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北京婚俗史话] 当代北京道路史话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要了解当代北京人的婚俗,还应该从历史上了解北京。远的不说,就1949年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后,全中国的精英就都往这儿跑,北京人的婚俗随着外地人的涌入、物质的丰富、人们追求目标的转变,也在日新月异。
  上世纪50年代,女方兴找干部、工人,因为那时干部是新中国建设的新兴力量,工人是老大哥;60年代兴找解放军,因为解放军最光荣;70年代末兴找大学生,找干部子弟,因为知识分子重新开始受重视,干部子弟的老爹能解决就业前途;80年代兴找个体户,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开始比别人有钱了;90年代找大款,找老外,说明婚姻也可以瞬间让自己步入富人阶层;新世纪的2000年,婚恋追求多元化了,“姐弟恋”也是一种时髦……
  不管怎么发展演变,经济在当今婚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是有句话常说,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结婚之后需要住得宽敞、穿得漂亮、玩得潇洒、吃得营养,谁也不愿意玩浪漫嫁给穷光蛋。再者说了,穷人是无法浪漫的。
  新一代北京人总结说,如果说我们父辈的婚姻是为了生存得更好的话,我们的婚姻法则是把我们生活的质量提高上去。由生存到生活,一个质的飞跃。
  
  解放前北京人的婚俗
  
  所谓老北京,前清的遗老遗少居多,好多老礼儿也就沿袭了满族人的风俗习惯。俗话说:“满俗重排场,汉俗重礼节”。满族的习俗是“官场派”,办起事来,给人的感觉好像这家朝里有人似的。汉族的习俗是“学者派”,给人感觉这家人明白、懂事、讲究。老北京人爱面子,有些人虽然“家徒四壁”,但一出门,必也先将自己粉饰一遍,长衫短褂得搭配得体,头得拾掇利落喽,鞋上也要一尘不染,俨然一副大家风范。一些普通人家陈设虽然简单,却摆放整齐,窗明几净。平民妇女没有华丽衣衫,纵使是粗布旧衣,也须洗得干干净净,叠得平平展展,出门时打扮得光鲜一些,像模像样。
  满族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满族男女到结婚年龄时,平时比较注意打扮。婚前,姑娘喜欢用“吉纳衣尔哈”(满语,凤仙花)的液汁儿,调上白矾,染红指甲(说这样可以除瘟祛病,月月吉庆)。这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从中可以说明这个民族是向往吉庆的。
  男女青年定亲时,男方请媒人带上一瓶酒。当第三次去时,才能知道女方是否愿意成亲。如果拒收带去的酒,就表明这门亲事未成。所以,满族人有句俗语:“成不成,酒三瓶”。成亲后,男方送的彩礼,全部作为姑娘的财产。
  定婚之后,姑娘在出嫁以前,针线活儿多起来,如绣枕头、绣烟荷包和钱褡裢一类的东西,作为结婚后使用。而烟荷包则是留给公婆使用的。
  满族旧时的婚娶,利用花轿(后改花车)。结婚前三天要杀猪,准备待客。在男方迎娶新娘时,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姑娘由娘家哥哥、姑舅大娘、叔伯大娘、婶子等人送亲。娘家和婆家各同时出发,一送一迎。双方在中途相遇时,要进行“换车”即新娘由娘家送亲的车上,改坐在婆家迎亲的车上。这时,两家的车在中途辞别,各返回自己的家中。第二种形式,男方花轿(或花车)到女方家大门前时,女方家把大门关上。怎么办呢?男方就用满语作种种恳求之词,女方才将门打开,让迎娶的车将新娘接走。
  男方把新娘娶进门后,先要“坐床”。当揭开帐子时,参加婚礼的人要合唱满文“喜歌”。喜歌的大意是:从南方来了一对凤凰,飞翔着带来吉祥,凤凰恩恩爱爱白头到老,有苦同受有福同享……现在这首喜歌几乎失传,没有人能回忆起喜歌的全部内容了。
  
