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存取发展现状和建设策略研究] 品牌策略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在介绍我国开放存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展的基础上,从宏观环境、学术期刊出版机制、相关利益群体的协调、学术评价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发展开放存取的优势及主要障碍进行剖析,并从宣传推广、政策制订、加强开放存取实践、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加强对开放存取论文的质量控制和知识产权管理等6个方面提出我国开放存取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开放存取发展策略
[分类号]G255
1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开放存取运动在全球范围兴起,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馆界利用互联网进行学术信息和科研成果自由传播、免费利用的行动。其目的在于利用网络条件实现科学信息和科研成果广泛、快速的交流与传播,以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读者获取文献资料的成本,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
开放存取,一方面,可以跨越传统出版方式所带来的出版时滞,实现学术领域内科技信息与研究成果的最新交流;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的开放存取,也可以缓解由于传统期刊的价格危机和知识产权限制所带来的影响与获取障碍,促进学术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提升学术交流过程中的信息获取,使整个研究交流过程更加容易、迅速和低成本,并有效地避免研究过程中的重复浪费,在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促进科研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意义重大。
2 开放存取在我国的主要进展
2.1理论探讨
2003年以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关注与支持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2003年1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张晓林先生参加了在匈牙利举行的“开放获取与促进学术出版”国际研讨会;2004年5月24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在北京分别代表各自机构签署《柏林宣言》,以推动全球科学家共享网络科学资源;2004年12月9-10日,香港科技大学举办了“建立数字机构仓储:经验与挑战”的国际研讨会;2005年3月25日,台湾淡江大学学生图书馆举办了开放获取研讨会;2005年6月22-24日,在北京举办了“科学信息开放获取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为科学信息OA政策与战略;2005年7月8日,50余所高等院校的图书馆馆长在武汉大学举办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庄严签署了“中国大学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武汉宣言”,提出了“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的任何信息资源”的目标,宣言呼吁建立一批有特色的“学术机构库”,鼓励学术资源开放存取。
2.2实践探索
2.2.1开放存取知识库 目前,开放存取知识库在我国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以收集论文预印本的知识库发展得比较快速,出现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等比较著名的预印本网站。并且建立了一些国外学术论文预印本的中国镜像站,如中国数理科学电子预印本镜像库。目前被开放存取知识库登记系统(ROAR)收录的我国开放存取知识库如表1所示:
2.2.2开放存取期刊 2006年1月和7月,程维红、任胜利先后2次对《2005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报告》所收录的1608种我国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情况进行了搜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1608种学术期刊中,有143种实现了开放存取。各主要学科开放存取期刊的数量见表2所示:
截至2008年5月16日,被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所收录的2643种开放存取期刊中有中文期刊14中,其中8种是中国大陆创办的,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教育等多个领域。
3 我国发展开放存取的环境分析
3.1我国发展开放存取的优势
3.1.1学术期刊出版机制不同于国外在我国,学术期刊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这与开放存取促进学术交流的目的一致,在我国发展开放存取不会受到学术出版单位的抵制,政府的出版政策容易贯彻实施。
此外,我国学术期刊自身的特点有利于传统期刊向开放出版转型。首先,中国学术期刊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并没有形成规模性的科技出版商,在由传统期刊出版向开放存取期刊出版转型过程中,不会遇到国外类似传统期刊出版商针对开放存取的阻力。其次,中国学术期刊的创办主体一般是国有科研机构、高校、国有大型企业等,其经营运作成本一般比较低,期刊在由传统出版向开放存取出版转型过程中的经济风险小。第三,目前中国学术期刊出版环境中,普遍存在向作者收取版面费的做法,甚至有些期刊还收取论文审稿费,期刊发行收入在所有收入中所占比例不高,这一点也有利于期刊转型。
3.1.2开放存取发展过程中各方利益容易协调和统一开放存取运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由社会各方组成的,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竞争利益和要求。在高等教育界,由学者、图书馆员、信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组成;在出版产业,由商业和学术出版社所组成;还有专业组织等。这些团体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当他们的利益相互冲突时就需要一个组织进行协调。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协调各种机构的合作和组织公益性活动要比美英等发达国家更擅长,我们有信心协调好科研机构、大学、图书馆等组织的责任与利益,共同促进开放存取的发展。
