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支撑宜业宜居_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一个下午,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位年轻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高新区进驻了很多知名企业,我们应该时刻做好准备,到高新区寻找发展机遇……”短短三年,青岛高新区已逐渐焕发出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的风采,吸引着大批投资商的纷至沓来,更走进了万千百姓心间,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
徜徉于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小桥流水、优美如画的景致里,清风拂面,视野开阔,宛如“世外桃源”,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要不是有眼前的宣传板上原貌照片为证,我们难以想象三年前j塞里曾是一片片苍凉的盐田和荒滩。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青岛高新区的创业者们以空前的魄力和勇气,用行动谱写了开天辟地的壮丽篇章,真正兑现着“创业成就未来”的铮铮誓言。
为保证高起点规划,青岛国家高新区先后对上海东滩、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深圳高新科技园区、南山深圳大学城等新城的建设经验进行了考察学习,并对美国最大最成功的新城里斯顿、英国21世纪规模最大最成功的新城密尔顿、日本科研的核心地带筑波科学城的案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充分吸收成功经验,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和知名专家为高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通过规划方案国际征集,同步开展了防洪排涝、生态保护、产业定位、区域协调等涉及高新区未来发展的关键I生专题研究,多视角、多层面的解决好功能布局、生态保护以及发展模式等问题。在园区建设上,青岛高新区坚持复合多元的新城建设理念,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除了高起点的园区规划建设,高新区更在招商引资上坚持高层次方向,以实现打造青岛第三代科技生态新城的宏伟目标。
实施“3+1”产业发展规划
立足于大青岛地区和胶州湾区域资源禀赋,高新区紧跟全球产业转移新动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高、轻、特”产业方向(高:技术含量高,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轻,结构轻,资源能耗低;特:差异定位,突出特色),重点实施了以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3+1”产业发展计划,并对入园项目严格审查,对达不到环评要求的一票否决,坚持做到“技术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项目不要,危害生态环境的项目不要,能源资源消耗高的项目不要”,先后婉拒了20多个项目,70多亿元的投资。
同时,高新区盯紧重点产业链高端环节,引进知名大企业和大院大所,引领形成青岛乃至山东半岛高端产业新亮点。目前,新引进了冠捷LCM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北科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重汽专用车、LED蓝宝石晶片、世茂城市综合体、雨润北方总部和金融大厦、五星酒店集团等175个高端项目,投资达377亿元,其中20多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_ED蓝宝石晶片项目已实现投产,填补了国内空白。
近期,青岛高新区将加大特色产业招商力度,纵深推进定向招商工作,争取在大项目、高端项目和外资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其中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在继续完善LED产业链的同时,将半导体和IC设计作为招商重点。生物与医药产业方面,依托专业园区建设,引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物与医药产业向高新区聚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将智能化装备作为招商重点。现代服务业方面,将软件服务外包作为工作重点。
今年以来,高新区服务业投资首次超过制造业,呈现出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其中,城市综合体、科技金融中心、五星级酒店和北方区域总部等4个项目总投资达132亿元,园区的产业聚集环境得以明显提高。同时大力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及招商工作,为高端项目落户提供高品质专业化载体。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青岛高新区突破原有单纯产业园区和克隆一个城区的发展理念,坚持复合推进、系统集成的发展路径,探索城区、园区建设双线协同推进的发展新模式。
优化发展软环境
着力建设高效优质的审批服务机制。积极打造“扁平化”审批服务机制,建设了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税务服务大厅,高新区内设各部门及8家派驻机构全部进驻,真正做到“全程服务、一站办结”;打破常规,实行贴身管家式投资项目入驻服务,率先建立了审批部门首席专办员制度,全权负责本部门所有审批事项的办理:实行了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推出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评价监督制等;同时,制定实施了《重点项目挂牌督力皙行办法》,修订完善《入园项目评估管理办法》,将审批时限由108天压缩至45天。
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深入研究实施适合高新区科学发展的运行模式,研究制定了《创新管理体制优化机构设置方案》,完成选人用人、投融资等六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应用成果;制定实施了鼓励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八个方面的政策体系配套办法,整合各类有效资源,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制定鼓励引进研发机构和孵化器暂行办法,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强化科技引领作用,实施了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进入产业链高端;制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对高新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为园区落地企业创造整洁舒适的投资环境;研究投资项目落地后评估管理办法,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政策,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培育优质的商务金融环境。依托产业项目快速落地,高新区出台了鼓励股权投资发展优惠政策,并积极筹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努力打造以产业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为特色的科技金融集聚区,助推产业升级发展。
憧憬未来
三年的努力,青岛高新区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获得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成功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山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称号,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连续两年跻身前10位,已经成为青岛地区乃至山东半岛极具活力的高科技创新创业区域。