  满族人婚姻的老礼
  
  第一天拜堂之后,新娘子要在炕上“坐帐”一天,也叫“坐福”。当天晚上,新房里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两个酒盅和两个酒壶。新郎新娘手挽手地围桌绕三圈儿后开始饮酒。炕上点燃一对儿红蜡烛,通宵不息。外屋有数人唱喜歌,叫作“拉空家”。也可以有人用黑豆往新房里撒,热闹两个小时左右,人们散去。北京旧时满族人结婚时,还有一种习俗,在婚礼之时,新郎要拈弓射箭,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三次(这可能是氏族社会抢婚时的遗风吧)。
  第二天,新娘子由人领着去拜见邻里街坊的长辈人,行家礼,这叫作“分大小”。结婚三天后,新娘带上新郎回娘家。
  满族人的家规很严。儿媳妇对公婆每天要做到“早请安”“晚问好”。平时,新媳妇欲回娘家时,必须先到公婆面前“请假”。公婆准许儿媳在娘家住几天,就住几天。新媳妇临走前,要向公婆行叩拜礼。从娘家按时回来后,新媳妇要先到公婆面前请安、问好,然后才能回到自己房中。平日里,如有亲朋邀请公婆前往而公婆不能去时,由儿子先问二老:“可否由儿子、儿媳代替去呢?”经二老同意后,方可到亲朋家中。待儿子、儿媳回来后,先向二老“道安”,说道:“偏二老的饭了。”
  满族人结婚两年之后,家庭礼节渐少。
  顺带说一句,结婚请人也有讲究,尤其是满族在旗人家。俗话说“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发请柬或通知亲朋好友,必须在结婚典礼的三天之前完成,要不您就露怯失礼了。三天之前通知,您算是“请”人;头两天,您算“叫”人;当天,您这就算是“提溜”人了。懂礼儿的人挑眼,根本就不来。重要的亲戚朋友,一般都在婚前一个月上门去通知邀请。
  
  解放后北京人的婚恋
  
  1949年以后,国家实行了新《婚姻法》,建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改变了过去婚姻单纯为生育后代的旧观念,建立了结婚是为了爱情而结合的新观念。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青年男女接触的机会多了,自由恋爱、自主婚姻成为主流。因为爱情而结合的婚姻感情真挚、基础牢固,美满的婚姻多了起来。
  
  上世纪50年代
  
  在新中国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精英的主体是干部,而且主要是来自部队的干部。军人出身的干部,乐观、积极、干劲十足,同时还充满着信心。他们像一股清风,吹散了笼罩在古城上的阴霾,给北京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他们的言行举止做派改变、影响着北京的一切――人际关系、时尚习俗,尊卑、服饰、称谓、精神面貌等。
  在20世纪50年代,女孩子们最想嫁机关干部,因为他们地位稳定,有铁饭碗且为人诚实可信。虽然那时候大多数干部出身农村且有父母为其包办的结发妻子,但随着革命引发的社会剧变,这些在农村的妻子不能合他们丈夫的心意了。于是,许多干部离婚并再婚,给了城市年轻女子一个机会。
  这个时候另一种比较让人羡慕的婚姻,是学生或者都市有产阶级的儿女与解放军下到地方的干部的联姻,他们的婚姻政治上稳定,在经济上也比一般老百姓具有消费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找到解放军干部的,所以能找到工人老大哥,也是不错的。这个时候正是祖国需要建设的年代,工人老大哥在新中国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些出身不好的男女青年,如那些被冠以“地富反坏右分子”的子女,都希望嫁给或者迎娶纯正的工人阶级,为自己“换血”改换门庭。
  上世纪50年代,是中国重生的时代,那时推崇简朴与民族自豪感,所以婚礼都很简单,人们认为时间和精力都要贡献给国家,宝贵的资源不该浪费在繁文缛节上。结婚时,新娘通常会穿双排扣的列宁装或裙子,出身大户人家的姑娘嫁给知识分子可能会穿件旗袍,讲究点的新郎则是蓝、黑、灰的中山装,工人师傅通常是一身劳动布制服。那时候也不兴婚车,新娘会自己走路或者骑车去未婚夫家,仪式本身仅是将“两个人的被子放在一起”。新人找几个亲朋好友,简单吃个饭,大家聊聊天,家里再摆上点糖果、瓜子、香烟,就算完成婚礼了。讲究点的,会把亲朋好友请来,新人面对毛主席像鞠躬,由证婚人证婚就算完事了。所谓的婚宴也特别简朴,一般老百姓的标准就是发一点水果糖和花生给亲友,最多也不过是在家里或食堂加两个菜,包顿饺子。结婚照在那时也是必需的,新娘们会梳着麻花辫,面露羞色。
  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种简单的婚礼依然流行。这是那个时代特定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氛围决定的。
  上世纪50年代是个革命激情如火的年代。那时,男女结合后的经典对话是――
  男:感谢组织对我的关心,派你来照顾我的生活,你还有啥要求没有?
  女: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好好照顾首长,为革命事业奉献终身。
  
