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界 [我眼中的日本媒体和出版界]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在亚马逊网站的日本书籍条目下,用“中国”一词搜索出来的书名占前五页上所列书目的一半; 日本媒体则有一种奇怪的“通稿现象”,这就要追究“记者俱乐部”。
沉醉于精神自慰的
日本“愿望书”
请耐心读一下这些书名:《畸形中国――不能信任他们》、《中国,危险的超级大国》、《真的危险!中国经济――潜伏在泡沫经济崩溃前的双头蛇》、《谁也不报道的中国真相》、《中国是如何侵略西藏的》、《中国开始崩溃》、《中国冒牌货旅行指南》、《日本和中国互不理解》、《中国崩溃、日本难逃北京奥运后将要出现的战栗预测》、《我的祖国,中国悲惨的真实》、《不懂内中奥秘就别吃“中国产”食品》、《中国大屠杀史――什么中国人喜欢杀人》、《中国崩溃之日――从西藏、四川大地震到北京奥运》、《中国并吞日本》、《西藏大屠杀的真相》、《禁止中国――禁买、禁吃、禁用、危险的中国》、《源自中国的世界危机将会袭来么》、《前往“猛毒大国”中国》、《漫画:讨厌中国》、《中国继续隐蔽西藏真相》、《漫画告诉你中国的100罪恶》……
这些都是我在亚马逊网站的日本书籍条目下,用“中国”作为关键词检索出来的书名,约占网页前五页上所列书目的一半。先不讲具体内容,光看这些书名,你就可以相当真切地体悟到一种日本人对中国的阴湿仇恨,就可以感受到恨不能置你于死地而后快的扭曲心理。
必须首先申明,这一切不能代表整个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心态。但是,同时我也可以负责地告诉你,这起码代表了相当一大批日本人的今日中国观。
199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日本1/9。当时日本人认为中国人即使赤脚追赶,也是不可能赶上日本的。日本每年出一本《世界年鉴》,其中有份亚洲地图编辑得很有特色。每个国家不是按照它的领土面积来标示的,而是按照它的GDP数值来画的。以前日本一个国家的GDP就顶亚洲整体的70%,所以,日本在这份年鉴的地图上占据的面积十分巨大,而中国则是个小小的国家。如今,中国的GDP迅速赶了上来,到了现在成了日本4比中国3的关系了。按照GDP的规模来标示的《世界年鉴》上的日本地图依旧硕大,但是和当年比已经大大缩水了,而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正在逐年扩大,逐渐恢复他们本来在地图上应该拥有的平面面积。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感觉到中国有可能会东山再起时,以石原慎太郎等为代表的日本右翼人物态度既鲜明又果断:“必须坚决阻止中国崛起。”然而,时过境迁,风水轮流转。今天再冥顽不化的日本人也已经认识到不能像当年石原慎太郎等那样赤裸裸地大喊“必须坚决阻止中国崛起”了。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心愿幻化成希冀中国自我崩溃的一种期待了。他们把这些咒语般的期待写成书,用来给自己做一种政治自慰。我把这些书称作“愿望书”,因为书中写的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权当画饼充饥而已。
尽管这些书为日本社会上出现的仇恨中国的情绪起到了一部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其影响力也还是有限的,并没有产生“洛阳纸贵”的效应。说得骄傲一点,我的一本《中国全省解读》的累计发行量就几乎可以压倒这些书的全部发行总量了。嗨,他们也就是这么个自慰水平吧!
日本媒体真的有
报道自由吗?
