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家族的命运变迁】 朱自清散文代表作

发布时间:2020-02-2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著名学者、教育家朱自清先生,和其父朱鸿钧、其子朱迈先一家三代人的命运跌宕起伏。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民国的历史风云在一个家族命运变迁中投射的光与影。   父亲朱鸿钧:
  留给朱自清的《背影》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祖上本姓余,是清朝地方官吏。1936年鲁迅逝世,朱自清曾去看望鲁迅元配夫人朱安。朱自清的祖上和绍兴鲁迅的周家以及朱安家皆有远亲。
   朱自清的祖父是朱则余,朱则余的祖父余月笙在扬州做官时因醉酒不慎坠楼身亡,夫人跳楼殉夫,朱则余的父亲余子擎由绍兴同乡朱氏收养,改姓朱。后朱子擎娶了苏北涟水(连云港市灌南县花园庄)首富乔氏女为妻,从扬州搬到苏北居住,他给儿子起名叫朱则余,意为不忘本姓余。
   朱则余,号菊坡,为人谨慎。他早年随父离开家乡,来到海州。光绪年间,他出任海州(江苏东海县)承审官,负责这一地区民刑案件的审理工作。1898年,朱自清生于海州,但长在扬州,所以朱自清有一篇散文题为《我是扬州人》。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生兄弟三人:朱自清、朱物华和朱国华。朱家几代都为清朝地方官吏,家境殷实,但到了朱自清这一代,家道中落。说起来,朱家的衰落与辛亥革命有关。辛亥革命后,原清朝扬州镇守使徐宝山在扬州成立军政分府,自任司令,向家境殷实的小官吏下手,以逮捕和杀头作要挟。徐宝山到朱家“索饷”,无奈之下,朱则余“捐出”大半家财,他惊惧交加,心力交瘁,不堪勒索,生病辞世。
   1913年,朱家由弥陀巷搬至南皮市街道。徐宝山于5月24日被国民党人张静江派人炸死,朱家人松了一口气,但朱家已家道中落。朱家彻底败落,源于朱自清的父亲纳妾丢官。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辛亥革命前任宝应厘捐局局长,民国初年任徐州榷运局局长。榷运局是掌管盐专卖专运的机构,局长是个肥差。朱鸿钧在徐州纳了几房妾。原先宝应的潘姓姨太太得知此事,跑到徐州大闹。这一闹,朱鸿钧丢了官。朱鸿钧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花费了不少钱,以致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填上这个窟窿。家中遭遇如此变故,1917年,朱自清的祖母因此一病不起而辞世。
   1917年冬,在北京大学求学的朱自清回扬州奔丧,先从北京到徐州与父亲会合,然后一道回扬州。朱鸿钧借钱才办了丧事。丧事完毕,朱自清返校,朱鸿钧去南京谋职,于是父子同行,至浦口车站分手。散文《背影》即取材于此。
   《背影》中有永远的父子情。当朱自清看到父亲肥胖、艰难的身影爬上那边月台,他原谅了父亲的荒唐,取而代之的是对父亲的体谅,这里面有生存之艰难,谋生之艰辛,以及面对生活重大变故的无力感和沧桑感。父亲的身影盘踞在朱自清的心头,多年之后,拥有众多子女的朱自清,更能体验这种养家糊口的重担,及面对亲人、学生故去的沉痛。
   我们从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中知道其父的形象,这是千千万万谋生计的父亲的缩影。据朱自清二弟朱物华透露,《背影》里面写到的人和事涉及朱物华和江泽民的父辈。朱鸿钧失去官职,在扬州赋闲时,对童年江泽民多有教导。1998年朱自清百年诞辰时,江泽民专门题诗忆及此事。谈起与朱自清一家的关系,江泽民曾说:“我们两家是三代世交。”两家住宅相距不远,1926年出生的江泽民与1925年出生的朱自清二子朱闰生还是中学同班同学,因此经常来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92年10月,位于扬州市安乐巷二十七号的朱自清故居正式开放,江泽民亲笔题写了“朱自清故居”的牌匾。
   朱鸿钧毕竟是封建式的家长,他对待朱自清以及儿媳武钟谦都有偏颇之处。1921年冬天,朱自清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这导致父子失和。这种失和源自父亲的封建家长专制与儿子个性自由思想解放要求的冲突。
   七七事变发生之后,朱自清转往大后方,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请他就近接济自己住在扬州的老父亲。朱鸿钧没有迎来抗战胜利,1945年4月9日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朱自清的时代病症与自清精神
