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无小事|民生问题向哪里投诉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民生问题不仅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只有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科学发展观才得以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得以构建。 当前民生的基本问题,都是需要重点解决的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未来十几年,是我国就业压力最大的时期,特别需要提高城市对就业的综合承载能力。实践证明,一个城市吸纳外来人口就业的能力越强,这个城市就越有活力;而提高城市就业的门槛,就牺牲了城市发展的动力。看一座城市繁荣的程度,不要看有多少高楼大厦和宽阔的街道,而应该看能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就业人口提供哪些吃住行和社会安全的条件。政府应强化促进就业的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逐步将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扩大到城镇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通过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教育是民生之基。人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最大优势,要把人口多的压力变为人力资源财富,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力资源能力。从现实来看,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技能型人才短缺,是当前人才结构中的突出矛盾,其根源在于职业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滞后。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劳动者就业的能力,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弊端,注重增强学生的四种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改变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现状,提高全社会的创业能力。
分配是民生之源。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举措,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中充分体现追求效率的精神与原则,在再分配中充分体现公平的精神与原则,第三次分配则要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与道德水准。现在应当将重点放在理顺初次分配的关系与提高再分配力度上,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财富中所占的份额,同时强化再分配的力度,包括地区之间的转移支付、阶层之间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通过强化社会责任,借助政策引导公众特别是企业参与慈善公益事业,逐步把第三次分配的水平提到一个新高度。
社保是民生之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因此,应当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这个保障体系可以是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必须是一个没有漏洞的网络,不能让一部分人因为陷入生活困境而失去希望。社保的目标,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作者系山东临沂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民生 无小事 民生问题无小事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安全无小事下一句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