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竞逐的新起点】在新时代新起点的战略举措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后危机世界与中美战略竞逐》   主编孙哲   出版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   定价66元      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的新变化、新情况层出不穷,需要回答的问题很多,给中美关系研究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清华大学中美关系评论(2010~2011)――《后危机世界与中美战略竞逐》就中美政治关系、经贸关系、军事安全关系以及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等四大部分对2010年的中美关系层层剥茧,尝试进行鞭辟入里的讨论,探究过去一年里中美关系发展的脉络与逻辑。
  2010年,中美两国之间的冲突与竞争是全方位而多层次的,新老问题繁复交织,不仅显露出美国国内政治多元决策行为体的利益诉求,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扩张与遏制性布局,也反映出中美关系本身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第一,中国发展模式成功,刺激美国战略调整。2010年,美国在双边、多边的国际舞台上提前摆出与中国展开全方位战略竞争的架势。2010年11月10日,奥巴马访问印尼时曾公开演讲称“没有自由的繁荣是另一种贫困”,其话锋直指中国,反映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怀疑与不安。人权等意识形态的政治偏见始终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抨击中国的“老生常谈”,更可能成为他们抑制中国发展的“道德粉饰”。
  第二,中美经贸议题更为错综复杂,以人民币汇率议题首当其冲。2010年9月,随着中期选举迫近,民主党治下的众议院悍然通过法案,就人民币汇率议题向中国施压,将经济复苏迟缓的责任嫁祸于中国。该提案虽未在参议院再次表决,但可以肯定在未来中美经贸争议中人民币汇率议题将最为棘手。事实上,人民币汇率议题乃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命门:美国在从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中充分获利的同时,还觊觎通过压制人民币汇率抑制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润空间与竞争力,进而制约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美国未来可能的进一步行动,中国应当采取何种策略,是继续跟进升值、照顾美国关切,还是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框架呼吁改革统计标准进而减小贸易差距压力,不但关乎全球经济,更牵动国计民生,必须慎重抉择。
  第三,中国周边局势矛盾凸显,美国重返东亚战略抬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里,受伤的美国认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正在或已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地区大国,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地区都渐渐进入中国的势力范围。美国一旦彻底失去东亚,甚至失去亚洲,就难以维系在世界舞台上的领导地位。于是,从1月初的对台军售开始,到7月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插手南海岛屿领土争议为标志,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了“重返亚洲”战略。美国迫不及待地与东盟开启了首脑峰会机制,同时又相继与印尼、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展开密切的军事交流,将影响力深入东南亚地区。而2010年3月的“天安”号事件、9月的“钓鱼岛”事件、11月的“延坪岛炮击”事件,又为美国强化美日、美韩军事同盟提供了良机,美韩、美日“项庄舞剑”般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加剧了中国周边地区的紧张态势。与此同时,中国周边的更大隐患来自东北亚:“唇亡齿寒”且“鲜血铸成”的中朝双边关系不应成为中国外交的“负资产”,更不应“绑架”中美关系,使双方“因小失大”。
  第四,两岸关系初见曙光的同时,美台关系持续深化。2008年,随着岛内政治局势的变化,两岸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以马英九为首的国民党当局保持了与大陆积极接触、在众多领域开放合作的态势。随着ECFA的正式实施,两岸关系将不可逆地向更为紧密的方向发展,即便是长期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人也在高层内着手酝酿妥善处理两岸关系的未来对策。两岸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密切交流所达成的合作成果,使两岸中国人更有信心尝试建立更为巩固的政治关系机制,两岸“和平协议”也正在酝酿之中。与两岸关系的大幅度改善交织发展的是,美台关系呈现出深化态势。继2010年年初美国对台军售引发轩然大波后,美国国会多位议员访问台湾,美台政治、军事、经贸等关系进一步深化。这一态势,突出反映了奥巴马政府重拾以台湾遏制中国大陆的“惯用伎俩”,也显露出台湾岛内希望在处理两岸关系时增加筹码的政治心态。随着美国国会众议院转入共和党手中,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存在再度发酵的可能,值得特别关注。
  ――本文摘自《后危机世界与中美战略竞逐》前言部分

相关热词搜索:中美 竞逐 新起点 中美战略竞逐的新起点 中美战略关系 中美战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