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美文化史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中国审美文化史篇一:中国审美文化史网络公选答案

中国审美文化史篇二:中国审美文化史论文

简论佛教与中国审美文化的关系

宗教和艺术是人类社会的两大文明现象,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同一性,两者相互影响。但是宗教与艺术又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很明显的。艺术既积淀着历史的内容,又实现着超越现实的理想,它高扬着人的主体人格,始终专注于现实并指向现实,具有此岸性;宗教则一味顺从现实,屈从于虚幻的神权统治,具有彼岸性。艺术是一种自由创造,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宗教则带有浓重的功利目的,具有类型化特征。艺术是人积极人世的反映并引导人积极入世,宗教则教导人惧怕现实、逃避现实,是人惧怕现实、逃避现实的结果。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受本土文化的影响,变异为一种类宗教、准宗教,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它与审美的关系。古代中国人没有一种统一的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在他们头脑中儒、释、道思想杂糅共存。这种思想还沉潜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左右着每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一、佛教作为一般宗教与艺术审美的天然亲和

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只是到了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歌、舞、诗、乐、绘画、戏剧等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宗教活动,从音乐来看,有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的宗教歌曲和宗教音乐。如道教的斋酸乐、佛教的唱经乐等。在历史上,艺术作为宗教的宣传手段,对宗教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世俗艺术的发展,特别是无神论的或反宗教的艺术发展的传播,起到了抑制宗教的作用。而另外,宗教常常利用艺术来宣传教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艺术很大的支持,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天地和舞台,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艺术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此外,各种宗教的传播也促进了各地民族艺术的交流,如佛教在印度产生后传入中国,在中国经历了一些“民族心”的改造后又传入朝鲜和日本,从而使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佛教艺术都带有中国本一十的一些风俗。最突出的是在建筑方面,传入中国后的大乘佛教在建筑模式上逐渐汲取了中国本土的楼阁式风格,使佛塔这类建筑造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风格一直影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奈良唐昭寺和法隆寺。宗教往往借助艺术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显示自己的威严;艺术也常常从宗教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发展自己。可见,佛教作为一般宗教与艺术审美具有天然亲和关系。

二、中国佛教作为类宗教对审美有着一定的影响。

佛教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它与中国本土文化中重现世人生轻空想虚幻的传统文化精神及儒、道思想由相对立到相融合、相补充,经历了一个颇为艰难的选择、淘汰、同化、变异的过程,至唐已如水银泻地、深入人心,由舶来品变成了土特产,由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变成了类宗教、准宗教,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形成了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佛教。

佛教对艺术的影响也会表现在宗教阻碍了艺术的发展。宗教作为一种世界观成为某些美学学说和艺术哲学的基础,它通过理论的形式米影响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活动,把艺术限于宗教规定的范围和样式中,阻碍了各种艺术形式的争鸣和创新,窒息了艺术发展的活力。如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文学,其基本主题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原罪”、禁欲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产生了大量水平低劣的福音故事、赞美诗、宗教剧,使这个时期的艺术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沦落为替宗教服务的“神学碑女”,极大地阻碍了中世纪欧洲文艺的发展。

三、审美对中国佛教的渗透

诗对禅的影响是审美伸向佛教最有力的触角。诗对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诗僧及僧诗的大量出

现及其佛教境界的意境化。

僧人写诗的风气始于东晋,经南北朝及隋,至唐大兴。唐大历年间,社会上便形成了一个诗僧阶层,僧人写诗的风气也流传下来。僧人赋诗似乎有违于其不立文字的主张,因此一些诗禅俱精的诗僧如皎然,便时而为自己作诗的行为深感不安,与此同时,也在寻找诗与禅相通的内在依据。从而使诗僧更多了起来。

以王维之诗为例。我们可以看出:王维的“闲居净坐”一般都带有禅定禅观的目的,但在“净坐”之时,又并非枯寂息念,而是耳有所闻、眼有所见、心有所感、思有所悟的。当然,在更多的时候,王维的禅观修习并非采取净坐的方式,而是如南宗禅师们常说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采取的是一种“山林优游禅”的修习方式,就在这种“境静林间独自游”的生活中,诗人获得了无人干扰、心清境静的静美享受,一首首意境优美、含蕴深邃的山水诗也就在这种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的高度融合之中诞生了。

在王维的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中,都包含有理性的愉悦与感性的满足的成分,诗人正是通过这二者的结合,获得解脱与自由,从而使生命得以超越的。因此,在王维那里,无论宗教体验还是审美体验,都包涵有生命体验之内涵。