  上世纪70年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家庭因为政治原因而结合,好多条件优秀、长相出众的女子会嫁给长相、受教育程度不如自己,但是家庭出身好的男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漂亮姑娘嫁给军官,目的就是为了摆脱自己不好的家庭背景。而且军官属于部队配给,没有什么消费。那时的主旋律是运动,在一个唯阶级成分论英雄的年代,家庭成分越是贫下中农越吃香,而且有着“越穷越光荣”的说法。“地富反坏右”分子,或者他们的子弟则想方设法摆脱自己出身不好的窘境,哪怕娶(嫁)个比自己穷的人呢。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全国上下狠斗私字一闪念,斗得不少家庭妻离子散,斗得妻儿要和丈夫划清界线。这时的婚姻很多没有爱情的基础,要么是一种为了生存的简单联合,要么是一种政治的相互利用。比如北京很多下乡的知青屈从于当地的当权者,返城后为了生存又勉强组成家庭,这些跟感情没多大关系,都只是为了生计。后来这一批人的婚姻到了80年代中后期纷纷解体,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时候大家都穷,办婚礼也很简单。许多新娘是新郎骑着自行车驮到新房的。婚宴也是特别简朴,却开始兴照结婚照了,当然不是今天的婚纱摄影,也就是俩人把头并在一起照张合影而已。70年代,这种合影中,你会发现他们胸前佩戴领袖像章,袖子上绑着红袖标,并手捧毛主席语录在胸前,毛泽东的画像和语录也被印在结婚证上。
  新人在结婚当天的装扮,与50年代信仰“劳动为美”不同,因为所有的旗袍被列入“四旧”名单,成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成了清扫对象,所以旗袍彻底消失,列宁装也由于政治原因不再成为人们的选择。中国人当时被外界称为“蓝蚂蚁”,因为那时候大家只穿蓝色和绿色的制服。新娘以能穿上红卫兵服装归婆家为荣,新郎以穿红卫兵衣服、戴红卫兵袖标迎亲为最有面子。
  在一个运动主导生活的年代,首先要破四旧,立新风,革命婚礼革命办,那时新郎新娘的经典对话是――
  男: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你看咱俩什么时候把事办了?
  女:一千年太长,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明儿就把证领了算了!
  
