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美文
发布时间:2017-02-1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洛阳美文篇一:洛阳家乡变化
我爱我的家乡——洛阳
我的家乡在河南洛阳,它位于河南北部、黄河南岸,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九朝古都。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提到洛阳,人们的脑海中会涌出许多诗句,如“天下名园重洛阳”。这说的我们市的市花—牡丹。洛阳的牡丹花花蕾硕大,色泽艳丽,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洛阳每年都举办牡丹花会,向五湖四海的朋
友展示色彩艳丽甲天下的牡丹花,那时可真是“世上人头攒”,不敢分心游“。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极为深厚,这里有著名的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等名胜古迹,但我最喜欢的就是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后来又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朝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四百余年之久。大小佛像共有十万余尊。最大的佛像足有17.24米,而最小的仅有二厘米。但是不管大还是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在龙门石窟的众多佛洞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万佛洞。那里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每个小佛虽然都只有四厘米,但雕刻得照样很精致。大家可不要只被这些小佛迷住,而忽略了龙门最为壮观的地方—奉先寺。只要是到过龙门的人,都会被卢舍那大佛的博大壮美所震撼。大卢舍那石雕像是龙门石窟最为壮丽的一尊石雕像,它通高17.14米,耳朵长1.9米,安详地坐在八角束腰涩式莲座上,那明丽秀雅,雍容高贵的气势,把大唐艺术推向了极致。我们的子孙,世世代代都会为他的
神奇感到骄傲和迷惑。
这些年来,随着祖国的飞速发展,洛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年
前的洛河是全市人民的一大苦痛:河水污浊,臭气熏天,从看不到鱼虾的踪影。河堤两岸被荒草笼罩着,垃圾堆得像”小山丘”似的。人们别说去那里游玩、散步,就是路过那里都要纷纷掩鼻而行。可是现在经过治理,昔日河水污浊的洛河如今变得清澈见底,不见踪影的鱼虾又重新快乐的游来游去。夏日,这里更成了人们垂钓的好去处。而河堤更是被人们装扮得像仙境一般:古朴典雅的亭子,错落有致的竹林,使人犹如走进苏州园林一般;而里面的小花、小树更给人大自然的感觉。各种鲜花争相斗艳,美丽的图景交相辉映。空阔的小广场上很多老人伴着音乐在认真地舞太极,做广播操;孩子们在种满小草的土坡上
嬉闹;还有一些中年人领着孩子,牵着小狗,边跑边嬉戏??
洛阳真不愧是中华文明的圣地,我爱我的家乡——洛阳!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洛阳市吉利区,它是一个环境优美的石化工业城,是黄河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小香港”的美誉。我热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那道美丽的风景线——河阳广场,它是大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地,是我们孩子们嬉戏的乐园。
可是以前的河阳广场可不是这样的啊!听妈妈说,以前的河阳广场它是一大片菜地,菜地的东边是一条臭水沟,每当从这里经过时,一股股臭味就会直钻你的鼻孔,让人躲闪不及。可是如今的河阳广场呢,变成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人们一有空都要不约而同地向那里奔去。
进入河阳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高高矗立的大灯,晚上它会把整个广场照得如同白昼。灯的旁边是一个大花坛,里面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花坛的北面是音乐喷泉,每当夏日来临,这音乐喷泉就定时开放了,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喷泉喷出的水花也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变化,这时总会有几个顽皮的孩子在喷泉的水流间窜来跳去,浑身都湿透了,可他们却乐此不彼,惹得旁边
的大人们看到了也忍俊不禁。
广场的南北两边各有一个大平台,每当区里有什么活动都要在这里举行,晚上这两处又成了人们跳舞的好场地,伴随着音乐,人们在这里翩翩起舞。广场的东边有一个运动场地,里边有很多健身器材,供人们锻炼身体。河阳广场周围是一条环形的人行道,每天晚上,人们三三两两的在小路上散步聊天。运动场东边以前的臭水沟现在变成了一条人工渠,清澈的泉水在小河里潺潺流过,再加上河两岸的绿树红花,草坪茵茵,河上别致的小桥,把河阳广场装扮得更加
妩媚和俏丽。
我爱美丽的河阳广场,我爱我的家乡。长大了,我要把我的家乡建造的更加美
丽。
洛阳美文篇二:小学作文:我的家乡洛阳
我的家乡洛阳