诗文化也影响到佛教,使佛境诗化、美化、意境化,从而使佛境成了人们心目中完美和谐的象征,禅宗也日益抛弃了宗教的戒律而指向诗意的审美。

四、中国佛教向审美的渗透

审美影响佛教的同时,佛教也开始了一个向艺术审美领域渗透的过程。一方面,佛教似一股潜流直接渗透到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另一方面,又渗透到各艺术门类,影响着中国古代诗学、美学的风格与走向。

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使宗教的说教不但能对专门的教徒产生显著效果,而且对一般民众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如唐代以画佛出名的著名画家吴道子,他的佛教壁画共有三百多幅,画中的佛教人物千变万化,特征鲜明,无一雷同,常给人生动逼真,破壁而出的感觉。其中他画的地狱舍弃了前人的传统模式,突出了地狱的阴森恐怖,产生了强烈的震憾效果,以至于长安不少看了该画的渔民屠夫怕因杀生堕入此地狱而纷纷改行。

佛教思想不仅象这样影响着封建社会主体文化的代表——士大夫阶层,而且与儒、道思想共同形成一种连续不断的文化氛围,陶冶熏染着每一个社会个体,积淀于他们的感知、情感、思想中,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受这种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影响,创作主体总会将其融有佛教观念的思想诉诸作品,接受主体在接受这些作品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创作主体所传达、张扬的佛教思想的影响。这样以来,佛教思想对士大夫阶层的影响,就一变而为对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影响了。

总之,中国佛教无论作为一般宗教,还是作为特殊宗教,都与审美有不解之缘。换个小角度看下,士庶关系的嬗变对士人审美心态的雅俗转换有着重要影响,而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佛教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佛教在文化心理上对士庶差异的消解有助于士人对审美俗尚的接受;另一方面,佛教对文化世俗化的催动,也为审美俗尚在永明士人间的传播创造了一个良好文化环境。佛教与审美文化的关系,源远流长,论也论不清楚。

【参考文献】

[1] 高文强.《论永明士人对尚俗审美观之接受与佛教之关系》.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山东画报出版社

[3]胡遂.《王维诗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融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审美文化史篇三:中国审美文化史1

1、 请谈谈学习“中国审美文化史”的意义。

中国古代有灿烂的审美文化,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书法……衣食住行,艺术人生,中国人的任何活动都可以成为“艺术”。蒋勋曾说,终其一生,不要失去美的信仰,毕生努力,成就艺术人生,像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中国审美文化史便是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一种“美的信仰”。135

审美文化史是对“形而上”的“审美思想史”和“形而下”的”审美器物史”的超越和统一,逻辑上介于二者之间,对象上包容二者的内容,操作上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思辨推理,也不是一种单纯的实证分析,而是一种建立在思辨成果和实证材料基础上的解释和描述。117

首先,从形而下的层面上讲,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前工业时代,人的体能受到高度重视;工业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工业时代,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更多诉诸人们的精神需求,体力、智力之外的审美创造力便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艺术作为生产力要素具有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地位,时装、广告、电影、电视等,“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其次,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一切文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疾患,追求物质的满足,也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273

在对<<中国审美文化史>>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阅读相关书籍如《中国审美文化简史》、《中国审美文化史》等,注意中国审美文化史上重要的时代风尚、伟大的艺术家及其重要作品;理解中国审美文化史发展的内在脉络,前因后果,有大历史的观念,把各时代审美文化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现在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未来发展的开端,在时代发展迅速的现在,同时反思自我,我从哪里来?我是谁?到哪里去?现实和自我都有着审美文化的凝结,这么课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感受、品味和思考生活,。235

可以说,文化也是一种资源。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如古希腊人“认识你自己”,有丰富充实的知识,知道如何放松自己,如何更有情趣,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要到哪里去;这样才有更多的信心、勇气、智慧和力量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111

2、联系“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等原始信仰,谈谈原始思维对后世审美文化的影响。

(一)原始思维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对生殖的期盼,对生命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图腾标志,与作为生殖象征并不矛盾,图腾正是因为生殖的意义才有人类发生关系的,对这些生殖能力强的生物中的某一种作为血缘上的始祖认同,这便有了图腾。图腾说明了人类还远远不了解生育之谜,便误以为女祖是感应了某种生殖之物而有身,就其产生而言,是以群婚为特征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伴生物。

之神的抓髻娃娃剪纸,是用于结婚时贴在洞房里,作为子孙延续、多子多孙含义的一种“喜娃娃”。这种人们崇尚的生殖繁衍之神“

中国审美文化史

喜娃娃”,便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生殖崇拜的一种原始巫术文化的遗存,抓髻娃娃的原形其实就是古代历史神话传说中的女娲。