   朱自清1898年生于江苏海州(今东海县),名自华,号实秋,有春华秋实之寓意。朱自清1917年跳级投考北京大学本科时,已预感到即将降临的“败家的凶惨”和“两肩上人生的担子”,改名自清,取《楚辞?卜居》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之意警策自己在家境衰败、经济困难,乃至被生活的重担“压到不能喘气”的时候,也决不与社会上的各种腐败现象同流合污。他字佩弦,取自《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韦,是皮条,物性柔韧;弦,绷紧,性刚劲。
   朱自清一生与他所处的时代都有一种张力,他有独善其身的自清精神,又具心忧国难的报国之心。朱自清笔下的文章,折射出民国的血雨腥风和战争硝烟,作为文学家,他留下了诸多散文名篇,留诸文学史;作为学者,他是民国知识分子的良心,见证了时代的病症。抗战军兴是朱自清人生的转折点,他的生活、治学都烙上了抗日战争的印记。朱自清的胃病,可谓中国知识分子生存的一个隐喻,他的洁身自好与严于律己,他的民族尊严和气节,让后人景仰。
   民国的政治风云,朱自清是参与者、见证者和记录者。他的人生年轮浓缩着民国的政治逻辑和沉疴重疾。
   1919年5月4日,北大学子朱自清和同窗好友杨晦、江绍原、许德珩、孙伏园参加了五四运动,上街游行。爱国的精神,由是发轫,贯穿他的一生。1926年3月18日,朱自清与清华师生进城请愿,抗议段祺瑞政府的卖国行径。亲历政府弹压学生的“三一八惨案”后,他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写成《执政府大屠杀记》和《哀韦杰三君》。1927年仲夏,月色中的荷花池触发了文学家敏锐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当此国势动荡之时,他更多地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朱自清积极投身爱国运动,多次在家中掩护被国民党追捕的地下党员和爱国学生,其中有韦君宜和王作民等人。1936年11月,朱自清还代表清华师生赴绥远前线慰问抗日将士,夫人陈竹隐也加入为前线战士制作御寒用品的行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辗转到昆明。在昆明,朱自清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了王瑶等大批人才;一方面以笔为枪,进行文人抗战。这一时期,由于物价上涨,联大教授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有沉重家庭负担的朱自清,有冻馁之忧。
   1941年3月8日,朱自清在日记中写道:“本来诸事顺遂的,然而因为饥饿影响了效率。过去从来没有感到饿过,并常夸耀不知饥饿为何物。但是现在一到12点腿也软了,手也颤了,眼睛发花,吃一点东西就行。这恐怕是吃两顿饭的原因。也是过多地使用储存的精力的缘故。”饥一餐,饱一顿,导致他胃病发作。在他的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胃痛,抽搐”、“每日呕水”等文字。我们能想象到朱自清先生清冷而孤寂的身影:胃部感到寒冷不适,夜间坐在那里,不能入睡,令人心酸。长期的粗劣伙食使他的胃病加重,状况恶化,最终导致他英年早逝。
   朱自清的胃病显然是战时恶劣的饮食起居条件导致,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朱自清经常进食过量,加重胃的负担,长期如此,导致严重的胃疾。
   细思量,朱自清多食,是为了免于饥饿的恐惧,但也有生活习惯的成分。也许在他的潜意识中,吃得饱,吃得好,这不仅是每个人的生活本能,更是有精力授课、做学问、写文章的保障。朱自清作为大学教授,收入不薄,但抗不住飞涨的物价。朱自清夫妇多病,多子女,又无殷实家境,家累,负担重,生活质量无法保证。有时他拿一块又黑又粗的面包,蘸点盐就是一顿。接受宴请时,遇到丰美的菜肴,自然会多吃一点儿。
   朱自清总归是一介寒儒,在昆明的几年,辗转流离,箪食瓢饮,潜心向学,孜孜不倦。
   朱自清熬过了抗战最艰难的时刻。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严重的胃病使其健康状况急剧下降。
   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四十七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吴祖缃曾这样写见到他的情景:“等到朱先生从屋里走出来,霎时我可愣住了。他忽然变得那样憔悴和萎弱,皮肤苍白松弛,眼睛也失去了光彩,穿这白色的西裤和衬衫,格外显出瘦削劳倦之态……他的眼睛可怜地眨动着,黑珠作晦暗色,白珠黄黝黝的,眼角的红肉球凸露出来;他在凳上正襟危坐着,一言一动都使人觉得他很吃力。”