洛阳,是我的家乡,我在洛阳生活了十余年,它给我的印象最深。尤其是近几年,洛阳更加美丽富饶了。
洛阳最美的要数牡丹花了。洛阳牡丹花品种繁多,花瓣极大,色泽艳丽。每当牡丹飘香之时,满城盛开的牡丹,像一个个美艳绝伦的天使。令人留连往返,如醉如痴。引的游人纷纷驻足观看,啧啧称赞。“啊,牡丹,百花从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伴随着蒋大为那深情款款的《牡丹颂》,我由衷的赞叹那美的化身,花的使者。
牡丹不仅以它娇艳的姿容倾倒了无数游客。而且作为花的使者,它给我们洛阳带来了无数发展契机。自1983起,洛阳已成功举办了27届牡丹花会,牡丹花会的成功举办,为洛阳的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腾飞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特别是今年,牡丹花会和世界邮展共同在洛阳举办,更为洛阳增添了光彩。让我们洛阳以花为媒,以邮展为契机,走向了世界,尽情展示了我们洛阳的风采。作为一个洛阳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和兴奋。我期盼着早日学业有成,(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洛阳美文)为报答养育自己的故乡献一份力。到那时,我相信我们的家乡会更令人着迷。 除了美丽的牡丹,洛阳还有它丰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到目前为止,光在洛阳这片土地上就已发现了五大古城遗址。上千年前在这些遗址都有过富足而繁荣的时代。试想上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进行着怎样的创造呢?
现已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它标志着我国佛教艺术与
雕刻艺术的辉煌。据记载,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延续至唐代,历时400余年,现存的造像都刀法圆熟,极其传神。尤其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那婉约端丽的姿态,那摄人心魄的慧眼美目,那浅笑盈盈的秀美双唇,真是集美之大成。它凝结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这使我不能不感叹我们先辈们的智慧与才能。
位于洛阳东郊的白马寺,也是洛阳人引以为豪的一处古迹。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平八年明帝遣使去天竺国求佛经,得到经书四十二章及部分佛像,用白马驮回。于是建寺以示纪念,白马寺门口那匹粗拙的石塑白马,便是文化使者的象征。
除此之外,洛阳还有更多的文化名胜古迹,关林。白园。周公庙……这里处处都有令人称奇的景观,真是不胜枚举。
洛阳的美,不仅在外表,而且在内涵,洛阳是历史厚重的馈赠和沉淀,这些文化遗产,足可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 我爱洛阳,不仅爱她辉煌的历史,更爱她繁荣文明的今天。 今天的洛阳人,继承了先辈们的聪慧和宏愿,把一个现代化的大洛阳徐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城市构架跨过洛河,以洛水为中轴线的新城已初具规模。新区规模宏大,气势磅薄。市区内道路宽阔,绿荫遍地,花团锦簇,绿水长流,高楼林立,人民富足,好一派祥瑞和谐的景象!作为其中的一员,我自豪、我骄傲、我陶醉…… 我爱洛阳,不仅爱她的过去、现在,更向往她的未来。
洛阳美文篇三:美文欣赏
三十功名尘与土——岳飞祭
令我怦然心跳的是,他已经活了九百多岁。一个不朽的生命,他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他生于1103年,相传他出生之时,有鸟在他家房顶上飞叫着,他的父母希望他将来展翅高飞,鹏程万里,故取名岳飞,字鹏举。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300斤硬弓、90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一县无敌”。
一、还我河山
公元1122年从军,从军前,岳母恐日后有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岳飞,倘若一时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会毁于一旦。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字。建炎元年,岳飞投东京留守使宗泽麾下。三年,岳飞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转战广德军。四年,岳飞移军屯宜兴,以二千兵将破金,获其屯重而还。于常州连胜金兵四阵,追杀至镇江之东,并再与金兵遭遇于清水亭,杀得横尸十五里,斩金兵千户一百七十五级,威震八方!十二月,岳移兵屯江阴,金兵望岳军兴叹,不敢渡江!这一年,岳飞27岁。
绍兴三年,御赐“精忠岳飞”,岳坚拒高官厚禄,并击溃流寇李成十万之众,收复襄阳,日后襄阳为北窥重地,全仗岳功。
二、满江红
1135年夏,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杨么,被朝廷封为开国公。次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虽升职太尉,壮志难酬,填《满江红》抒怀: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抒发了岳飞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诗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不断激发起后世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三、风波亭