在日本你经常会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时候日本所有大报的头版上刊载的消息雷同,尽管标题会稍有区别,但是消息的内容、所报道的细节则几乎一模一样。报纸有左中右之分,观点不同、立场各异属正常,按理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可是实际上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还相当高。这类报道没有媒体自己的观点视点立场立意,只有官方的宣传和灌输意图。在此,不妨把这种现象称作“日本通稿现象”。
这种现象如果出现在没有新闻报道自由的国家,大家见怪不怪。可是,发生在以保障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为自豪的日本,就叫人难以理解了。日本幻冬社出版的上杉隆的新著《新闻主义崩溃》就把批判的笔锋对准了这种奇异的现象。
说到日本新闻界,就不能绕开“记者俱乐部”这个组织。媒体需要采访日本政府机构或日本政府机构需要通过媒体发表政府见解时,双方经常凭借的平台就是设在各个政府机构内的“记者俱乐部”。而上杉则认为这些“记者俱乐部”正是造成日本通稿现象的万恶之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日本皇室的报道。负责日本皇室事务的宫内厅和负责报道皇室动向的宫内厅记者俱乐部之间的关系,实在微妙得很。有关皇室的报道要得到宫内厅的许可,哪怕媒体事先获得了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消息,在宫内厅发出可以报道的指令之前,记者俱乐部的各个成员媒体都会装聋作哑,不会事先透露消息。
比如,当年德仁皇太子和小和田雅子将要成婚的消息、日本天皇承认皇室具有朝鲜血统、秋?宫悠仁亲王面部受伤动手术治疗等消息,都是外国媒体或日本某家媒体单独报道的,而其他媒体起先对这些消息全都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故意不作报道。宫内厅对记者俱乐部发出的指示、通知,其口吻腔调非常强横,且居高临下不容置疑。
上杉在《纽约时报》工作时,曾经打算采访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小渊惠三那时正在竭力想通过一个法案,在法律上把《君之代》和太阳旗定为日本国歌和国旗。首相官邸经过审批,同意接受《纽约时报》的单独采访,不过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纽约时报》要事先征得内阁记者会(即内阁记者俱乐部)的同意。”可是,《纽约时报》向记者俱乐部一联系,记者俱乐部毫不客气地一口拒绝:“《纽约时报》既不是记者俱乐部的正式成员,也不是记者俱乐部的观察员,所以不能同意该报对首相的单独采访。”对此,《纽约时报》感到难以理解:为什么首相本人都同意接受的采访,在日本却要事先获得同行的审批而且还会被拒绝?
记者俱乐部的加入资格为日本主要通讯社、大报、电视台,而出版社、杂志、国外媒体是无权加入的。这样就形成了新闻报道的垄断局面。经过多年的抗争,现在总算争取到了一部分外国媒体可以作为观察员加入记者俱乐部的权利。但是,观察员在记者招待会上却只有旁听权,没有提问权,事实上依旧在局外。
会 讯
2008年12月28日,“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与中国经济”战略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秋林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致欢迎词并做了“金融危机对教育的影响”主题发言。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王建、石小敏、盛洪,学者型官员姚景源、陈全生,企业界代表秦元正做了主题演讲。论坛探讨的话题非常广泛,包括“全球金融危机:真实教训与中国的战略机会”、“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金融危机与改革走势”、“当前中国经济运行趋势”、“金融危机下的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金融危机与扩大内需中的实体”、“美国危机、中国机会”等。本次论坛吸引了政界、学界、商界、新闻界人士300多人参加,其中不乏现任高官、企业高管及各学科知名学者。现场气氛热烈。
论坛主办方代表、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叶自成教授所做的“金融危机起因、影响及应对的政治分析”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兴趣。据悉,这是国内学者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从政治学的角度探讨金融危机。论坛由该中心秘书长陈才明主持。
此次论坛的主办方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底,是国内第一家以中国大战略、发展战略、经济战略、教育战略、国际战略、文化战略、安全战略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培训、交流的机构。宗旨是通过对中国战略的研究以及培训和交流活动,致力于为中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使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全人类的进步、发展、安全等共同利益相结合,使全中国和全世界能够有一个更安全、更和平的发展环境,推动中国和全世界的进步与繁荣,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做出贡献。该中心每年年尾选择当年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核心问题进行最具深度的分析和富有远见的预测,并提出战略方法(又称“博雅塔之声”)。作为目前国内最活跃的综合思想学术平台之一,天益网承办了此次论坛,并为论坛提供了学术支持。
相关热词搜索:出版界 日本媒体 眼中 我眼中的日本媒体和出版界 日本媒体印象及其传播之道 旅日中国人眼中的日本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