  上世纪80年代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虽是计划经济,但人们的头脑已经开始思考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了。那时的中国处在第二次崛起的新时代,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高考的恢复,使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受重视;动荡年代的结束,国家需要重新建设,好多岗位需要受过完全教育的人才;人们也开始明白,越过越穷的日子开始翻篇儿了,人民开始追求一些实惠的东西。那时的人找对象,有几个特征:首先问对方是不是大学毕业,其次问对方父母是干什么的,因为那时还流行“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好爸爸能够解决就业,改变前途。因为“文革”后一大批没有受过完全教育的人需要走上工作岗位,而岗位的好坏取决于爸爸的社会活动能力。再者就是问对方家庭是否有海外关系,因为有海外关系除了可以出国探亲外,还可以获得很多优惠政策。他们也被人看成是这个年代有本事的人物,他们同时也是婚姻消费的主力军。
  那时改革开放刚开始,出现了结婚要有“三大件”的流行趋势。最初的“三大件”是指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虽然都只是生活必需品,却非平常日子能随便买的,因为就当时的经济水平来说,买这三样东西得花掉男方几年的积蓄。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三大件”的内容又逐渐变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录像机一类的家用电器。婚礼的标准甚至从三大件变为48条腿。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有个最著名的相声就是讽刺那个时期婚恋的,表现的是女方给男方提的要求,现在回忆起来怪有意思的,原话是――
  “一套家具带沙发,二老负责看娃娃,三转一摁加彩色,四季衣服毛的卡,五双皮鞋有人擦,六亲不认专顾家,七十块钱多更好,八面玲珑会说话,(九)酒烟不动不喝茶,十分满意急了掐……”当时捧哏的李文华老师说:“够厉害的,就这样的姑娘谁敢娶呀!”这个相声段子就是那个年代最有说服力的文化例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那时,结婚属于一人有喜,大家祝贺,其实就是“凑份子”。20年前,1元贺喜钱就可以了,而现在则涨了200倍。婚宴要摆上几十桌,酒店经理乐了。一些酒店从那时起把婚宴当作一个重要的利润点。上世纪70年代的“豪华婚车”是三轮,婚宴虽“俗”但亲朋好友的祝福真挚。那时的婚礼主要内容是新娘给出席婚宴的朋友点烟、当众“啃”苹果、亲戚朋友一起哄闹新房等。
  下面是一位大姐1979年结婚的婚礼自述,我们不妨窥一斑而知全豹。
  1979年1月26日我和先生结婚,我收到工业二局25位同事送给我的结婚物品:一只高压锅,每人送1.5元钱,一共是40.30元。当时结婚成家父母是不管我们的,我们俩只是两床旧被子合在一起,家具什么的,差不多都是朋友同事送的。这只高压锅我们一直用了25年,现在仍在用着,比女儿的年龄还大呢。结婚那天,是单位的司机用北京吉普车把我从娘家拉到了新房,同事们只是喝了杯茶水吃了一块喜糖,连结婚仪式都没有……
  我心比较细,也比较念旧,列了个单子,也算寄托一种情感吧。
  收礼汇总:枕巾10对、被面3个、枕套10对(8对布面的,2对的确良的要贵一些)、床单2个、褥单3个、炕单1个、幔子1个、一号蒸锅2个、中号蒸锅3个、小锅1个、脸盆5个……这里很多都是单位同事合伙凑份子买的一件日用品……
  这个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化的风气开始渐入,但市面上没有专门的新人服装,新娘到服装店选购一套时尚的衣裙,或者亲自为自己裁缝一身红色或粉红的连衣裙,新郎则清一色的西装革履。大大小小的摄影店都有一两件婚纱和西服,质地一般。拍照时,新娘把婚纱直接套在衣服外面,手捧塑料花,而新人们拍照动作僵硬,表情紧张,背景几乎是统一地模仿了西方宫廷或园林景致。比起以前进步的是,新娘现在要被小汽车护送着去举行婚礼。
  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有的人开始到酒店摆酒宴请宾客,也有些新人租用单位食堂或饭店,请来师傅自己办酒席。新人们租饭堂请喜酒的做法非常辛苦,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一场婚宴下来,往往累得头昏脑胀。
  当时物质生活还不是很丰富,前来喝喜酒的人不会真正把桌上的菜都吃光,他们通常只吃几个不好带的汤菜,然后由“桌长”把其余的菜平分,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主要是给孩子留着。
  那个年代旧习俗被打破了,但是新习俗尚未成型。比较经典的男女对白是――
  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48条腿儿备齐了吗?不齐别说到时候我不进你们家门儿!
  男:其他的都齐了,自行车不是你要的“凤凰”,你看“飞鸽”的将就一下行吗?
  女:你怎么着也得弄张大专文凭,要不根本过不了我爸我妈这关,他们看不上工人阶级!
  男:夜大的行吗?
  
  上世纪90年代
  
  如果说上世纪50~70年代的婚姻被政治操控,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婚姻则更多地受金钱左右。上至各地诸侯,下至小老百姓,开口下海闭口经商和赚钱。此时的婚姻也就很数字化了,存款多少往往是决定爱情指数最重要的因素。“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是这一年代的经典流行语,长盛不衰至今,婚恋消费也变得更为实际。
  由于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北京,婚恋消费也显露出各地特色――南方人在斗富在作秀,北京人把它办成了敛财和政治公关的战场,而且北京人的观念也在转变,他们开始接受外地人作为自己的结婚对象。这时人们从观念中已经不排斥个体户了,万元户是人们最倾心的结婚对象。由于各种票证的取消,真正体现消费实力的就是人民币,这时的北京人在观念上也已经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钱就是硬道理,哪里还管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90年代后,婚礼形式逐渐多样化起来,一部分接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年轻人选择举行西式婚礼,在教堂神圣而庄严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婚礼仪式;这个阶段集体婚礼也开始盛行起来,一部分年轻人从集体婚礼的隆重而热闹的氛围中获得对自己婚礼的记忆。
  商品大潮在流动,人民的观念也受到强烈冲击。男女双方的对话也充斥着商业气息――
  男:咱们结婚前,办个婚前财产公证怎么样?
  女:你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还想跟我离婚呢?还没结婚就跟我留一手,结婚后还不反了!告诉你,老娘还不跟你结了,你赔偿老娘青春损失费20万!
  男:好好好,不办了,我的姑奶奶。我这跟你开玩笑呢,不办了行吧!
  
