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涩反义词甜蜜【有甜蜜,也有酸涩】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欧盟是个十分复杂、难懂的多面体。 “精英欧洲”与“平民欧洲”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大。 2004年5月1日,欧盟从15国扩大到25国。扩大使欧盟的经济多样性更加突出。新成员国的经济会在某些领域带动欧盟的发展,但同时,新老成员在诸如科技和生产力等领域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欧盟扩大还意味着进入新成员国市场的手续大大简化。在市场准入方面,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协议也将适用于新入盟的成员,从而减少以至免除中国同这十国分别谈判,降低操作成本。这些新入盟的国家将统一执行欧盟现行贸易政策、贸易规则、关税标准、管理程序等,使第三国同欧盟做生意更加容易。例如,新成员国加入后的平均关税水平将从原来的9%下降到4%。这意味着在诸如保护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市场和竞争规则方面经贸活动的可预见性更强,有助于简化外国商品在欧洲范围内的运作程序,提高效率。
递进式的提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欧关系连续上了几个台阶。1995年,欧盟通过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与欧盟关系长期政策》报告。这既是欧盟有史以来制定的第一个全面对华政策文件,也是欧盟调整对华政策、将中国置于优先位置的重要标志。1998年,欧盟又通过《同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政策报告。2001年,欧盟在其通过的《新亚洲战略文件》中再次强调了加强对华关系的重要性。2001年,双方决定建立中欧全面伙伴关系。
2003年10月,中欧第六次领导人会晤时,欧盟发表了第五份对华政策文件,中国政府发表了第一份对欧盟政策文件。双方领导人在会晤中同意中欧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使中欧关系的定位有了一个新的提高。从致力于建立“长期”关系,到“伙伴”关系,再到现在的“战略伙伴”关系,是递进式的提升。中欧双方自1998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迄今已经举行了七次。
中欧经济互补性十分明显。2004年,中欧贸易额达到1773亿美元,占中国当年外贸总额的15.4%,是30年前双方建交时的74倍,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已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还是中国吸收外资的第四大来源地(前三位分别是香港、美国和日本)和中国累计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双方在40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几个制约性因素
当前,中欧关系发展上存在这样几个制约性因素:
一是反倾销已成为中欧贸易关系的主要障碍。欧盟是最早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贸易伙伴,也是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最多的经济体。有鉴于此,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至关重要。
二是军售解禁问题。欧盟对华军售禁令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是“政治歧视”,却因为少数成员国的作梗或相互推诿而不能及时取消,这与中欧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目标相悖。还应当看到,欧盟一边在准备取消对华军售禁令,而另一边在制定更为严格的“武器出口行为准则”。外部因素的干扰也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美国与日本等都对酝酿中的欧盟取消对华军售禁令横加阻止,指手画脚。
三是欧盟可能出现更严重的保护主义倾向。在不久前法国对《欧盟宪法条约》的公决中,反对者担心的就是经济自由化、企业外迁、移民涌入导致福利减少、失业增加等问题。其实,这既反映出法国人对欧盟扩大后的担忧,也体现了他们对全球化给法国带来的影响忧心忡忡。这些忧虑不是法国人所独有的,而是欧盟国家民众普遍存在的心理。这也是为什么“反全球化”运动在欧洲此起彼伏的根源,也是“精英欧洲”与“平民欧洲”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大的反映。
法国或其他国家政府为了迎合公众的需要,不得不承诺采取措施保护其利益,这必然会使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张扬。这从欧盟在纺织品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就可窥见一斑。欧盟所为是逆自由贸易大潮而动,可能打开贸易保护的潘多拉盒子。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实际上不利于欧盟自身的经济改革。
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虽已化解,但其他领域仍存在问题。因此,中欧双方建立危机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十分必要。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从广度与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难免出现问题,一些小事可能因为处理不当而变成大事。这在经贸领域尤为明显。对双方之间可能存在的问题,除了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加强沟通外,还需要在机制方面加强工作。如对某一问题,在其影响扩大之前应有早期预警,或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时,有危机处理机制来应对,等等。这需要双方增进信任,加强沟通,并辅之以广泛的机制联系。而中国国内行业的整合相当重要,既可依法维权,也要提高企业的应诉能力。当然,还要大力培养研究欧盟的专门人才。欧盟是一个十分复杂、难懂的多面体,其决策机制、法律文件、运行机制等都相当复杂,只有了解它、熟悉它才能更好地与之打交道。
相关热词搜索:也有 酸涩 甜蜜 有甜蜜,也有酸涩 甜蜜的酸涩周记 爱是甜蜜的还是酸涩的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