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宪 读库【张立宪:被《读库》改变】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2006年2月,《读库》第一期《0601》正式出版发行,这也宣告了江湖人称“老六”的张立宪又多了个头衔――《读库》主编。 因为交游甚广,张立宪被朋友们戏称是京城文化圈的 “交际花”;也因为他本来就喜欢呼朋引伴攒饭局聊人生谈理想。五年过去,文艺气息十足的《读库》和老六一起发生了改变。
变化
在2010年5月前,仝冰雪从没想过和大学老同学张立宪合作。仝冰雪是一位老照片收藏家。这三年来,仝冰雪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藏了一个普通中国人长达62年的影集。从1907年到1968年,这位来自福州的名叫叶景吕的老先生,连续62年请人给自己拍照留念。
仝冰雪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写了下来,和老照片一起,准备出一本书。他知道大学同学张立宪是从事出版工作的,于是带着书稿来请老同学帮忙把把关。
张立宪看完书稿之后,急忙给他打电话,说想在《读库》登这篇稿子,这让仝冰雪感觉很意外。他以前看过《读库》,也知道是张立宪办的,不过,他的印象中张立宪的《读库》和自己不是一个路子,因此并没想过给《读库》投稿。
后来,这篇名为《一站一坐一生》的文章和老照片一起登在《读库1002》。一篇讲述普通人人生故事的文章在《读库》的发表,让仝冰雪对张立宪另眼相看。“看起来,他和《读库》都在尝试着改变,变得不那么文艺和小资。”
“《读库》的确在发生某种变化。”张立宪毫不讳言。
张立宪不否认,最开始自己接触的也就是文艺、传媒圈的人比较多,“崔白水”(崔永元、白岩松、水均益)等人尤其熟悉,最初设立的选题范围因此局限在文化、传媒领域。
比如,以前张立宪很喜欢陈凯歌写的自传《少年凯歌》。陈凯歌在拍《无极》的时候,他便想着,彼时,陈凯歌也人到中年了,应该可以谋划着做个《中年凯歌》什么的。
采访杜琪峰,他又想到一个奢侈的策划:杜琪峰在香港什么地方拍过外景,他们就到那里取景,找摄影师用与当时电影同样的镜头来拍,然后让杜琪峰来聊,杜琪峰觉得太费力,也谈不出什么,就拒绝了。
现在,即使杜琪峰这个选题还能做,张立宪说自己也不会再去做了。他内心倾向已经发生了改变,他认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做。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柴静,从2008年起开始,被张立宪邀请在11月初主持一年一度的《读库》读者见面会。
三年主持下来,柴静注意到,《读库》关注的领域,其实已经比他声称的文化和传媒领域宽广多了。《读库》给的很多甚至就是普通人从地里面挖出来湿漉漉带着泥土的东西。
《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马宏杰在《读库》上发表的文图作品《耍猴人江湖行》及《西部招亲》,就给她留下深深的震撼。
前者讲述了耍猴这个古老的技艺与现实中国冲突的故事;后者是一个贫困如何让婚姻买卖变得现实和纠结的故事。
“那是一种披肝沥胆的真实,不是名家思考半个月能写得出来的东西,你没有经历,世界就不可能向你显示这一面。”柴静说。
柴静甚至觉得,张立宪现在编辑《读库》,和新闻记者的追求其实是高度一致的,“一点矫揉造作的姿态都没有,像把刀一样,深深地扎进把刀都给磨掉的真实。”
文艺不重要
张立宪的老朋友、崔永元“口述历史”团队的首席记者张钧,明显感觉到,文艺在张立宪心中变得不再重要。
《读库》之前,张立宪的出版代表作是2000年左右主编的《大话西游宝典》。这是一本全面分析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这部电影的书。此后,张立宪又抓住网络热点,主编了一系列“影音丛书”。
