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江泽民出京考察第一站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从开始提出三峡工程设想,到三峡水电站第一批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历经漫长的85年。   中国没有哪一个工程像三峡工程一样遭遇到如此之多的疑虑。三峡论战在上世纪50年代还只是“小圈子”里的事。到80年代,它赫然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报刊上到处充斥着三峡工程的话题:建还是不建?早建还是晚建?低坝还是高坝?争得不可开交。
  
  李鹏日记曝光交锋
  “建设三峡工程,孙中山设想过,毛主席、周总理都为此付出过极大的心血。但是,在当时的历史阶段,都不具备建设三峡这样巨大工程的客观条件,只有在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才有施展这个伟大宏图的条件。”李鹏在《三峡日记》一书中说,决定三峡工程命运是在1985年1月19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邓小平在参加建设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有关合同签字仪式后,详细询问了三峡工程的情况。
  “我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三峡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组长。小平同志听完我的汇报后指出:‘三峡是特大的工程项目,要考虑长远利益,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好的东西。’‘低坝方案不好,中坝方案是好方案,从现在即可着手进行。’”
  当谈到三峡移民要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时,小平说,“现在的移民方针对头了”,针对李鹏自己提出的“正在考虑成立三峡行政区,用行政力量来支持三峡建设,做好移民工作”时,小平讲,“可以考虑把四川分成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一个以成都为中心。”
  关于三峡工程所遇到的激烈争论,李鹏也感受到了,在1982年12月17日的日记中他写道,“下午4时半,万里在人民大会堂118厅找我谈话,胡启立也在场。他在谈到三峡工程时说,三峡是个好项目,但目前看来,工程投资太大,尚不具备建设条件。”
  李鹏在1985年9月24日就三峡省和三峡工程事向国务院提出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气氛不顺,硬把三峡问题提出来,造成顶牛局面,对工作也没有好处。不如把工作做透,使之水到渠成。”
  在《三峡日记》里,李鹏回忆,“江泽民同志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后,第一次出京考察的地方就是三峡坝址。1989年以后,所有关于三峡工程的重大决策,都是由江泽民同志主持制定的,他对三峡工程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1998年朱?基总理任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以来,对三峡二期工程及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里的支持 很关键
  有的专家认为三峡工程投资太大、移民太多、泥沙淤积、上游洪灾等问题,建议“还是到21世纪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再决定为好”。
  1991年,钱学森在地理科学讨论会上,明确指出:“三峡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瑞士差不多,为什么不能把三峡建成为东方的瑞士?”他认为,对三峡工程之所以有这么多看法,实际上是由于它不只是一个水利问题,而是我国长江流域的地理建设问题。
  1992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李鹏在当年2月20日的日记里写道:晚7时半,去万里同志处。他对上三峡工程态度积极,认为关于三峡工程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程度都足够了。
  在1992年4月3日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未按表决器的25票,投赞成票的共占出席人数的67%,超过2/3。
  李鹏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令人十分欣慰的是,争论近40年之久的兴建三峡工程,在今天人大举行的全体大会上,终于获得通过。三峡工程从论证转入实施阶段。
  
  有人要求停建三峡
  三峡工程不仅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移民人数最多,同时也是资金投入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开工之后,各种意见也没有停止。一直有反对者上书中央领导:“建议听一次反面意见”,“建议暂缓上马”,“建议继续论证”。
  李鹏在《日记》中写道,“朱?基对我说,有人给他打电话,要求中央停建三峡工程。他已报告江泽民同志”,“江泽民同志在电话里向我谈了几点:有人上书要求停建三峡工程已被制止,要他从大局出发。”
  1996年8月1日,新华社的一份题为《三峡移民成败关键在管理》的报告被报至中央领导案头。报告里写道,记者在库区调查发现,管理上漏洞百出,涉及移民的经济犯罪迅速蔓延。
  此事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李鹏在日记里写道,江泽民同志就此事问他,“不知道情况是否属实,十分令人担忧。”李鹏在了解情况后给江泽民写信说“确实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诸如管理松懈,发生贪污挪用移民经费问题等等”,李鹏在信中提出了措施:加快重庆市的组建,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移民局;经中纪委批准,在三峡建设委员会设立“监察局”,专门从事对三峡工程和移民的经费的监督。
  1999年,重庆市审计局查出丰都县原建委主任、国土局局长黄发祥贪污移民资金1600万元的重大案件。2000年,黄发祥因此而被法院判处死刑。
  2006年10月,李鹏到重庆考察,回忆了中央启动三峡工程及决定在重庆设立直辖市的过程,通过考察看到重庆发生的巨大变化后,他感慨地说,重庆迅速发展的事实证明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胡锦涛多次过问防汛
  温家宝亲自指挥堵口大战
  1997年大江截流前,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考察三峡工程。他深入到职工食堂、宿舍,实地了解三峡建设者的生活情况,并且说:“我也曾是一名水电建设者,面对如此宏大的施工场面,耳闻目睹同志们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感到十分振奋,很受鼓舞。”
  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既考验着中国,也考验着温家宝。当年无论是江泽民还是朱?基考察防洪大堤的时候,都有一个儒雅的年轻身影陪在身边,他就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的温家宝。
  在长江干堤决口时,温家宝直奔大堤决口处,亲自指挥堵口大战;他踩着洪水退后留下的淤泥,到群众家中,坐在湿漉漉的小凳上,和灾民话冷暖、唠家常。
  2010年夏天,处于主汛期的中国江河再度发威。胡锦涛多次过问防洪情况,温家宝亲自前往灾区视察。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防汛抗洪工作的重视,不言而喻。
  2010年7月底,温家宝涉水走到江边群众中间,询问他们是否担心大洪水,大家说,经过综合治理,再加上三峡水库拦洪调峰,比以前安全多了,心里也比较踏实。温家宝听后说,修建三峡工程、加固长江两岸堤防对于长江防汛抗洪起到重要作用。
  温家宝指出,从建国以来,这60年我们水利建设和防汛、抗洪、抗旱,无数次的斗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水资源的治理、保护和利用都要按科学规律办事。
  
  79条裂缝 朱总理怒斥
  中国的“98世纪洪水”,在中国大地到处肆虐。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朱?基在九江视察灾情,怒斥号称“固若金汤”的防洪堤是“豆腐渣工程”。
  1998年12月,朱?基到三峡考察时强调,三峡工程是“千年大计,国运所系”,质量是三峡工程的生命,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他还告诫说:任何一点马虎都会遗祸子孙。
  2002年初,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人员在已建成的三峡左岸大坝共发现浅表层裂缝79条。专家鉴定,这些裂缝均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不会对大坝安全构成影响。尽管如此,此消息还是引起舆论哗然。
  媒体报道数日后,朱?基就来到了三峡工地现场,严厉地批评施工单位:“你们是想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视察结束合影时,朱?基总理让工程监理人员和他并排站在一起。朱总理说,得给监理人员提高地位,让他们上一个台阶。也正是在此次朱?基总理考察三峡工程和库区之后,国务院决定成立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由国务院直接派出质量检查专家组,这在重点工程中是绝无仅有的。
  台湾的郝柏村(曾任台湾“行政院长”)去三峡工地看了后,感叹说:“这是铜墙铁壁啊。”
  (来源:《李鹏三峡日记》《?望新闻周刊》《?望东方周刊》《环球人物》《人民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第一站 考察 江泽民 三峡:江泽民出京考察第一站 三峡工程近百年大事回放 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