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扭捏地宣布,我爱世界杯]扭捏作态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首先声明,我不是球迷,连伪球迷都不是,我只是个起哄的,凭自己高兴,想看啥就看啥,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足球是男人的郑重游戏,是男人间不以死亡为目的赤膊相争。男人间肉身相撞的一刹那,就像战场上的白刃相搏,呼唤的是胆气和血性:我亮剑了,你将如何?!昨晚捷克对美国队的比赛,双方两个球员撞在一起,解说员段暄说,隔着一百米,都能清晰听到骨头对撞的声音。听到那声音,看球的女人会本能地心痛,而心痛过后势必肃然起敬。看世界杯,就是来看全世界有种的男人的,谁有种还有智,而且相貌英俊,体格匀称健壮,奔跑潇洒漂亮,谁就是我心中的明星。知道吗,我从不记球员的名字,我只记住他曾经有何壮举。文明武装下的和平年代,想看男人间的相搏相争,足球是最好最直接的舞台,我是起哄看球,但这就是我看球的堂皇宣言。
那种动不动说女人别谈球的男人给我闭嘴,我看我的,我谈我的,关你何事,少跟我利格儿愣。你说的那套我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你未必懂(除非你就是有种的男人),我不干涉你,你也无需跟我废话,如何?”
看见这段文字,我笑了。这是四年前德国世界杯期间我写的看球博客,写得意气风发和理直气壮,给不谙技战术的女性看球赋予了天经地义的注解,注解得那样气宇轩昂。这样的博客当时写了十篇,如今读来,仍感到痛快淋漓。
如同女人对战争技战术天生缺乏研究兴趣一样,我对类似于战争较量的足球同样没有必然的兴趣,因而常态下各大联盟赛事,那种更多只是足球本身的较量,而缺乏足球以外更加丰富内涵的比赛,从来牵引不了我的注意力,我仅关注世界杯,换句话说,是世界杯使我成为足球短暂又忠实的看客,并为之欣然沉醉。
我的世界杯之旅开始于央视对世界杯的第一次转播,应该是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也许是开幕式上那场浪漫新奇的时装秀,撩拨了我对古老传奇的意大利的浓厚兴趣,抑或是看台上千万球迷的痴心癫狂,引发我对足球比赛的强烈好奇,总之,那年的夏天,我是守在电视机前陪着世界杯一起度过的,并体会到了世界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独特载体所呈现出的独特魅力。
我的记忆里,有球星进球后的狂喜,有球迷绝望后的悲伤,有巴蒂斯图塔一袭红鬃长发飘扬下的骏马般的奔跑,有少年欧文剑指长空宣告天才诞生的豪迈,有齐达内红牌罚下黯然离场的孤独背影,有失掉冠军后久久不离场、雕塑般盯着别人欢呼胜利、对这个结果一片不可思议的多梅内克……
因为世界杯,政治家可以卸下所有的包装,展露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性情。九八年法国世界杯,法国总统希拉克挥舞球队围巾连蹦带跳,且歌且舞,那种截然的忘我构成政治舞台上不可复制的传奇;历来刻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零六年德国世界杯如少女般雀跃欢呼,把一个政治家还原成了普通球迷。
几万人在同一时空怀着庄严与神圣同唱自己的国歌,那是怎样的震撼。没有哪种体育比赛会在赛前展示如此强烈的国家概念,让为国效力成为场上战士最原始的精神动力。人们不会忘怀6月15日凌晨,当进行曲般的朝鲜国歌响起,朝鲜球员郑大世的脸上奔涌着激情的泪水;时隔44年重返赛场的半岛北方男人,抱定永不退缩的坚定信念,纵然鲜血流淌,也在场上誓死一搏,虽败犹荣。
为什么会有红魔,为什么会有朝鲜半岛人永远打不垮的钢铁般意志,朝鲜半岛从古至今遭受的无数次外敌入侵,铸造了半岛人高度团结、一致对外、勇往直前的民族特性;巴尔干半岛两千年外族入侵的历史,同样也铸就了巴尔干人坚定倔强的民族个性,四年前全场克罗地亚球迷面对球队失利仍高唱国歌,鼓励自己的队伍永远向前是一幅永不消逝的壮烈画面。姑且把它们称之为半岛个性吧,对于半岛人而言,不向前就意味着死亡。
比的是一场球,呈现的却是不同国家的文化与民族特性,而这一言难以概述的丰富,惟有世界杯赛场才会尽情演绎,如此,为何不看世界杯?!
尽管十个比赛日过去,本届世界杯仍稍嫌沉闷,但在约翰内斯堡开赛的前十几日,我便已决计选一场有意思的对决,呼朋引类一起观看,因为世界杯带给人们的所有都是那样极致,惟有共同分享才是观赏之道。我甚至认为,对于那些厌世者来说,世界杯是人们可以活着的一个理由,一个十分美丽的理由。若如此,为了持续再现的世界杯,我们都好好地生活,在四年一次的快乐盛宴中,不祈求赛事的完美,只享纷呈异彩;不奢求所有的极致,只叹瞬间精彩。如此这般,人生已有了可供记忆的美好,当爱则爱,现在我毫不扭捏地宣布,我爱世界杯!
相关热词搜索:扭捏 我爱 世界杯 毫不扭捏地宣布 我爱世界杯 毫不扭捏地宣布 我爱世界杯作文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