张钧参与了这个系列的部分编辑工作。在他看来,当时的张立宪编这个系列实在是很有优势――因为他本人就是影碟的超级发烧友。
张立宪早年写在网络,后来集结成书出版的《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这本书中,就有张立宪对自己颇多具有文艺气息爱好的详尽描述。
但现在,张钧已经很少听张立宪主动和他提起这方面的话题。
刚开始编《读库》,张钧还被张立宪叫着写写《小话西游》什么的,但后来,这样的事情几乎不再发生。前不久,张钧倒是作为嘉宾参加了张立宪发起的《我的抗战》的城市巡演。
《我的抗战》是崔永元“口述历史”团队做的关于八年抗战的系列纪录片。因为担心这部精心制作的历史纪录片被忽视,张立宪以《读库》的名义,号召《读库》的“粉丝”――“库娃”在各自的城市,义务承办《我的抗战》的巡演。
“文艺的确不重要了。你会发现只要你做一些事情,你接触的人和事情,就比你原来接触的文艺青年所关心的那些要饱和得多,丰富得多。更真实,更有力的东西,取代了原来这种文艺的内容。”张立宪说。
他发现,即使自己能找人花几个月来贴身采访一些所谓文艺名家,也未必能得到什么。因为,这些人未必经得起这样的追问和挖掘,就是“冯凯谋”(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这样的人,其实也经不起什么推敲,最后也写不出自己想要的“有种、有料、有趣”的效果。
在编辑一些涉及名人的稿件时,他常常想:如果把文章中的名人的名字换成素不相识的普通人,比如把姜文换成刘建国,这篇文章是否还能让人读下去。结果他发现,大多数文章都经不起这样的主语替换。
循着这条路,反倒是很多在喧嚣之中保持沉默的人,行事处世方式和态度却是人世的风骨和脊梁。他们的身影和表情让张立宪更加确定,这些在公众视野之外,在传媒焦点之外的人和事,才是自己想要呈现的东西。
这些人常常也和文艺不沾边。渐渐地,张立宪开始把眼光延伸到文化和传媒领域之外。现在,他选入《读库》里的很多文章,可能没有小说结构那么圆滑,但他认为这些真实的人生实在比小说好看多了。“文艺真的不重要,特别是用文艺表现出来的文艺更不重要。而《读库》写的这些不是从事文艺的人,但他们的情怀比刘德华、比冯凯谋好得多,甚至超过崔白水(崔永元、白岩松、水均益)。”
做事才是理想主义
张钧没有想到,《我的抗战》全国十三个城市巡演,会在《读库》各地“库娃”的鼎力支持下,如此成功。
没有报酬,这些“库娃”,每个人量力而行,主动来认领自己能够胜任的环节,认领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认领之后,就负责把它解决掉,不给别的环节增加负担。大家都是默默地尽着义务,毫不张扬。
当初,张立宪把巡演的方案拿出来的时候,张钧其实是有些担心的,光通过网络发起号召,是不是太理想主义。
其实,张立宪打算做《读库》的时候,就被认为是理想主义“作祟”。毕竟,现在出版业的景况并不是很好,此外还遭受着电子书冲击。
后来,《读库》不但活下来了,还活得不错:现在《读库》每期固定销量在3.8万册左右;各个时期的《读库》不分先后几乎同时都在销售;第一期《读库》当时发行了1.2万册,后来一直在重印,如今累计销售了5万册。
“我觉得真正的理想主义都是现实的,就是要行动,要把事情做出来。”在张立宪看来,理想遥不可及,恰恰是因为很多人没有认认真真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耐心和勇气,还老是愤世嫉俗,怨天尤人,才导致很多事情只是理想而已。
对于“库娃”这个群体,张立宪也是做了《读库》之后,才发现,其实这些愿意默默做事、也有实力去做事的人很多。
如果说《读库》能够使大家变得更加谦卑,甚至更加沉闷,更加有力量,这将是他自己这五年来最大的成就。
