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发展名词解释 [自尊的毕生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 自尊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章介绍了自尊的毕生发展研究在近三十年来的进展,主要探讨了自尊的稳定性及其毕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文化、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指出自尊毕生发展的研究将来应关注自尊的纵向研究和本土化研究,并注意区分和探讨不同形式自尊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自尊;毕生发展;影响因素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自尊(self-esteem)以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体精神生活的独特作用和贡献而倍受心理学家的关注(杨丽珠,张丽华,2003)。它作为自我系统的重要特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有研究证实,自尊对人的认知、动机、情绪及行为、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均有着重要影响或预测作用(Leary & MacDonald,2005)。上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在自尊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与其他变量的关系上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但是,在个体一生的发展当中。自尊的水平是稳定的吗?自尊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吗?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一致的解答。如果自尊是可变的,那么它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如何保持或者培养高水平的自尊也无疑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自尊的毕生发展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今后自尊的毕生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2 自尊的分类
  
  自尊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所作并通常持有的估价。它表明了一种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态度,表示的是在多大程度上个人认为自己是成功的、有能力并且有价值的。换言之。它也是一种个人的价值判断,表现为个人对自我的态度(布兰登,2001;Kernis & Goldman,2005)。依据自尊的范畴和可变动性,可以将自尊划分为整体自尊(global self-esteem)与特殊自尊(specific self-esteem)(Rosenberg,1979),特质自尊(trait self-esteem)与状态自尊(state self-esteem)。
  整体自尊是个人在整合一切对自我的评价与感受之后,所产生的整体性的“对自己赞许与否的态度”。特殊自尊是指个人对自己在不同特殊领域的能力与表现有特定的评价。两者虽有重叠但彼此层次不同,不能够相互替换。特质自尊是将自尊视为一种人格向度,经由个体长期发展而成的一种稳定的特质。状态自尊视自尊为个体在特殊情境下暂时的心理表现,是个人在成功或失败的情境中所引起的自尊的暂时波动(杨国枢。陆洛,2009)。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内隐自尊(hnplicit self-esteem)。以往研究一般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直接测量自尊,然而自我报告法不能测查到个体的自我评价中存在于潜意识或下意识中的那部分。这种个体自己无法或没有意识到的自尊层面,即所谓的内隐自尊。相应地,以自我报告方式所测出的自尊则被称为外显自尊(explicit self-esteem)(石伟,黄希庭,2003)。内隐自尊的提出使人们对自尊的理解由意识层面深入到无意识层面(金戈,2010)。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可能存在不同的结构,因而也有可能显示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3 自尊是稳定的吗?
  
  众多研究者假设自尊是稳定的并且可以预测未来行为(Hafter,1998;Rosenberg,1965;Leary & MacDonald,2005)。但是也有研究者提出质疑,认为自尊并不具备长期的稳定性,自尊受个人所处的环境影响(Conley,1984)。
  关于自尊发展稳定性的争论一直存在。Rosenberg(1979)将自尊视为一种长期稳定的个人特质,Epstein(1983)提出自尊是经由个人早期发展渐渐形成,不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可以长时间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另一种基本的理论观点是:自尊的水平随着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不同而变化(Marmot,Ryff,Bumpass,Shipley,& Marks,1997)。Bulter,Hokanson及Flynn(1994)则发现自尊可能随着个体所知觉到的经验波动。虽然已有文献研究结果不相一致,但是基本形成一个共识:自尊同时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变动可能性(Crocker & Wolfe,2001;Markus & Kunda,1986)。也就是说,个体的自尊随着个体社会化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会不断倾向于更加稳定和成熟,然而由于个体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自尊可能会发生相应地改变。
  那么,从毕生发展的观点来看,自尊是稳定的吗?自尊的稳定性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变化吗?如果是。它在每个阶段如何变化?何时达到顶峰?自尊的稳定性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吗?
  为了探明这些问题,有研究者通过元分析发现:自尊在毕生范围内持续地在变化,其稳定性从童年期至成年早期一直在增加,然后从成年中期到晚期处于下降趋势(Trzesniewski,Donnellan,& Robins,2003)。也有研究者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分析了从儿童期到老年期的自尊发展的整体趋势。Robins,Trzesniewski,Traey,Gosling和Potter(2002)选取从9~90岁的大样本被试,采用横断研究方法。测量了自尊毕生发展的年龄特点,描绘了自尊毕生发展的轨迹(如图1)。
  他们认为,自尊是毕生发展的,且不同年龄阶段自尊水平是不同的:自尊在童年期的水平较高,从童年晚期开始,整个青少年期的自尊水平都呈下降趋势,一直到成年早期又开始逐渐上升并在成年中期达到一个相对平稳的“高原状态”。随后在老年期又出现急剧下降。总体看来,女性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男性,但是在80岁以后,女性的自尊水平高于男性。另外,童年期的自尊水平接近于成年晚期,老年期的自尊水平接近于青少年期。Orth,Trzesniewski和Robins(2010)的研究获得了与此一致的结论,并且指出在60岁左右自尊水平达到顶峰。既然自尊是有变化的。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自尊发展的变化呢?
  