3.1.3对开放存取的迫切要求 传统学术出版模式对于我国是相当不公平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胡启恒院士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优秀科技成果多数在国外商业性学术期刊发表,这往往使本国作者的知识产权落到国外出版商手里,使得这些绝大多数情况下由本国公共投资所产出的科研成果,成为国外出版商的私有资产。这些出版商再以很高的价格将其卖给发展中国家,赚取高额利润。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研究人员却因为当地图书馆经费不足而无法获取这些信息。而开放存取运动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改变这种不公平现状的机会,而且提供了一个更便捷地借鉴国外先进科技的环境。
3.1.4已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随着开放存取活动的逐渐推广和普及,我国学术期刊社在期刊网站上免费发布期刊全文的现象也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已有150余种科技核心期刊提供免费全文,有70余种科技核心期刊则提供了最新的免费全文,而像《系统科学与数学》、《植物学报》等10余种科技核心期刊还回溯提供了创刊以来的所有全文。
从世界各地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情况来看,开放存取知识库尤其是机构知识库主要是由大学图书馆创建和维护的,我国大学图书馆在硬件方面已比较成熟,这可为机构知识库的建立节省一大笔资金。此外,我国大学图书馆大多收藏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它们可成为未来我国机构知识库的收藏内容。
3.2影响开放存取在我国发展的主要障碍
3.2.1开放存取意识淡薄 国人对开放存取知之甚少,2005年3月-5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一 份关于中国科学家对开放存取态度的调查表明:只有8%的科学家对开放存取非常熟悉;回答“关于开放存取知道一点”的科学家占48%;有43%的科学家完全不了解开放存取是怎么回事。相应的,只有11.2%的科学家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文章。而国外DISC/OSI类似的调查则表明:有62%的非开放存取作者了解开放存取的概念,只有37%的不知道开放存取。两者形成鲜明反差。科研工作者对开放存取缺乏了解,当然不会把科研成果发表在开放存取期刊上,更不会试图创建开放存取期刊。
3.2.2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开放存取是新生事物,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国外开放存取的推动力量主要是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图书馆,而我国的科研机构和学术出版社大多属于国家所有,实行科学信息的开放存取,受益的将是社会公众,所以由政府来推动开放存取的发展是理所当然的。在开放存取运动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要支持开放存取这一新事物在中国的发展,政府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开放存取发展。
3.2.3现行学术评价机制阻碍了开放存取的发展我国现行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带有鲜明的行政色彩,在评价指标中论文发表情况占相当大的分量。对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一般有:①论文被摘引情况;②论文在何种期刊上发表。各科研机构一般都有一个期刊水平等级表,科研人员发表论文不得不遵循这个等级表所划定的范围,否则,他们的科研成果就无法得到官方认可,其后果是无法评定职称或者申请学位。因此,选择在何种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作者个人的喜好和期刊的质量,而直接取决于科研人员所在单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
3.2.4付费问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收取版面费是我国学术期刊的一大特色。版面费是我国学术期刊运作经费的重要来源,而且科研人员所缴的版面费一般其所在机构是给予报销的。这就与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文章非常相似,所以我国的科研人员对于开放存取期刊作者付费模式,较于其他国家的科研人员应该更容易接受,那么开放存取期刊应该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在我国OA运动发展的初期阶段,科研人员仍然偏向传统期刊。两者都需付费,相比较而言,他更愿意发表在传统有影响力的期刊上。
3.2.5 商业数据库规模发展的影响 当前国内大型期刊数据库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重庆维普数据库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它们几乎覆盖了我国全部的学术期刊,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9 063种重要期刊,全文文献总量26 963287篇。
正是我国学术文献数字化取得如此大的进展,学术期刊数字化生产、在线出版传播、在线服务等网络出版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大部分研究机构、大学图书馆都购买了这些大型数据库,科研人员已经习惯运用这些数据库,而促使开放存取出现的压力在这里明显不够有力。
3.2.6现阶段开放存取自身的局限性现阶段开放存取在质量控制、运行费用、长期保存、版权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制约了开放存取在我国的发展。此外,开放存取还涉及数字存档、技术标准、服务政策、合作出版、服务模式、知识管理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4 加强我国开放存取发展的对策
4.1加强对开放存取的宣传推广