每次主持《读库》读者见面会,柴静都会对张立宪的出版技术多一层了解。因为在见面会上,张立宪必然会有专门的环节提及对出版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从张立宪和《读库》这里,她才知道,原来《读库》的用纸是在百来种纸张中选出来的;原来张立宪编《读库》还“屡屡惊动北京印刷高手”……
去年,由张立宪主编的摄影画册《青衣张火丁》出版了。这本定价为660元的精美画册,张立宪组织一个十三人团队,拍了四年,又编了一年,在编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就追加补拍。就这样,总共拍了6万张照片,最后从中选出1000张入册。
张立宪并不觉得自己有多技术狂。事实上,一本书让人买的是内容,技术只是次要的,他现在苦恼的就是中国的出版编辑行业太没有可操作性。技术的缺憾对出版自己心目中的书伤害太深,无所适从的环节太多,所以他决定把技术搞定,这就会越做越省事。
他一直都认为,中国出版编辑行业应该有一本书,就像麦当劳指导它的加盟者如何开店的书一样,用上百万字告诉他每个细节该怎么做。
一个人的编辑部
这个“屡屡惊动北京印刷高手”的《读库》编辑部,其实就是张立宪一个人。他不但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工作,还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这两年,才增加了几个网点的伙计而已。
曾经有人问张立宪,累不累,为什么不找个助手,他回答,如果没有“上百万字”的书,找个助手可能更累。在张立宪看来,他一个人的编辑部,其实是最先进最科学的。
做《读库》之前,张立宪已经在出版行业做了多年,深知在一个出版公司,貌似拥有一定的权力,其实还是受制于人,互相妥协,导致书做得并不理想,很多书想做但是做不出来。
正是基于这个考虑,2005年9月,张立宪毅然放弃原本在等着他的一份高薪高位的工作,决定心无旁骛地按照“时间没下限,成本没上限”来做自己想要做的书。和普通出版社一个普通编辑每年20本书的工作量相比,张立宪真正的工作量是6本《读库》。这正是张立宪希望的状态。
出版过程中,内部各个工种的安排、各个环节都慢慢地在解决,找到最合适的人。比如,去年编辑《青衣张火丁》,调图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图片编辑,号称北京调图界的“师奶”。从那之后,他就牢牢地抓住了这个人,有她在,他就敢做很多事情了,甚至在胶印版上开印吴冠中的画也不怕了。
在编辑的过程中,他把整个北京城变成自己的“流动编辑部”,选题也来自与各色人等交流。做《青衣张火丁》时,他问过的人,比任何一家出版社的人数都多。光是排版和打样,他就做了许多套,几乎见到每一个同行都会骚扰一下。
“为《读库》贡献线索和资源、提出指正意见和撰稿的智囊团,阵容相当豪华,并不逊色于任何一家出版机构。”
出版发行,他充分利用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读库》试刊号0600的诞生过程,张立宪就是在博客全程直播的,被他称为“产房日记”。因为“圈内”朋友高度关注,让他和《读库》通过口口相传,在网络上迅速获得较高的知名度从而引得更多的媒体和读者关注。最终,他得以在网络上形成他创立的有着浓厚情感色彩的“编读共建”的出版模式。
这是一种“全直销”模式。如今,除了《读库》之外,他其他的产品,已经不再向发行商供货了,都只在自己搭建的网络平台上销售,比如《青衣张火丁》和他做的Notebook。
做《读库》五年来,张立宪不停做些精美的书,精致的笔记本,还会时不时地印刷各种精良的小卡片赠送给读者。朋友们也会取笑他费力不讨好。
有时候,在饭桌上,柴静发现张立宪也会偶尔神情落寞,不过,一杯酒喝过之后,他又会马上高兴起来,“反正我心有余力,我又喜欢,我就这么做。”
相关热词搜索:立宪 改变 读库 张立宪:被《读库》改变 张立宪和小醉 张立宪老六的饭局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