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一个被房地产拖垮的国家|爱尔兰科克的房地产
发布时间:2020-02-2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2010年岁末,爱尔兰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援助请求。此举实在是迫不得已:银行被无法回收的房贷拖垮,一些新建成的小镇因无人买房居住变成“鬼城”,许多来自东欧和亚洲的员工因为工资、福利下降纷纷出走他国。
房地产业绑架银行,银行继而绑架政府,爱尔兰从“猛虎”变“病猫”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
这里也有“鬼城”
1995~2007年是爱尔兰经济发展的黄金岁月,其平均年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7.2%。2003年,爱尔兰的人均GDP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净资产从4万多欧元(1欧元约合8.7元人民币)增加到近15万欧元,富甲一方。
然而好景不长。
从2008年起,爱尔兰的经济增长率连续3年呈现负增长,平均下降幅度达到7%,到2010年年底,失业率飙升到17%,许多人被迫勒紧裤腰带艰难度日。
“凯尔特虎”变成了“西欧病猫”,房地产是罪魁祸首。
“这里的房子拒绝平庸,非同寻常!”爱尔兰中部的朗福德郡,一处名为“银桦树”的独栋式住宅小区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词。约翰?克林恩在此地购买了一栋不大的房子,他的经历足以证明这儿的房子确实“不一般”:地板没安好,走上去摇摇晃晃;本应是景观的喷泉水倒灌进地下室,楼上的墙壁也被雨水浸透。
一位华侨曾这样评价爱尔兰:“转了欧洲一圈,发现爱尔兰最像中国,到处都在修路建房。”
2004年,爱尔兰新建了8万栋房屋,同期,人口是其15倍的英国只建了1.6万栋。投资者贪婪地享受着房地产泡沫的盛宴,许多人只要付5%的首付就可以从银行贷款买房。
大量新建的房屋或许能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但其背后的隐患是巨大的泡沫。有数据指出,从1996年到2006年,爱尔兰房价平均上涨了三四倍,房价相对家庭年收入的比值也从4增长到10,在都柏林,房价与收入比高达17。
过剩的房屋不是一夜建成
过剩的房屋不是一夜建成的。
据都柏林大学的调查,截至2010年2月底,爱尔兰房屋空置数量达到34.5万套,空置率高达17%,远高于正常国家空置率5%~10%的范围。
将爱尔兰债务危机仅仅归咎于房地产业也许有些偏颇,造成爱尔兰靠借债度日的原因在于其宽松的房贷、货币政策以及金融系统对房地产的过度放纵:宽松的财政政策加剧资金过剩,助长泡沫膨胀;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发行无节制且多流向房地产业,造成楼市虚假繁荣;大批公共工程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进一步刺激地价上涨。而爱尔兰政府似乎对此熟视无睹,反倒乐于当房地产虚假繁荣的最大赢家――税收收入增长迅猛,2006年度爱尔兰财政盈余22.5亿欧元,并收获了巨额增值税和印花税。
房地产业绑架了银行,银行又绑架了政府,这就是爱尔兰深陷债务危机的简单逻辑。
发飙的前总理
2007年7月,时任爱尔兰总理的伯蒂?艾亨在议会大会上对质疑爱尔兰经济持续性的人发飙:“那些坐在一边牢骚满腹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怎么还不去自杀!”
之后,这位暴脾气的领导人为自己的不当言论公开道歉。现在,对艾亨和倒霉的继任者布莱恩?考恩的指责声浪不断升高,贪婪的银行家和地产商也成为了众矢之的。
但爱尔兰人似乎不以为意。
爱尔兰的生活环境舒适且安静,房子周围都是绿色,学习、工作无论多苦多累,只要你置身室外,看着眼前的美景,所有的疲惫就会即刻消失。“可以说,普通人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里的福利政策完善,穷人和富人的生活差距不大。”
(摘自《世界博览?海外卷》2011年第1期)
相关热词搜索:爱尔兰 拖垮 国家 爱尔兰 一个被房地产拖垮的国家 一个被房地产拖垮的国家 一个由房子引发的国家悲剧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