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梦想的豪赌者,魏德圣|魏德圣导演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这是台湾导演魏德圣在新浪发的第一条微博。1968年8月16日出生的魏德圣,2008年因执导电影《海角七号》票房获得佳绩,广受好评,以此声名大噪。该片也是魏德圣执导的首部剧情长片,在台湾地区获得了超过4亿新台币的票房,这在当时创下了台湾华语影史最高票房纪录。此外,《海角七号》除了荣膺日本亚洲海洋影展首奖、第28届夏威夷影展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之外,还在2008年的金马奖上豪揽6个奖项,在得奖数量上成为理所当然的第一,其中魏德圣获得“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荣誉。
在导演魏德圣的心里,一直住着一个赌徒。《海角七号》是他用房产赌来的,到了《赛德克?巴莱》,他又把全部家当搭上了,声称“大不了再变穷光蛋”。虽然顶着“台湾影史投资最高电影”的头衔,《赛德克?巴莱》却已在威尼斯和多伦多两大电影节铩羽而归,魏德圣很不甘心。不过,未剪辑版在台湾地区受到不错礼遇,并以11项提名领跑第43届金马奖。从昔日的“失业小导演”到如今的“票房赢家”,魏德圣几乎为了心爱的电影付出了全部,堪称“追逐梦想的豪赌者”。
《海角七号》:赌出来的传奇
魏德圣曾说:“我拍《海角七号》就是为了将来能拍《赛德克?巴莱》。《海角七号》是一个我赌出来的传奇,赌注很大,输赢都是我的一辈子。”
在2002年成为“失业小导演”的日子里,魏德圣开始筹备他最想拍的电影《赛德克?巴莱》,一部描写台湾原住民“雾社事件”的英雄史诗片。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要拍大片,听闻者大概都会报以冷笑。在能够筹集到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前,魏德圣首要任务是先证明自己的实力。2006年,他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海角七号》的剧本,随后申请到500万新台币的拍摄资助,即总预算的十分之一。通过找担保,魏德圣抵押房产向银行贷款1500万新台币,此后又游说一家片厂以器材出租和后期剪片的方式“技术入股”。等到2007年电影开拍时,这个小导演的账户里只剩50万新台币。
“我自己都觉得很好笑,身上没有半毛钱,却要拍一部5000多万的电影。”魏德圣说,即便在拍摄《海角七号》的过程中,剧组也一直被资金问题困扰,甚至停机几个月,魏德圣当时只有两个念头:跳楼或者抢银行。
《海角七号》并未在上映之初就彰显它的影响力,魏德圣心想“这下完蛋了”,首周票房连100万新台币都不到。他告诫自己,这辈子到此为止,“这是我最后一次,追求什么理想。以后,人家给我什么案子,我都接,养家糊口。”
此前的魏德圣曾自嘲是一条水槽里的小鱼,却只会以巨鲸在大海的姿势游泳,尽管那条鱼也会不断提醒自己:“这世界没有海洋、没有溪流、没有湖泊,水槽就是全世界。”残酷的现实让他想要彻底放弃了,也不再幻想自己“有能力做大事却没人愿意相信”。
但接着,戏剧性的变化出现了。《海角七号》的票房一路飙升,甚至成了口口相传的“台湾最卖座华语片”。至今魏德圣都弄不太明白是何种神力让《海角七号》咸鱼翻身,他说:“我只是想讲一个好看的故事,一个有关梦想的故事。”
《赛德克?巴莱》
写就台湾人的史诗
6年前,老婆大着肚子,新房每月还要还高额房贷,习惯称自己是“小魏”的魏德圣东拼西凑了200万元新台币,拍了个5分钟的预告片为新片拉赞助。在旁人看来,这无疑是自杀式的行为。台湾电影的炉灶已冰凉了许多年,年产量仅有20余部,绝大多数成本极低。而小魏想拍的是一部耗资不菲的史诗大片,当时他还是个没有独立执导过电影的“小导演”。这部野心不小的作品名叫《赛德克•巴莱》。6年后,该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举行了全球首映,竞逐金狮奖。
现在,魏德圣终于可以长长地松一口气。在地中海畔的丽都岛上,这个身材瘦小、面色苍白、一脸书生气的台湾导演,把梦想变成了现实,连大导演吴宇森也西装革履地为他站台宣传。在外界看来,小魏成了英雄人物,他给台湾电影注入了一针“雄性兴奋剂”。事实上,《赛德克•巴莱》只是导演魏德圣的第二部作品,他的处女作《海角七号》前年在台湾引发轰动效应,激发了观众对本土电影的热情。
