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意蕴 [《霓裳羽衣》的审美意蕴]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意境是艺术创造的产物,作为意境表现形态的形象极其深远意蕴,都是创作者调动自己在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诸多感受与体验进行艺术创造想象和再创造想象的结晶。《霓裳羽衣》堪称唐乐舞的典范之作,其中优美的乐声舞态,流入出作者内心的欣?和喜爱,熔铸了具有生动形象和深远意蕴的艺术境界,表现了幻想主义,反思了乐舞与人的情感以及“乐舞”艺术的超前显现,有着身临其境之感。
  众所周知,舞蹈艺术是靠人的形体动作作为表现材料的,单一动作被称之为元素,如同音乐音符一样,单个音符不成乐句。人的形体装饰也构成舞蹈的元素之一。《霓裳》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着人间俗衣服”,即演员头戴“步摇冠”,披上彩虹般的“霞帔”,下穿色彩斑斓如虹的“虹裳”(即霓裳),佩饰则是“钿之婴累累佩姗姗”,不管是从“霓裳”“羽衣”释名来看,还是从舞蹈艺术中以人为主体的人的着装配饰来说,都极富幻想,轻飘飘然,引人入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再从“飘然旋转或雪轻”得知,它形容的是优美舞姿“回雪轻”,也说明所着的是如雪的白色“羽衣”,这种“羽衣”能“飘然旋转”,极大可能是用以羽毛为装饰或羽毛图案的舞衣,带有“仙人”装束色彩,这种服饰特点,也预示着《霓裳羽衣》的审美性。如同布洛赫的幻想主义艺术论中所说“艺术的本质同幻想,同对世界审美的超前显现相联系”,霓裳、羽衣及外在服饰隐约的暗示了《霓裳羽衣》的审美幻想。揭示了被隐匿的、尚未展示的意义,具有一种预示或“预先推测力”。
  《霓裳羽衣》是唐朝开元年间比较盛行的宫廷燕乐,属梨园法部演奏的“法曲”,一种特定结构、包括器乐、歌、舞三种艺术形式的大型表演。《霓裳羽衣》是燕乐的代表作。它是唐玄宗在开元初年立足于传统的清乐和雅乐(所谓“华夏正声”)的基础上,融合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奉的胡曲《婆罗门曲》进行艺术加工而成。开始命名为《婆罗门曲》是印度祀神的伴舞曲,直到天宝十三年,太乐署才把这种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正式标记,此曲也从天竺乐曲脱胎汉化了。《霓裳》是根据《婆罗门曲》加以修饰润色而成,籍以表现幻想中的神仙仙境。从文献记载说明,唐明皇是个道教痴迷者,一心追慕虚幻的神仙仙境,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印度祀神曲《婆罗门》,其基调和道教宣扬的神仙仙境基本吻合,只加以适当的修改润色,用以表达神仙仙境的幻想。如同伦理学的至善是对人类完满存在的完满呈现一样,艺术也是“对人内在完满世界的超前显现”。《霓裳羽衣》中追求神仙仙境,正是作者唐明皇道教痴迷的完满显现,这种幻想精神渗透到作品中,是对世界人的内心和未来世界发展可能性的超前或预先推测,一种能揭示本质的幻想,体现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有着追求虚幻的飘渺境界、保存着一块审美的净土的思想,但这种保存只是幻想性的。《霓裳羽衣》是幻想所驻足于理想世界,幻想是包括此曲在内的所有音乐的主要特征。乐曲“作为内在幻想性艺术,整个的超越了所有经验的存在”,而幻想性有使乐曲具有一种指向未来、揭示趋势、造就新人的作用,而且,乐曲有“拯救和抚慰的作用”,在乐曲的概念中能确立“一个新的自我”,―个“进行预想的自我”。由上可见,整个《霓裳羽衣》渗透着幻想原则,体现着一种进行改造,超越显示,走向完美未来的乌托邦精神,这正是中国道教老庄思想追求虚无缥缈的神仙仙境的寄托,也是布洛赫乌托邦哲学在美学上的延伸和应用。
  舞蹈的意境创作离不开主题,有了主题才能谈得上意境的创造。《霓裳羽衣》舞所表达的主题是仙境,这从它那飘忽轻柔、凌波微步的舞姿就可以看出来。陈瑕在《霓裳羽衣曲赋》中也说:“尔其绛节回互,霞袂飘扬,或眄盼以不动,或轻盈而欲翔。”可以想见其舒缓轻曼,飘然欲仙之概。唐代,道教被奉为国教,道教“羽化登仙”的思想被世人尤其终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的贵族所接受。所以舞者的打扮――霓裳羽衣,便是这种宗教思想的形象化和美化。这正是幻想性艺术,是创作者创作想象,熔铸了具有生动形象和深远意蕴的艺术境界。
  意境不仅对主题起到了深化作用,而且调动了群众想象力,自然而然融进二度合作的艺术氛围里,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舞蹈的意境创造是一个复杂深刻的问题,《霓裳羽衣》的主题是神仙仙境,它整个主题都在于表现幻想性,只是以希望的形态存在,体现了艺术的超前显现功能。《霓裳羽衣》的意境创造正围绕这个主题而创造。
