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农村“沼”气蓬勃] 气沼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提起农村的厨房,多数人印象里是烟熏火燎、柴草成堆,可如今在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的很多农家,厨房却一改过去的容颜,整洁、卫生,没有柴草,墙上还贴着洁白的瓷砖,像城里人的厨房一样。这是当地实施沼气工程以来农村建设的新变化。
  大张淡村村民陈秀云对沼气带来的新生活有――种特别的感受。她每天从地里干活回家,打开沼气炉,10多分钟时间就把午饭做好了:“以前干活回到家,还要拖着疲劳的身体点柴火做饭,弄得烟熏火燎。遇到刚雨天,柴草潮湿,半天都做不好饭。现在好了,有了沼气,再也不用在灶台烧柴草做饭了,厨房里也变得宽敞干净多了”。现在,陈秀云家的厨房确实没有一点柴草,物品摆放整齐,吃饭时一家人围坐在这整洁的房间里,舒适又温馨。
  在大王镇,像陈秀云这样受惠于沼气池建设的农户有1900多户。农村沼气建设是同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六小工程”之一,也是中共大王镇党委政府几年来确定的为民办的重点实事之一。为了推进沼气池建设,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和技术指导中心,及时解决沼气池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大王镇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在市政府对每户“一池三改”补助1000元资金和物资的基础上,给农户增加了300元的补贴,使农户不用自己掏腰包就能坐享沼气之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大王镇还利用大张淡村和建好沼气池的户作为典型加强引导,做好技术培训,规范施工行为,保证了沼气池建设的顺利进行。截止到目前,全镇已建设沼气池1980多个,让千余户农民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烟熏火燎烧柴做饭的生活习惯,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村民高兴地说:“一池三改,好处可真不少呐,不光卫生省钱,美化了庭院,产生出来的沼渣沼液还是上等的肥料呢。我们家种植大棚蔬菜,用沼液泡出来的菜都是抢手货,卖得最快,很受欢迎。”
  在大王镇开元良种奶牛繁育场内,牛粪、牛尿、污水没有直接拉到地里造肥,而是用作原料生产沼气,并配套燃气发电机组、燃气锅炉,利用沼气发电、烧锅炉,沼液用来浇地,沼渣制造有机肥料,生产绿色蔬菜,形成一套完整的“牛一沼一菜”生态链,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农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受一家一户小型沼气池的启发,许多像开元奶牛场这样的大型养殖场内,修建了很多50到300立方容量的大型沼气池,用牛羊粪做原料,产出的沼气不仅满足了照明、做饭之需,还烧起了锅炉,发起子电,节省了不少开支,提高了经济效益。
  对沼气的了解越来越多后,过去还在观望状态中的很多农民都下了决心,今年也建沼气池,享受沼气带来的文明生活。今年大王镇在往年基础上加快实施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工程,转变农民生活方式,促进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发展。按照“有计划,成规模、分年度”的实施要求,有重点地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000个、1500立方大型沼气工程一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现在,大王镇绿色庄园正在建设500立方米的沼气池,建成后,产出的沼气可以在阴雨天为大棚增光增温,产生的沼渣、沼液还是蔬菜大棚的有机肥料,可以大大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近日,大王镇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沼气协会:协会主要负责沼气池的施工建设;新建沼气池的投料及已建沼气池的出料,对已建沼气池的维修养护及零配件的供应,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的试验推广等等。协会的成立使全镇沼气建设趋向进一步规范化,推动全镇农村沼气池建设健康稳步发展,并通过沼气池的推广大大改善新农村环境,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相关热词搜索:蓬勃 农村 这里的农村“沼”气蓬勃 土城乡农村处处 沼 气蓬勃 山乡处处 沼 气蓬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