到2015年,高新区将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发展引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0%以上。新城区63.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部达到“九通一平”,枢纽型、网络让基础设施配套全部完成,商贸、学校、医院、宾馆、健身场所等生活设施配套到位,第三代新城规模显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0亿元以上,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完成建筑面积300万平米以上,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树立全国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示范区。高新区将通过集中政策和资源优势,着力汇集海 内外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基本建成激发活力的创新环境、充满机遇的投资环境、便捷高效的商务环境和宜业宜居的生态环境,打造人才集聚和创业高地。预计到2020年,高新区主园区实现GDP将超过16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过百亿,一个具有明显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区将在胶州湾北岸凸起。
[深圳高新区]
深圳高新区始建于1996年9月,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圳高新区坚持自主创新,和谐发展。营造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三态合一”的综合环境,倡导“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富有激睛、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初步形成了“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深圳高新区已成为“创业的沃土,成功的家园”。深圳高新区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占据主导地位,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多元化、专业型、互动式孵化器群已初具规模,成为名校汇聚高新区和国际化的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和美国、加拿大、韩国、奥地利、中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园区设立代表处、开展技术交流、人员培训、共同开发等多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了深圳企业国际化的步伐。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也是中国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
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九大产业功能区和世界吞吐量第五位的综合性贸易港口――天津港。天津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202万。天津滨海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储备,拥有水面、湿地700多平方公里;1200平方公里盐碱荒地可供开发:已探明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1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
经过多年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形成了开放优势明显、产业配套齐全、科技资源丰富等多重优势。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唐山曹妃甸工业区]
曹妃甸地处唐山市南部沿海,原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为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因岛上原有曹妃庙而得名。曹妃甸地处唐山南部的渤海湾西岸,位于天津港和京唐港之间,“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滩涂”,是曹妃甸最明显的特征和优势,为大型深水港口和临港工业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将立足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腹地既有产业、技术和资源配置等优势,以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等“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相关工业组成布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以建设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为统揽,逐步把曹妃甸建成中国北方国际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曹妃甸工业区作为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控制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体系为重点,加快集聚钢铁、石化、电力和装备制造等循环经济示范产业群,形成完整的废旧物资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各项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标准,成为引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美国里斯顿新城]
里斯顿的开发始于1962年,是美国最早也是最成功的新城之一。边缘新城,指伴随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加速,中心城功能逐步外迁,而在大都市边缘形成比较完善,且相对独立于大都市的新城镇,这类新城是大都市郊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里斯顿成功的关键因素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建设所带来的高素质人口聚集形成互动,形成了产业与人口不断升级的良性循环。里斯顿所在的费尔法克斯郡是全美经济最富活力、收入最高、失业率最低、人口素质最高的地区之一,邻近机场所带来的便捷交通、靠近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购买商美国政府的有利位置和高素质的人口是高科技企业聚集的三大原因。里斯顿市镇中心包括12个街区,这个多功能的地区由不同的建筑师设计,是区域性的就业、居住和娱乐中心区,为市中心的开发作了示范。里斯顿新城有五大特征:位于大都市边缘:整体容积率1.0左右,密度适中;产品形式多样化;社区功能复合;社区归属感,合理的规划确保高品质。
[日本筑波科学城]
日本科学研究中心,坐落在离日本东京60公里的筑波山麓。1968年开始动工,耗资50亿美元,到1982年已有10个省、厅的43个国家研究所(约占日本40%的主要科研机构)、两家私人研究所和筑波大学等两所大学,约有1.1万多名研究人员、专家和后勤人员,再加上附属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总人数已达2.2万人。筑波科学城分为生物研究实验区、土木建筑研究区、文教研究区、理工科研究区和公共设施等5个小区。科学城内设有宇宙研究中心,拥有最先进的质子加速器;工业试验研究中心,包括工业技术院的9个研究所,农业科研实验中心,研究人类的灵长类试验站:高空气象台等。筑波城现为日本最大的科学中心和知识中心,是日本在先进科学技术方面向美国等国挑战的重要国家谋略地。
[英国密尔顿新城]
位于伦敦附近的密尔顿新城是20世纪规模最大的新城开发项目之一,也是英国最后一批第3代新城。密尔顿新城于1967年进行规划编制,1971年开始进行建设。它是在3个小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有人口4万,现在为20万,总建成区面积88.8平方公里。密尔顿新城是在一个平坦的农业地区上进行建设的,规划试图通过景观设计使它成为具有吸引力和标记性的城市。
密尔顿新城规划目标是创建一个具有相当大灵活性、可根据经济发展变化进行调整的城市,因而所需要的不总终极式的蓝图规划,而是一种结构型的和策略型的、能为各种机会和自由选择留有充分余地的规划。新城范围内居住地区和就业地区相互配套的耦合式分散布局,使人们可以便捷地进入工作区,达到交通组织的平衡。在实现社会平衡和多样化方面,通过混合居住,消除社会隔离来达到目标。新城中公园用地占20%,设计成线型的公园串联成片。公园内有排水渠穿过社区,雨水通过排洪渠汇入湖面,再排放至河流,因而密尔顿不会出现洪灾,湖面可供休闲、娱乐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支撑 产业 宜业宜居 产业支撑宜业宜居 宜业宜居 宜居宜业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