  一、舞蹈的心态意境。心态是指人的心里活动状态、喜怒、哀乐、忧愁、烦躁等心理活动的表露形式,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复杂多变,在一定的范围里标志着社会某一民族和某个人的精神状态。心态意境的创造多种多样,不同的主体用不同的体裁去表现。《霓裳羽衣》的创造是极富幻想,表现创造者对戏曲艺术,对道教的痴迷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创作者用乐舞特有的符号、语言、技巧和风格在《霓裳羽衣》中塑造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神仙仙境:首先乐舞的标题――《霓裳羽衣》就可以使我们直观的了解作品的含义和作者的精神追求;其次,通过多乐曲的曲调,舞者的装扮和飘飘欲仙的舞姿,反映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追求。总之,《霓裳羽衣》表现了创作者思想意识上对“道”的迷信和精神情感上对“仙”的向往,尽管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但说到底不过是创作者的神仙梦的艺术再现而已。
  《霓裳羽衣》所蕴含的仙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反思乐舞与人精神、情感关系。《霓裳羽衣》所表现的仙境,实际上是创作者求仙思想的真实流露,是创作者幻想中的境界,甚至在创作乐舞时也贯彻了这一主题,体现着一种通过艺术创造、但又超越现实、走向完美的幻想世界。《霓裳羽衣》的创作意图和情感、精神追求,与创作者的精神形成鲜明的比照,并超过了原有的崇道求仙的意味,充分体现了艺术多完美是世界超前显现,而且蕴含了一种警戒的意义,隐约的暗示人的内在世界在实现自身本质过程中对未来非异化的追求和渴望。
  二、舞蹈的情态意境。情态,顾名思义是指“情”和“景”的交融。“情”是人所我为,“景”为客观存在,两者统一形成动态情势。当人与景观产生联系融为―体的时候,情态便在情景的交融中自然的结合,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舞蹈从结构上讲,由开始到结尾有一个发展过程。要想使这个过程进入佳境,必须寻找进入佳境的表现形式,按情态定位,给结尾做好铺垫。
  《霓裳羽衣》飘飘欲仙的乐声舞态和神秘的仙境氛围,情景协调自然带给人形态和意态的审美享受。可以说情态的把握就是“情”和“景”的把握。舞蹈的意境创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她已成为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重要探索和实践。《霓裳羽衣》的乐曲悠扬婉转,舞姿轻盈柔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中,诗、乐、舞三种文艺形式彼此补充,相互促进,情景交融,点染了《霓裳羽衣》虚无缥缈天外神仙世界。形象直观的展现了《霓裳羽衣》的幻想性特征。其形象出神入化、惟妙惟肖,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此意境的背后。可谓内涵深刻,充满哲理。
  白居易《长恨歌》中提到“惊破霓裳羽衣曲”“犹似霓裳羽衣舞”,于是《霓裳羽衣曲》和《霓裳羽衣舞》才被人们所熟知。应该承认,为表现神仙仙境的缓歌慢舞《霓裳羽衣》在演出后是很受人喜欢的。它从宫廷传出后,即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白居易的《琵琶行》“初为霓裳后六么”说明一个作为“商人妇”的歌女,也能够用琵琶演奏《霓裳羽衣》。再如唐开元六年间,朝廷贡举考试,既分别以《霓裳羽衣赋》和《霓裳羽衣诗》为题。通过《霓裳羽衣》反思了音乐乐典和人的情感态度审美追求相系,其中蕴含着情感态度、审美追求给人以精神欣?和人们政治反思。
  《霓裳羽衣》是唐代宫廷的代表作,它反映了盛唐乐舞的风貌,表现了虚无缥缈的神仙仙境,以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表现出艺术的超前显现,折射出盛唐统治的精神面貌,刺激了大量与其相关的诗作,为唐诗的创作增添了新的内容,中晚唐诗人在诗作中表现出了对《霓裳羽衣》的欣?和反思。认识《霓裳羽衣》中意境的表现,在承认《霓裳羽衣》艺术审美价值的同时,有铸造了生动形象和深远意蕴的艺术境界。笔者认为,由《霓裳羽衣》中所呈现出的幻想主义和尚未展现的意义,审美意境之间的关系,暗示《霓裳羽衣》的审美幻想,具有一种“预示”和“预先推测力”。

相关热词搜索:意蕴 羽衣 霓裳 《霓裳羽衣》的审美意蕴 霓裳羽衣 羽衣霓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