绍兴十一年,岳飞增兵淮西,旋被招回临安。罢宣抚使,升枢密院副使,解除了兵权。后因为力保韩世忠旧部,遭到秦桧党羽万俟卨弹劾,罢官赋闲。10月张俊诬陷张宪、岳云谋反,再诱捕岳飞。
12月29日,岳飞在大理寺风波亭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
害,死时连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是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云时年23岁,张宪25岁。
岳飞死后,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养,余皆或充军岭南,或逃往湖广。甚至下属也被株连罢免或处死。直至高宗退位,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才追复岳飞官职,将其遗骸依礼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宁宗时,追封岳飞为“鄂王”,立岳庙。岳飞一生俭朴,不置田产,不积私财,不为后代钻营利禄。用兵,一反出征前先授大将阵图、由皇帝遥控的成制。岳飞认为按图布阵是用兵的常法,但用好的关键则是将领审时度势以变制。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人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又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打仗时他身先士卒,与士兵共甘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
岳飞的一生以悲剧结束,这不但是他个人的悲剧,而且还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悲剧。这个悲剧表面上,是一个竭尽全力为国效命的英雄在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被狭隘自私的皇帝所猜忌,被弄权的奸佞所陷害。实际上在朕即国家的时代,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岳飞却无法分开朕与国家,于是精忠报国的他只有选择死了。
为后人多留了一份叹息和遗憾!
泪洒宋朝
穿行在默默无言的历史断墙之间,心不由自主地停留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回望那三百年的风烟,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禁不住,泪洒宋朝。
杨柳岸晓风残月
——记柳永
曾几何时,这句话已成了离人的绝唱?
长身玉立的才子,一袭白衣,手牵佳人,涉水而过,在离别的渡口,缱绻不舍。纵然你是少年子弟江湖老,然而此时,只有她眼中的潋,才令千钟不醉的你沉醉;只有她的笑和颦,才会激起你心井深处的水纹。于是你无语凝噎,多少柔情哽在喉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黄昏将近,晓风未干;梢头月朦胧,照尽人间情。你知道,从今天起,你生命中少了一个知己,良辰美景也应虚设。身边的垂柳依依摇曳着长久的爱恋,执手相看泪眼,还记否,天光云影,波上寒烟,与子携手,共醉春兰?韶华难留,无人拾收??一池春水,搅碎梦影,望不见绰绰的伊人。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记易安
你是天使羽翅上的华辉,每一寸心情都映照着清浅纯净的忧伤。生在江南,兰心蕙骨,在临水照影的日子里长大,被如蜜的爱包围。然而有一天,琴瑟相和的日子突然离你远去,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从你的句子里,每每感到生命的不确定,对往昔的留恋和感伤,忧愁不知何处安置。明月照水,芳草连天,和着泪看,竟也是一片仓皇。梦醒时分,惊觉曾有的微笑已如落花般散去:在细雨中植下芭蕉,在中庭栽下梧桐,在东篱种下黄菊,一切却只是徒劳,荷塘争渡,溪亭醉饮,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境。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你也只能说:“我等过你。”
漫地黄花堆积,雁阵惊寒,不如归去。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记稼轩
北定中原,击鼓平燕赵。铁马冰河的梦,伤心的岂止放翁。你令人感到剑气逼人,未曾打开剑匣已听到那龙吟般的铮铮剑鸣。不敢再轻易地登上那落日楼头。栏杆拍遍亦枉然。你本是一位旌旗拥万夫的将军,却也只能在梦里时布阵点兵。看那,扬州路上,四十年烽火,雪染的稼轩的鬓发。
可惜,可叹,可恨北来的森然剑气和王朝的风流春韵给了你的生命莫大的嘲讽,锋利的剑却始终未能再饮胡虏血,而化作了一首首剑一般豪雄的词。在那里,热血撞击你心底的声音清晰可辨,你风天海雨般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亘古流淌,永世流芳。??
泪洒宋朝,我看到东坡披蓑笠狂歌千古江山,执桨橹中流击水,荡涤大江东去;看到秦观在丝弦弄音,霓裳衣舞的七夕之夜
相关热词搜索:洛阳 美文 洛阳白云山美文介绍 洛阳白云山瀑布 美文
热点文章阅读