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峰【何道峰 理想在世俗的泥泞中演进】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颁奖词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秘书长何道峰目前还是以志愿者的身份。担任基金会的执行副会长。在他的领导下。“扶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基金会进行改制。使基金会人员编制“市场化”,竞争上岗。在此基础上,“管理制度化,做事专业化”形成了第二波“冲击”。
  
  2009年8月14日,正在北京参加“512论坛”的中心主任朱健刚老师给公民社会中心的同事转发了一封邮件,邮件里说:“这次512论坛是北京少有的好的会议,可能会成为历史性的会议,将何会长的发言传给大家看看。”何会长的发言相当长,但句句都在呼应他的发言主题:理想在世俗的泥泞中演进。据说,发言为公益慈善领域的从业者、特别是NGO工作者们注入了强心剂,因为“512论坛”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举办,而在这一年里,曾经在地震初期奔走在救灾前线的NGO们受到了许多质疑,甚至否定……
  何会长何许人也?――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秘书长何道峰先生,一位来自云南,毕业于复旦大学,曾经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然后“下海”从商、现任昆百大董事长,继而转战非营利领域的多面手。何道峰先生目前还是以志愿者的身份,担任基金会的执行副会长。
  10月21日,我有幸走访了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职扶贫公益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我原来以为“扶贫”办公楼一定是位于市中心的某栋雄伟的商业楼宇里面,不料它竟然“蜗居”在双榆树里的一栋很不起眼的5层黄色小楼里,而这栋楼原先属于何道峰先生经营的企业的物业。我一直认为“扶贫”是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气氛应该比较官方、严肃。但是走进小楼,简朴的办公环境里透出了活力、亲和力,稍稍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工作人员的言行间同样透出活力和亲和力,似乎在用这种活力和亲和力去实践和实现他们的理念:传递爱心与善心,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
  据扶贫基金会512论坛办公室主任柏铮老师介绍,“扶贫”成立20年间,第一个10年是摸索期,战略不清晰。第二个10年,也就是何道峰担任秘书长及执行副会长的这10年,“扶贫”进入了改革期,而正是在何会长的领导下,“扶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改革期的第一波“冲击”就是对基金会进行改制,取消了政府行政级别和事业编制,使基金会的人员编制“市场化”,与政府编制脱钩,实行竞争上岗。改制无疑为基金会发展创造了更灵活的空间,然后在此基础上,“管理制度化,做事专业化”形成了第二波“冲击”,这股“冲击波”的核心原则是:
  ―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你的管理逻辑;
  ――不相信任何口头承诺与保证,只相信合约与监督;
  ――不相信纯粹的感觉,只相信数据逻辑与感觉的一致性;
  ――不相信永动的设计,只相信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及时性。
  正是在此原则指导下,“扶贫”形成了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每一个项目都要经过市场调研、论证、立项、实施和评估的周密过程,而这种专业化操作的最终目的是保证资源使用的效益,全面体现机构的公信力。一系列几近“颠覆”性的改革使“扶贫”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操作型”基金会,运作了“爱心包裹”、“母婴平安120项目”、“小额信贷项目”、“新长城一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等有良好口碑的项目。在和柏铮老师的交谈中,他好几次情不自禁地谈及何道峰先生,言语间充满了赞许和钦佩。他说:“何会长带给‘扶贫’第二个10年的飞跃,第三个10年,我们希望向筹款型基金会发展!”
  我还无从了解何道峰先生“转战”公益领域时心怀怎样的理想,但是他在“512论坛”上的发言似乎就是对其理想的阐述,发言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中国依然处在社会转型期,存在着诸多的社会风险,应该说实现公民社会的理想还有很长的路,但是我们依然走在公民社会发育的路上,虽然我们在泥泞中行进,但我们依然在前进,这些泥泞中的步伐包含着我们梦想的细碎分子,我们应保持耐心、行动感、责任感合理性。会上我们忘不了要搞一点招标,拿出1000多万搞招标,这样我们就能够传承主要精神。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向公民社会方向理性变迁,至于要走多远,咱们也没办法,没有一代人的努力,公民社会不可能实现,全社会实现公民社会的国家也没那么多,中国好在没有很多障碍,没有宗教战争问题。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相信我们会走得不错,我还是充满乐观的看法。”

相关热词搜索:演进 泥泞 世俗 何道峰 理想在世俗的泥泞中演进 何道峰 理想在世俗的泥泞中演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