影片片名是赛德克语,意为“赛德克,成为真正的人”,以1930年日本占领台湾时期的“雾社事件”为背景,讲述赛德克人的自然民俗,以及在日本殖民时代为了自由而进行的誓死反抗。在魏德圣看来:“这是一个信仰彩虹的民族与信仰太阳的国家的交锋,是一场信仰与尊严的战斗。”在这场持久战里,展现了大量的台湾民俗,全片对白皆为当地土著语言,配乐也是赛德克人的歌谣。赛德克人赤身、赤脚,拿着矛,在丛林中以打猎为生。他们杀人如麻,而且所杀之人的头骨都要搜集在一起,作为战利品。每个赛德克人都会有成年礼,要在脸上刻上图腾,以强调男性身体健硕与野性的自然之美。一般人会认为,1930年的“雾社事件”是台湾原住民对压迫性的日本殖民统治的反抗。在魏德圣看来,他们反抗的起因是因为日本统治者对原住民的文化习俗明令禁止。“这更像是一次捍卫原则的起义,对于赛德克的反抗者而言,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便是为自己的信仰而死。”
有意思的是,国际媒体和华语媒体对影片中传递出来的文化立场,也有不同的看法。《Film Business Asia》认为,片中的日本人多数都被表现成虐待狂、咆哮的军队、傲慢的殖民者。而在有的华语媒体看来,片中用大量笔墨描写原住民文化与日本文化在交融中的矛盾和碰撞,却没有注意到野蛮文明被现代文明取代的大势所趋。
面对这些质疑,魏德圣坦言:“我不是在替哪个族群讲话,我关心的只是这部电影能否回到最基础的人性。一个人,你不代表日本人也不代表中国人,就是一个个体。”
由于参展时长有限,魏德圣不得不将原本四个多小时的电影剪辑为两小时左右,在有限的格局里,无法酣畅淋漓地表现自己的本意,影片也受到了苛刻的威尼斯评委的质疑与诟病,对此他很不服气。威尼斯归来后,他并没有被质疑击倒,还计划再拍摄两部类似题材的影片,即郑成功和荷兰殖民者的对抗,以及汉族移民到台湾的故事。作为一个台湾人,他想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9月9日,《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在台湾公映,下集《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则于9月30日接连上映,片方也在积极寻求大陆公映的可能性。
“豪赌电影人”
在魏德圣的豪赌生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人是他的妻子。抵押房产拍摄《海角七号》时,妻子简直要气爆了,两人长时间冷战。因为跟着魏德圣一起担惊受怕拍电影的坏情绪真是深入到了骨髓,以致于当《海角七号》让魏德圣成为千万富翁时,他按照惯例骑着摩托车送妻子上班,妻子听到喜讯足足沉默了五秒钟,因为一下子不欠钱的感觉来得太突然了。当然,妻子也是最了解魏德圣的人,即使他变成了有钱人,这些钱的主要任务也不会是改善两人的生活,“你下一个电影会赌得更大。”她说。
果然,耗资7亿新台币的《赛德克?巴莱》来了,这是魏德圣长久以来的梦想。
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在一段访谈中表达了对“豪赌”电影人的佩服,他说:“魏德圣和钮承泽都有一个共通的特质,就是可以不计代价,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魏德圣为了要拍《赛德克?巴莱》,不仅把《海角七号》赚的钱全部砸进去,甚至房子、车子都抵押了;钮承泽也是,为了拍《艋?》,把亲情、友情甚至家产都赔进去。”
《赛德克?巴莱》从开始就是个烧钱的无底洞。先不论12年前,魏德圣花光250万新台币拍摄一段5分钟的试拍片,目的仅是用来募集资金,就被台湾影人嘲笑是“全世界最傻的人”。 接下来周杰伦伸手援助、主演徐若?分文不取甚至倒贴钱的感人戏码也在魏德圣身上接连上演。等到电影终于在2009年开机后,穿着“拼命三郎”T恤为自己打气的魏德圣又遇新难题。至今记者问起他的“拍摄困难”时,他还感叹“台湾山区的天气要命”,“说太阳就太阳,说下雨就下雨”,他的拍摄团队共有400多人,几乎每人都有受伤经历。“那段时间,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在打仗,感觉每天都像在悬崖边缘。”而如今,他的担心又变成“至少要达到13亿新台币的票房才能回本”,这个数字单靠台湾市场基本不可能完成。
“既然赌,那就赌一把大的,输了,大不了就是慢慢还债呗。”对曾经的窘迫,虽然魏德圣可以轻松作答了,但他不是没有“小算盘”。在《海角七号》走红后,魏德圣坦言:“我是一个考虑后果的赌徒,我计算过最坏会到什么样,最坏就是亏钱,但也不会亏到5000万全不见吧?还是有人会替我承担一些。知道自己可以承担到什么程度,最坏就是这辈子都没电影拍。”
总是把刀架到脖子上,总是在“豁出去”的路上越走越远,为什么?魏德圣说:“我已经40多岁了,如果再不出手,再不为自己想做的事情赌一把,大概这辈子都没机会了。”
相关热词搜索:豪赌 追逐 梦想 追逐梦想的豪赌者 魏德圣 梦想追逐者英文 追逐梦想的豪赌者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