   1948年8月1日,朱自清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半年来胃病发作三次,骨瘦如柴……”而此前的6月18日,朱自清还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字。他在日记中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下午认真思索的结果,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既然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就应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避免个人的责任。”
   1948年8月10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为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后,冯友兰的挽联是:
   人间哀中国,破碎山河,又损伤《背影》作者;
   地下逢一多,心酸论语,应惆怅清华文坛。
   朱自清以生命的代价维护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尊严。朱自清的胃病也是经历八年抗战之后中国学者的后遗症。
   朱自清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学术贡献与研究成果、散文名篇与普及著作,对照他的饮食与胃病,最后的悲惨命运,让人百感交集。“青灯黄卷,焚膏继晷,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大抵如此。”
  长子朱迈先的悲凉命运
   朱自清长子朱迈先的命运是不幸的。
   他十一岁丧母,三十岁丧父;他三十三岁时,失去了生命,含冤离开人世间。
   不幸的阴影,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他的头顶。
   他生于五四运动前,长在“一二?九”,他生命中有三分之一的时光,在战争和离乱中度过。抗战之初,他和无数的热血青年一样,体验到国土沦丧的苦痛,怀抱救国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满腔赤诚的热血,最后化为一地的悲凉。
   他生前的幸运是他的身份,他是朱自清的长子――朱迈先;他死后的幸运来自他的妻子――傅丽卿,她用了三十三年的光阴奔波、申诉,还了他的清白,为他平反。
   往事并不如烟,朱氏两代人的坎坷命运和人生沉浮,穿越六十多年的光阴,向我们走来。
   1951年11月,朱自清的长子、年仅三十三岁的朱迈先,以“匪特”罪被湖南新宁县法庭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就在两年零三个月前,著名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朱自清因胃病逝世。父子两人的悲剧,令人欷?感叹。
   1918年9月,朱自清读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门二年级,9月30日,长子朱迈先(小名阿九)出生于扬州。朱自清早年的散文《儿女》中曾提到这个让他的年纪轻轻就背上“蜗牛壳”的头生子,说“阿九是喜爱读书的孩子。他爱看《水浒传》、《西游记》、《三侠五义》、《小朋友》等,没有事便捧着书坐着或躺着看”。人生忧患识字起。朱迈先十一岁时,母亲武仲谦病逝于扬州,留下三子三女。小小的年纪,经历丧母之痛,其幼小心灵的哀伤,以朱自清细腻的文笔亦未必道出。
   1933年,朱迈先被父亲接到北平念书。在崇德中学,他的文学天赋和才华让同学孙道临赞叹和佩服,朱迈先借给孙道临一本尼采的《苏鲁支如是说》。在孙道临的记忆中,朱迈先“眼神不是那么冷峻,而是在深沉之外,又显得那么仁厚,有些怅惘”。
