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一声叹息结局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一声叹息”,原本是冯小刚导演的一部故事片,说的是婚外恋的事情。笔者套用这个片名当文章标题,旨在说明:面对不断攀高的油价,中国百姓手中的纸币,被迫一张一张地投入燃油的怀抱。这比婚外恋更霸道,这是横刀夺爱。
百姓收入不高,对手中的钱本能地珍惜,能少花就少花,能不花就不花,可是,有私家车的出门能不开车吗?没有私家车的出门能不偶尔乘几次出租车吗?成品油价在四个月内上调了两次,油价涨,车资也跟着涨,人们往外掏钱消费时,不倒吸一口凉气才怪呢!就这样横刀夺爱了,“爱”,是百姓的生活质量。
这仅仅是石油产品的一线消费,二线,三线呢?这些看不见的“战线”,如墙角旮旯的野草,平日里不引人注目,涨价时也悄没声地疯狂。比如:化工、纺织、塑料、化肥、农药等等,都是石油的衍生产品,油价涨了,它们能不涨吗?它们涨了,粮食不涨吗?蔬菜水果不涨吗?于是,多米诺效应出现了,一张骨牌倒了,所有的骨牌都接二连三地倒。
因为石油涨价,百姓的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下降,只能一声叹息,别无他话……
据说,中国的油价,是随着国际油价波动与否的。国际油价便宜了,我们就便宜,国际油价上涨了,我们就上涨。这看起来很正常――我们与世界接轨了。可无奈的是,中国人均GDP,远远落后于其他的石油消费大国,中国国民的收入,也与其表面的繁荣不成正比。再加上这个世界不太平,全球出油量最大的那片地区,连年战火、狼烟四起,一不小心油价就会上涨。这样的“接轨”,如同自行车与机动车并驾齐驱,谁受煎熬,一目了然。
当下中国,物价虚高是一大民生问题。因为物价高,国民的收入被不断缩水。中国各地政府,已连续7年给企业退休职工涨工资,每年都不低于10%,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是,7年中,物价涨了多少?就以沿海城市的房子为例吧,7年前,七八千元一平米的房子就算天价了,而7年后,万元一平米的房子,哪儿都找不到了,就连二手房都超过了万元。农副产品是生活的必须,价格涨得更离谱,一根黄瓜一元钱很正常,看场电影四五十元也引不起人们的惊叹了,这还没算上油价上涨,在交通方面给人们加重的生活成本。
当今世界,科技领先,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主要资源石油,一天比一天炙手可热。一个大面积普及机动车辆的国家,有了石油,就生气勃勃,缺了石油,就死气沉沉。美国被称为“汽车上的国家”,人均拥有车辆居世界之最。石油涨价,必定影响美国人的生活,但美国人是高收入的群体,社会各项保障制度健全,民众能够承受得起。而我们就不行了,我们是刚刚“吃饱饭”,正在往“吃好饭”方向努力,生活成本稍一提高,百姓就容易捉襟见肘,而石油涨价所连带的衍生产品的涨价,更是给中国百姓承受物价全面虚高的肩上,又加了重量。
中国的私家车,发展势头迅猛,如果说疯狂,一点也不亚于房地产业。现如今,国内各大小城市,最主要的“城市病”,就是车满为患,交通不畅。在北京,因为处处塞车,已经影响了一个城市的正常运转,成为全国人民关心的焦点。不必询问,也不必猜想,北京政府治理这个“城市病”的成本,肯定是令人乍舌的。
问题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公车、私车吗?
说到公车,似乎与石油涨价关系不大。我们的国家,是世界上公车数量最多的国家,官员们职务到了一定级别,都配有公车,这些成千上万的公车,汽油费和维修费都由公家报销,任凭油价再涨,我自岿然不动。加重的,只是政府财政的负担,个人无须掏腰包。最不堪负重的是私车。维修费、停车费、保险费和燃油费等,这几项加起来每月最少也得两千元。每月从全家收入中拿出两千元养车,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考虑的事情。
最可怕的是攀比,最可笑的也是攀比。国人好攀比,已渐成陋习。要买私家车,先不考虑交通方便,首先想到的,是满足虚荣心。张三买车了,我不买车脸往哪搁?李四开上雪佛莱了,我还开着桑塔纳,好意思出门吗?这样的攀比,就像前些年的出国热,不管孩子的学习水平如何,不管自家的经济条件如何,把孩子一送出国门,就是荣誉,就是对外炫耀的资格。所以,我们永远摆脱不了“一声叹息”。
油价涨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了。当“一声叹息”之后,我们要做些什么呢?这应该是思考的重点。
相关热词搜索:一声 叹息 一声叹息 一声叹息 下一句 一声叹息歌词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