  4 自尊变化的影响因素
  
  4.1年龄
  (1)童年期
  研究发现,童年期的自尊稳定性最低,但是自尊水平却很高,并且从童年期向青少年期过渡中,自尊的水平是逐渐下降的(Rosenberg,1986;Robins et al.,2002)。自尊稳定性较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第一,很多研究者把解释点放在儿童的自我评价上,比如,自我观察能力。自我评价是否恰当可能激发或压抑人的积极性,如过低的自我评价会降低人的社会要求水平,产生对自己潜力的怀疑态度,引起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而过高的自我评价又必然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发生矛盾,遭到同伴的反对,引起与同伴交往的冲 突,也会导致严重的情感损伤或不良行为:这种过低和过高的自我评价都会影响个体自尊水平的稳定性(Rosenberg,1986;Robins et al.,2002)。
  第二,自尊的发展与认知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儿童期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自我评价能力处在发展早期,Trzesniowski等人(2003)认为,此时儿童尚不能完全理解自尊的涵义,无法适当评估自己的整体自尊。避免不了会根据某个时间的心境而做评估,并且很难排除来自父母、老师和他人的影响。在童年早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一般都是积极的,并且自我报告的水平常常偏高,因此自尊水平较高。进入小学后。儿童的自我评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开始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表现出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同时可能在学业和社会关系上体验到一些挫折,因此,从儿童入学开始,他们的自我评价开始下降,自尊水平也随之降低(Eccles,Wigfield,Harold,& Blumenfeld,1993;Stipek & Tannatt,1984;Marsh,Barnes,Cairns,& Tidman,1984)。
  第三,也有研究者围绕自尊的测量工具是否能够有效测量到儿童期的真实的自尊水平展开争论。Hater(1983)的研究认为,由于儿童无法形成关于自我的整体概念,整体自尊量表不适用于儿童。但Marsh,Craven和Debus(1991)认为,整体自尊先于特质自尊出现,所以即使在儿童身上也能够得到测量。儿童期的自尊水平是否能够测量,对于能否获得儿童期的自尊的真实水平来说确实是一个问题。
  (2)青少年期一成年早期
  从青少年期到成年早期,自尊的稳定性在增加,但是青少年早期自尊水平很低。为什么进入青少年期的个体自尊水平明显下降?许多研究认为自尊下降与青春期的成熟、认知的发展和社会情境的改变等因素有关(Robins et al.,2002)。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12岁是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关键时期,13岁是自尊发展的转折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2至13岁儿童正处于青春期。此时生理的剧变,青春期的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矛盾。身体的变化让他们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摆脱童年的一切。渴望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很强,对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好斗好胜,但思维的片面性却很大,容易偏激,容易摇摆。他们很热情,也很重情,但有极大的波动性,激情常常占有相当重的地位。他们的意志特征也正在发展,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他们的性格还没有定型,不能找到正确的活动途径。这种生理上的成人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让他们感到极其矛盾,自我评价能力下降,不能正确的判断自己的能力,从而自信心下降,导致他们的自尊感体验容易走向极端,感到挫败,自尊水平下降(魏运华,1998)。
  为什么青少年期的自尊稳定性很低?有一种解释是此阶段个体要面临巨大的环境变化和来自身体成熟的变化(Alsaker & Olweus,1992;Robegs & Del Vecchio,2000)。青春期面临的一系列变化对个人所产生的作用因人而异,所以会造成自尊的稳定性在这个时期降低。
  虽然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也面临许多变化,但是个体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心理资源去自我调适。身体的变化开始减弱,且个体关于自我的概念也基本形成并稳定。因此自尊稳定性呈现增加的趋势(Robeys & Del Vecchio,2000)。
  (3)成年期
  关于成年期自尊的研究极少,成年期个体的自尊逐步上升并在成年中期(30岁)达到相对平稳的“高原状态”。Erikson(1968),Neugarten(1977),Levinson(1978)等研究者把成人中期的特征归结为有活力、成就感、力量和控制;Erikson(1968)认为,成人中期个体的精力充沛,在事业上成就感和创造性十足,同时可以指导下一代并促进他们的发展;Mitchell和Helson(1990)认为,成人中期是个体心理成熟度和适应水平的最高阶段,婚姻、家庭、事业都进入稳定的轨道,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个体自尊水平上升且保持相对稳定;角色理论则认为成年人逐渐拥有力量和地位,自我价值感比较高,因此自尊水平就高(Dannefer,1984;Helson,Mitchell,& Moane,1984)。
  Orth等人(2010)发现,在成年晚期(60岁)自尊水平达到了一生中的最高峰,这个结果验证了已有的关于成年期自尊的研究(Helson & Wink,1992;Gove,Ortega,& Style,1989,),但是也有研究发现,高峰值发生在其他年龄,比如65岁(Robins et al.,2002)。
  (4)老年期
  从成人期到老年期,自尊的水平和稳定性又表现出剧烈的下降。主观幸福感和老龄化可以为老年期自尊下降提供有力解释。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是相关的,如果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高,那么自尊水平也会提高,反之则降低。而老年期则是变化产生的时期,例如,消极的生活事件包括孩子的独立、退休、丧偶、社会支持和社会经济地位降低等对个体带来巨大冲击;另外,身体变化再次出现,如健康问题和疾病的出现,会造成个体对他人依赖的增强和对自身力量的信心的下降。这些事件对于一些个体来说是巨大的挑战,生理和情感上的变化直接导致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自尊的下降,因此会造成自尊水平的波动,从而使其稳定性再次下降(Baltes & Baltes,1990;Brandtstaedter & Greve,1994;Carstensen.Isaacowitz,& Charles,1999)。
  另一种可能是,老年人喜欢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人生(Erikson,1985),一些人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是成功的,因此自尊水平得到维持或提高,而另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因而体验到自尊的下降。个体认知的不同也会导致这一阶段自尊稳定性的降低。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自尊在人的一生中既有持续的稳定性,又存在阶段性的变化。
  
