及与他’同样取得成就的企业向世人宣示:企业不仅是创造利润的社会单元,还应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于是,社会企业、公司社会责任正从多个维度重新塑造全球企业行为的评价体系――一个企业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和福祉密切相关。
理论建树:西方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演化
公司社会责任是人类文明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当时社会的道德准则和文明规范,对企业的一种期望和要求。
西方国家最初的企业并没有社会责任的概念。他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赚钱。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诞生了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将企业的功能几乎等同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高效地使用资源以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公平的市场价格销售给消费者,就算尽到了最基本的社会责任。这种认识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要求。实际上,这是企业在自由经济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下,自动地或无形地履行了社会责任。
进入18、19世纪,早期发展的西方国家由于经济成长的不平衡,也由于慈善事业是一种传统美德而被认为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历史发展到当代,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期望边际效用递减,对生活质量则有了更高的追求;与此同时,人们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副产品”――环境污染、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等,有了更多的了解与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的社会责任扩展到包括教育、公共健康、就业福利、环境保护、节约和爱护资源等更为丰富的内容。
1916年,美国的克拉克最早提出了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1953年,“公司社会责任之父”鲍恩发表了《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开启了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现代辩论。他将其定义为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府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其后,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的公司社会回应、80年代的公司社会表现、90年代的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全面结合和21世纪的公司公民时代。1979年,卡罗尔提出了关于公司社会表现的著名的“社会责任一社会问题一社会响应”三维模型,明确了社会责任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20世纪90年代,公司社会责任研究通过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全面结合,取得了超越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力量。1999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提出了“全球契约”九项原则,世界银行、欧盟、经合组织等知名国际组织也纷纷给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基于“责任”的本质规定性是殊途同归。21世纪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进入了“公司公民”时代。韦多克提出的“三重底线”,是一个包含了赢利能力、社会关注和生态持续性的综合衡量方法,将公司的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放在与财务目标同等重要的位置,反映了对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承诺。公司公民通过将公民的概念从个人延伸到公司,对公司社会责任思想加以继承、发展和突破:它将公司社会责任,从一种个人自愿行为发展为公民观下的公民对社会的义务;它重新审视了新时期下公司的地位与作用,直接触及了公司与社会的关系这个本质。
追寻上述演变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总是与它所处的历史阶段如影随形,并被不断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其演化总是聚焦于现代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个核心。公司社会责任不是可以无限扩展的,而是有限度的;企业必须在盈利与责任之间取得动态平衡,两者在约束与互动中和谐共进;责任实际是企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外延,是一种软竞争力。
实践成效:西方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付诸实施
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西方社会责任思想的演化,其意义在于,它不断推动并化成了公司社会责任在不同时期的实践。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践公司社会责任已形成了一场运动,并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汇成了国际化的浪潮。公司社会责任的付诸实施,关键在于其量化,因为责任唯有嵌入到公司的内部运营流程,才能成为公司真正的战略构成并引领公司的持续性成长。这个量化体系就是全球通用的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它于1997年10正式公开发布,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构思突破了传统的守则形式,把非经营性、非技术性的抽象的道德、精神、理念层面的东西指标化,而其设计又注重适于各行业,为切实解决公司社会责任问题提供了一个普适性的工具,成为衡量企业的道德指数,从而为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所接受。
西方国家大多有自己的公司社会责任监督组织,以促使企业尊重道德、人类和社会环境为目的,通过规模化的活动凝聚公众力量,反映公众心声。这些组织的宗旨大同小异,通常是以追求伦理的、慈善的或环境的社会责任而获得商业的成功。
1990年成立于荷兰的“洁净衣服运动”,其宗旨就在于改善成衣、鞋类与运动服装业工作条件;其任务包括发起公众行动、提供消费者讯息、与企业谈判协商、支持女性劳工团体等。该组织于1998年建立了一部适用于成衣、鞋类与运动服装业的劳动行为规范。目前加入该组织的欧洲国家有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与英国等9国,组织网络涵盖各相关工会、非官方机构、宗教、妇女运动及消费者保护团体等。再如国际玩具商协会,它成立于1975年,最初目的是应对欧美日益发展的玩具安全标准,以提供安全的儿童产品。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该协会已有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以及中国等在内18个成员国,除了协调产品和安全规范之间的关系外,还注重玩具生产的道德标准。
由于西方国家这些有力度的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监督组织,企业为了持续经营、抢占市场就不得不将公司社会责任纳入其规章信条。如美国强生公司早在1943年就制定了公司信条,明确指出公司首先是对顾客负责,然后是对雇员、社区和股东负责。可见,西方公司已将盈利与责任有机地联系起来,不断进行着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实践。
西方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越来越富有成效的实践,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理论基地扎实,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二是社会公众意识较强。三是监督组织齐备,企业自律性强。
差距与成长:中国公司社会责任建设任重而道远
在中国,公司社会责任还是一个较新的话题,但在当前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和人均收入跨越关键性门槛的大背景下,这又是一个非常有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领域。中国以改革开放30年来GDP年均增长9.8%的骄人业绩,跃升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然而其背后却是生态透支的巨大代价。十七大提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既是建设“和谐中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本质要求,又是努力实现盈利与责任和谐共进的具体体现。
公司社会责任概念正式引入中国是在2002年8月,当年召开的“经济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根据联合国开发署提供的一份会议材料,详细介绍了公司社会责任这个概念。2006年,中国第一本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2005社会责任报告》出炉。2006年10月,企业社会责任同盟在北京成立,包括招商银行等在内的14家知名国内外企业共同组成了这家非政府组织。
目前,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联系最紧密的还是全球供应商性质的企业,他们主要通过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来体现其社会责任。对于承担社会责任,欧美企业是为了保护已全球化的市场;中国企业才刚刚走出国门,主要是为了争夺市场。为解决中国对此领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运行的滞后与不足,要求我们一要进一步推进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探讨与调查,加强宣传与舆论引导,并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二要加快建立健全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加强企业自律以及社会公众、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监督,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约束与监督机制。三是尽快建立公司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和报告制度,并体现本土地和国际化相结合的要求。
综上所述,追溯西方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建树与实践成效,最终是为建立一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建设全球的生态文明,并由此付诸切实行动。作为全球的重要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不仅要以绿色崛起为支点或突破点,更应以“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肩负起大国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责任 共进 盈利 盈利与责任和谐共进:西方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谁 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