   如果生活在和平年代,朱迈先也许会沿着文学的道路走下去,可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风云激荡,内忧外患,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入侵,爱国抗日的时代潮流改变了朱迈先那一代人的命运。1935年,朱迈先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他已经是“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与千万热血青年走上街头游行示威。1936年,朱迈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七七事变后,北平地下党组织派一批同志南下,朱迈先因此回到扬州老家。尚未中学毕业的他,就读于他父亲的母校――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在这里,他一面读书,一面从事救亡运动和党的工作,受命担负地下党支委。当年10月,朱迈先被任命为中共扬州特支书记。
   而朱自清先从沦陷的北平到长沙,1938年辗转到达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战争隔开了这对父子。朱自清以为朱迈先到了延安,1938年7月16日,朱迈先一友人自延安来,告之迈先不在延安。朱自清甚为忧虑。7月19日,朱自清寄友人广告费十元,请他在汉口《大公报》上登载寻找迈先的广告。
  此时,根据中共提出的“到友军中去,到敌人后方去”的工作方针,经长江局批准,朱迈先潜伏到国民党驻防广西的军队中。1944年,朱迈先所在部队参加桂柳会战。
   直到1945年,朱自清才获知朱迈先曾驻防桂林的消息。1945年6月25日下午,昆明威远街三十四号文艺沙龙文协昆明分会举行庆祝茅盾创作二十五周年暨五十寿辰纪念会,朱自清出席。就在这次会上,朱自清听说长子朱迈先所在部队在去年桂林战役中损失惨重。因不知朱迈先的下落,他心中焦虑不安。6月29日,朱自清自昆明乘飞机至成都探亲,晚抵家中。次日,访叶圣陶、吴宓、程千帆等人。朱自清将心中的忧虑告诉好友叶圣陶。叶圣陶后来说:“忽佩弦来,殊出意外,为之狂喜。据云因有直航飞机之便,遂回来休息一暑假。渠近来心绪不好,次女在扬州夭逝,长子(朱迈先)在军中,去年广西战役以后,迄今无消息,料是凶多吉少。闻此亦无辞以慰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45年10月11日,朱自清接到朱迈先的来信。朱自清获悉朱迈先未在桂林战役中牺牲,已调防海南岛三亚港。这封战争中迟到的家书,让朱自清心中感到快慰,多年来,为长子安危的担忧和焦虑,一扫而光。次日,朱自清特意到二弟朱物华处,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二弟。父子失散整整八年,朱自清连发两封家书。信中倾诉了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关切他的身体,并询问他是否有了女友,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快结束单身生活。
   1946年,朱迈先与护士傅丽卿结婚。时值国共内战,民不聊生,物价飞涨,朱迈先和傅丽卿想北上探亲,可是,他们连路费都凑不足。命运没有留给朱迈先与父亲团聚太久的时光,他再次见到父亲,父亲已到了胃病频发的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逝世,朱迈先守在父亲身边。
   1949年,国民党溃败,政府机关迁广州。由老上级蒋雄师长介绍,朱迈先去蒋雄任专员的广西桂北第八专署任秘书。1949年12月,朱迈先代表桂北国民党军政人员向共产党的桂林市政府接洽起义,获得成功。国民党七千多人接受共产党的和平改编,朱迈先是有功劳的。可是,多年无间道式的潜伏,“国民党军官”的身份,让他的生命之舟倾覆于跌宕的历史激流中。
   1950年12月“镇反”运动中,朱迈先在国民党军队中的老上司蒋雄被捕,朱迈先也同时被捕。次年,朱迈先被枪决时,围观的群众没有人会相信他是民主斗士朱自清的长子。一个对民族、对国家有功的年轻人,就这样背着“匪特”的标签,被专政了。历史的荒谬就在于此,历史的残酷也在于此。渺小的个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竟然有口难辩,黑白颠倒,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消逝在“镇反”的急风暴雨中。
   死者已矣!但活人心里的凄怆总是难免的,可以想见朱迈先家属的心灵创伤。直到1984年,湖南新宁县法庭承认1951年的判决书纯属错判,恢复朱迈先起义人员的声望,澄清事实本相。朱迈先之妻傅丽卿奔波多年的申述,总算有了结果。不知这迟到的正义,能否让泉下的朱迈先与历史达成和解。■
  (责任编辑/陈 思)

相关热词搜索:变迁 命运 家族 朱自清家族的命运变迁 朱自清阿河最后的命运 朱自清 阿河结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