  4.2性别
  元分析证明,男性毕生发展的自尊水平在整体上高于女性(Kling,Hyde,Showers,& Buswell,1999;Major,Barr,& Zubek,1999)。他们都认为自尊的毕生发展存在性别差异,Kling等人(1999)发现性别差异存在于童年期,而Major等人(1999)则没有发现这一点。另外。他们共同发现了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自尊水平存在略微的性别差异,但是Kling等人的研究表明,在60岁及以后的个体之间这种差异消失。简而言之,虽然已有研究证明男性比女性拥有更高水平的自尊,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是怎么随年龄变化的,仍然没有清晰 的结果。
  Robins等人于2002年进行了一次大样本研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他们发现,男性的自尊水平高于女性。更具体地说,在童年期。男孩和女孩的自尊水平是相似的,但是到了青少年期,自尊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Orth等人(2010)也得出类似结论。这暗示出:青少年期一定存在某些不利于自尊发展的因素,而且它对女孩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对男孩的影响。例如,青春期身体的成熟和社会情感的变化可能会造成男孩和女孩的自尊水平都有所降低,而青春期生理变化可能对女孩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Rosenberg,1986)。但是,单单用青春期的发育变化也不能够解释自尊的下降。为什么在大多数儿童还没有进入青春期之前自尊就已经开始下降并一直持续呢?这至少暗示我们,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自尊发展趋势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当个体进入老年期,尤其是80岁开始,女性自尊开始高于男性(Robins et al.,2002),对此尚未有很好的解释。
  
  4.3种族和文化
  对于自尊变化是否存在种族差异,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Gray-Little & Hafdahl,2000;Twenge & Crocker,2002)。从平均水平来看,黑人的自尊水平比白人高,其次是拉丁美洲人、亚洲人。但是,种族差异在毕生发展中的变化相当大。例如,黑人与白人间的差异一直到成年早期才显现出来,并且到了成年晚期(61~70岁),这种差异出现翻转,即白人的自尊高于黑人(Twenge & Crocker,2002)。但是,也有研究者发现自尊在不同种族间并无显著差异(Crocker & Major,1989;Verkayten,1994)。
  事实上,几乎没有研究讨论自尊与不同国家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往研究发现,美国人的自我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水平均高于其他国家被试(Diener.E.,& Diener,M.,1995;Diener,E.,Diener,M.,& Diener,C.,1995)但是,对于这些差异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Diener和Suh(1998)回顾了关于主观幸福感与年龄关系的跨文化研究。并没有发现自尊随年龄发生的变化存在任何国别差异。
   4.4社会经济地位和教养
  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SES)主要指家庭的经济水平和收入,它又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教养密切相关。已有研究结果得到的自尊与SES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致。有研究者发现,自尊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存在正相关(Twenge & Campbell,2002;Zhang & Postiglione,2001)。也就是说,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自尊水平就越高;但是,有研究者认为,地社会经济地位不总是导致自尊缺乏(Miyamoto et al.,2000)。还有研究指出。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强度在儿童期到成年期这一阶段有所增强(Robins et al.,2002)。另一方面,研究一致表明,自尊特别是儿童的自尊与家庭教养方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程学超,谷传华,2001)。
  