开放存取运动是全球化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存取扩大信息文献传播范围,使所有人更加快捷、广泛、便捷地共享科学成果成为可能。开放存取运动的蓬勃兴起是科学成果交流的需要,是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交流的新模式。有关部门应大力宣传开放访问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号召更多的科研人员响应、加入该运动,参与学术讨论。图书情报部门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全方面地推广介绍开放存取资源,使用户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免费开放信息资源,一方面用以补充馆藏;另一方面扩大开放存取在用户中的影响,使他们改变观念,对开放存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并积极投身到开放存取运动中去,促进开放存取在我国的发展。
4.2制定促进开放存取发展的相关政策
由于我国的科研资助机制和学术出版机制的特殊性,政府与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应制订国家及机构的开放存取政策。从结构层次上看,我国科学合理的国家开放存取政策体系应该是由国家、科研资助机构、科研机构、高校、出版机构分别制定的开放存取政策共同组成。
首先需要由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全国统一的、可供所有的组织机构共同遵守的国家政策,其主要作用是为全国各级组织、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宏观指导。
科研资助机构、科研机构和高校可以在与国家政策相一致的基础上,依据本机构的特点制定开放存取政策,规范所资助科研人员或机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开放存取的发展同样需要出版机构的政策支持。出版机构应该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方向,积极鼓励科研成果的开放存取,出版机构还应提供多种出版模式选择,由作者选择是否以开放存取模式出版自己的科研成果,或者选择以哪种开放存取方式出版自己的科研成果。
4.3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大力开展开放存取实践
英、美、德等国在开放存取的研究和发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吸取借鉴,探索其运行机制与相关政策,及时掌握发展动向,为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及建设提供帮助,为解决今后在中国开放存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如政策、法律、经费、管理、技术等问题提供指导,理顺一系列关系,使我国的“开放之路”少走些弯路。
4.4改革现行科研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开放存取
从目前的状况看,由于绝大多数开放存取期刊不在核心期刊之列,我国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行政强制性特点确实限制了科研人员将其成果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研究者对中国科学院所属16个机构的223位科学家进行了“科学家对开放存取态度的调查”,在调查不准备在开放存取期刊出版的理由时,调查者列举了12条理由,其中,18.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反对付费出版”,排在第一位,1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符合单位的考核评价标准”,排在第5位,两者仅相差两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政策对OA的发展起着极强的导向作用。如果将OA元素以某种合理的方式添加到评价指标序列中,将会引导众多的科研人员将其成果在开放存取期刊发表,或存放在开放存取知识库中。
4.5加强对开放存取论文的质量控制
高质量的论文既能保证科研的意义,又能给用户使用带来方便。目前的开放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存取知识库。开放存取期刊主要沿用传统的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对论文的质量实行严格控制,那么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跨机构的评审联盟制度等是其核心问题所在。开放存取知识库一般不对论文内容作审查,只是要求所提交的论文在技术上符合一定的标准格式。同行评审在论文的质量控制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开放存取知识库在这方面应该积极借鉴传统的期刊实行同行评审的方法和经验,并按照自身特点,发展形成符合自身要求的质量控制机制。
4.6解决知识产权争议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十七项内容之一:作者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而开放存取期刊允许作者保留版权。所以,正如开放存取倡导者所指出,开放存取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在现行著作权法的法律框架中实施的。
开放存取知识库在知识产权方面则存在一定障碍。预印本由于是投稿前的版本,作者对文章拥有版权,存储预印本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同意。后印本是正式出版的版本,如果作者在作品出版时已经将版权转让给出版商,那么作者将作品提交到开放存取知识库就需要经过出版商的同意,对此,作者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向出版社要求保留在网络上张贴作品的权利,这样作者就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把后印本加入各种开放存取知识库或者张贴在网站上。对于已经转让了版权的论文,可以鼓励作者与出版商协商,尝试修改版权转让协议。有关情况表明,约有70%的出版商已经同意作者存储后印本。
此外,应根据开放存取知识库及开放存取期刊等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修改完善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在加强作者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减少对信息传播与利用的限制,把“合理使用”的范围扩大到非商业性利用,为科技信息低成本的快速传播铺平道路。
相关热词搜索:存取 发展现状 策略 我国开放存取发展现状和建设策略研究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当前课程改革趋势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