由鱼则意寓子孙繁衍与兴旺。鸟在这里却不是自然的鸟,而是天神的使者或侍从。另外还有“龙凤呈祥”、“鱼戏莲”、“鱼咬莲”、“鱼卧莲”、“凤戏牡丹”、“二龙戏珠”等剪纸,这些都属于人们祈盼婚姻美满、阴阳和谐、早生贵子的生理愿望,体现了生殖生命崇拜的内涵。在年画中,祈子也是传统的题材。这些民间美术中反映的生殖愿望,不能简单地认定为封建礼教的产物,它更多地保留着民族远古意识的自然留存,是维持个体幸福和民族生存的本能职责。

这种原始的母性崇拜,以其不同的形式,在民俗生活及民间美术中延续下来。例如江苏大墩子剪纸中的“花卉”纹,就是象征女性的植物,以花朵盛开、枝叶茂密、果实丰盈来隐喻女性的生殖力。这种对动植物的崇拜其实也隐含着对女性、对生殖的崇拜。当原始人从生殖愚昧中醒悟过来,意识到父亲在生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后,男子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人类社会便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像龙、鸟这些象征男性生殖崇拜的图腾也产生了出来。龙图腾的产生,绝非是民间群众无意识地随心所欲的拼凑,而是他们受到远古神话的幻想或启示,利用民间美术这一艺术形式,充分表现对原始图腾的崇拜。而龙经过不断的演变,又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铜装饰纹样就多以动物形象出现,常见的动物纹样有牛、羊、马、猪,这些生动的艺术形象,都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二)原始思维对自然的认识:图腾崇拜之所以找的是自然物,人之所以向自然物攀亲认祖,是“万物有灵”时代物我不分意识的表现。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对自然界的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不能理解,也没有能力控制,于是他们便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心理,对那些自然物象赋予人格化,并且想象他们具有超自然的伟大力量,反过来再企求这种力量给自己以帮助和保护。这样,图腾便成了氏族的标志,被认为可起到保护和庇佑的作用。 对后世的影响:自然崇拜,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的自然界及万物由新奇、无法解释,继而产生崇敬之情的一种信仰现象。它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是所有民俗信仰事物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信仰。我国最早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从商朝开始,此后频见于历史文献资料中。它包括对太阳、星辰的崇拜等等。例如,民间的祭月习俗非常丰富,月亮被认为是女性的保护神,祭祀月神也以女性为主,又如民俗中常见的土地崇拜,以及对山神、土地神等崇拜,都是赋予自然灵魂的结果。 早期人类思维以及后世的人为宗教一般都是以灵魂观念来构筑人的生命循环的,即灵魂投胎而生人,人死后重新复原为灵魂状态。这种循环是无止境的,现实中的人只是灵魂循环过程中的一部分。然而,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却有仙人超越了这种循环,他们作为循环以外的一种物质存在着,形成了一种仙人信仰。仙人虽然超越了灵魂的范

畴,但是它从反面证明了民间风俗中人为的万物有灵魂的观念。

3、你认为,中国审美文化有着怎样的特色?试予以阐发。

从起源上讲,中国式味美,中国审美文化将“食”“性”贯通起来。 “味”不断与其他美学范畴融合,生成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资源。 中国式的美,是一种从味觉出发的美;具有“亲体性”、“咸和性”、“品味性”三方面特征。

1,亲体性。“美”是自身的生命感受。

2,咸和性,以咸通和,不同而一,这正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和谐”。

3, 品味性。《红楼梦》中,妙玉有一段品茶的经典之言:“一杯是品,二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驴了。”中国的美,是讲究韵味、余味的,追根究底,也可用这一“品”字总结。

中国人原初美意识就产生于阴阳相交的观念之中,也可说是最基本、最普及的男女性意识之中。“美”字上下两个观念符号所蕴含丰富深邃的“神理”,决非一个“味觉转换”可以尽其意。中国审美文化的修辞打通:以食喻性,以食喻性的修辞模式是文化的产物,其实质在于性器官的口舌化,以味觉快感包摄和涵盖性快感。

另外中国审美文化强调“中和”,中和作为审美形态的核心内涵,集中表现出对审美对象、审美心态、审美主客体关系所应有的审美尺度、审美理想的价值确认。中和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实现的和谐、顺遂的人生境界的体现。在中国古典美学历史上,中和的核心内涵具有统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史 中国 审美 中国审美文化史答案 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