  5 小结与展望
  
  5.1自尊发展的纵向研究
  目前关于自尊的研究大多是横断研究的方法,即使是考察自尊的毕生发展,也采用选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进行横向的比较。这种做法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群组效应”,即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环境的差异而造成的个人经验的不同,从而影响研究的结果。而纵向研究可以克服这些缺点,更真实地探查自尊的毕生发展轨迹。
  
  5.2自尊发展的本土化研究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已经得到多方面的证实,其中包括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关系取向(杨国枢,陆洛,2009),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费孝通,1948)。文化对自尊的影响也得到了研究者的证实,Heine,Lehman和Kitayama(1999)指出,具有“相依我”自我结构的东方人是自谦与自贬的,自我报告的自尊水平可能偏低。但目前为止,自尊的发展研究几乎全部来自西方,即使国内少量自尊发展的研究也沿用国外的理论、方法和解释。这样,就无法向我们展现中国人特有的自尊发展特点,因此,国内的自尊研究要针对华人本土的自尊现象与问题着手,注重加强研究的本土化。台湾学者翁嘉英和杨国枢(2001)开发了本土自尊研究的工具,就是这样一种本土化的探索。
  
  5.3内隐自尊的发展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自尊发展的研究仅集中于外显自尊领域,还没有研究者探讨内隐自尊的毕生发展。关于内隐自尊,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分离的结构,两者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自我评价系统(蔡华俭,2003;杨福义,梁宁建,2007)。第二,外显自尊一般被看作比较稳定的结构,而内隐自尊是不稳定的(蔡华俭,杨治良,2003)。蔡华俭和杨治良(2003)以瑞文智力测验为成败操纵基本任务。对成败操纵前后的内隐自尊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接受成功反馈和失败反馈的被试的内隐自尊都显著低于前测。第三,内隐自尊与其他变量的关系不同于外显自尊。例如,外显自尊和SCL-90的各项指标有正相关,而内隐自尊和SCL-90的各项指标没有相关:外显自尊主要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自我指向”的人格特点关系紧密,内隐自尊与各个人格特质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周帆,王登峰,2005)。
  既然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没有显著的相关。分属不同的结构,那么,两者的发展模式很可能不一样,发展轨迹也不相同。另外,由于与其他变量的关系不同。那么可能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或者说两种自尊的来源是不同的。在内隐自尊发展的研究中,需要注意的是内隐自尊测量条件的控制,因为已有研究发现与外显自尊相比,内隐自尊是不稳定的,因此。只有以控制内隐自尊的测量条件为基础,才能探查内隐自尊真正的发展轨迹。
  
  5.4其他形式的自尊发展研究
  自尊的可变化性已经得到证实,外界很多因素会影响自尊在不同年龄阶段发生变化(Kernis at al..1998)。但是,研究者对于自尊涵义理解不同,可能造成研究结果不同。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由于测量时被试的状态间的差异造成测量结果的不同质,也就是说,个体报告的自尊水平可能会受到当时的身心状态的影响,此时测得的自尊水平应该是一种“状态自尊”。特质自尊是稳定的而状态自尊是变动的,如果不能将状态自尊和特质自尊作区分,在测量自尊的毕生变化时显然会引入一些额外变量。如何在测量中区分不同的自尊结构是值得今后探讨的问题。
  另外,整体自尊和特殊自尊的划分也需引起注意。现有研究多关注整体自尊而忽略特殊自尊(shaw,Liang,& Krause,2010)。整体自尊和特殊自尊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关联,翁嘉英、杨国枢和许燕(2004)研究证实整体状态自尊与特殊状态自尊之间有高相关,并编制了华人多元特质自尊量表。因此如何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不同形式的自尊整合起来是研究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毕生 自尊 发展 自尊的毕生发展 人的毕生发展txt 毕生发展观的四个观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