  21世纪
  
  21世纪的今天,北京人如何寻找“另一半”?北京人的择偶要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苛刻”过。今年年初,一家权威报纸媒体作了“北京人如何择偶”的调查。被调查者多来自高学历背景的白领阶层。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国男性将异性的容貌列为首要条件,此后是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和性格。接受调查的所有男性均希望女方要比自己年轻,大多数男性对配偶的本科学历有要求。这些男性中不论是未婚或是离异的,大多希望将来的配偶没有结过婚。
  调查中,女性首先关注的是男方的收入,然后是学历、职业、身高、住房、家庭背景和性格。对方的长相和是否结过婚女性们并不是很在意,她们相当看重男方的学历,也能够接受比自己年轻的男士。女性大多希望男方身高1.75米以上,有一定的事业基础,最好从事电脑、电信、金融行业。另外,一些女性比较重视男方的家庭背景,认为这是体现一个人个性特点的重要因素。
  这个阶段北京人的婚恋消费开始于与“国际接轨”了,消费的品种也趋于多元化,人们开始倾心一些奢华的婚礼形式,比如豪华派对、出国旅游、集体婚礼、特色婚礼等等。量化的标准可概括为票子(银行存款)、房子、车子和出国旅游。从目前出现的邮轮婚礼、热气球婚礼、潜水婚礼、跳伞婚礼等五花八门的婚礼形式来看,现在的新人们不怕新奇怪异,就怕平庸寻常,力求自己的婚礼形式新颖独特,留下永久的记忆和回味。这也是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理在婚礼形式上的体现。
  今天北京新娘子结婚那天都要穿昂贵一点的结婚长裙并精心修饰,结婚照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拍一套照片能花掉一个公务员好几个月的薪水。婚车也都要有名的洋车且辆数越多越好,奔驰已经过时,卡迪拉克成为新宠。连结婚请柬的纸质、印刷、气味、包装设计也日显消费时代人们品味的攀升。
  对于好面子的北京人来说,今天的婚礼有的还会请社会名流参加,这样不仅让自己很有面子,也提高婚礼的档次,表明自己的不同凡响。至于花费吗,今天中国人办喜事的花费是20年前的50倍以上,这个数字足以说明无比多的问题。
  这是一个躁动的年代,一个穷奢极侈的年代,也是一个婚礼可以盈利的时代,这个时代男女对话最经典的台词是――
  女:预订奔驰卡迪不少于18辆……王府饭店40桌,加上杂七杂八的,为这个婚礼我们花了差不多10万块,请柬发出去400多份,不知能收回多少礼金?唉!说你呢,你赶紧再翻翻通讯录,看还能再发多少份请柬?
  男:我正在这儿看Chinaren校友录呢!连小学同学的请柬都发出去了,盈利应该没问题!
  
  新婚恋经济凸现非理性攀比
  
  建国58年,婚礼消费已经是建国初期的1000倍。从历史上看,结婚可能是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消费了。据有关统计,结婚的平均消费,2000年后的花费是70年代前的46倍,而未婚者对支出的预期比2000年后的平均水平又高出2.4倍,是70年代前的100多倍。
  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近70%的城市居民结婚费用集中在1000元以下,而到70年代,结婚费用有了小幅上升,47.8%的人已经花费在1000元以上;到80年代,花费在3000元以上的人开始增多,大约超过55%;90年代结婚费用开始出现火箭式的增长,73%的人结婚花费在1万元以上,三成以上的人花费在3万元以上;到2000年后,90%以上的人都是不过万元心不甘,而六成左右的人花费到3万元以上,花费10万元以上的也占到一成左右。而从未婚者对结婚费用的预期来看,绝大多数也在3万元以上,预计在10万元以上的占到四成多。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结婚费用支出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升高。
  那么多钱都用在什么上边了呢?从结婚费用的开支项目来看,早期的结婚花费主要用于实用性项目的开支,比如添置家具和婚宴,到80年代后,首饰礼品、婚照、蜜月旅行开始逐渐盛行,实用性开支有所下降,而外在表现性项目开支增多,到90年代以后,结婚花费更加多样化――豪车、豪宅、豪华家具、豪宴是最基本的,而婚礼当天的贵宾邀请、主持人、现场布置、婚礼的DV拍摄、花车车队的安排等,现在都有专业的婚庆公司打理。
  一个人从恋爱到结婚,所涉及的所有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它由一种最初“两个人的事情”发展成大家的事情。套用如今最时髦的经济词汇,它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婚恋经济”。
  北京人结婚费用的攀升,从侧面反映出人们的收入增长,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追求生活品质便成为人们的深层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结婚花费并不完全是一种理性的合理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消费攀比现象。
  编辑/王文娜

相关热词搜索:婚俗 史话 北京 当代北京婚俗史话 当代北京语言史话 当代北京广告史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